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的开通 知识点题库

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古代之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科举制度被英国百科全书誉为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B .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C .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D .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短命”和“暴政”一直是我们对隋朝的评价,但在隋朝短暂的统治中,却为后人留下了很多不可磨灭的功绩,这里的“功绩”不包括(    )

①实行郡县制      ②开凿大运河    ③大规模修建长城    ④创立科举制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他在位时开创科举,开凿大运河,造福后世,他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结果落了个万事唾骂的恶名,这里说的“他”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隋文帝 D . 隋炀帝
开拓交通,加强交往,使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新全球史》

材料二:隋朝大运河图

材料三: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四: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陈凤英《习.平“一带一路”构想战略意义深远》

  1. (1) 丝绸之路形成于哪一王朝时期?据材料一分析它的开通有什么意义?
  2. (2) 据材料二指出隋朝大运河中心是在哪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宋元时期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 (4) 据材料四,指出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应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咏史诗·汴水》

材料二:“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河”是指什么?是哪一位皇帝在位期间修建的?修这条河的目的是什么?
  2. (2) “此河”的最北端是哪里?最南端是哪里?中心又是哪里?
  3. (3) 材料一中如何评价它的?(材料中找答案)你如何评价这条河的积极作用?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反映出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    )
A . 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 . 便利了隋炀帝南巡 C . 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 D . 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

②都修筑了大型工程

③存在时间都很短暂

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

②京城和各地官仓储粮众多

③大运河的通航

④隋炀帝发动对外战争掠夺财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③④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材料一:原始居民生活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距今时间

约6000年

约7000年

生活地点

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

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

生产状况

主要种植①;饲养猪和狗等家畜;捕猎、捕鱼、采集野果

种植人工栽培②;已使用磨制石器,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居住房屋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材料二: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使水旱灾害严重的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灵渠,位于广西,秦朝时,为解决粮草运输问题开凿的运河,沟通了湘江和漓江,灵渠凿成,秦始皇迅速统一了岭南。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纵贯南北,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元朝大运河,缩短了从北京到杭州的航线,解决了南粮北调的运输问题,粮食从南方直达北京。

材料三: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这场革命,使我们已经习惯了借助电灯照明,使用电话与人交流,……遥望天空,银白色的飞机在空中翱翔。

材料四: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不断寻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模式。

各国环境保护法一览表

时间

国别

名称

1913

英国

《煤烟防治法》

1973

美国

《濒危物种法》

1990

英国

《清洁空气法》

1991

瑞士

《水保护法》

2004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2007

日本

《海洋基本法》

世界环保史上的三次里程碑会议

会议名称

概况

斯德哥尔摩会议

1972年由联合国组织召开,人类史上首次研讨保护环境的问题,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在各国共同努力下,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

里约热内卢会议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沉降”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各国签订了《里约环境发展宣言》等重要文件。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2009年由联合国召开,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官员参加了会议,商讨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问题,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行动签署《哥本哈根协议》。

  1. (1) 将①②填写完整,试分析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说我国古代大型水利工程的作用有哪些?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这场“革命”指的是什么?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 (4) 依据材料四,概括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各国是如何应对的?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唐朝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大运河的开通(     )

①持否定态度    ②持肯定态度    ③评价客观公正    ④态度比较偏激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  实

推  论

A

隋朝修建大运河

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

B

明朝修筑皇宫

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C

明朝修筑长城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D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的版图

A . A B . B C . C D . D
符合下面示意图中①所代表的朝代相关的史实是(    )

A . 北击匈奴,修建长城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D . 完成统一,开通运河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       )
A . 统一了中国 B .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 . 方便了隋炀帝南巡 D . 加强了北部的边防
如图所示工程(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B . 为隋的统一创造条件 C . 防范了北方民族侵扰 D . 成为南北联系的纽带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我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几次大的分裂时期,最后都实现了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号”……

——摘编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武帝大举伐吴,发水陆大军二十万,令王溶、杜预、胡奋等将兵分六路,从长江上、中、下游分别出击东吴……咸宁六年三月十五日,王濬率部攻入建业,吴主孙皓投降,吴国灭亡。

材料三:北周借由宇文泰开创的关陇集团,逐渐吞并了政治日趋腐败的北齐。周武帝去世后,外戚……掌握朝廷,通过北周静帝的禅让建立隋朝。经营八年之后,发兵灭南陈统一中国,开创出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国。

——摘编自《中国文明史·魏晋南北朝》

材料四:1260年,他继承了汗位。1271年,他取《易经》上“乾元”的意思,定国号为元……八年后,元灭南宋,继而统一全国。

——摘编自《中国通史》

  1. (1) 材料一中的“王”是谁?材料中的“初并天下”是什么意思?列举一例“王”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隋朝的建立者是谁。他的后继者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条运河开通的意义。
  4. (4) 材料四中的“他”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元朝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在赞颂隋朝大运河,它的中心是(    )
A . 江都 B . 洛阳 C . 余杭 D . 涿郡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 . ①建立隋朝    ②灭亡陈朝    ③开通运河 B . ①灭亡陈朝    ②建立隋朝    ③开通运河 C . ①开通运河    ②建立隋朝    ③灭亡陈朝 D . ①建立隋朝    ②开通运河    ③灭亡陈朝
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   “……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拔擢……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 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其于选士之道,岂不伤于容易哉!而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旧唐书・陆贽传》

材料三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四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五   《旧唐书》语:“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描述的“此河”是哪一河流? 开凿此河的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了武则天统治时期对什么问题的重视?她又是如何做的呢?
  3. (3) 材料三中“夷狄”指的是什么?材料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4. (4) 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5. (5) 材料五中的“藩臣”指什么?这段材料说明了哪一局面的出现?
隋统一全国后,在南北之间建设一条运输通道成为迫切任务,隋炀帝征调300万民工,用6年的时间凿通了2500公里的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使得运河沿岸经济繁荣,扬州、淮安成为大都市。该运河的最大功效是(    )
A . 加强了各民族的交融 B . 促进沿岸工商业繁荣 C . 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 .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漕运,漕运的主要物资是粮食,全国半数以上的漕粮通过运河集中在洛阳。1969年考古学家在洛阳发现的隋朝含嘉仓遗址,是隋朝最大的国家粮库。这一考古发现有力地证明了(    )
A . 大运河加强南北文化交流 B . 隋朝是统治短暂的朝代 C . 洛阳是隋朝大运河的中心 D . 大运河加速了隋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