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知识点题库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图一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图一中最高权力者是谁?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
(2)根据图二指出美国这一政治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你能从图二中看出其政权组织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以上两幅示意图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材料二 对于图一秦朝政治制度的缔造者秦始皇,史学家的评价是不同的。现代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而古代史学家司马迁却认为: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上述关于评价秦始皇的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铭文大意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天下,百姓安宁,立下皇帝称号,于是下诏书于丞相隗状、王绾,依法纠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使有疑惑的人都明确起来,统一起来。”

材料二

    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材料五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摘自《凤凰网》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统一天下后在中央确立了哪些政治制度?为“依法纠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2. (2) 材料二中“古封国制”源于哪一制度?材料二认为郡县制与“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相比,有什么主要的特征?
  3. (3) 依据材料三说明“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
  4. (4) 材料四反映的官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5. (5) 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读图,回答问题:

  1. (1) 如表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开创实践者是谁?依据右表说出该朝代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2. (2) 上面制度的开创者,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统治、巩固统一?
下图是北京奥运会部分体育项目的图示,其借鉴的汉字字体是(    )

A . 楷书 B . 隶书 C . 篆书 D . 草书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1. (1) 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秦朝开创的哪一个政治体制?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中央行政制度?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这一制度的作用。
  3. (3)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四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举出元朝突出加强边疆管理的一个例子。
  4. (4)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归纳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这里的“此”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
A . 秦灭六国 B . “焚书坑儒” C . 大泽乡起义 D . 蒙恬反击匈奴
根据表格内容,結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朝代

中央

地方

秦朝

皇帝握有至高无上的、統治全国的权力中央政府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郡县两級制,由皇帝任命行政、军事长官

汉朝

汉承秦制

实行“推恩令”,削弱渚侯国势力

唐朝

——

合并州县

元朝

中书省

为管理广袤的土地,元朝逐漸形成一套行省制度

明朝

原来的皇帝—中书省—六部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变化

三司分治

清朝

軍机处的設置, 始于雍正年间

——

——摘編自袁行霈等主編《中华文明史》

  1. (1) 指出秦朝中央政府的“監察官”是什么?
  2. (2) 唐太宗下令合并州县产生了什么作用?元朝在地方設行中书省,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3. (3) 明朝中央政权机构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4. (4) 请概述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权力演变的规律
对以下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B .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 . 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 D .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是(    )
A . 辽东、临洮 B . 鸭绿江、嘉峪关 C . 山海关、嘉峪关 D . 山海关、临洮
秦统一后,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秦灭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图所示,主要反映的是秦统一全国的(   )

A . 文字 B . 货币 C . 思想 D . 度量衡
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一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

   

A . 巩固国家统一 B . 加强经济管理 C . 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 . 加强文化控制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 (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五铢钱作为全国统一流通的货币。
  2. (2) 秦朝灭亡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3. (3) 为抵御匈奴,秦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鸭绿江的长城。
  4. (4) 道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庄子。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 (1) 秦朝北击匈奴的将领﹣﹣
  2. (2) 楚汉之争,最后赢家﹣﹣
  3. (3) 黄巾起义的领导者﹣﹣
  4. (4) “麻沸散”的发明者﹣﹣
  5. (5) 东晋的建立者﹣﹣
  6. (6) 三国时期,率船队到达夷洲的将军﹣﹣
图是秦朝测量重量的工具之一“秦权”,它上面文字的是(    )

A . 大篆 B . 小篆 C . 楷书 D . 行书
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古代中国能够维持大一统局面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主要得益于创建了一整套优良的政治制度。“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
A . 分封制 B . 县制 C . 刺史制度 D . 中央集权制
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下列我国古代重大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

秦长城示意图

隋大运河

故宫

A . 中央集权制度 B . 交通运输发达 C . 以农为本思想 D . 文化繁荣昌盛
秦汉、隋唐、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时期,都曾出现过盛世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不出10年之内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年。汉朝在公元前后各经历约200年,全盛时管辖的人口约6 000万,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就是从所控制地域和存在的时间上讲,两个帝国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下图为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大唐盛世,四海升平,万国来朝。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使节时的“大国外交”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东罗马帝国、日本(或新罗)和唐朝东北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材料三: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

——部编(五·四学制)《中国历史》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的理由。(答出两条即可)
  2. (2) 材料一中“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谁?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方面分析为什么汉朝时“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唐朝时期对外友好往来的事例(至少举两例子)。
  4. (4)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明初统治者在地方上采取的“大大强化了皇权”的措施。“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1684年,清朝设置的什么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5. (5)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三个时期出现盛世局面的主要原因。
小明同学要学习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他可以选取的实物史料是(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