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知识点题库

人类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人类的生存又会不断地影响生物圈。(判断对错)

为什么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你是怎样响应低碳生活号召的?

下列不可作为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实例的是( )

A . 森林植被的大量砍伐和草原的过度放牧,使我国频频发生沙尘暴 B . 用网捕杀鸟类,导致害虫大量增加 C . 农民喷洒大量农药杀死害虫 D . 在林业部门的规划下砍伐一定的树木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主要原因是( )

A . 利用废电池外壳的金属 B . 防治废电池中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 . 不让废电池中渗出的电解液腐蚀其它物品 D . 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
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了 战略.


近年来,由于全球的温室效应,导致一些地区发生自然灾害.保定市政府高度重视GDP的碳排放量,倡导人们“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实现一种循环、节约、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之路,并被评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及日常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1. (1) 从图中可以看出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它在生物圈中的主要消耗途径是被植物吸收进行了光合作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动物和人类提供了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和

  2. (2) 图中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促进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 (3) 我们应该积极践行“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你认为下列行为属于低碳生活、节约资源的正确做法是          

    ①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切断电源,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②经常的使用一次性筷子;③用太阳能热水器替代燃气热水器;④新农村建设中大量使用沼气池;⑤建造垃圾焚烧发电厂;⑥随意丢弃废旧塑料袋.

    A . ③④⑤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⑤ D . ①②⑥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小玉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

①在一个花盆里播种10粒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②向清水中加入食醋,配制成“模拟酸雨”;③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的大豆幼苗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中小玉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2. (2) 做出的假设是:

  3. (3) 小玉同学制定的计划中有没有设置对照组?

  4. (4) 如果需要,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作为其对照组?    

    A .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 B .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 C .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阴暗的环境中 D .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低温环境中
  5. (5) 根据小玉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6. (6) 有人认为只要用一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说呢?简述你的理由

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 B . 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邻 C . 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 D . 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尾气无关
酸雨是指雨水具有较强酸性,pH小于5.6的雨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 . 使江河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 C .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使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D . 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以下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②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③过量使用化肥、农药,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某地区的农林虫害和鼠害非常严重,最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
A . 农药用量少 B . 农药施用不及时 C . 鸟类大量减少 D . 害虫、鼠类繁殖太快了
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长江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分布有4300多种水生生物,鱼类有424种,其中170多种是长江特有的。据统计近年来,野外自然种群的长江鲟基本绝迹,鲥鱼早已灭绝,野生河豚数量极少,刀鱼数量急剧下降,白鳍豚2007年被宣布功能性灭绝,白鲟2003年以来未见踪迹,长江江豚2017年数量仅存1012头。长江流域的天然捕捞量如下图所示:

  1. (1) 白鳍豚、长江江豚用肺呼吸、胎生哺乳,河豚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三者体内都有脊柱,属于动物,从分类单位上看白鳍豚、长江江豚同属于纲。
  2. (2) 图中长江流域天然捕捞量的变化反应出长江渔业资源变化趋势是
  3. (3) 2019年初,农业农村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方案,明确规定从2020年开始,长江将全面进入10年休养生息期。长江禁渔十年将有效保护长江水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实质就是保护多样性。
  4. (4) 2019年7月1日,我市已提前完成了退捕还鱼工作,实现了长江干流及重要水域常年禁捕。你还可以身体力行做些什么来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呢?
人们为了解决某一环境问题,而采取的哪一行动导致了完全相反的效果(   )
A . 发展垃圾处理的新技术 B . 广泛应用科学的耕作技术 C . 寻求控制人口增长的更好办法 D . 制造更强更有效的农药和杀虫剂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 B . 环境监测是保护生物圈的前提 C . 远海鱼类的过度捕捞对环境无影响 D . 应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
我国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我们使用的木材、煤等都是由森林直接或间接提供的 B . 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C . 对盗伐、滥伐森林构成犯罪者,应进行批评教育 D .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绿化祖国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物圈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所有的生物都能影响环境 B . 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 C . 温室效应指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等气体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现象 D . 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  ,减少燃烧  、   等燃料是污染物的排放.
保定成为我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下列行为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 . 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 B . 禁止焚烧秸秆,利用秸秆生产沼气 C . 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D . 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使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

  1. (1) 如上图所示,向生物圈排放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动植物的作用、微生物对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的作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
  2. (2) 由上图可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只能依靠植物的作用。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到大气中。
  3. (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量日益增加,已出现超过生物圈能力的趋势,通过人为干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已是当务之急。
  4. (4) 为实现“碳中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下列行为不可取的是____。
    A . 爱护植被,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B . 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C .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D . 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措施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 . 倡导少开车、多步行 B . 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C . 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D . 围湖造田,增加粮食种植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