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 知识点题库

杜甫诗歌“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所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 . 曹操 B . 刘备 C . 诸葛亮 D . 孙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南阳武侯祠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材料二:杜甫有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请回答:

  1. (1) 两则材料描述的是哪个人物?
  2. (2) 材料中“取西蜀”、“东和北拒”、“水面偏能用火攻”分别指什么?
  3. (3) 材料中最能高度概括他的功劳的是哪一句?
  4. (4) 请列举和他有关的三个成语。
官渡之战中,袁绍10万大军输给了只有三四万人的曹军;8年后,曹操20多万大军输给了只有5万人的孙刘联军,相同的原因是(  )

A . 骄傲轻敌 B . 天意为之 C . 借助东风 D . 不习水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右图)
(1)“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
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右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右边“三国鼎立形势图”中,a区所示政权的都城在(    )


A . 成都 B . 长安 C . 洛阳 D . 建业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  )

A . B . C . D .
曹操统一北方的决定性战役是 (  )

A . 巨鹿之战 B . 长平之战 C . 官渡之战 D . 赤壁之战
“三顾茅庐”的历史典故发生在襄阳的隆中,下列与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 袁绍 B . 诸葛亮 C . 孙权 D . 曹操

如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三国时期的广州应属于当时哪个政权(    )

A . B . 蜀国 C . D .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    ),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A .   海南岛 B . 辽东半岛 C . 夷洲 D . 文莱
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强烈的地震灾害。请问,在三国时期这一带地区主要属于下列那一政权管辖(    )

A . B . C . D . 西晋
概况:208年,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曹军与对峙。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的弱点,周瑜采纳黄盖的建议,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曹军大溃。

意义:赤壁之战为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曲

材料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二中的“浪花淘尽英雄”“一时多少豪杰”,是说在那个历史年代,曾有过很多的英雄豪杰。请你写出三个当时的“英雄豪杰”。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他(她)的原因。
  2. (2) 材料二中“三国”指哪三国?材料二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

    请说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及战役的结果。“周郎”指的是谁?

  3. (3) 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反映的是(  )时期的我国北方的历史情况
A . 七国之乱 B . 东汉末年 C . 三国时期 D . 八王之乱
下列图示正确反映三国鼎立形式的是(    )
A . B . C . D .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

②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③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⑤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④⑤
“东汉末年起三国”,“魏晋尽风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材料二“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陶,实行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1. (1) 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①和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

    ①:②: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实行“汉化”的原因。你最欣赏他的哪一项“汉化”措施?什么?
  3. (3)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两则信息的关系。若想了解同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好查阅当时哪部农学著作?
  4. (4) 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哪些历史发展趋势?
近年来电视上流行许多“穿越剧”,假如我们穿越到东汉,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 . 光武中兴 B . 外戚专权 C . 黄巾起义 D . 卫温到达夷洲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追求的核心素养之一,而“国家主权意识”又是“家国情怀”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列史实中,能体现当今“家国情怀”的“国家主权意识”的有(   )
A .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B .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C . 氐族人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整顿吏治,厉行法治,提倡儒学 D . “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王朝中,宋朝疆域最大
台湾及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在内,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史上大陆政权最早与台湾联系可以追溯到说明时期(    )
A . B . 西汉 C . 三国 D . 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