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的学说 知识点题库

下图是某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A . 农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B . 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C . 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D . 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公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根据达尔文的观点,现代的公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

A . 自然选择的结果 B . 上帝造物的结果 C . 代代使用的结果 D . 繁衍后代的需要
图是某校学生利用计算机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进行的虚拟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图中界面上随机分布有数量相同的四种不同颜色的猎物,模拟某种动物的体色具有四种不同的类型.

(2)学生通过操作鼠标指针点击所发现的猎物,模拟该种动物的天敌进行

(3)当界面上的猎物被捕食到一定数量时,计算机自动统计各种颜色的猎物幸存的数量,并按1比3的比例增加猎物的数量,模拟猎物.

(4)通过几代的繁殖与捕食后,幸存者数量最多的是具有与色彩相近的体色类型.

(5)通过上述实验可知,动物的保护色是在动物环境过程中形成的.

根据问题填空:

(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 .

(2)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3)科学家发现了一些中间过度类型的化石,这些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始祖鸟化石和古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的 .

(4)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 ,用 呼吸;成体可水陆两栖,用呼吸.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能形成新品种,它们共同的选择基础是(  )

A . 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 . 遗传和变异普遍存在 C . 都在进行生存竞争 D . 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凯行尔韦尔在1956年做了一项实验,他将黑色和浅色两种颜色的蛾,分别释放到因工业污染而造成的黑色树干和未被污染的浅色树干的树林里,而后再捕回,以检查它们的存活数量,结果如下表:


黑色树林

浅色树林

黑色蛾

浅色蛾

黑色蛾

浅色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捕回率(%)

58%

25%

6%

42%

图C是长满地衣的浅色树干上的蛾;图D是黑褐色树干上的蛾,请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表中可以看出:黑色树林中色蛾存活数多,浅色树林中色蛾存活数多.

  2. (2) 黑色蛾在黑色树干,浅色蛾在浅色树干能较好存活下去的原因是(    )

    A因为它们的体色与环境颜色相近,不易被食蛾鸟所发现,所以得以生存下来

    B在黑色树干上,没有浅色蛾需要的食物

    C黑色蛾、浅色蛾没有天敌

  3. (3) 在自然界中,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学说是英国科学家提出的.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以 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自然选择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 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列关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B . 生存竞争只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 C .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 .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请阅读材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2018年5月8日,刚果卫生部确认出现新一轮埃博拉疫情,导致至少17人死亡,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出血热的烈性病毒,感染者有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发烧,体内外出血等症状。在世卫组织协助下,刚果政府21日开始为部分医护人员接种埃博拉实验疫苗rVSV-ZEBOV,这是世卫组帜首次使用渡苗抗击埃博拉出血热疫情。

材料二:抗生素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是人们治病的良药,但由于人们使用抗生素过多,有些病不再“害怕”抗生素了,人们就称那些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为“超级细菌”。图是科研所利用某种新型抗生素对一种致病菌多次用药实验的效果曲线图。

  1. (1) 材料一中,引起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是;“对感染者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看,这一措施属于。医护人员接种实验疫苗rVSV-ZEBOV后,体内可产生相应的,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从免疫的角度看,该免疫类型属于免疫。
  2. (2) 材料二中,请据效果曲线图分析此“超级细菌”形成的原因:
  3. (3) 某埃博拉出血热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原因是
  4. (4) 由上述材料可以知道,在安全用药方面应该做到
有关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的新陈代谢和增殖 B . 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 C . 越复杂、越高等的化石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 D .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近年来,在我国的台湾出现的“超级细菌”,让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多抗生素对其失去作用。由“超级细菌”引发的感染和导致的死亡急剧上升。该类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抗生素的生产质量急剧下降 B . 抗生素引发人体的过敏反应 C . “超级细菌”已经变异成为病毒 D . 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
就生物本身来讲,生物能发展进化的内部因素是(   )
A . 遗传变异 B . 过度繁殖 C . 生存斗争 D . 环境变化
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学说。
随着我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我们的生活也进入“后疫情时代”。未来疫情的走向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冠病毒的进化情况。下面,让我们运用所学病毒知识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新冠病毒致病性的进化趋向进行分析。
  1. (1) 科研人员在分离提取毒株时,培养新型冠状病毒所选用的培养基应该是_________。
    A . 含多种无机盐的营养液 B . 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 C . 活的鸡胚 D . 牛肉汁培养基
  2. (2) 早在2020年3月,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杂志即发文报道,新冠病毒已通过变异产生了S和L两个亚型。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个体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新冠病毒的变异,有可能导致其致病性更强,也可能导致其致病性更弱,这也说明了变异是(选填“定向/不定向”)的,这些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
  3. (3) 为了争夺生存的机会,猎豹和羚羊之间要进行捕食和反捕食。同理,新冠病毒与人类之间则要进行侵染与反侵染,这在自然选择学说中被称为
  4. (4) 致病性更强和更弱的新冠病毒哪种更容易生存?哪种更容易被淘汰呢?致病性更强的病毒容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也就随之减少了传播的机会;致病性更弱的病毒不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因此获得了更多的传播机会。这就是自然选择学说中的
  5. (5) 由上述分析可以作出如下推测: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会呈逐渐(上升下降)趋势,感染率会呈逐渐(上升下降)趋势。
按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的内因是(      )
A . 生物的过度繁殖 B . 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C . 生存竞争 D . 产生了有利的变异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说明了生物进化的结果是(  )
A . 过度繁殖 B . 生存斗争 C . 遗传和变异 D . 适者生存
竹节虫是最著名的伪装大师,当它栖息在树枝或竹枝上时,活像一根枯枝或枯竹,很难分辨.竹节虫这种以假乱真的本领,在生物学上称为拟态.有些竹节虫受惊后落在地上,还能装死不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拟态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现象 B . 竹节虫的拟态现象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C . 拟态是生物适应环境的唯一方式 D . 拟态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食蚁兽为哺乳动物。舌能伸到60厘米长,舌头上遍布小刺并有大量黏液,适于舔食蚂蚁。下列关于食蚁兽长舌的形成原因,错误的是(  )

A . 古代食蚁兽舌头经常伸缩而变长,并把这一性状传给子代       B . 古代食蚁兽有舌长的和舌短的,该性状可以遗传       C . 古代食蚁兽舌长的变异为有利变异,能更好地生存并繁殖后代       D . 经过许多代后,舌短的被淘汰,食蚁兽舌长的特征越来越显著
有关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原始生命主要起源在原始海洋 B . 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C .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 . 变异是不定向的,进化是定向的
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物学家发现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而中等大小翅的昆虫却很少,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是否经常使用翅的结果 B . 自然选择的结果 C . 人工选择的结果 D . 食物是否短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