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后战场的抗战 知识点

一、 平型关大捷
1、时间:1937年9月;地点:山西平型关;
2、指挥者或部队:八路军一一五师  林彪;
3、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抗日根据地
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敌后战场的作用: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三、百团大战:
1、背景: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到敌人后方去,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威胁敌后。
 ②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2、目的: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
3、概况: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向日军发动大规模的攻击。
4、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正太铁路)
5、意义:这次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敌后战场的抗战 知识点题库

邮票是国家的一张名片,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如图,这组邮票纪念的是(  )

A . 北伐战争 B . 抗日战争 C . 解放战争 D . 抗美援朝战争
回答下面问题

  1. (1)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抗日根据地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陕甘宁抗日根据地

    B.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2. (2) 仔细观察该图,据图指出八路军进攻的主要目标。

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由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

A . 全民族抗战 B . 正面战场抗战 C . 敌后战场抗战 D . 八路军抗战
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将军队改编为(    )
A . 中国工农红军 B . 抗日义勇军 C . 八路军和新四军 D . 人民解放军
油画《地道战》(见下图)歌颂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地道战的故事发生在(    )

A . 五四运动时期 B . 北伐战争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忘记战争,就意味着背叛和平。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反思世界大战的灾难,不断探索防止和消除战争的途径,并作出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教育部新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的部分目录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材料二: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

材料三:帝国所以对美英两国宣战,是希求帝国自存自卫与东亚安全而出现,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本意。……敌用残酷之炸弹滥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朕对始终与帝国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联邦,不得不深表遗憾。

——《日皇裕仁·停战诏书》

材料四:“……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后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

——日本2001年版历史教科书

材料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平取得的伟大胜利。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カ……为了自由、正义、和平,为了人民平安、安宁、幸福,在亚洲,在欧洲,在非洲,在大洋洲,在世界各个战场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和人民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携手跨进同一条战壕,汇聚起挽狂澜于既倒的强大力量。

——习.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杭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材料六: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1. (1) 材料一中目录不完整,请根据所学知识,将目录补充完整,并说明理由。
  2. (2) 材料二中罗斯福和斯大林所评价的分别是哪次战役?
  3. (3) 从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可以看出日本对这场法西斯战争持什么态度?
  4. (4) 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材料中“同心合力”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5. (5) 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
对下图所示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 . 敌后战场抗力量壮大 B . 正面战场地位遭到削弱 C . 全民抗战取得重大成果 D . 日本“囚笼”政策破产
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在1943年度综合战报中说“在本年交战1.5万次中,和中共军作战占七成五。在交战的200万(人次)敌军中,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这反映了(    )
A . 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B . 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 C . 国共团结一致共同御敌 D . 正面战场沉重打击了日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四运动之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到工人群众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组织工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同社会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改造世界之间与共产主义之间,有某种相通之处,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摘编自韦燕萍《试论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毛.泽东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条件下的运动战”。毛.泽东多次强调:“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共放手发动群众,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不断地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

——摘编自祝滨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较》

材料三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土地政策。1947年,中共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共.产.党为在全国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提供了一个基本纲领。同时,它在国民党统治区产生了广泛的政治影响。

——摘编自李佑新、高文学《土地改革对新中国制度建设的历史影响》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略思想。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的认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十九大报告对许多历史问题进行了阐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材料二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材料三  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1. (1) 结合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理论指导下建立的?第一个介绍这种理论的“中国先进分子”是谁?
  2. (2)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这条道路的核心人物是谁?他在这条道路上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3. (3) 在第二个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请各举一例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三:“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材料四:“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材料五:“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以上均选自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 (1) 材料一出自于哪一政权的哪一纲领?材料二是哪一组织通过的政治纲领?其中的“平均地权”被孙中山阐发为“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2. (2) 材料三中决定出自于哪一会议?起义的最后结果如何?
  3. (3) 材料四政策出现于何时?材料五出自于哪一文件,它在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
  4. (4) 综合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请说说中国各个时期各个阶层在革命斗争中为什么都涉及到了土地、农民和农村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摘编自《新导学•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用书》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纪念碑所述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百团大战所属的战场,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个战场之间的关系。
  3. (3) 综合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儿女不分民族、阶层、党派、宗教,也不分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以至海外侨胞。都聚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汇成全民族抗战洪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不仅是中华民族觉醒的集中表现,更是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保证。

  1. (1) 请将材料一时间轴上A、B两处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补充完整,并写出B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所具备的条件。

    A:      B:

    条件:

  2. (2) 材料一时间轴上“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吸取了怎样的教训?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全民族抗战洪流”有哪些具体表现?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反对投降    ②九一八事变后组织东北抗日游击战争

③领导淞沪抗战,歼灭大量日军    ④在敌后开展人民游击战争,积极抗战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   )

①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②领导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重大胜利

③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敌后战场,钳制大量日军

④取得百团大战胜利,坚持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下列影视作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英勇抗敌的事迹。其中,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敌为主题的有(   )

①《地道战》    ②《地雷战》    ③《血战台儿庄》

④《铁道游击战》    ⑤《长沙保卫战》

A . ②③④ B . ②③⑤ C . ①②④ D . ①④⑤
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首府""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指(   )
A . 延安 B . 瑞金 C . 北平 D . 重庆
百年风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红色政权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长为全国性政权,踏上了社会主义新征程。某学习小组对共.产.党政权的发展历程进行主题学习。

[红色政权的诞生]

学习感悟1

城市暴动失败后,毛.泽东等改向农村进军。查阅了地图等资料,我明白了红色政权在这里诞生,是考虑了各种实际情况。如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①。

[红色政权的成长]

地点

政权

相关史实

学习感悟

瑞金

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

当时②思想在党中央居于主导地位,这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长征。中央政府撒离瑞金,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感悟2:两次撤离,不同原因,不同结果,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延安

陕甘宁边区政府

边区政府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担负着③的抗战,与国民党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1947年3月,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主动撒离延安,转战陕北,后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1978年,人们的思想严重僵化,党和政府决定.打破精神枷锁,作出了伟大的战略决策,使人们思想大解放。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新的困难和压力,很多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1992年,党和政府明确了改革目标,解放了思想,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阶段

感悟3:遇到问题,解决困难。看来,解放思想真的太重要了

  1. (1) 请在学习感悟1中的空格处写出适当的内容。
  2. (2) 请将表格空格处内容补充完整。并指出感悟2的道理。
  3. (3) 根据材料,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如何通过解放思想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和人民群众为了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难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它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材料二:《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梁启超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材料三:(毛.泽东)创建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革命经验…… 

 ——尹瑞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伟大转折》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把一盘散沙的广大民众凝聚起来,形成抗日的铜墙铁壁……为当时的中国民众指明前途。 

 ——摘编自夏斯云《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论析》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国人看到的英美等国不同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有哪些? 
  2. (2) 材料二中代表人物的主张分别是什么?他们对近代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有何共同之处? 
  3. (3) 材料三中,毛.泽东开创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 (4) 请你列举能够印证“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的典型事例。 
1941年5月1号,中共中央颁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决定在边区政府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员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1/3的“三三制”原则。这一原则的实施(   )
A . 背景是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甘宁 B . 有利于团结赞成抗日的民主力量 C . 证明中共取得对全国实际领导权 D . 促使南京国民政府接受抗日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