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的开辟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

材料一:15世纪末期,欧洲已经形成比较强大的民族国家,如英国、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任何事业都可以在国家的赞助下进行。当时的 天文地理知识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古希腊地理学家的地圆学说日益流行,在航海方面,欧洲的造船技术得到了很大改善,中国发明的罗盘针在欧洲已经得到了应用, 在大海中航行可以不迷失方向,这使远程航海成为可能。同时在欧洲出现了一批敢于冒险的航海家和赞助者。

材料二: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 ﹚明成祖命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 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 时,在船上因病过逝。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亚非贸易的发展,传播了文明,造福人类。

下列结论均是正确的 , 请你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如果该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写上“正确”;如果是上述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中划上“错误”。

  1. (1) 15世纪末,西欧国家急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是因为奥斯曼帝国控制着东西方贸易的要道,阻隔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

  2. (2) 15世纪末,西欧国家已经具备了远程航海的条件。

  3. (3)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


  4. (4)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5. (5) 是世界上空前的主动的和平外交,加强了我国与海外诸国的联系。


14世纪从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倡导 主义,把人们的思想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 开辟,促进世界开始由孤立、分散向整体方向发展。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促使世界开始由相对分散走向整体的因素是(  )

A . 新航路的开辟 B . 三角贸易 C . 工业革命 D . 文艺复兴
综合探究: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创新视野】

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创新思想】

材料二:在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度时期,西方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部喧哗与骚动,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人的问题展开的。

【创新制度】

材料三: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创新改革】

材料四:“(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

──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五:“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邓.小平

材料六: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

──人教版《世界历史》

  1. (1) 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是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产生的最重大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2. (2) 在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阶段中,西方在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哪两次的“骚动”?两次“骚动”具有怎样共同的性质?

  3. (3) 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标志新制度建立的文献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这种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4. (4) 日本的这次“弃旧图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次“弃旧图新”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重大的影响?

  5. (5) 材料中“列宁的思路”指的是什么?

  6. (6) 材料中的“试验”指的是什么?并用一句话概括该“试验”的“新”特点。

  7. (7) 综合以上探究,谈谈你对创新的看法。

公元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公元1500年左右,它变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 文艺复兴的兴起 B . 新航路的开辟 C . 启蒙思想的出现 D . 工业革命的开展
“长期以来,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使这一状况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A . 丝绸之路的开辟 B . 新航路开辟 C . 法国大革命 D . 拿破仑远征
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殖民者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这一“心病”直接推动了(  )
A . 新航路的开辟 B . 文艺复兴的兴起 C . 工业革命的爆发 D . 科学革命的开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朱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材料二: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材料三:如下图,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世纪推动“欧洲崛起”的两个事件是什么?
  2. (2) 第二次转变是美国的崛起,试分析美国崛起的原因。
  3. (3) “群雄竞起”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4. (4) 材料二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5. (5) 你能从材料三中获得什么信息?综上所述,当今中国引领全球化转型的推进战略是什么?
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突破使得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不断加强,全球化趋势加强。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16﹣18世纪,资本主义开始由对人性的呼唤、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对财富的贪婪和对海外的扩张,逐渐凝聚成一种深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社会制度。

材料二: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料。

——《历史教学资料》

材料三: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联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摘自岳麓版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

  1. (1) 材料中16﹣18世纪“对财富的贪婪和对海外的扩张”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对世界有何影响?
  2. (2) 材料二的“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哪个工业部门?据材料回答“工业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3. (3) 材料三所述史实与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哪一改革措施为日本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4. (4) 结合所学回答,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据材料四概括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原因。
16世纪初期,原产秘鲁、厄瓜多尔和墨西哥的甘薯首先传到西班牙。16世纪中期传至菲律宾和摩鹿加岛,再从这些地方传到亚洲各地。明神宗万历年间,甘薯经菲律宾商人带到中国。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西欧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B . 新航路开辟密切了各地联系 C . 欧洲国家对物质财富的掠夺 D . 近代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
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的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    )
A . 新航路开辟 B . 玄奘西游天竺 C . 张骞出使西域 D . 鉴真东渡
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来看,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工业革命的共同作用是它们都 (    )
A . 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B . 密切了各大陆间的联系 C .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 促使了工人发动武装起义
1565年开始,西班牙人把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生丝等从马尼拉运往美洲换取金银,形成繁盛的“丝﹣﹣银”对流,这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该材料体现了(    )
A .   世界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B .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C . 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的繁荣    D . 中国等国自由贸易开始兴起
“盛极一时的地中海沿岸城市迅速衰落,巨额的世界贸易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的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港口城市。”世界贸易转移的直接因素是(    )
A . 西欧经济发展 B . 文艺复兴运动 C . 新航路的开辟 D . 早期殖民掠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

  1. (1) 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写出开辟①②两条新航线的航海家。依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 (2) 阅读材料二,补充安东尼的贸易路线图中A、B、 C对应的大洲名称。
  3. (3) 依据材料二和三,概括殖民者的罪行;并结合所学解读,为何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国家。
  1. (1) 8世纪中期,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2. (2)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3. (3) 最先探寻新航路的两个国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一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 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蒙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二:……此以后,我回到长勒提尔, 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600英里的小西班牙岛屿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摘编自《哥伦布航海日记》

材料三: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

  1. (1) 材料一中“共同的纱幕”是什么?导致这层纱幕烟消云散的事件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说出哥伦布所发现的土地的名称,并概括“王上”派其进行航行活动的目的。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宗主国”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
  4. (4) 综合以上材料,总结中世纪后期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杰弗里·巴勒克夫在《泰晤士世界历史》中将1500年之前的世界称为“割裂而成的诸多区域”,指出“1500年至1815年,世界历史的主要特征是欧洲扩张和欧洲文明的全球传播”。使世界在1500年前后发生如此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 . 文艺复兴 B . 新航路开辟 C . 启蒙运动 D . 工业革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4-17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

1492年

哥伦布“发现”美洲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

1775年——1783年

美国独立战争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 (1) 根据材料,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简述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间。
  2. (2) 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的两个事件,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9世纪前后,欧洲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耕作技术也不断提高,突出表现在三圃制的广泛推行,导致农业剩余产品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在封建主的领地内。……成批的手艺人出走,到适合他们生产和生活的地方居住。他们把生产的手工业品卖给农村,买回粮食和原材料。社会分工逐渐加强并得以深化,城市在此基础上也进一发发展。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材料二:新的农作物也传到美洲,包括小麦、燕麦和甘蔗……美洲向非洲和欧亚大陆传输出本地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烟草、西红柿的甘薯以及南瓜,全世界的农业社会可以获得更多样化的农作物,它们可以在最适合的区域内种植。由此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全球农业革命,这场革命是接下来两个世纪人口增长的基础。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辛西娅·斯托克斯·布朗 克雷格·本杰明:《大历史》

材料三:联合国粮食峰会特使卡里巴塔说:“中国很好地管理好了自己的粮食库存,不仅保障了中国人民的粮食供给,也为世界人民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在马达加斯加,中国提供的杂交水稻技术让很多当地人“再也没有饿过肚子”……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中国推动农业对外投资合作,把当地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能力提高了很大一步。

——韩冰:《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中国贡献》(《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10月17日)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农业产量的因素。
  2. (2) 指出与材料二中农作物交流相关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归纳农作物交流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为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提高世界粮食产量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