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生物圈 知识点题库

在一个食物网中,一般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食肉动物
农谚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影响播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 . 温度 B . 阳光 C . 土壤 D . 空气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B .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可以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循环流动 C .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深山里的秘密)——中国小鲵,是三位中学生重新发现的。经专家教授鉴定:认定她们重新发现的“狗头娃娃鱼”就是中国小鲵。它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她们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因此获得了“英特尔英才奖”。三位中学生在考察中国小鲵生态习性时,绘制了如图食物网简图。据图请回答:

  1. (1) 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则图中缺少成分和
  2. (2) 图中有条食物链,蛇和鹰是关系。
  3. (3) 随着鼠的捕食过程,食物中的进入它的体内。如果过度捕杀蛇,短时间内会导致草的数量大量,易导致该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说明动物在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是
  4. (4) 菜青虫是一种节肢动物(菜粉蝶)的幼虫,它总是取食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属于(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5. (5) 把上述动物所属的类群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
  6. (6) 中国小鲵现已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亲爱的同学,你能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哪些合理化保护措施呢?(任提1条即可)
某草原生态系统,野兔因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草场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当地人特意引入适量的狼,并对该草原的野兔与狼两个种群数量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该生态系统引入狼后的一条食物链:
  2. (2) 此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渠道是,能量传递的效率是
  3. (3) 在AB时间段内,狼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4. (4) 分析图可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5. (5) 该生态系统引入狼后,消费者有: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    )

   

A . 食物链 B . 食物网 C . 消费者 D . A和B
某同学对池塘中几种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其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生物种类

大鱼

小鱼

水蚤

河蚌

消化道内的食物

小鱼

水蚤

小球藻

水蚤、小球藻

A . 小球藻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B . 根据表中的信息,可写出4条食物链 C . 河蚌与水蚤之间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D . 如果池塘受到重金属污染,则大鱼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
下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2084632453

  1. (1) 图中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2. (2) 图中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3. (3) 图中消费者是
  4. (4) 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鸟,使鸟的的数量减少,则虫的数量会
  5. (5) 植物、鸟、虫三者中,数目最多的是。如果植物被喷过农药,则三者中,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
  6. (6) 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是
某同学想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实验设计未完成,请你帮助他完成.
  1. (1) 发现并提出问题:蚯蚓喜欢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吗?

    搜集相关信息并作出假设:.

    进行实验:

    第一步:准备一个大盒子,底面铺上一层干土,从盒子的正中间分成两个部分,分别标号为甲和乙,甲保持不变,在乙中浇适量的水.这个实验中,实验变量是,甲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第二步:在准备的蚯蚓中,选取大小、生长状况都大致相同的20条蚯蚓,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入甲乙两部分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第三步:定时记录甲和乙中的蚯蚓数量

  2. (2) 预期结果:乙中的蚯蚓越来越多,最后绝大部分饿蚯蚓都集中在乙中.

    实验结论:.

下列关于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 . 影响植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B . 植物对于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C . 植物开花结果时,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D . “南橘北枳”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下列属于生产者的是 ( )
A . B . C . D .
以下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物的生活需要水 B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C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植物开花 D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
海安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如图表示某稻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青蛙、蚱蜢等动物属于
  2. (2) 图中有条食物链。写出包含青蛙的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3. (3) 图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该生态系统中所需的能量最终都来自
  4. (4) 为提高水稻品质,稻农通常会利用青蛙等天敌防治农田害虫,这种防治方法称为防治。
通过阅读课文,小齐同学了解了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土壤中的枯叶等有机物作为食物。课后,小齐同学对蚯蚓的生活环境发生兴趣:蚯蚓到底是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还是干燥的环境中?为此,小齐同学进行了如下一番研究,并邀你一起来参与。
  1. (1) 作出假设:根据(3)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小齐同学作出的假设应是: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2. (2) 选择变量:根据小齐同学的假设,你认为他应选择作为变量。
  3. (3) 下面是小齐同学设计的几个实验方案,其中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_
    A . 在解剖盘的一端放一张干纸巾,另一端放一张湿纸巾。然后在中央放5条蚯蚓,30分钟后观察。 B . 在解剖盘中铺上一层土壤,其中一半是松软、潮湿的土壤,另一半是松软、干燥的土壤。然后在中央放5条蚯蚓,30分钟后观察。 C . 在解剖盘中铺上一层土壤,其中一半是松软、潮湿的土壤,另一半是松软、干燥的土壤。然后在中央放1条蚯蚓,2分钟后观察。
  4. (4) 为减少实验误差,上述方案需经(填“一次”或“多次”)实验。你认为实验的结果应该是:蚯蚓在潮湿土壤中的数量(填“较多”或“较少”)。
请你仔细阅读下面资料,然后回答

仙人掌的故乡在墨西哥,是一个大沙漠,在那里有很多植物干渴而死,只有生命力顽强的仙人掌,生存下来,人们就把它称为“沙仙人掌的茎又肥又大,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手掌状、球状……手掌状的仙人掌像人的手掌,球状的仙人掌向一个个刚充过气的小刺球,柱状的仙人掌像一根根棒子。咦?仙人掌的叶子去哪儿了?哦,原来仙人掌的叶子就是那充满威力的小刺。在以前(沙漠里),那时它是有绿叶的,由于沙漠一年四季暴晒,那里干旱缺水,其它植物因为吸收不到水分而枯死了。仙人掌为了能存活下去,叶子慢慢退化成了一根根小刺,以便自己的水份不蒸发掉,而且还能保护自己不被动物吃掉,同时,仙人掌的刺还可以从空气中慢慢吸收水分。仙人掌还会开花呢!仙人掌的花十分小巧,姿态各异,颜色也各种各样,有暗粉的、大红的、洁白的….仙人掌还是一种药材,它可以消肿解毒,治疗许多疾病。有些仙人掌在西哥还是一道美味的佳肴呢!

  1. (1) 影响仙人掌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空气、阳光、土壤和
  2. (2) 仙人掌的叶子慢慢退化成了一根根小刺,是仙人掌环境的一种方式。
农药残留量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为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农民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不同生物体内农药积累量,发现雀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喜鹊和田鼠。为尝试解释上述现象,某同学绘制了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据图回答问题。

  1. (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图中所示成分外,生物成分还包括,为了让这一生态系统更好地维持平衡,还需要成分的参与。
  2. (2) 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3. (3) 此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从上一个营养级流向下一个营养级时,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因而能量的流动是逐级的。
  4. (4) 这些农药还可以随着雨水进入水体,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也有可能检测到该农药,因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植物的下列特征中,与适于在干旱的环境中生活相适应的是(  )

①叶变态为叶刺    ②叶上有蜡质层    ③叶大    ④叶小    ⑤植株高大    ⑥植株矮小    ⑦根系发达

A . ①②④⑥⑦ B . ②③⑤⑦ C . ①②③⑤ D . ②④⑤⑦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做法能增强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是(  )
A .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B . 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C . 减少细菌和真菌的数量     D . 保持动物和植物数量相等
在一块农田里,种植的农作物是玉米,蚜虫、蝗虫是危害玉米的害虫,青蛙是捕捉这些害虫的能手。依据生态系统的组成,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 (1)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这块农田中的玉米是生产者,其作用是。蚜虫、蝗虫和青蛙是者。在这块农田里,还有许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是者,没有它们,动、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的废物就无法得到分解。
  2. (2) 请写出以上材料中的两条食物链:①
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大雁南飞 B .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 鱼儿离不开水 D . 秋风扫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