词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①。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②。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1. (1) 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 (2) 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 (1) 这首词的作者是清代的。“长相思”是这首词的
  2. (2) 连一连

    故园无此声            山一程,水一程

    风一更,雪一更        夜深千帐灯

    行军之艰难            气候之恶劣

    队伍之庞大            思乡之情切

  3. (3)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行军在外时的强烈思乡之情。在本学期的古诗词积累中,你还读到了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请将印象最深的一句写下来。
补充诗词,并完成练习。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________________,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 (1) 补充诗词

    ,春来江水绿如蓝。

  2. (2) 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
  3. (3) 词中描写的是季江南的景色。
  4. (4) 能看出作者来过江南的一句是(    )
    A .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 风景旧曾谙。 C . 江南好。
  5. (5) “能不忆江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 . 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怀念和喜爱之情。 B .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阅读李清照另一首《如梦令》,完成练习。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 (1) 词是我国古诗歌的一种,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词有不同的,如“如梦令”、“渔歌子”。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的词牌有:等。
  2. (2) 理解词语意思。

    ①依旧:

    ②知否:

    ③雨疏风骤:

  3. (3) “海棠依旧”“绿肥红瘦”指的是同一事物吗?它们描写出了怎样不同的意境。
  4. (4) 通过想象,把这首词改写成一个故事。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一)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不忆江南?

  1. (1) 请将这首词补充完整。
  2. (2) "谙"的读音是
  3. (3)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词还可以叫长短句。 B . 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 C . “旧"的意思是破旧,"曾”的意思是曾经。 D . 词每句的字数不一定相同,这是和诗的明显区别。
古诗词阅读,回答问题。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柱子①,郡亭枕上看潮头,②何日更重游?

【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③。吴酒一杯春竹叶④,吴娃双舞醉芙蓉⑤,早晚⑥复相逢。

【注释】①桂子,桂花。②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③吴官: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宦娃宜,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④竹叶: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此词泛指吴地美女。醉芙蓉:形容舞姿之美.⑥早晚:迟早,或早或晚.

  1. (1) 这是一组词。“忆江南”是这组词的,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词写得好,诗写得更好,比如他的诗句:
  2. (2) 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幅画面。
  3. (3) 下列选项中,对材料中三首词赏析正确的是(   )(多选题)
    A . 第一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B . 第二首词描绘杭州之美,通过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的画面来验证“江南好”,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忆念之情; C . 这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课外诗词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①望断:望尽。②长缨:本指长绳,这里指革命武装。③苍龙:指国民党反动派。

  1. (1) 请描绘“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展现的场景。
  2. (2) 在横线上将原词补充完整,再结合全词,体会这两句词中流露的情怀。
  3. (3) 结合你对本词的理解,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 词人从眺望远景起笔,秋景开阔,长空高朗,抹抹闲云轻漾,阵阵南飞北雁,触发了词人胸中的豪情。 B . 词的下阕,词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猎猎,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 C . 词的最末两句以问句结尾,表明词人对红军战士何时夺得最后胜利充满疑问。 D . 此词写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转自然。上、下阕均是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 (1) 分析“山一程,水一程”中叠用两个“一程”的作用。
  2. (2) 这首词风格婉约,请从思想感情与语言特点两个方面对此作简要分析。
  3. (3) 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4. (4) 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课外阅读(二)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 , 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注释】①鹊桥仙:词牌名。②纤云弄巧: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③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④银汉:银河。⑤迢迢:遥远的样子。⑥暗度:悄悄渡过。⑦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⑧忍顾:怎忍回视。⑨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

  1. (1) 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银汉迢迢度。(  )

    A.愚昧,糊涂。   B.悄悄地。   C.不亮,没有光。

    ②便却、人间无数。(  )

    A.能承受。   B.战胜,打败。   C.超过。

    ③忍鹊桥归路?(  )

    A.回头看。   B.照管,注意。   C.拜访。

    ④两情是久长时。(   )

    A.如,像。   B.此,如此。   C.如果,假如。

  2. (2) 判断下面朗读节奏划分的正误。

    ①飞星/传恨。

    ②银汉/迢迢暗度。

    ③忍/顾鹊桥/归路。

    ④两情/若是/久长时。

  3. (3) 这首词借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了
  4. (4) 说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意思,并指出其表达方式。
诗词阅读。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 (1) 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时节,表现了强烈的之情。
  2. (2) 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

    词的上片,一个“”字直接道出了作者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与自己同住。词的下片,通过黄鹂“”,写出了春天已过,初夏已来。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之情。

  3. (3) 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4. (4) 这首词的下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和美丽悠长的情味,请对此进行阐述。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 (1) 这首词中,词牌名是,题目是
  2. (2) 我们还学过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
  3. (3)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描写的景象是( )
    A . 天气时阴时晴。 B . 天气很晴朗。 C . 天气很古怪,又出星星又下雨。
  4. (4) 这首词是一首( )的词。
    A . 咏物 B . 吟咏田园风光 C . 咏怀 D . 吟咏生活
  5. (5) “旧时茅店社林边”中“旧时”的意思是( )
    A . 陈旧的时光 B . 往日 C . 平时 D . 暂时
  6. (6) 关于这首词,说法有误的是( )
    A . 文中写了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B . 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春夜的山村风光 C . 这首词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 D . 这首词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阅读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媼?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 (1) 在加下划线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在横线上写出词语的意思。

    ①翁(wēn ǎo):

    赖(wú wáng):

  2.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题。

    ②《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词人李清照。

    ③“剥”字最能体现小儿的天真、活泼和顽皮。

    ④这首词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3) 写一写你从下面的词句中读出的画面。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阅读《凉州词》,回答问题。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

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1. (1) 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朝()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A . 宋,岳飞 B . 元,戚继光
  2. (2) 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而写(),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 . 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B . 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
  3. (3) 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
    A . 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 . 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4. (4) 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5. (5) 连线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戚继光《马上作》

    晓战随军鼓,宵眠抱玉鞍。王昌龄《从军行》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李白《塞下曲》

诗歌鉴赏。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 (1) 这首词的作者是代词人,号
  2. (2) 这首词写的是时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之情。
  3. (3)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两句妙在何处?
  4. (4)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将下面这首词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的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诗词中出现“明月”一般都是表达思乡之情,而在这首词中,表达出的情感是

课内阅读。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 (1) 解释下列词语。

    子规萧萧

  2. (2) 苏轼是朝的诗人。我们学过他写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中描写西湖的名句是:。他写的诗《题西林壁》有名句常用来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3. (3) 我们这个学期学了苏轼写的词《浣溪沙》,“浣溪沙”是名。写这首词时,正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原本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而我们却从“”中感受到了他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诗歌鉴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 (1) 这是一首宋词,词牌名是,题目是,题目的意思可理解为。这让我想到了李白在黄鹤楼写的一首送别诗《》。
  2. (2)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词上阕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阕抒发了词人送别的情意。 B . 这是一首送别词,前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 C .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D . 最后两句是词人对鲍浩然的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
“青山遮不住”的下一句是什么?
阅读《浣溪沙》完成练习。
  1. (1)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①这是《浣溪沙》这首词的小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其中的主要景物是,景物的最大特点是

    ②这个小序为词中的“”这一句作了铺垫。

  2. (2) 山下兰芽短漫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幕雨子规啼。

    ①请你分别用四个字概括词中呈现的三幅图。

    A.

    B.

    C.

    ②请你想象描述其中的一幅画面。

  3. (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①解释词语。无再少:     唱黄鸡:

    ②下阕表达了作者的性格。

    ③与下阕所表达的思想相近的一项是

    A.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B.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C.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D.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诗词赏析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注释]①惟:只。②莽莽:无边无际。③顿失滔滔:(黄河因结冰)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④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1. (1)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题目“沁园春”可以看出这首词写作的时间是春天,地点在沁园。 B . “沁园春”是词牌名,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雪”是题目。 C . 词不一定有词牌名,但一定有题目。
  2.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 夸张 B . 比喻 C . 拟人
  3. (3) 词中评价的历史人物有:秦皇、  、
  4. (4) 关于这首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上阕描绘北国风光,表现词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 . 这首词展现了毛.泽东作为领袖的博大胸襟和抱负。 C . 这首词上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融合在一起。
  5. (5) 在制作诗集的过程中,张军发现习.平爷爷很多讲话都引用了毛.泽东的诗句,请选择合适的诗句,把序号填到下面语段的括号里。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平指出:“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我们既要有‘'的战略定力,又要有‘’的进取精神。”习.平对即将出征的航天员们说:“……展现了中国人‘ '的豪情壮志。”习.平引用毛.泽东的诗句“” ,勉励北大青年学生将青春梦想融入中国梦,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A.敢上九天揽月

    B.不到长城非好汉

    C.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D.乱云飞渡仍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