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知识点题库

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

A .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 . 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 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右边文字为李明同学关于《辛丑条约》影响所做的课堂笔记。如对其进一步充实,最合适的应是(   )

A . 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C . 中国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D . 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1900年初夏,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是为了​(   )

A . 清除与义和团的矛盾 B . 承认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 C . 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D . 依靠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
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在1905年的是(  )       

A . 香港岛为英国管辖 B . 外国商人在重庆、苏州开设工厂 C . 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D . 北京东交民巷有中国人居住
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是(  )       

A .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 .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
“(故宫)那些太和殿前永存的铜缸记录着中国人在20世纪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缕缕刀痕割出千百晚同胞的血泪,牢牢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复兴之路》这段解说词中的“国耻“指的是 (     )       

A .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纪年方法,如:“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个连续的年份,李希圣著《庚子国难记》写的就是上述庚子年发生的事。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里说的“庚子国难”具体是指(  )       

A . 旅顺大屠杀 B . 台湾被割占 C . 谭嗣同就义 D . 八国联军侵华
1889年5月出使美国的清朝政府大臣张荫恒奏请清政府以长方形黄色龙旗为国旗,旗面黄色为满族的代表色,旗上的龙则象征皇帝。这面国旗于1900年在全国开始悬挂,直至清朝灭亡。黄龙旗在全国悬挂之际,正值国家危难之时。这里的“国家危难”是指 (  )       

A . 鸦片战争爆发 B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 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 D .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901年,东交民巷的居民被迫迁出。与这一事件相关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完成了他一生中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两个月后,在北京病死,这“最后一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条约是指(    )
A . 《南京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辛丑条约》 D . 《北京条约》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这项内容出自( )
A . 《南京条约》 B . 《瑷珲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1897年11月,山东发生“曹州教案”,德皇更对其舰队训言,谓:“如中国阻挠我事,以老拳挥之。”由于德国在山东的侵略行径,使得山东人民对外国侵略者极为反感。在此背景下,出现了(    )
A . 禁烟运动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戊戌变法
“慈禧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与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使(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 .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 (1) 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对应的字母番号填写在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①辛亥革命首先爆发的地点

    ②既是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青年杂志》创办地点

    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军将领聂士成阵亡地点

    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

  2. (2) 观察上图1911年10月10日爆发武装起义影响而宣布独立的省份。这一形势说明了什么?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实际上经历了“西化”反西化”“近代化”三个交叉的探索过程。下列事件中,符合“西化”和反西化”的分别是(    ) 
A . 虎门销烟和太平天国运动 B .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C .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D . 洋务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后半期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清王朝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将年代尺上的A、B、C处补充完整。用一句话概括A和B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2. (2) 依据材料一说说清政府“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有哪些历史事件,并阐述这些事件对中国近代化产生的影响。
  3. (3)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一个鲜明的主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1年农历辛丑年,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是辛亥革命发生的深刻社会历史背景之一。

材料二:1911年农历辛亥年,武昌起义爆发,史称辛亥首义。2021年10月9日,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习.平总书记在会上讲到:“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材料三:2021年又是农历辛丑年,当地时间3月18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阿拉斯加举行。杨洁篪、王毅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开场白中阐明中方有关立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

  1. (1) 写出与《辛丑条约》签订相关的侵略战争名称,并用一句话概述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的影响。
  2. (2) 运用材料和有关历史知识,阐述你对“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的理解。
  3. (3)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忆百年屈辱]

[探救亡道路]面对深重的民族灾难,无数仁人志士提出不同的救亡主张。如:

李鸿章:“中国但有开花大炮、 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孙中山:“欲救亡图存,革命为惟一法门”;

陈独秀:“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才能救治中国”。

[迎崭新曙光]有这样一首诗词描述中国近代史的某场运动:“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游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

  1. (1) 从这一系列的战争影响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 (2) 请说出他们分别从哪些层面进行近代化探索?并概括出其探索的特点。
  3. (3) 该诗词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中国近代史既是屈辱史,也是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南京条约》签字时的场景  图二 圆明园的残垣  图三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

材料二:他受命于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摘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该条约签订以后,台湾人民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爱国志士徐骤等人组织义军,与刘永福等人领导的清军协同作战, 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打死打伤日军32000多人……

——摘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四:19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农民革命运动,沉重的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额一章。

——改编自2017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科书

材料五:近代以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表对应的条约是其中赔款数目最多,丧失主权最严重的条约。

列强

清政府陆款白银(两)

占总陪款额百分比

俄国

130,371,120

29%

德国

90,070,515

20%

法国

70,878,240

15.75%

英国

50,620,545

11.25%

日本

34,793,100

7.7%

共11国

4.5亿两

……

  1. (1) 请为材料一的一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
  2. (2) 材料二中“他”指的是谁?
  3. (3) 材料三中的“条约”指的是?
  4. (4) 有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文献是什么?
  5. (5) 材料五是中国与列强签订的哪一不平等条约?
小新同学在写作论文时,查阅了下列资料“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据此可知,他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
A .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 . 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C . 反抗地主阶级统治 D . 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