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 知识点题库

1980年,“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得到平反。这起冤案是指(   )

A . “九一三”事件 B . 1968年10月刘少奇被开除出党 C . 对彭德怀的批判 D . 对邓.小平的批判
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了严重失误,请你举出两件具体事例。
1971年9月13日,叛党叛国,仓皇出逃,最后机毁人亡的反革命集团的头目是(   )

A . 林彪 B . 王洪文 C . 张春桥 D . 姚文元
阅读: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

请回答:

  1. (1) 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经济状况数据统计,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2. (2) “文化大革.命”期间和反革命集团先后被粉碎,请指出当时人民群众和干部对他们进行强烈抵制和抗争的两例史实。

  3. (3) 概述“文化大革.命”给我国文化教育事业造成严重破坏的史实。

下面是李飞围绕“文化大革.命”制作的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与史实明显不符。此处是(  )

A . 导火线──《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B . 开始──通过“五一六通知” C . 结束──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 . 影响──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小敏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的是(  )

A . 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B . 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 . 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 . 外交事业停滞不前
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 “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 . “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 . “文化大革.命”使④时期没有取得科技成就 D . 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标志着十年内乱的“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是(    )

A .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C . 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D . 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其出生的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

A . 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 . 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 . 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 . 生于1964年,取名文革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2. (2) 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

  3. (3) “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是指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 (4) 你认为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哪些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写出两条即可)

阅读材料:

材料:我国1966—1968,1975年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工业总产值

国家财政总收入


工业总产值

国家财政总收入

1966年

2534亿元

558.7亿元

1968年

2015.3亿元

361.3亿元

1967年

2104.5亿元

419.4亿元

1975年

3219亿元

815.6亿元

请回答:

  1. (1) 1967,1968年连续两年,我国工业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1975年我国经济情况好转,各项经济指标回升,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我们应该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言,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4G”等。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文革时期的有(    )

①“红卫兵”②“走资派”③“公私合营”④“上山下乡”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 . 导致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B . 科学文教事业遭到摧残 C . 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D .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开国大典(油画)

图二   中国贫农领取的土地房屋所有证(原件)

  

图三  1959年杨丙文现场摄           

图四    毛.泽东检阅红卫兵(邮票)

  1. (1) 从图一到图四分别反映的是哪些历史事件?

  2. (2) 从图一事件到图四事件期间,中国经历了哪些重大的历史时期?

  3. (3) 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可以被定义为可考据的,不经主观臆断或添加删减所存在的信息,能直接真实反映历史真实面貌的材料.因此,原始史料就是第一手史料,否则,就不能算第一手资料。以上四张图片的史料价值有何不同?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 . 老干部批评“文革”的错误做法,反被诬为“二月逆流” B . 1976年群众在天安门前悼念周恩来,却被“四人帮”强压下去 C .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非法监禁,迫害而死 D . “四人帮”借指林彪,把矛头指向周恩来等老辈革命家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 共同心愿。

问题一:探索中的失误

问题二:伟大的历史转折

问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问题四:感悟与提升

  1. (1) 1956年~1976年我国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应该吸取怎样教训?
  2. (2) 改革开放开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 期。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的重大决策?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
  3. (3)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兴建经济特区成为一个重大突破。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 放“窗口”的是哪个城市?
  4. (4)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四大”高度概括 了邓.小平提出的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请说出哪次会议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 导思想?
  5. (5) 中共“十九大”上,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 坚持的指导思想。习.平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已经转化。我国社会矛盾有了怎样的转化?
  6. (6)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各方面取到了巨大成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历史学家王年一在《大动乱的年代》一书中对新中国成立后某一历史事件的危害做了以下总结。据此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
思想上 混淆了是非,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
政治上 严重损害了国家政权,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经济上 严重地破坏了生产,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
文化上 文化遭到了极大破坏
组织上 破坏了党的组织建设
A . 抗美援朝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大跃进”运动 D .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 四五运动 B . 二月抗争 C .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 .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某班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某些阶段中国共.产.党关注“三农”的史实进行了一次探究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促发展]

材料一:

[改革奔小康]

材料二: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深入贯彻习.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力争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1. (1) 图一中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的完成有何重大意义?
  2. (2) 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该运动使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 (3) 图三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反映,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发起了哪两项运动?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产生了什么后果?
  4. (4)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两点合理化的建议。
人名可以表达上辈对晚辈的某种期许,也可以表达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人名的出现最符合时代发展顺序的是(    )
A . 陈建国—王援朝—张改造—向文革 B . 王援朝—陈建国—向文革—张改造 C . 陈建国—张改造—向文革—王援朝 D . 王援朝—陈建国—张改造—向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