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气体的检验 知识点题库

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 .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C . 用熟石灰中和废液中的盐酸 D . 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错误的一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NaCl溶液

泥沙

过滤

C

CaCl2溶液

盐酸

加过量的CaCO3 , 过滤

D

H2O

Ca2+、Mg2+

蒸馏

A . A B . B C . C D . D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 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 B .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 .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D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根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2:1 B . A试管中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 . B试管中移近火焰发生爆鸣声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氮气

氧气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过高温的氧化铜

C

硝酸钾

氯化钠

冷却热饱和溶液,再过滤

D

硫酸铜

硫酸亚铁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为了验证某混合气体由H2、CO和HCl组成,请从图中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1. (1) 装置连接的顺序是;你所选择的第一个装置的作用
  2. (2) 写出你所选最后一个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A装置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的现象是
  4. (4) 若省略你所选择的第二个装置,则不能验证出的气体是
如表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NaCl中含有Na2CO3

加水溶解

B

鉴别Na2CO3和CaCO3固体粉末

加足量稀盐酸

C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足量水

D

除去CO中的CO2

通入足量NaOH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做了二个有关铁的实验.

实验一: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实验装置如下图:

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C2O4 H2O+CO2↑+CO↑.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C装置无明显现象,C装置的作用是

    D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 (3) 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4. (4) F装置的作用是

  5. (5)

    实验二: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反应(铝热反应)

    实验装置如下图:

    图中纸漏斗由两张滤纸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四层,点燃镁条后观察到的现象: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细沙中.

    实验后老师作了如下提示:实验中镁条和氯酸钾的作用是提供反应所需的高温条件,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叫铝热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该反应常用于焊接钢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单质铝与一氧化碳有相似的(填“氧化”或“还原”)性.

  6. (6) 实验后同学们对金属与金属氧化物间的反应产生兴趣,激发了探究热情.

    提出问题:任何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都能反应吗?

    同学们在请教老师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组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

    取Zn、CuO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黑色粉末变成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溶液呈无色.

    Zn和CuO能发生置换反应.

    实验2

    取Mg、CuO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发生爆炸,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溶液呈色.


    实验3

    取Cu、Fe2O3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粉末无变化

    Cu、Fe2O3不能反应.

  7. (7) 实验总结: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有些能反应,有些不能反应.

    反思拓展: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规律和金属与的反应相似.

某化工厂用石灰石和废铜屑等设计生产石青、波尔多液的工艺流程如下:

(一)、产品制备

  1. (1) 流程图中X的化学式为
  2. (2) 反应②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3. (3) 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g

    14.3

    17.4

    20.7

    25.0

    28.5

    33.3

    40.0

    55.0

    75.4

    蒸发浓缩后热溶液经处理大量析出晶体,温度到达30℃时,剩余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用冰水洗涤的目的是:

    Ⅰ是除去晶体表面的杂质;Ⅱ是

  4. (4) 反应④中硫酸铜、生石灰和水制备波尔多液,其化学方程式为:

    Ⅰ是;Ⅱ是

  5. (5) (二)、组成测定

    查阅资料得知,石青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CuCO3•bCu(OH)2 , 已知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为测定其组成,小组同学称取石青样品34.6g,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洗气瓶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B中所装液体为

  6. (6) 现控制C装置中的温度为250℃对石青进行热分解,直至C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冷却后装置D增重1.8g,装置E增重8.8g.通过计算可得:a:b=
  7. (7) 若缺少F装置,测得的a:b(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8. (8) (三)、脱水探究

    硫酸铜晶体受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取纯净CuSO4•5H2O固体2.50g,放在如图实验装置C中进行加热,测定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G点固体的化学式是

  9. (9) G→H看到的现象是
  10. (10) 将CuSO4•5H2O固体加热到570℃分解后,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硫的一种氧化物和水蒸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检验一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D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A . A   B . B   C . C   D . D
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试验方法

A

区分羊毛和棉花

灼烧并闻气味

B

鉴别NH4Cl和KCl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

将Fe和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

A . A   B . B   C . C   D . D
区分下列物质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 . 用带火星木条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B . 用水区分硝酸铵和食盐两种固体 C . 用过滤的方法除掉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D . 用稀硫酸区分黄铜(Cu、Zn)和纯铜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方法

A

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抽丝灼烧闻气味

B

鉴别铁粉和氧化铜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观察现象

C

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

D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A . A   B . B   C . C   D . D
在下列实验操作(或措施)与理由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加快分解速度 B . 实验室制取氧气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漏气 C .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防止氧气泄漏 D . 用带火星的木条验证氧气﹣﹣因为氧气能燃烧
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

序号

混合物

除杂试剂

A

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

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B

碳粉中混有少量氧化铜粉末

足量的稀盐酸

C

碳酸钙中混有少量氯化钠

足量的水

D

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稀硫酸

足量的硝酸钡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测定水的组成

采用电解法,测量两极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比并检验气体成分

B

除去CO2 气体中的CO

将气体通入 NaOH 溶液

C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

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

水,观察现象

D

比较Cu、Ag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将 Cu、Ag 分别放入盐酸中,观察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 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 .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 . 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D . 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图片_x0020_100020

  1. (1) 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填名称,下同);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
  2. (2) 为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下列装置。(填编号)

    图片_x0020_100021

  3. (3) 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产生的,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图片_x0020_100022

    ①人用力吸气时,应将活塞A(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

    ②人用力呼气时, 应将活塞A,活塞B;,此时观察到瓶Ⅱ内的现象是

    ③Ⅰ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的产物.

鉴别空气、氧气、氮气3种气体,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  )
A . 分别闻气味 B . 分别用燃着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 观察颜色 D . 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
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已知:①碳酸镁加热分解MgCO3 MgO+CO2↑②氢氧化钠溶液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1. (1) 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装置C中盛有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它的作用
  3. (3) 装置D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
  4. (4) 装置E中发生反应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5. (5) 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有明显不足之处是
  6. (6) 图中装置F是安全瓶,能防倒吸,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本实验还应该在装置之间添加装置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