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 知识点题库

“一国两制”的提出者是(   )

A . 邓.小平 B . 李鹏 C . 毛.泽东 D . 江Z民
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又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更崇高。行走在复兴之路上,中国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的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

现代复兴篇

  1. (1) 1978年底,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 (2) 目前,“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经成功实践,请写出我国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的重要成就一例?

  3. (3)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什么理论?

    感悟: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为了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应该怎样做?

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1. (1) “中国新时代”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在政治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2) 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杂志发行后的十多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邓.小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请将下列与邓.小平有关的内容补充完整。

    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会后,党和政府着手实施此项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实行以 为主的责任制。从 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如今,  已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我国已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 的社会主义。”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阐明了 理论,并提出这一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  ”的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回答下列问题:
(1)香港、澳门的回归是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这一构想是谁提出的?
(2)为加强大陆与台湾的交往,维护统一,我国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3)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的共识是什么?为加强两岸平等交往,经济互补互利,两会有何举措?
(4)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了5个民族自治区,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意义。
(5)根据以上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时说,中国197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仅206亿美元,2006年达到1.7万亿美元,增长了84倍,跃居世界第三位。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成就举世瞩目。温家宝说,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实现近30年的高速发展,对外开放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源于哪一次重要会议?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2. (2)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具体实行了什么政策?

  3. (3) 香港、澳门能成功回归祖国与改革开放有着密切关系。请列举其中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请回答:

  1. (1) 歌词中的“妈港”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2. (2) 谁掳去了“妈港”?“妈港”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 (3) “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由谁提出来的?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4. (4) 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另一个孩子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它是谁?

图片是历史的见证。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A . 民族团结 B . 祖国统一 C . 国防建设 D . 文化繁荣

一位伟人就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一代伟人邓.小平(1904—1997)用他传奇的经历书写了一个传奇时代,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篇章一:戎马生涯

材料一:

时间

主要活动

1920年

赴法国勤工俭学 16岁

1921年

转为中共党员,担任共青团旅欧支部的领导

1929年

在广西领导了百色起义

1934年

参加长征,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35年

参加在①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1 947年

同刘伯承一起率军强渡黄河,听进大别山

1948年

任总前委书记,与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了举世闻名的  ②

篇章二:开国元勋

材料二:“特别在运动后期,明确了发动贫雇农方针,从退押和惩治不法地主中,适当满足了贫雇农的经济要求,并随着运动的深入,在贫雇农积极动员起来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改造了农会领导成分和农村政权。这样才奠定了分配土地的可靠基础。总起来看,农民是真正翻身了,农村出现了崭新的气象,下乡的民主人士一致认为这是历史奇迹,异口同声地说城市落后了。”

——节选自《邓.小平文选第一卷》

篇章三:总设计师

材料三:如下图

  1. (1) 根据材料一完成①、②两处填空。概括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什么战略意义?

  2. (2) 作为开国元勋的邓.小平,建国后率军解放大西南,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西藏解放于哪一年?有何重大意义?请用史实来说明材料二中“农民真正翻身了,农村出现了崭新的气象”的结论。

  3. (3) 请结合图片列举至少三项史实说明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英国前首相撤切尔夫人尽管不愿看到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

A .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 .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C .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2012年5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就黄岩岛事件表示,中方再次敦促菲律宾切实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停止一切挑衅。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史上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为之前仆后继、英勇斗争。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材料二:

材料三: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臧克家《红血洗过的战场》

材料四: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为香港问题专程来中国访问。英国坚持过去的条约有效,并不想归还香港。邓.小平在会谈中明确表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撒切尔夫人又提出以主权换治权即由英国继续管理香港等荒谬说法,均遭到邓.小平的严正驳斥。

  1. (1) 诗句涉及哪两位民族英雄?

  2. (2) 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历史人物

    历  史  事  件

    林则徐

    销烟

    邓世昌

    黄海海战

    左宗棠

    收复②

  3. (3) 材料三描述的是哪次战役?此战役有何重要意义?

  4. (4) 邓.小平在香港问题上坚决维护中国哪一根本利益?香港问题的解决是邓.小平哪一创造性构想的成功运用?

在1955年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方针;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奉行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材料二: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材料三:1987年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材料四:海外网4月8日电: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消息,蔡英文7日上午参加“台独”分子郑南榕“追思纪念会”,声称“台当局将为2300万民主、自由人奋斗到底”。此言论一出,便遭到两岸网友在社交网站上的集体讨伐。

  1. (1) 材料一中的西藏和平解放有何意义?
  2. (2) 材料二中“香港回归”是在哪年?是在哪一伟大构想指导下回归的?在该构想指导下回归的还有哪一地区?
  3. (3) 材料三中的“变化”源于什么事件?我国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表示了西方社会对香港回归后前景的担忧。2007年7月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重新评价了香港。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
A . 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B . “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C . 中西方价值观念的趋同 D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影响
据统计,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海外,到2007年,从海外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 .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B . “一国两制”的保障 C .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 投资环境的优化
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危亡屈辱沧桑】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民族觉醒举步维艰】

材料二: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在19世纪60年代,通过移植西方的机城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

﹣﹣﹣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大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的皇冠落地,整个社会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

﹣﹣﹣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

【民族复兴洗刷耻辱】

材料四:有学者说:“我们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一心意地在瓦砾和血泊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时代。”

【民族独立当家作主】

材料五: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民族强盛统一在望】

材料六: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我们团结台湾同胞,推动台海形势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进而走上和平发展道路,两岸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习.平《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重要讲话

【民族发展传承精神】

  1. (1) 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指什么?如何理解“界碑”的含义?
  2. (2) 材料中“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代表哪个派别?列举他们当中的两个代表人物。
  3. (3) 材料中“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如何理解材料中“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这句话?
  4. (4) “第一次全民一心一意地在瓦砾和血泊中奋争”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中国人民最终取得这一事件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5. (5) 写出“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事件及时间(年月日)。
  6. (6) 针对台湾问题,我们国家提出了什么构想?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20世纪90年代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7. (7) 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志士仁人前赴后继,汇聚成伟大的民族精神。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可以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中汲取和弘扬哪些精神呢?
下图是澳门1999年至2017年生产总值增长示意图。此示意图说明了(    )

A . 广东与澳门联系加强 B . 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C . 澳门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D . “一国两制”助推澳门发展
材料一:199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族)。

材料二:

    

材料三:1983年,邓.小平在一次谈话时说:“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

  1. (1) 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2. (2) 材料二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原因有哪些?
  3. (3)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这一方针的前提基础是什么?
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表示了西方社会对香港回归后前景的担忧,2007年7月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出现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
A .   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B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 . 中西方价值观念的趋同 D .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
A . “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 . “求同存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澳门回归祖国以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超过8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一事实表明“一国两制”的实施(   )
A . 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B .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C . 刺激了特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D . 保持了特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