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知识点题库

明清时期,适应平民欣赏趣味的戏曲、小说风靡全国,导致这一文化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 . 市镇经济繁荣 B . 文化专制松弛 C . 外来文化影响 D . 印刷技术进步
下列关于明长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为防御匈奴族的进攻而修筑的 B .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略关 C . 生活在明长城以北的少数民族主要有鞑靼、瓦剌等 D . 山海关被称为“天下第一关”
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明代修筑长城最初是为了抵御(  )
A . 蒙古人 B . 鲜卑人 C . 匈奴人 D . 女真人
古代科技文化领先世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下列人物与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

①阎立本——《步辇图》        ②毕昇—活字印刷术

③罗贯中—《西游记》          ④李时珍—《本草纲目》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明朝是我国古代一个强盛的王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历史将记住这个日子,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这种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当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材料三: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明代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明长城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四:A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B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明末民谣

  1. (1) 下图一概括了“明太祖”采取的措施,他对地方和中央官制改动最突出特点是什么?图二是明朝设立哪一机构的印章?
  2.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出当年郑和能够下西洋最主要的原因,并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这次“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有什么重要影响?
  3. (3) 据材料三,指出明长城的主要功能。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长城的现实价值。
  4. (4) 据材料四A,写出反映的当时社会问题。材料中的“明末民谣”反映了什么情况?
时代的变化影响着文学艺术的发展,各异的文学艺术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下列文艺作品与其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A . 《三国演义》——罗贯中 B . 《红楼梦》——施耐庵 C . 《牡丹亭》——孔尚任 D . 《水浒传》——洪昇
它以一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以一重或多重关堡和烽燧为支撑点,构成了一个从(明朝)中央政权到基层单位以及守城戍卒的完整的、纵深的防御体系。“它”是指(    )
A . 大运河 B . 长城 C . 紫禁城 D . 都江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正在筹划“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任务。

任务一 (制作卡片——感悟人物精神)

任务二 (欣赏诗歌——见证历史兴衰)

任务三(阅读材料——体会中国智慧)

任务四(展示图片——感受华夏之美)

  1. (1) 一组的同学们收集了下面四幅图片,请你从中任选一幅,和他们一起制作学习卡片。

    图片_x0020_100010 图片_x0020_100011

  2. (2) 二组的同学们整理了下列唐诗中的名句,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下列唐诗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唐朝的“盛”与“衰”?

    图片_x0020_100012

  3. (3) 三组的同学们搜集了下面一段材料,请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中国的科技发明使“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图片_x0020_100013

  4. (4) 四组的同学们整理了下列建筑资料,请你任选其一简要介绍。(介绍该建筑的的结构特点、功能、地位及象征意义等)

    图片_x0020_100014 图片_x0020_100015

成语“三顾茅庐”“鞠躬尽瘁”“草船借箭”都出自于我国最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这部小说是(    )
A . 《三国志通俗演义》 B . 《西游记》 C . 《水浒传》 D . 《红楼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代记载了万历年间重修紫禁城三大殿运输石材的过程,宫殿修建所用石材的运输时间一般为冬季,此时道路坚硬,易于运输,夏秋季节,路面暄软,本身不利于运送重物,且此时雨水较多,一旦遇雨道路泥泞不堪,给石材运输带来极大影响。运输重达180吨的石料,既不能用车也不能就地滚,选在冬季运输,沿途每隔一里打一口井,路上泼水成冰,拽石在冰上滑行,摩擦阻力较小,这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失为有效的方法。

——摘编自周乾《紫禁城营建与修缮所需石材的运输智慧》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紫禁城所在的城市。
  2. (2)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明朝三部名著小说是(    )

①《三国演义》    ②《水浒传》    ③《农政全书》    ④《西游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形式多种多样。下列文学作品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杜甫《垂老别》                             ②关汉卿《窦娥冤》

③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④吴承恩《西游记》

A . ①④②③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④①③ D . ①③②④
下图是珍藏于首都博物馆的《清光绪年间茶园演剧图》,舞台上的剧种博采众长,大致形成于道光年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该剧种可能是(    )

A . 京剧 B . 昆曲 C . 秦腔 D . 汉调
为纪念和弘扬吴承恩的卓越文学成就,促进长篇小说创作的持久繁荣,“吴承恩长篇小说奖”设立,其首届评选工作于2017年上半年正式启动。吴承恩的主要文学成就是(     )
A . 写作《红楼梦》,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B . 创作出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C . 著作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 D . 撰写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
明清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斐然。

[先进的科技]

材料一:“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和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此书被誉为“中国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繁荣的艺术]

材料二:下图所示的剧种集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之大全。

[伟大的建筑]

材料三: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都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后为清朝所沿用。明永乐(1406- 1420年)完成了紫禁城及皇城的宫殿、门阙、城池,围绕中轴线的太庙、社稷坛、天坛、鼓楼、钟楼等一系列建筑。1546年,完成包围京城正南面的外城,因而北京城便是一个凸字形的轮廓。外城包着内城南面,内城包着皇城,皇城包着紫禁城。一切城墙和沟池的修建,都是为了保卫和巩固帝王的统治,一切庙宇建筑都要烘托帝王的威严。

——摘编自《北京史》

  1. (1) 写出材料一中著作的名称和作者。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此书和功名进取毫不相关”。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剧种?该剧种形成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为什么说它“集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之大全”?
  3. (3) 根据材料三的图文内容,概括明代北京城的布局特点和体现的政治理念。
  4. (4) 以上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 B . 明朝的长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C . 宋元时期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瓦子、勾栏兴盛 D . 徽调吸收昆曲、秦腔等地方戏和其它剧种的优点发展为京剧
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指(    )
A . 秦朝修筑的长城 B . 汉朝修筑的长城 C . 明朝修筑的长城 D . 清朝修筑的长城
明清时期的古典小说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孙悟空”这一形象出自(    )
A . 《三国演义》 B . 《西游记》 C . 《水浒传》 D . 《红楼梦》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习.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世界遗产保护,他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某校七年级同学以“弘扬传统文化,守护非遗成果”为主题展开学习。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问题。
  1. (1)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观察这幅名画,你能感受到我国古代北宋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哪里?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什么?在城内专供演出的勾栏有唱曲的、演杂剧的,写出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谁?

  2. (2) 【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上图是明清两代皇宫,是“世界文化遗产”。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京城的核心是哪里?其在世界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3. (3)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上述史料记载的是我国古代哪项科技成果?该成果的发明者是谁?根据史料概括这

    项科技成果的出现有何历史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白的诗飘逸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的美誉:《》出现于明朝中期,作者是吴承恩。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