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知识点题库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历经苦难的中国因哪一条约的签订,戴着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枷锁进入了20世纪?(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近代史上作为清朝都城的北京于1900年被八国联军占领,这距离其第一次被外国军队占领仅仅隔了(    )

A . 40年    B . 66年    C . 20年   D . 35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庚子京畿拳祸,其始由二三愚妄大臣,逢迎亲贵(迎合慈禧太后),以攘除夷患为名,将欲撼动神器(动摇光绪帝的地位),邀非常之利,遂致乘舆远播(皇室离京外逃),生灵涂炭,款议屈就,岁币(赔款)无厌。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2  (按:1900年6月中旬,慈禧太后看到一份伪造的外国“照会”)该“照会”要求慈禧把政权交给光绪,慈禧阅后,益怒曰:“彼族竟敢干预我家事,此能忍孰不能忍!外人无理至此,予誓必报之!”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卷67

材料3  朝廷非不欲将此种乱民下令痛剿,而肘腋之间,操之大蹙(急促),深恐各使(外国使馆)保护不及,激成大祸。

——故宫明清档案《义和团档案材料》

材料4  (按:下文出自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外日报》上的一篇文章)夫中国外交之起,出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不损,无战不败,其故时通国臣民上下,以复仇雪耻,以积愤思报怨,其处也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

回答:

(1)材料1、4关于义和团在京津地区发展的原因的认识有何不同?哪一个比较正确?

(2)依据材料2说明慈禧太后改变对义和团态度的直接原因。

(3)依据材料3说明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真实态度。

(4)材料4是如何评价义和团的?这种评价是否可取?为什么?​

1900年7月,清政府曾发布这样的诏书:“(列强)欺凌我国家,侵犯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此义勇(义和团)焚烧教堂、屠杀教民所由来也…… 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不如)大张挞伐(讨伐),一决雌雄?”据此回答问题


  1. (1) 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 推翻清政府的残酷统治 B . 抵抗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 C . 消除鸦片对中国的毒害 D . 维护清政府对中国的统治
  2. (2)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

    A . 禁烟运动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戊戌变法运动 D . 义和团运动 
  3. (3) 面对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及八国联军的侵华初期,清政府的态度是(    )

    A . 对义和团“招抚”,对各国宣战 B . 对义和团“招抚”,对各国投降 C . 对义和团“剿灭”,对各国宣战  D . 对义和团“剿灭”,对各国议和
材料一: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说:“近年以来,瓜分中国之事,为世界各国报纸最喜好讨论之题目。”后来他又向德国皇帝报告说:中国人民“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中国史学会主编:《义和团》,第3册,86页、244页)

材料二:义和团四处烧教会、杀教士;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 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新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时人记载:“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中国军史:《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结合两则材料,请对义和团运动做出你的评价。

如图是20世纪注明漫画家何剑士的漫画《小磨香油》,漫画反映了(  )

A . 清朝顽固派拒绝接受西方新技术 B .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 中华民国政府遭到反动势力攻击 D . 北洋军阀政府榨取老百姓的血汗
根据所学的知识解析下列问题。

【庚子之辱】1840年6月,英军乘坐47艘舰船挑起鸦片战争。47艘舰船载着侵略者的贪欲,也载来了中国人民的灾难。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甲午之痛】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

【辛丑之殇】1900年7月英国著名的漫画杂志登载了《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同一时期,法国报纸也登载了题为《中国蛋糕》的绘画。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时社会现状和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

  1. (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并请从中英两国政治、经济差异角度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2. (2) “甲午败于日本”使中国又一次遭受割地开放之痛,请举史实说明。“甲午败于日本”与“各国租港湾之事”、“变法”之间分别有什么联系?

  3. (3) 分析【辛丑之殇】,指出西方人眼中1900年的中国“崩溃”的依据是什么?

  4. (4) 面对列强的步步侵略,清朝的统治日益腐败,假若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哪些事情?

读一读,议一议。

材料一  1995年,《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在罗马外交大会上通过。其中规定:任何因战争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没有时间限制。1996年,中国在签署该公约时声明,保留对历史上被非法掠夺文物的追索权。

材料二  继香港保利集团和澳门爱国商人何鸿粜先后购回圆明园大水法前的虎、猪、猴、牛、马五件青铜兽首后,又出现鼠首和兔首铜像2009年2月25日在法国被拍卖的风波:厦门人蔡铭超以2800万欧元的巨额报价中标,但他事后表示“这个款不能付”。对此,网民纷纷表示,这些文物“无论参不参与竞拍,都应该无条件归还中国”。

  1. (1) 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一种文物回归方式?请说明理由。

  2. (2) 从近代文物大量流失到当代文物回归,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关天培等一大批爱国将领奋起抵抗;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消息传到台湾后,徐骧领导的义军,英勇抗击日军;19世纪末,爆发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下列对上述材料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 西方侵华史 B . 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 .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 . 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郑观应在1894年编成的《盛世危言》中说:“迄今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八九。”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在于(   )
A . 戊戌变法鼓励私人兴办棉纺织厂 B .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 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逐步打开中国市场 D . 辛丑条约加剧了西方资本对我国的侵略
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打击下,被迫一步步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中。下表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其中最符合历史发展事实的选项是(    )

选项

侵华战争名称

战败后当时中国的回应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举起了“民主”、“科学”的大旗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发出“自强”、“求富”的呐喊

C

甲午中日战争

开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开始提出“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的主张

A . A B . B C . C D . D
在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
A .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C . 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条约》
清政府终于无力抵抗殖民主义血与火的劫掠,未能避免被西方列强宰割的“奇异的悲歌”,其根本原因是(    )
A . 实行闭关政策 B .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 . 封建王朝的腐朽没落 D . 实行文字狱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 (1) 指出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三个条约的内容?各与什么战争有关?
  2. (2) 发动材料一所引起的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什么?
  3. (3) 写出材料三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
报纸是反映社会动态、传递民间呼声的重要工具。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此评论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
A .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 台湾割让给日本 C . 百日维新的失败 D . 《辛丑条约》的签订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的口号是(    )
A . 师夷长技 B . 变法图强 C . 扶清灭洋 D . 民主科学
八国联军侵华,是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是指(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洋务运动 D . 禁烟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进人古典文明时代后,世界上有两个文明地区特别值得关注,一个是东亚文明,一个是地中海文明。公元前后,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国家都发展出光辉的古典文明,其发展程度旗鼓相当,在生产力水平、社会状态、文化创造等方面都达到古代文明的巅峰。这个时候的世界格局,呈现出东、西双方平衡的态势。

材料二: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乱局,迅速进入新的辉煌时期。公元 7 世纪,唐帝国在东方崛起。而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欧洲却进入封建时代,社会高度分裂,失去凝聚力,东西方就此拉开了距 离,“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态势几乎 1000 年不变……“东方”其他地区,如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都创造出辉煌的文明。

材料三:大约在公元 15、 16 世纪,人类开始进入新时代,它以西方的崛起为标志,翻转了“东 方先进、西方落后”的局面……百年的变化完全改变了西方的面……变化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思 想等方方面面,因此这是一个全方位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让西方在世界力量对比中后来居上,到19世纪末 20 世纪初,整个世界都被西方掌控。当西方霸权登峰造极、其他文明面临生死存亡之际, 全世界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努力追求(近)现代化的浪潮。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东西方两个国家在哪些方面“达到古代文明的巅峰”?此时的“世界格局” 呈现出怎样的态势?写出当时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重要通道。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唐帝国崛起和欧洲落后的原因。
  3. (3) 以中国为例,举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被西方掌控”和“向西方学习”的相关史实各一例。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说明了( )           
A . 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B . 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 .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 D . 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选取关键信息是识记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下列信息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的是(    )
A . 金田起义 B . 痛击洋枪队 C . “扶清灭洋 ” D . 《天朝田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