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知识点题库

干冰可用于。干冰在升华时  (填“吸收”或放出”)周围环境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便形成了雨水。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用途等说法正确的是(  )

①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②石墨可作电极;③氧气可用作燃料;④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

⑤KNO3属于复合肥料;⑥生活中可用氢氧化钠来除去炉具上的油污,也可治疗胃酸过多.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⑤  D . ①③④⑥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实验室常用H2O2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制取O2 ,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2) 图C是探究FeCl3和CuSO4对H2O2分解效果的实验,可通过观察 (现象),判断两者的催化效果.

  3. (3) 要证明CO2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你认为用  (填“D”或“E”)装置,操作方法效果更好.

归纳物质的性质能够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物质之间的共性(即相同的性质)或特性(即不同的性质).下列各组物质的共性和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物质

共性

特性

A

CO、CO2

常温下,都是气体

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B

H2O2、H2O

都有可燃性

H2O2能分解产生氧气,H2O则不能

C

浓硫酸、浓盐酸

水溶液都显酸性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D

KMnO4、KClO3

都能够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

常温下KMnO4是固体、KClO3是白色晶体

A . B . C . D . D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实验现象是: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由此可得出CO2的相关性质有(   )

A .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 . 能与水反应 C . 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D . 密度比空气的大
请将下列各项按照一定的要求从大到小(由高到低、由多到少)排列(填序号).
  1. (1)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①二氧化碳  ②氢气  ③氮气
  2. (2) 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①碳 ②甲烷(CH4) ③二氧化碳
  3. (3) 地壳中元素含量:①O    ②Al    ③Si
  4. (4) 用量筒量取10 mL稀盐酸的取液量:①平视刻度线读出读数  ②俯视刻度线读出读数

    ③仰视刻度线读出读数 (请填写正确的操作方法).

有一首赞美二氧化碳的诗,其中的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她驱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请回答下面有关二氧化碳的问题:
  1. (1) 二氧化碳的固体俗名,它能用来制造舞台云雾,是利用其什么样的性质?
  2. (2) 雪碧、可乐等碳酸饮料里面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当打开雪碧瓶盖,看到大量气泡冒出,请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3. (3) 二氧化碳可以灭火,说明它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是
  4. (4)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5. (5) 在一些久未开启的菜窖、枯井、深洞里,可能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为确保安全,在进入这些地方前要进行
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下列对它们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都含有氧分子 B . 都能供动物呼吸 C . 都不溶于水 D . 密度都比空气大
下列四瓶气体存放方法正确的是(   )
A . 光滑面朝上 B . 光滑面朝上   C . 磨砂面朝上 D . 磨砂面朝上
可把下表中每一组气体物质分别区别开来的共同方法是(   )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N2、CO2

O2、CO2

CO、CO2

A . 滴入澄清的石灰水 B . 闻气味 C . 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D . 插入燃着的木条
学习了 CO2 的相关知识之后,小明对 CO2 的性质进行三个实验。

图一:探究 CO2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①试剂瓶加满(填“蒸馏水”或“干净雨水”),恰好 200 mL,塞紧橡皮塞; ②用针筒抽取 200 mLCO2;连接装置,缓慢推动活塞,将 CO2 注入瓶内;

③当注入 CO2 气体体积达到 120 mL 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则表明在该条件下,1

体积水中能溶解体积 CO2

图二:验证 CO2 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选装置易成功。

图三:验证 CO2 能否与 NaOH、Ca(OH)2 反应。

①关闭 K1 , 打开 K2 , 缓缓通入 600 mL CO2 , 丙、丁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打开 K1 , 打开 K2 , 继续通入 CO2 , 丁容器中出现浑浊。

根据上述现象,可推断 CO2

A.一定能与 NaOH 反应 B.可能与 NaOH 反应

C.一定能与 Ca(OH)2 反应 D.可能与 Ca(OH)2 反应

小明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罩罩在两组点燃的蜡烛上(如图甲),观察发现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为了探究玻璃罩中烛焰熄灭顺序不同的原因,小明以A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6个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固定在铁丝上,点燃蜡烛,立即用小玻璃罩罩上(如图乙),分别记下各容器内石灰水变浑浊所需的时间。多次重复实验获得数据如表。

容器编号

1

2

3

4

5

6

平均时间/秒s

3.2

3.8

5.0

7.1

11.1

19.0

实验二;将3支温度计分别挂在小玻璃罩内不同位置(如图丙),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①示数明显增大,温度计②③示数增大不明显。

  1. (1) 根据实验一的结果,推测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的原因是
  2. (2) 实验二研究的问题是
  3. (3) 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对B组实验现象做出简要解释:
有两个集气瓶,分别装着氧气、二氧化碳。若要鉴别它们,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 . 闻气味 B . 用燃着的木条插入瓶中 C . 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 .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干涸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存在着, 由于它不能供给呼吸,所以在进入这些地方前,必须先用烛火做灯火实验,如果烛火在其中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
  1. (1) 实验室中,二氧化碳通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而不用浓盐酸,原因是
  2. (2) 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科学研究有许多方法,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转换法的是(    )
A . 研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B . 证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 C . 探究原子内部结构 D . 研究人的呼吸实验
从宏观角度看,二氧化碳由组成;从微观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构成的,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构成的。
某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验证CO2的性质。操作步骤如下:用3个250 mL的烧瓶收集满CO2进行实验。如图一所示,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水、澄清石灰水、40%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全部注入三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三个烧瓶。得到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二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步骤中,曲线1、2、3中导致气压快速变小(如cd段)的操作是
  2. (2) 曲线2对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根据图二可得出的结论是     (填字母)。
    A . 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B .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 40%氢氧化钠溶液比澄清石灰水更适合用于吸收二氧化碳
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①电解一定量的水 B . ②硝酸银溶液滴加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至过量 C . ③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水中 D . ④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
如图所示,向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用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