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 知识点题库

隋唐时期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下列创新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①三省六部制      ②科举制          ③曲辕犁和筒车  ④雕版印刷术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下列能反映唐代社会生活和谐的诗句是(    )


A . 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 B . 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C . 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 D .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材料一: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探究二   经济篇

材料二: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探究三   科技篇

材料三:

 

材料四: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式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恩格斯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你认为该“制度”至今仍在全世界范围被广泛采纳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2. (2) 请依据材料二中图1和图2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特点。   
  4. (4)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火药最早发明于中国的哪个朝代?根据材料四,指出火药对欧洲有什么影响?   
下列关于隋唐文化成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书法的“颜体”是颜真卿所创 B . 柳公权是继王羲之之后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C . 柳公权是与颜真卿齐名的大书法家 D .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璀璨。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       

A . 《伤寒杂病论》与《天工开物》 B . 《史记》与《资治通鉴》 C . 《九章算术》与《本草纲目》 D . 《水经注》与《金刚经》
《女史箴图》的作者是(  )  

A . 顾恺之 B . 钟繇 C . 王献之 D . 王羲之
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①玄奘西行促进了唐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②鉴真东渡将元朝的佛教、医学等传到日本

③马可·波罗来华引起了欧洲人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④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的经济文化交流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 D . ③④
如今“穿越”成为时下的流行话题。如果你穿越到了唐代,你可能看到的场景有(    )

①在长安城可以看到高僧、佛庙  ②全国各地的读书人首次聚集到北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③长安街头看到很多波斯商人    ④唐太宗时期与回族“和同为一家”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为了解读唐朝的陶瓷业的发展状况,小明在网上搜集了四幅文物图片,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 . 白瓷 B . 青花瓷 C . 唐三彩 D . 青瓷
如图,两幅图是唐朝出现的新型工具,它们适用于(    )

A . 农业 B . 工业 C . 商业 D . 交通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蔡伦;《伤寒杂病论》 ;道教;铜奔马

《兰亭序》;圆周率;顾恺之;云冈石窟

孩儿枕;苏轼;瓦子;崇文抑武

《金刚经》;三彩骆驼载乐俑:诗圣;贞观之治

A . ①③②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②④③① D . ②①④③
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主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的出现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①③④ D . ②①④③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喂)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卷一)《君道》

材料二:

序号

史      料

“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 (1) 材料中的皇帝是谁?依据材料指出该皇帝的“为君之道”,结合所学说明其经济上的具体表现及治理效果。
  2. (2) 写出史料①中历史事物的名称和用途。指出史料②的作者、称誉及其诗歌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形式多种多样。下列文学作品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杜甫《垂老别》    ②关汉卿《窦 娥冤》

③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④吴承恩《西游记》

A . ①④②③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④①③ D . ①③②④
唐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  )

①颜真卿    ②柳公权    ③王羲之    ④阎立本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

——根据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整理

材料二: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图表中②处经济发展的状态并分析出现这一态势的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唐朝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这些进展对唐朝发展有何影响。
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 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A .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观察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和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分析与唐朝相比,宋朝在经济上(    )

     

A . 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B . 农村出现了新的商业区,草市 C . 商业地点不再受限于固定场所 D . 海外贸易空前发达
下列选项中对我国古代科技成果表述正确的是(    )
A . 《农政全书》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 . 毕异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C . 唐朝时发明的简车,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D . 指南针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
历代王朝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实践纷繁复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交往]

注: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

[对外交流]

时期

政策

史实

结果

交通

典型事例

汉朝

对外开放

陆路为主

丝绸之路

引领潮流

唐朝

海陆并举

(陆路)玄奘西行(海路)①

宋、元明前期

②为主

海上丝绸之路③

清朝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逐渐落伍

[以史为鉴]

  1. (1) 这两幅图共同展现了民族之间处于什么状态?任选其中的一个事件,阐述其意义。
  2. (2) 联系所学知识,在表格中①、②、③、④处填入合适的内容。
  3. (3) 上述举措对现今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