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知识点题库

不同时期流行着不同的话语。下列政治词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多快好省”    ②“改革开放”    ③“打倒一切”    ④“两个凡是”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④③②① D . ①③④②
1978年思想理论界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
A .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 .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路线 C . 回答了姓“社”姓“资”的问题 D .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如图,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的这篇文章直接导致了我国思想理论界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

A .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 .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D . “两个凡是”的方针
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    )
A . 实行人民公社化 B . 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C . 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 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四项基本原则提出的意义是(    )
A . 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整个现代化事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B . 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基础 C . 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保障城乡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D . 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③④①② D . ①②④③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B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完成了(   )
A . 经济建设 B . 解放思想 C . 组织建设 D . 拨乱反正
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
A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 新宪法的颁布 C . 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D .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邓.小平说:“1977年和1978年,中国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
A . “两个凡是”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 . “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 C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D .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恢复领导职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开始从根本上清理和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在思想、政治、组织、经济等领域开展了全面而卓有成效的拨乱反正。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
A . 十一届六中全会 B . 十二届三中全会 C . 十四届三中全会 D . 十八届三中全会
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伟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治”即法的统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二:如果更深入地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党的治国方略、方式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悲剧。

﹣﹣摘编自《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法制建设大事图表。

历届人大

立法数量(条)

五届人大

60

六届人大

63

七届人大

87

八届人大

117

九届人大

113

历届人大立法情况

  1. (1) 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哪项举措体现了作者的观点?
  2. (2) 据材料二,指出“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措施及重大成效。
  4. (4) 从以上探索中你得出什么启示?
“文革”中他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党籍,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恢复他的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件冤案得以平反。上文中的他是指(    )
A . 刘少奇 B . 邓.小平 C . 周恩来 D . 彭德怀
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君主专制篇】 

材料一  如下图  

图一 秦朝的政治建制

【民主探索篇】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依法治国篇】 

材料三

图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图三《共同纲领》

图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图五 刘少奇追悼大会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汲取“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作出把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并明确了一定要靠法制治理国家的原则。

——《中国的法治建设》

材料五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人民网:《十九大引领依法治国新时代》

  1. (1) 图一反映了秦朝创立的什么制度?它采用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
  2. (2) 为何说它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3. (3) 新中国成立前后,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图三的文献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比较图二和图四这两部文献,两者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4. (4) 图五反映的事件在我国民主法治进程中的意义是什么?
  5. (5)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更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
A . 中共八大 B .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 . 中共十六大 D . 中共十二大
在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中说:“1978年,一篇刊登在《光明日报》头版上的文章,如同一声春雷,在全国掀起了激烈的讨论。这场讨论成为实现党和国家历史性转折的思想先导。”这次讨论是(    )
A .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 . 实行改革开放的讨论 C . “两个凡是”的讨论 D . 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的讨论
[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1)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恢复名誉。
(2)1980年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的种种罪名,恢复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
1992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他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陈伟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
A .   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B . 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C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 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到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300多万名干部、知识分子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这些史实直接表明党和国家(    )
A .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 开始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C . 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已完成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恢复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