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曙光 知识点题库

新石器时代人们日常生活主要的用具是(     )


A . 石器      B . 铁犁      C . 铜器   D . 陶器
下列考古发掘的文物,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的是(     )

A . B . C . D .
原始聚落逐渐向城市迈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

①农业技术的提高        ②人口迅速增长

③聚落规模不断扩大      ④陶器的出现和使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从青海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舞蹈纹彩陶盆”,我们可以发现(     )

①当时制陶业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②原始先民通过歌舞来表达情感

③原始先民的精神生活日趋丰富    ④我国龙的图腾崇拜由来已久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中华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某兴趣小组在对“中华文明的起源”进行单元总结时,同学们畅所欲言。以下发言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B . 最早种植水稻的是半坡原始居民 C . 粟的种植体现了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文明 D . 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中华文明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下列最能体现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成就是(  )

A . 种植粟  B . 种水稻  C . 加工玉器   D . 烧制陶器
被考古学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的历史文物是(  )

A . 司母戊鼎 B . 青铜立人   C . 蛋壳黑陶杯 D . 大禹鼎
读以下文物图,回答问题。

(1)你能从这些文物的图案中观察到什么共同的信息?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文物的出土地址你能判断这些文物是从哪些流域发掘的?这说明了什么?

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话中错误的是( )       

A . 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 “历史” B . 他们是否真实还需要考古证实 C . 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 D . 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5000年前
下列出现在中华大地上的历史现象,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手工业逐渐兴起          ②早期农业出现

③原来共同分享资源的公有制慢慢解体,私有制出现了  ④国家出现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①③④ D . ②③①④
下列是文字产生过程中的一些环节,其发展的先后顺序是    (    )

  ①楔形文字  ②象形文字  ③图画文字  ④现代文字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③②①④ D . ②①③④
被考古界誉为“4 0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的蛋壳黑陶杯出土于黄河流域。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    (    )  

A . 黄河流域的文明程度要比长江流域高很多 B . 黄河流域的农业水平已经非常高 C . 黄河流域的手工制作水平已经超过了现代 D . 黄河流域的文明程度相对比较高
读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的文物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你能说出它的名称及出土国家和地区吗?
  2. (2) 你能说出图中的文物精致在什么地方吗?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把选项的序号写在横线上)

A.山顶洞人的项链

B.龙虎堆塑

C.雷公公、电婆婆

D.大型祭坛、神庙

①上述属于原始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是

②可能出现了祖先崇拜的是

③可能出现了自然崇拜的是

④可能是图腾崇拜的是

仔细观察下图所示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象牙盅,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你能根据此出土文物推测出当时的哪些情形?
  2. (2) 你认为此文物有何重要的历史价值?
下图是我国甘肃附近出土的竹简,因多为汉代竹简,故称居延汉简。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 (1) 为什么当时人们的书写不写在纸上,而要写在竹片、木片上?
  2. (2) 为什么这些竹木简能成为重要的文献资料?
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的蛋壳黑陶杯出土于黄河流域。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    )
A . 黄河流域的文明程度要比长江流域高很多 B . 黄河流域的农业水平已经非常高 C . 黄河流域的手工制作水平已经超过了现代 D . 黄河流域的文明程度相对比较高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韩非子》,据此回答下题。
  1. (1) 材料中关于钻木取火的记载属于哪一类史料(    )
    A . 口述资料 B . 实物资料 C . 文献资料 D . 第一手资料
  2. (2) 经考证,在我国的原始人遗址中,已掌握这一技术的是(    )

    ①北京人遗址  ②山顶洞人遗址  ③半坡遗址  ④河姆渡遗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蒙同学开展“文明探源”的研究性学习。他查阅了《百科全书》《绍兴县志》等文献,了解到亚洲的大河流城曾孕育出古老的亚洲文明,长江三角洲南翼钱塘江流域的绍兴先民创造出了璀璨的古越文明。小蒙走访了当地一些长辈,听他们讲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故事。在绍兴文明网站小蒙看到了“传承大禹精神”的专题介绍,他还收集到绍兴的图表(见右表)。

  1. (1) 亚洲曾因水而兴。请举出被列入“世界四大古文明”的亚洲文明一个,并写出其发祥的大河流域名称。
  2. (2) 绍兴曾为水而忧。请结合右上图表,解释历史上绍兴容易发生水灾的自然原因。
  3. (3) 抚古思今鉴未来。材料中小蒙运用了哪些社会调查方法?大禹治水从传说到网络传播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
A . 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 . 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 . 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D . 饲养家畜、制造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