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知识点题库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B . 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性质不变 C . 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D . 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
如图所示图象与对应说法相一致的是(  )

A . 向20℃饱和石灰水中加少量生石灰 B . 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双氧水 C . 向盐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D . 高温加热一定量的碳和氧化铜
小明在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中,忘记放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 . 反应不能发生 B . 产生的氧气减少 C . 产生的氧气不变,但反应速度减慢 D . 产生的氧气不变,但反应速度不变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 . 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C .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 D .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下列有关催化剂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 B . MnO2能作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C . 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改变 D . 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不改变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化学反应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B . 二氧化锰是一切反应的催化剂 C . 在化学反应里能加快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没有改变的物质 D . 要使氯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不能发生反应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知道二氧化锰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后,在想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氧化铝是否也可做过氧化氢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问题】氧化铝能不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猜想】氧化铝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1. (1)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铝,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2. (2) 【结论】氧化铝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氧化铝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氧化铝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

  3. (3)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氧化铝(少量)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称量;对比反应前后氧化铝的质量.
  4. (4) 【讨论】如果氧化铝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氧化铝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被同行誉为“CO2催化领域的突破性发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B . 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 . 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 . 催化剂在这个转化中参与了化学反应
有两份等质量的固体M和N,M是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氧酸钾,N是纯净的氯酸钾,将它们分别均匀加热,则下列图像中关于放出氧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正确是的(   )
A . B . C . D .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 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反应掉的乙和生成的丁的质量比为3∶2 D . 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一款变色眼镜的各部分物质组成如图所示,其中玻璃镜片中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和银,玻璃颜色变深;光线较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固定镜腿的铜螺丝属于金属氧化物 B . 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单质 C . 在强光照射下,玻璃镜片中的银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 . 光线较暗时,氧化铜在生成溴化银的反应中作催化剂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反应前的质量/克

64

10

1

16

反应后的质量/克

0

42

1

a

A . 甲有64克参加反应,一定是反应物 B . 乙反应后质量增多,一定是生成物 C . 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一定是催化刑 D . 丁反应后的质量a=48克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水在120℃以下就能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两种反应物均为氧化物 B . 催化剂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C . 金原子对水分子起吸附催化作用 D .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表格进行分析: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氯酸钾

580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l∶1)

370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 (1) 由实验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 (2) 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3. (3) 【反思】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4. (4) 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也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5. (5) 同种催化剂,还有也可能影响催化效果。
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前后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总质量

剩余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

80g

55g

为探究反应结束之后氯酸钾是否完全分解,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反应后的混合物放在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过滤、烘干、得到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15g。(不考虑实验过程中物质的损失)

  1. (1)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反应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 (2) 请你通过计算分析上述反应中氯酸钾是否完全反应?
  3. (3) 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4) 现在课本上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装置如图所示,你认为这样改进与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比,该实验的有点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克)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克)

x (未知)

26

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克 B . 乙是反应物 C .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 4 D .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其成果在最近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关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只能是加快反应速率 B . 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H   C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H4═C2H4+2H2    D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是分解反应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图甲表示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时,产生的H2质量与稀盐酸质量的关系 B . 图乙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情况下,产生O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 . 图丙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时,溶液pH随NaOH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 D . 图丁表示向一定量Ba(OH)2溶液中滴加过量H2SO4溶液时的溶液导电性与时间的关系
测得一密闭容器内的物质反应一段时间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40

4

10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4

25

20

A . x的值为15 B . 乙在这个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C . 该反应中生成的丙、丁的质量比为5:4 D . 若充分反应,丙的质量应为30g
“二氧化钛”是一种能降解对甲醛、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的光触媒。在降解过程中“二氧化钛”不挥发,不消耗,具有长效性。
  1. (1) 根据题意,在降解过程中“二氧化钛”的作用是
  2. (2) 一氧化氮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O+O2=2NO2 , 该反应属于(选填“化合”或“分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