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知识点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10月分别提出的合作倡议。其贯穿亚欧非大陆,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中国已经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截至2020年11月)。  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 知识点题库

自古以来,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国际交流合作。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材料二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习.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表示要利用“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请回答:

  1. (1) 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在哪里?西汉末年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宗教是什么?来此宗教发源地取经的唐朝僧人是谁?

  2. (2) 当今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在明朝时有郑和下西洋,他率领的船队最远达到哪里?其远航与新航路的开辟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3. (3) “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发展趋势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资交流外,带给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占领,可以说是一部大侵略史。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各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20世纪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材料三:“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 (1) 根据材料一,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 (2) 材料三体现了我国的哪一国策?

  3. (3) 据材料三和所学概括指出,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4. (4) 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与15﹣20世纪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相比,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最鲜明的特征是什么?

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经历了由孤立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地球是圆的】

材料一

【世界是平的】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Windows视窗的开启、内容的数字化和网络测览器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人和人的交流,这是世界变平的创世纪时刻。忽然之间人们发现,他们可以和世界更多地方的更多人展开分工合作,并且分享更多类型的知识。

——摘编自[荚]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世界是通的】

材料三  “世界是平的”,可扁平的世界却以自由流通的名义悄然完成社会分层,导致贫富分化。如何解决世界贫困问题,消除贫富差距?从人类文明史来看,“一带一路”以欧亚非大陆的互联互通复兴丝绸之路文明,以期开创共同发展与文明复兴的美好前景。

——摘编自王义桅《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

  1. (1) 15世纪大多数有知识的欧洲人都知道地球是圆的,图3中的远航路线(填字母)就是证实地圆学说过程中的积极探索。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变平”的直接因素是什么?“世界变平”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3. (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理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材料三: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这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杨亮《海上新“思路”》

  1. (1) 材料一图A中宫殿占地广阔,表明城市职能突出。图B城市商业功能增加,城内瓦子(瓦舍)盛行,主要原因是族建立的金政权,1127年攻破东京,北宋灭亡。由图A到图B表明我国古代政治中心逐渐转移,以此同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2. (2) ①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并分析其没有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

    ②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对外活动与近代欧洲的不同之处。

  3. (3)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应如何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从古至今,商业带动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交流,给世界各地的人们带来了迷人的异域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为沿途地区的社会交往提供了通道。盛唐时期的长安,中西文化交融。图是陕西西安出土的《唐骑驼乐舞三彩俑》,骆驼昂首挺立,中间一胡人跳舞,其余四人围坐演奏胡乐。

——摘编自《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二: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相信大地是球形的,从欧洲一直向西航行,一定能到达东方。这一时期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见图,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9年级上册》)

材料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我们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摘自习.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 (1) 据所学知识,说说西汉时期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基础的人是谁?这条丝路开通有何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 (3) 材料三中①、②、③、④四条路线分别由哪些人开辟?其中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哪一位航海家?
  4.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一带一路建设与新航路开辟在目的上的不同点。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资交流外,带给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占领,可以说是一部大侵略史。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各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20世纪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材料三:“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 (1) 根据材料一、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 (2) 材料三体现了我国的哪一国策?
  3. (3) 据材料三和所学概括指出,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4. (4) 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与15﹣20世纪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相比,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最鲜明的特征是什么?
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以“民族主义与全球化”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民族主义发展)

材料一  民族主义发展历程表

阶段

时间

主要涉及地区

主要表现

第一阶段形成

16世纪—19世纪中叶

由欧洲到北美

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融为一体

第二阶段发展和扩散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逐渐波及世界

民族国家的涌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第三阶段在全球的确立

20世纪中叶—20世纪90年代

亚、非、拉地区和欧洲

亚、非、拉民主运动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第四阶段陷入困境和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球

民族主义受到冲击;地区间民族矛盾突出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

材料二 

(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三  众所周知,“经济民族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给欧洲和美国乃至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40年代,痛定思痛,根本克服“经济民族主义”的国际制度被设计出来。二战后,美国“经济民族主义”为“经济自由主义”取代,“经济民族主义”逐渐没落……“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贸易政策则发生了逆转,主张加强政府对外贸活动的干预,实行“公平与合理贸易”政策,以保昔日的竞争优势。这样一种以非关税措施为政策工具的贸易保护主义也被称为“新经济民族主义”。

——庞中英《积极应对全球“经济民族主义”的挑战》

(合作互利共赢)

材料四 

习.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无论前途是晴是雨,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第一,坚持开放合作,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和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第二,坚持伙伴精神,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努力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包容增长。第三,坚持创新引领,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挖掘经济增长动力。第四,坚持普惠共赢,促进全球包容发展。

  1. (1) 对材料一中第一阶段的主要表现用美国独立战争性质加以说明。20世纪中叶“涌现的民族国家”面临怎样的共同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发展对民族主义有何影响?
  2. (2) 材料二图一事件有何标志性?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原因。
  3. (3) 写出一个20世纪40年代为克服“经济民族主义”而建立的国际组织名称。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兴起“新经济民族主义”的原因和消极影响。
  4. (4) 习.平主席提出的”四个坚持”对全球化发展有何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基于民族主义应如何理性爱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30年来的对外关系是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新型外交的历史,是不断向上发展且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是一部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是一部反对霸权主义,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30年的外交增进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1949﹣1979)》

材料二: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材料三: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材料四: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摘自习.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的根本前提及其成就。
  2. (2) 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3. (3) 请用两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4. (4) 根据材料四并联系现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作特区,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材料二:“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1. (1) 据材料一指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是哪里?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
  2. (2) 对比材料一、二分析,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1) 当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怎样的矛盾?
  2.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怎样一条发展道路?这一时期形成的众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称为什么(举一例)?
  3. (3) 2012年,习.平提出的“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 2013年,他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怎样的宏伟蓝图?
  4. (4) 为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体现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中共十八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筹建和成立亚投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体现我国主张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   )
A . 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的安全关系 B . 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C . 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的经济关系 D . 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政治关系
从古至今,人类在探索的“路”上砥砺前行,“路”既踏在脚下承托现实,又伸向远方指导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形之路】

材料一: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摘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欧洲西南端的)两个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求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自《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或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正契合了国际社会当前的这一需求。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再次吹响了共同体意识的号角,通过重振交流渠道和加深国家交流,建立起经济和安全的共同体,它将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共同体建设。

﹣﹣摘编自《从根本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无形之路】

材料四:大萧条不仅是无比强烈的,而且具有独特的世界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笼罩在空前绝望的情绪中,甚至有人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美国发生了失业工人、退伍军人的示威游行,德国接连发生大规模的工人罢工。

﹣﹣摘自《历史必修二》

【成长之路】

材料五:一条路,落叶无际/走过你,走过我/悄悄地,我从过去,走到这里/我双肩驮着风雨,想知道我的目的/走过春天,走过我自己……

﹣﹣摘自《一条路》

  1. (1) 开通这条“路”的使者是谁?依据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这条路的作用。
  2. (2) 文中“欧洲人迈入大洋”指的是哪一事件?“走在最前列”的是哪两个国家?
  3. (3) 据材料三指出“一带一路”的现实价值。
  4. (4) 文中提及的两国在面临困难时选择了何种道路?
  5. (5) 感悟歌词,它对你的“人生之路”有何启示?
“一带一路”推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入了互联互通走深走实的新阶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史学研究者在评价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材料二  丝绸之路上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之间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恰恰正是文化交往融汇的历史;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共享和平、共同发展也正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同时,更是“一带一路”建设所遵循的文化共识与灵魂。

 ——杨林《以丝绸之路文化精神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材料三  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驮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驮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详解》

材料四  可以说中国“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它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已经沉睡了500年的欧亚大陆,更重要的是,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

——中国日报网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回答,“主轴”展开的起点是在什么时期的什么地点?请你写出其中的“恒河文明、两河文明”中的标志各有哪些?
  2. (2) 材料二中,“丝绸之路上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之间”所遵循的“文化共识与灵魂”有哪些?
  3. (3) 材料三中,“人类文明的史册”在镌刻时表现出的特点有哪些?你认为古代中国最早发明“造纸术”追溯到什么时期?
  4. (4)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回答,你是如何理解“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这句话的?
  5. (5) 通过对以上材料和问题的探究,你有哪些感悟和反思?
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国家的强弱直接影响外交的成败。下列几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曲折历程。

图片_x0020_100002

  1. (1) 图一反映的建国初历史事件中周恩来首次提出了我国哪一外交原则?这一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 (2) 图二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随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哪一重要的法律文献?中美正式建交是在哪一年?
  3. (3) 图三可以反映出我国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上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是什么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
  4. (4) 图四中这位非常熟悉的领导人是谁?从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截止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多少个国家建交?
  5. (5) 四幅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外交的历程,你有何深切体会?
2017年5月,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参加了我国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经梳理和汇总形成了高峰论坛成果清单。这份清单主要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共76大项。这反映了“一带一路”倡议(    )

①顺应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             ②实现了世界政治一体化

③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济利益  ④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的越来越大,有人说,“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对“一带一路”和“马歇尔计划”,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 . 都能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根本目的不同 B . 参与国家的社会制度都一样,但参与国家的范围不同 C . 都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但诞生的背景不同 D . 参与国家的地位都平等,但设计的道路完全不同
请对比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写一遍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紧扣图片内容与所处时代的关系;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新航路开辟线路图                    “一带一路”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习总书记提出了宏伟的“中国梦”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在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中,“人”无疑是关键要素。习总书记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证明,我国人民不但可以创造物质文明发展的世界奇迹,也可以开辟精神文明发展的崭新境界。物质文明的进步呼唤着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精神文明的提升必将促进物质文明的持续前进。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勾勒出的美好图景,最终统一于人民梦的历史语境。“大河没水小河干”,近代中国的百年奋斗,不断证明着一个朴素道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唯有将个人之梦寄托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梦想才有成真的可能。中国梦既是“宏大叙事”的国家梦,也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中国梦,最终是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梦想汇聚而成。

——选自《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同心共筑中国梦》等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选“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选“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选“C”。

  1. (1) 习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是在中共十八大上。(   )
  2. (2) “中国梦”的概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3. (3) 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相辅相成。(   )
  4. (4) 为实现中国梦,中共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
  5. (5)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个体梦想与国家梦想息息相关。(   )
汉代海上航线主要有哪些?汉代丝绸之路贸易具有哪些影响?汉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对我们今天发展“一带一路”沿线经济有何启示?
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积极的、进步的成果。文明是多彩的,也是平等的。请根据下面要求,完成相关问题。
  1. (1) 【多彩文明】古代东西方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请你概括图一、图二文明形成的不同环境,并在图一、图二中各选一个国家简述其文明成果。

  2. (2) 【文化名人】走进名人故居,简述下列名人直到今天依然受到人们崇敬的原因。

  3. (3) 【文明交流】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哪些精神?

    "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

    ——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