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的理论 知识点题库

根据现代进化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研究某种鸟的行为时,为便于观察研究,可从种群中随机选取一只作为对象 B . 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C .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微小有利变异的积累 D .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①决定因素不同:自然选择决定因素是

人工选择决定因素是。②选择方向不同:自然选择最终结果是

人工选择的结果是 。③选择的速度不同:自然选择的速度

人工选择的速度

能在沙漠中生活的植物,一般根系特别发达,或叶片变为刺,那些吸水、保水功能差的植物在沙漠中不能生存,达尔文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A . 生物个体间存在着差异 B . 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 C . 生物的变异对生存是不利的 D . 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易生存
在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过程中,被选择的是(    )

A . 生物的变异 B . 生物的遗传 C . 生物的环境 D . 生物的需要
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的进化方向同样是不定向的 B . 在自然界中,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 只有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竞争中生存下来 D . 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抗生素是我国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溶液被“滥用”的药物,2015年4月14日,复旦大学对江苏、浙江、上海1000多名在校儿童尿液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近6成儿童检出尿液中含抗生素,食品药品应是主要途径之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典型的“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特异体质的人还会产生过敏反应而导致休克,另外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使其抗药性增强,“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

  1. (1) 抗生素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种,购买时通过看说明书的专用标识可进行确定,非处方药的标识是  .

  2. (2) 特异体质的人能识别出抗生素为“非己”成分,作为  进行排斥和抵抗.

  3. (3) 抗生素药类不能抵抗病毒,病毒的消除只能依靠自身的免疫能力,提高自身免疫能力,要做到  .

  4. (4) 抗生素不能杀死具有的细菌,这些细菌存留下来,并将这种性状遗传给下一代,由此看出,细菌耐药性增强也是长期 的结果.

长颈鹿长颈的形成,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是 的结果.

针对目前滥用青霉素等抗菌药物的现象,医学界提出:“能不用药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1. (1) 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发挥杀菌作用,但对人体细胞无害.从细胞结构分析,其原因是

  2. (2) 青霉素的经常作用对细菌起了作用,这种作用是定向的,使发生耐药变异的细菌生存下来,结果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引起药效下降.

  3. (3) 当然,药物选择口服还是注射不能一概而论,例如静脉注射较口服用药的优点之一是见效快,原因是静脉注射药物不需要经过人体的系统而直接进入血液.

如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是(  )

 

A . 农药的使用使害虫产生变异 B . 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自然选择的结果 C . 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D . 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一些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而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敏锐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优势,这说明(  )
A . 适应的相对性 B . 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C . 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D . 双方在生存斗争中不分胜负
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 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 . 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 . 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D . 生物产生的差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最近,一则某地雾霾至气中含有多种抗药性基因细菌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恐慌。针对目前滥用青霉素等抗菌药物的现象,医学界提出:“能不用药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1. (1) 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发挥杀菌作用,但对人体细胞无害。从细胞结构分析,其原因是 。
  2. (2) 青霉素的经常作用对细菌起了作用,这种作用是定向的,使发生耐药变异的细菌生存下来,结果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引起药效下降。
  3. (3) 根据(1)的原理,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流感是否有效?。说说你的理由
科研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的桦尺蛾和浅色的桦尺蛾分别做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放养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下:

地区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

收回数

释放数

回放数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

393

185

406

19

  1. (1) 桦尺蛾的体色这一性状是由决定的。
  2. (2) 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 。
  3. (3) 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棒尺蛾对环境具有 。这是的结果。
如图表示几种生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4

A . 最先出现的类群是甲 B . 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 C . 戊最有可能比甲低等 D . 丁的结构比丙的复杂
如图是表示长期使用某一种农药后马铃薯甲虫数量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
  2. (2) 曲线BC段上升,因为马铃薯甲虫中存在个体.
某种农药对杀灭东亚飞蝗有独特的效果,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蝗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    )
A . 体内累积大量农药后就适应了农药 B . 蝗虫生殖能力很强 C . 抗药性强的变异个体存活并繁殖 D . 农药的质量变差导致药效下降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 (1) 早在 1971 年青蒿素对鼠疟、猴疟都具有 100%的抗疟作用,青蒿植物会产生青蒿素这种性状是由青蒿的决定的。但是在使用单方青蒿素药物的地区,疟原虫对单方青蒿素敏感度下降,这意味着疟原虫出现抗药性,这种现象是的结果。之后屠呦呦团队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解决了这一问题,治疗疟疾获得突破。
  2. (2)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同一地点采集黄花蒿的根、茎、叶(叶龄7天),共采集3 次,并测定样品中青蒿素的含量,记录见表。

    青蒿素的含量/mg·g-1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1.02

    1.05

    1.14

    0.09

    0.11

    0.10

    叶(叶龄7天)

    4.57

    4.65

    4.58

    请补充完整表格内最后一列栏目的信息,并说明此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盐地碱蓬是一种耐盐碱的植物,能高度吸纳盐碱集聚于体内,实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
  1. (1) 某地种植的所有盐地碱蓬构成一个 (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 (2) 盐碱地中的盐分进入碱蓬细胞,受细胞中的 (填细胞结构)控制。
  3. (3) 碱蓬能适应高浓度盐碱环境,这是长期的结果。
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模式。小科进入某生态旅游农场,开始了一天的农场体验。
  1. (1) 该农场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树木、花卉、多肉植物等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农场内空气清新,湿润宜人,堪称绿色氧吧,主要是由于其中的植物进行等生理活动的结果。
  2. (2) 多肉植物肥厚多汁、憨态可掬,惹人喜爱(如图)。查资料获悉:多肉植物大多数生长在干旱的环境中,根系发达,这是长期的的结果。

  3. (3) 据了解,该生态园内的树木、花卉、盆景只能适度出售并及时补种,以防原有生态系统的被破坏。
若△、□、☆表示具有亲缘关系的三类生物,如图所示为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未经变动的新老不同地层中出现的情况,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    )

A . △→□→☆ B . ☆→□→△△ C .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