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知识点题库

图中人手持的是一枚(   )


A . 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B . 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C . 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D . 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小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放在距发光体50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清晰的倒立、的实像,接下来她改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光屏应该向(“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才能成清晰的像。小芳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模糊了,她将光屏远离透镜,又在光屏上得到了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作用。

 2013年6月20日,我国首次进行了太空授课.如图为我国首位遨游太空的女宇航员王亚平所做实验的一个画面,图中的水呈球状,并从这个水球上看到了王亚平倒立的头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B . 水呈球状是因为不受重力的作用 C . 水球不破裂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D . 王亚平通过悬水球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虚像
2014年7月,常州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1. (1)

    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 而形成的 像,真正的虾在水中 (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 B (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 (2)

    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 (上/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cm B.7cm C.9cm D.10cm

    ③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 (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 (左/右)移

  3. (3) 生物老师证实,这是古老物种仙女虾.其卵可以在寒冷或高温的沙土里休眠多年,直到遇水才孵化.仙女虾的卵壳具有 (写出一点即可)的特性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像,她常常要做的是(     )  

A .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点 B .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点 C .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点 D .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点
汽车观后镜是一面镜,可以使光线.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在底片上成的是_(填“正立”或“倒立”)的(填“缩小”或“放大”)的(填“实”或“虚”)像.

如图所示是医学上常用的内窥镜,它是一种在细管顶端 装有小型摄像机的医疗器械,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 镜。

  1. (1) 用内窥镜检查时常采用从口腔插入的方法,这会引起病 人强烈的恶心和呕吐,因此现在开始采用从鼻腔插入的 方法。内窥镜经口腔或鼻腔插入都能进入胃,是因为它们都与这一器官直接相连。

  2. (2) 检查时,要使观察更加仔细,就要减小观察范围,此时应该使内窥镜细管顶端患处。(选填“接近”或“远离”)

温州有制作杨梅酒的习俗,如图将杨梅浸泡在盛有白酒的球形容器中,此时球形容器及其内部的白酒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而瓶中的杨梅位于该“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则从正面观察瓶中的杨梅,观察到杨梅的像应如下图中的(    )

A . B . C . D .
      绣绣与山山在实验室开展光学探究活动。

  1. (1)       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绣绣通过实验得出蜡烛 A 通过平面镜成虚像的结论,请写出得出这个结论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2. (2) 图乙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山山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当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 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会。(选填“上升”或“下降”)
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画面,但若有一小飞虫正好飞落在凸透镜片上,此时画面的影响是(   )
A . 几乎无影响,只是像变暗 B . 画面上有只小虫 C . 画面上有小虫但不清楚 D . 画面变得模糊不清
一发光物体置于如图1所示的凸透镜左侧,在右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实像。现将此凸透镜剖成对称的两半,按如图2所示放在原来位置,发光物体和光屏位置均保持不变,则(    )

A . 光屏上仍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实像 B . 光屏上得到二个清晰的倒立缩小实像 C . 光屏上得到三个清晰的倒立缩小实像 D . 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倒立缩小实像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课上,小晴同学想:凸透镜成实像时,焦距大小对所成像的大小有什么影响呢?于是她利用如图装置开展研究(刻度未标出),下表是她提供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回答:

实验

次数

焦距

 f(cm)

物距

u(cm)

烛焰高度

(cm)

像距

v(cm)

(?)

(cm)

1

5

30

4

6

0.8

2

10

30

4

15

2

3

15

30

4

30

4

4

20

30

4

60

8

  1. (1) 刚开始实验时,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下端,想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心,该如何调节光屏的高度?
  2. (2) 调整好后,进行实验。表格空白处的“?”应填
  3. (3) 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为
新冠疫情还未结束,仍然需要同学们严格做好防护措施。如图是某学校安装的“无接触体温检测门禁系统”,工作原理是:人站立在摄像头前,内置芯片进行人像对比,并将倒立缩小的人像处理成正立缩小的人像显示在屏幕上;测温仪测量额头温度,将体温显示在屏幕上;若是校内人员且体温正常者,门禁打开:若是校外人员或体温不正常者,发出警报声,提醒工作人员来检查。

  1. (1) 该款产品的摄像头是利用(填一光学器材)成像的规律而制成的。
  2. (2) 测温仪将人体辐射出的(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信号转化为温度信号。
如图是小科观察到的瓜渚湖夜晚喷泉的美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小科看到喷泉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到空气,再进入小科的眼睛 B . 小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喷泉变模糊了,是因为喷泉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C . 小科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湖中的桥,看到了桥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 D . 小科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远,“取景”范围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 . 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 . 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
天文爱好者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体通过物镜成一缩小的实像,目镜再对这个像放大,则通过目镜看到的像比物体(选填“大”或“小”),但它比我们用眼睛直接观察到的要大,这是因为它离我们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选填“大”或“小”)。
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物体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

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对应右图,下列关于照相机、放大镜使用和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B . 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C . 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正立放太虚像 D . 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实像
如图是一种被称为"七仙女”的神奇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

A . 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 B . 可能是酒的液面折射 C . 可能是加了酒后整体焦距比原本凸透镜大 D . 可能是加了酒后整体焦距比原本凸透镜小
“天宫课堂 ”上航天员王亚平制作了一个水球,通过水球可看到一个像(如图甲),往水球内注入气体,在水球中央形成一个气泡,结果同时形成两个人像(如图乙)。下列关于图乙两个像的形成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 . 只有正立虚像是凸透镜成像 B . 只有倒立实像是凸透镜成像 C . 正立虚像、倒立实像都是凸透镜成像 D . 正立虚像、倒立实像都不是凸透镜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