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分封制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和图表,回答问题。
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团结;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已成为我们建设现代政治文明的主旋律。
材料一

材料二

(1)结合二则材料,指出秦朝、西周分别实行了什么新的政治制度?
(2)材料一中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职权依次是什么?
(3)你还知道我国历史上哪些政治制度?
(4) 请列举秦朝暴政的表现。
(5)秦朝什么时候被谁所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有(     )

①造纸术            ②行省制

③活字印刷          ④分封制

A . ②①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④①③② D . ③①②④

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下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

A . 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 . 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 . 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D . 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时期(    )
A . 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各级贵族和平民从周王那里分到的土地,只有使用权,不能转让和买卖 B . 周王只拥有都城及周围地区的土地,其他地区属于贵族和平民 C . 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各级贵族和平民分不到土地 D . 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各级贵族和平民从周王那里得到的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

  1. (1) 材料一中1,2处分别应填写的制度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哪个朝代实行的?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 (3) 材料二中的这一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任能”。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2. (2)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3. (3) 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后来这一制度被秦朝以哪种制度所取代?
“烽火戏诸侯”是大家都熟悉的成语故事,诸侯们之所以如约前往,主要是因为西周分封制规定他们必须(  )
A . 接受周天子分给的土地和人民 B . 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C . 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随从天子作战 D . 接受周天子的册封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左传》

材料二: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三:“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材料四: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有参决。

——摘自《史职官志》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当时哪些人有可能成为诸侯?
  2. (2) 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 (3) 材料三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4. (4) 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在地方设立了什么机构?
  5. (5) 上述四则材料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下列表格是比较周朝与秦朝的相关制度的示意图,其中各项比较内容均是正确的。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王、天子

皇帝、天子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总览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至高无上,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对地方的统治方法

推行分封制

推行郡县制

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见下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

A . 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 . 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C . 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D . 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天子适(视察)诸侯,日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爵位),再不朝则削其地(领地),三不朝则六师移(出兵攻打)之。

——《孟子·告子》

  1. (1) 上述材料说的是什么制度?
  2. (2) 天子对诸侯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 (3) 这种制度的推行起到什么作用?
春秋战国乱悠悠。“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的出现,源自哪一制度的衰落?(    )
A . 分封制 B . 禅让制 C . 世袭制 D . 郡县制
《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    )
A . 进献贡物 B . 朝觐述职 C . 派兵作战 D . 镇守疆土
“大一统”观念是中国自西周以来立国的基本观念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连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周书灿《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势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黄朴民《“大一统”之梦——秦汉政治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三:(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

——(北宋)欧阳修

  1. (1) 据材料一,指出将四土四国之地“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否定这一制度,实行了什么制度?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措施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主”是谁?他“去夷即华”的措施对民族关系有何重要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中华文明发展源远流长,现在很多省份的简称都与历史有关,如山东简称鲁,山西简称晋,这些省份的简称名称与我国古代相关的制度是(    )
A . 部落首领制 B . 禅让制 C . 分封制 D . 皇帝制
如图为《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其中在今山东省范围内设立的封国有(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齐、燕 B . 齐、鲁 C . 宋、晋 D . 宋、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摘编自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秦国率先推行县制,按地区划分国民,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国家公共权力直接控制到基层社会的每一个人。秦统一后将秦国的制度推向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具有东方特色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简言之,商鞅变法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对统一国家和中华民族具有长远影响。

——摘编自任世江《通过商鞅变法让学生接触思辨》

材料三: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并采用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

——摘绵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中“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的具体措施。
  3. (3) 概括材料三中秦朝统治者创新制度所具备的条件。
先秦政治为我国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王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郑武公、郑庄公都是周平王时的执政卿士。周平王同时又把执政权交给虢公,郑庄公因此怨恨周平王,平王否认,于是周王和郑国交换人质以取得互信,周平王的儿子孤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郑交质”的故事。

材料三:作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1.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的哪一 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其重要作用。
  2. (2) 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简要分析商鞅变法的重要作用。
强化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避免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从而维护国家的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材料二:李斯(秦朝丞相)说:周文王分封了很多子弟做诸侯,同姓的非常多,到了后代亲缘关系逐渐疏远(因为每个诸侯都是传给自己的儿子,越到后面亲戚关系当然越远了),相互攻击如同仇家一样,诸侯竞相厮杀攻伐,周天子没办法禁止。

材料三: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主父偃说上曰:“原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弟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上从之。

—《资治通鉴·汉记·世宗孝武皇帝》

  1. (1) 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制度??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诸侯应履行的义务和这一制度的历史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诸侯竞相厮杀攻伐,周天子没办法禁止”说明了什么问题?
  3. (3) 根据材料三,为巩固统治,始皇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什么作用?
  4. (4) 材料四中“上”是谁?“上”是如何解决诸侯国问题的?
如图是周代世系略图,它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三公九卿制 D . 三省六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