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知识点题库

1929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开始于美国的(   )

A . 工业部门 B . 商业部门 C . 金融部门 D . 农业部门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特点不包括(   )

A . 涉及范围特别广 B . 持续时间比较长 C . 破坏性特别大 D . 经济相对稳定
经济危机期间,垄断资本家为了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采用的手段是(   )

A . 大量销毁商品 B . 封存停售商品 C . 无偿赠送商品 D . 降价销售商品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材料二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三  苏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创造的计划经济模式,即在公有制基础上,国家运用行政命令的手段,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有计划的生产,是与资本主义放任经济截然不同的一种经济模式,而资本主义的放任经济则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危机。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的第一次尝试是什么?真正成功的又是什么重大事件?

  2. (2) 材料三苏联创造的“一种经济模式”是指什么模式?“深刻危机”开始发生于哪国?

  3. (3) 面对危机,西方国家纷纷寻求应对措施,是谁首次借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采取措施渡过了危机,措施最早从哪一行业开始?

  4. (4)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不仅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在面对共同敌人时还可以团结合作,请举二战中一个最典型事例加以说明。

读下表: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4%

16.5%

8.4%

从表中可以看出此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

A . 首先爆发于美国 B . 范围特别广 C . 持续时间特别长 D . 破坏性特别大

下列老照片记录了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人民的生活窘境。这些照片应该拍摄于(    )

A . 1914﹣﹣1918年 B . 1929﹣﹣1933年 C . 1937﹣﹣1945年 D . 1939﹣﹣1945年
小明同学学习了世界历史后,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列表整理。依据小明整理的内容,表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

17~18世纪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19世纪中期

资产阶级统治巩固

日、俄资本主义性质改革

美国内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①美国罗斯福新政    ②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  ③苏俄新经济政策  ④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美国 D . 德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写道“夜间敲门讨饭的人,可能是几个月或一年前在银行里爽快地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是在你所读的报纸上写过社论,或者是某家大地产公司的副经理……”

材料二:“值此我就职之际,同胞们肯定期望我以我国当前情势所要求坦率、果断来发表演说。……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后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

材料三: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同样沉重,日本的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农民大批破产,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迅速抬头。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显著特点。

  2. (2) 美国采取了什么方法来克服经济危机的?其政策的核心措施是什么?当时的美国总统是谁?

  3. (3) 德国、日本采取什么方法应对经济危机?

珍爱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构建和谐世界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和目标。

材料一:20世纪上半期,战争、革命、危机交织在一起。世界大战的惨烈、核武器的威胁和接连不断的局部冲突,人们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

材料二:1999年,以美国为首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对南联盟发动了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材料三:2010年11月23日韩国一侧的延坪岛海域遭受朝鲜炮弹袭击,韩国军方进行了回击。朝鲜半岛局势再次引起世界人民的关注……2011年伊始,中东一些阿拉伯国家政坛出现动荡,冷战结束以来中国最大一次撤侨达到3.3万人的规模,从中国动用的国际力量来看,利比亚周边的国家对中国公民的撤离给予相应的帮助。

  1. (1) 20世纪上半期的“革命”和“危机”分别指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 (2) 科索沃战争爆发后为什么遭到国际社会的批评?它对世界格局发展有何影响?

  3. (3) 你认为当今构建“和谐世界”的障碍有哪些?我国对于朝核问题的基本立场是什么?

  4. (4)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顺利撤侨的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应把握怎样的原则

如下图的漫画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形象地反映了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    )

A . 波及范围广 B . 持续时间长 C . 股票销售量大 D . 破坏性强
关于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说法错误的是(    )
A . 工农业、商业金融全面危机 B . 破坏性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危机 C . 危机首先从战败国发生 D . 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战争的危险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走向一体化的世界”为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渐进的一体化】

材料二:于是(富兰克林·罗斯福)除了在1933年6—7月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力图拆除各国关税壁垒,取消英帝国特惠制,希望打进英联邦广大市场之外,也开始着眼于改善美苏关系,关注打开苏联市场的可能性……于是,美苏两国恢复邦交谈判于1933年11月8日至16日在华盛顿举行……11月16日深夜,罗斯福和李维诺夫在恢复邦交的各项协议上签字,结束了16年来两国关系上的不正常状况。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一体化与中国】

材料三:当世界走进中国时,曾因地理条件所限,长期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中国,做出了激烈抵抗,历经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才得以恢复并确保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改革开放,让中国从拒绝世界,转为主动向世界开放。古老国度在不断适应国际化冲击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巨大进步,并因此思路越来越清晰,心态越来越平和。

——顾驶《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一体化新动态】

材料四:乔布斯参加的最后一次政府活动是奥巴马主办的宴会。出席实会的都是美国制造业巨头,总统的目的是动员他们把制造业搬回美国。席间各巨头纷纷陈述意见和建议,唯有乔布斯一言不发。奥巴马忍不住问他:“究竟需要什么条件你才肯回来?”乔布斯一句话把他呛住:“回不来了。”

  1. (1) 对哥伦布发现的航线做出完整表述。材料一中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A是何史实?按照B的表述方式,对C史实做出完整表述。
  2.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苏关系正常化的经济原因。美苏关系正常化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3. (3) 在材料三所述事件中,哪一事件标志着近代中国被迫一体化?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后美对欧洲推行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4. (4) 材料四图文体现出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动态是什么?分析出现新动态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对美国近期挑起中美经贸争端而采取贸易保护的做法加以评析。
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造成A段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 . 美国内战 B .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 经济大危机 D . 美苏“冷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各国争相提高关税,世界贸易锐减2/3。这说明经济危机(   )
A . 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B . 提高了国家竞争力 C . 加速了资本主义灭亡 D . 阻碍了经济全球化
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序上得到解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末,当英、荷等国沿着资本主义道路迅猛前进的时候,俄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1697年,(沙皇)彼得一世派遣高级使团出访西欧,回国后立即进行改革。其中在用人制度上,颁布官职等级,规定所有贵族都从低级做起,按功晋升。非贵族出身者也可做官,升到8等以后列为贵族。它打破了按门第论资排辈的传统……俄国初步迈开了实现近代社会政权组织的职能分化和规范管理的步伐。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四  1929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040亿美元,到1932年只剩下580亿美元了,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1. (1) 材料三的这次改革对俄国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谁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4. (4)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的事件是什么?“新政”未给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推行了什么措施
历史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1) 在国王统治下,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2. (2) 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莎士比亚。
  3. (3) 法国大革命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4. (4) 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首要目标是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5. (5)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出现的历史时期是十九世纪末期。
  6. (6)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7. (7)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8. (8)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9. (9) 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经济大国,其原因除了日本自身的努力外,还得益于英国的扶植。
  10. (10) 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
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

材料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史》

材料二: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却遇到了巨大困难……人民生活困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世界史》

材料三: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

材料四: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摘编自《世界史》

  1. (1) 领导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据材料一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2. (2) 为解决材料二中“人民生活困苦”的问题,苏俄采取了什么措施?
  3. (3) 为解决材料中“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一问题,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做过哪些努力?
  4. (4) 材料四中的“大萧条”指的是哪一事件?材料中的“试验”指的是什么?该“试验”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新”在何处?
  5. (5) 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对两幅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 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一战的爆发 B . 两国采取相同的方式改变图中现象 C . 两国各方面都呈下降的态势 D . 两国都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将不同类型的史料相互结合,能促进我们对历史真相的认识。以下两则史料能印证美国(   )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暴跌。惊广失措的人们聚集在位于华示街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前。

A . 发生了经济危机 B . 爆发了南北战争 C . 参加协约国作战 D . 开展了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