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知识点题库

鲁迅在《头发故事》一文中记载:“宣统初年(1909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 洋务运动中的留学生留洋、崇洋、媚洋 B . 维新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 C . 辛亥革命前后,具有了反清革命色彩的“断发易服” D . 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法令
孙中山曾高度评价某次革命事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是役”是指(    )
A . 兴中会成立 B . 同盟会成立 C . 黄花岗起义 D . 武昌起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活动大事年表:

时间

表现

1866年

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1892年

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1894年6月

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1894年11月

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1905年8月

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1911年武昌起义后

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

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

1912年2月

制订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年以后

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

1924年1月

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5年3月12日

在北京逝世

材料二:上海《商报》评价孙中山“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不知有艰难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沛,不忘奋斗”

材料三: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材料四:今年恰逢同盟会成立115周年、孙中山逝世95周年,海峡两岸举行各种活动纪念孙中山。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概括材料中有关孙中山在1894年—1912年期间的具体革命活动。
  2. (2) 材料二评价孙中山有五个“不知”,你怎么理解?结合材料三,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
  3. (3) 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物

事迹

邹容

1903年发表《革命军》,后被清政府逮捕,1905年在狱中被折磨致死,年仅21岁

陈天华

1903年先后撰写《猛回头》和《警世钟》,后为唤醒国人,于1905年蹈海殉国,年仅30岁

徐锡麟

1907年夏,发动安庆起义,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年仅34岁

秋瑾

1907年。为策应安庆起义,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年仅32岁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收殓到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

材料二: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第二年,中华民国成立,并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内阁责任制,而且逐渐走上了复辟帝制的道路,孙中山等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维护共和制度,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但中国陷入军阀割据分裂的局面。

  1.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些革命志士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2. (2) 材料二中的“宪法”指什么?据材料一、二,概括革命党人从准备到发动革命过程的特点。
  3. (3) 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你能从这些革命志士追求民主的过程中感受到什么样的精神。
“徐锡麟、秋瑾的故事”“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是八年级2班某小组同学在课堂上讲述的历史故事。据此,他们与同学分享的学习内容应是(    )
A . 辛亥革命与革命志士的奋斗 B .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C .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 D . 孙中山与中华民国
孙中山评价说“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色变”是指(   )
A . 萍浏醴起义 B . 安庆起义 C . 广西起义 D . 黄花岗起义
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时间事件成立兴中会 (    )

时间

1894年

1905年

1912年

1913年

事件

成立兴中会

成立中国同盟会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发动“二次革命”

A . 洪秀全 B . 李鸿章 C . 康有为 D . 孙中山
同学们在收集整理孙中山先生事迹时,呈现了许多“第一”。由此可得出孙中山是(   )

A . 封建帝制的终结者 B .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C . 资产阶级宪法的缔造者 D . 资产阶级革命领导人
图示法是研究和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根据下图所示关联信息判断,中间空白框内应填(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五四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05年他为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并担任该组织的总理。1911年成立临时中央政府,他担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他以总统的名义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1. (1) 材料中的“他”是谁?
  2. (2) 材料中“统一的革命组织”是什么?该组织是在哪成立的?
  3. (3) 该组织的机关报和政治纲领各是什么?
  4. (4) “他以总统的名义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这个“文件”指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重要意义?
2020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钟南山院士谈到:“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下列选项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 义和团运动 B . 武昌起义 C . 广西起义 D . 黄花岗起义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赤阪区霞关阪木金弥子爵的宅邸召开成立大会。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A . 萍浏醴起义 B . 南昌起义 C . 护国战争 D . 广州起义
1912年2月的《清帝退位诏书》中写道:前因民军起事(武昌起义),各省响应,九夏沸腾……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由此可见“民军起事”引起的直接反响是(   )
A . 各省纷纷宣布独立 B . 清朝皇帝被迫退位 C . 湖北军政府成立 D . 北洋政府统治开始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萍浏醴起义 B . 金田起义 C . 黄花岗起义 D . 广西起义
列强恐怕再次革命妨碍商贸活动,贷款给袁世凯的国家如日本等更不想袁氏失败,加上欧洲已有动荡,因此并不支持革命军。由此可见,导致二次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
A . 西方国家的贸易封锁 B . 列强支持袁世凯 C . 革命党内部分歧严重 D . 袁世凯力量强大
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请根据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以《伟人孙中山》为题,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有学者说∶因北伐的军事胜利而首先得利的并不是革命本身,却是背叛了革命的蒋介石。历史上,类似这种包含着成功的失败还有(   )
A . 戌变法 B . 辛亥革命 C . 五四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 (1) 宣传民主革命著作《猛回头》的作者——
  2. (2) 在中国首先提出民主与科学的两大口号——
  3. (3) 发动西安事变(一位即可)——
  4. (4) “实业救国”,状元实业家——
吴玉章曾言:“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运动对比之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吴玉章旨在强调(   )
A . 发展民主革命 B . 关注民众力量 C . 重视学习西方 D . 降低政客地位
近代史上国土沦丧,人民困苦,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有同学简单归纳为“林则徐﹣我销;李鸿章﹣我学;康有为﹣我变;孙中山﹣我革”,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其中孙中山的“我革”应该是指他领导了(    )
A . 洋务运动 B . 新文化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