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知识点题库

南宋时期,潮州人王大宝参加廷试(殿试),中榜眼(进士第二名),后来成为岭南名宦。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 . 隋炀帝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  )

A . 唐玄宗 B . 武则天 C . 唐太宗 D . 隋炀帝
北宋时期,并立的政权按时间顺序排列分别是:金、宋、西夏、辽。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与上述诗句反映的现象有关的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科举制 D . 行省制
现今国家公务员考试被称为“国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我国古代主要是采取科举制选拔官员,下列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皇帝是(  )

A . 唐太宗  B . 武则天 C . 唐玄宗  D . 明太祖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唐太宗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见下图(大雁塔)唐朝时,新科进士常在此塔下题名留恋。

_x0000_i1038

材料四: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

  1. (1) 以上材料都是围绕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而言的?

  2. (2) 该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

  3. (3) 该制度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阶段。其中殿试开始于哪个皇帝?

  4. (4) 该制度的诞生对当时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1909年,上海的一位管家给在外地的男主人打电话。下列通话内容有可能出现的是(    )

A . “先生,少爷中状元了!” B . “先生,报纸上说京张铁路通车了!” C . “先生,我让服装店给你赶制一套中山装。 D . “先生,大小姐想从账房支钱买哥伦布发现美洲420周年纪念金币。”
明经科举考试的“帖经”类似于今天历史考试中的(    )

A . “选择题”    B . “填空题”    C . “问答题”    D . “作文题”
某同学善于思考总结,学完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后,他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归纳,从以下历史笔记中可以看到他的很多学习方法值得借鉴。

  1. (1) 【制度创新篇】隋朝的科举制正式创立于哪位皇帝时?

  2. (2) 【和谐盛世篇】

    ①唐太宗统治时,之所以出现了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与他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是谁?唐太宗时期的统治被称为什么

    ②唐玄宗统治前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3. (3) 【民族关系篇】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因此被北方各族尊奉为什么?

  4. (4) 【少数民族帝王篇】

    民族

    人物

    功绩

    契丹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党项

    建立西夏,都城在兴庆

    女真

    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建立金国

  5. (5) 生活习俗篇

    ①物质生活:唐朝时,之风在全国盛行;北宋的肉食中以为多。

    ②精神生活:在宋代,有哪些传统节日?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是什么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或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

  1. (1) 史实: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良种马、植物等土特产,如毛织品、胡桃(核桃)、石榴、胡萝卜、胡豆(蚕豆)、大蒜、苜蓿等陆续传到中国。

    ──白寿彝《中国通史》

    推论:古代“丝绸之路”推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2. (2) 史实: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新唐书•选举志》

    推论:进士科是唐代读书人人士做官的重要途径。

  3. (3) 史实:新纪元以来,中华民国之名,既为世界各国所承认,主权属国民全体,载在临时约法,然而十年之间,有二次之革命,有八十日之帝制,有八日之复辟……

    ──沈恩孚《五十年来中国政体改革之经过》

    推论: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稳定了政局。

  4. (4) 史实:中央给予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包括:允许经济特区大量吸收利用外资,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经济成分可以让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更大些……赋予经济特区政府有较大的经济活动自主权。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推论:经济特区的创办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经验。

  5. (5) 史实:1921年12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的法令解除了对小企业实行的国有化,将这些曾收归国有的企业通过出租的方式交换原业主经营,实际上是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非国有化了。

    ──余伟民、郑寅达《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推论:1921年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6. (6) 史实:从1948年到1952年,美国共拨款131.5亿美元……到1950年,欧洲的国民总产值达到1250亿美元,在马歇尔计划不到4年的援助时间内增加了25%,比他的战前水平增加了15%。

    ──金海《从马歇尔计划看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政策的演变》

    推论:马歇尔计划复兴欧洲经济,使西欧摆脱冷战的阴影。

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写道:中国的科举取士“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人仕途的现象…”。他主要是赞扬了中国科举制度的(    )
A . 自由性 B . 广泛性 C . 民主性 D . 公正性
西方人认为科举制度“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他们提升自身的地位。”这主要是指科举制度(    )
A . 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B . 保证官员清正廉明 C . 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D . 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与下列提示信息相关的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郡县制 C . 科举制 D . 行省制
有的西方学者称科举制度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一发明始于(   )
A . 汉朝 B . 隋朝 C . 宋朝 D . 明朝
“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
A . 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B . 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C . 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D . 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
A . 世袭制 B . 郡县制 C . 科举制 D . 分封制
据统计,明代平民出身的进士约占总数50%,清代则减至37.2%;而父祖三代有秀才以上功名者,则由明代的50%,升至清代的62.8%。由此可见,自明至清(   )
A . 科举取士难度降低 B . 平民向上流动变难 C . 父祖身份无关紧要 D . 社会等级差别缩小
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 (1) 隋文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错误:;改正:

  2. (2) 1937年,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战役是台儿庄战役。

    错误:;改正:

  3. (3) 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开始于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错误:;改正:

  4. (4) 7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伊斯兰教。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错误:;改正:

泰州有些地方还保留有“状元坊”“状元村”等建筑。与“状元”相关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
A . 隋文帝时期 B . 隋炀帝时期 C . 唐太宗时期 D . 武则天时期
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军费开支、土地兼并、边疆关系等重大问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央提高了选官标准 B . 提升官员品行的需要 C . 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 D . 君主专制不断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