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知识点题库

影片《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这源于他们曾共事于(     )


A . 北京大学 B . 工农革命学校     C . 京师大学堂     D . 黄埔军校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

A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 五四运动的爆发 C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 中华民国的成立
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有(    )

①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北伐战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③“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④七七事变——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015年是新文化运动星期100周年,以新文化运动为开端,中国革命掀起了新的篇章,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百年风云的核心领袖人物—陈独秀来重温这段历史。

【启蒙者】

材料一:“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乃枝节问题,不足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于他族者,乃以科学与民主并重,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摘自1915年陈独秀《警告青年》

【救亡者】

材料二:“我曾宣言志在辅导青年,不议时政,现在何必谈甚么政治惹出事来呢?呀呀!这些话说错了……我现在所谈的政治,乃是关系国家民族根本存亡的根本问题。此种根本问题,国人倘无彻底的觉悟,必至国亡种灭后已!国人其速醒!”

——摘自1919年3月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1. (1) 概述陈独秀在《警告青年》中有哪些主张?这些主张有何意义?
  2. (2) 毛.泽东曾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对比可以看出陈独秀的革命主张出现怎样的变化?请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3. (3) 陈独秀把自己的革命行动与祖国的需要紧密相连,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伟大人物,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大事简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部分)

序号

年份

主要大事

1919

领导湖南学生举行反帝爱国运动

1921

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

在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任宣传部代理部长

1928

根据近段时期的革命实践,先后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 (1) 1919年毛.泽东领导的运动受到了北京什么事件的直接影响?
  2. (2) 毛.泽东所参加的中共一大,对将来中国的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1924年,作为共.产.党员的毛.泽东能够在国民党内任职,反映了怎样的现象?
  4. (4) 1928年开始,毛.泽东的系列革命著作倡导的革命道路是指什么?
  5. (5) 这条道路最终取得了胜利,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

A . 井冈山会师 B . 长征开始 C . 遵义会议 D . 长征结束
辛亥革命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847653809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纲领

材料三:“民族主义,并非遇着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更不是要灭尽满洲民族。……在腐败的封建专制制度下,不仅满人为君主的清朝要反对,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

材料四: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

  1. (1) 材料一中的图片是小明在研究辛亥革命历史时期搜集到的几张图片,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是
  2. (2) 材料二这一纲领的制定有何意义?比较材料二、三,分析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
  3. (3) 材料四中的“新纪元”是指什么?辛亥革命为“新纪元”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
材料一:(群众)“群众”一词在1919年前,使用很少。1919年以工人为主力的群众爱国运动凸显了群众的力量;1921年后,工人运动在新力量的领导下继续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1925年,群众的使用次数达到新高峰,常用作“工农群众”“劳动群众” 等。

材料二:(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到1949年开国大典上作为代国歌,再到2004年被写进宪法成为正式国歌,80多年来,已经成为无数中国人心中最美的旋律。

材料三:(抗战)

图片_x0020_10000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根据材料一,1919—1925年促使“群众”一词日益流行的历史事件有很多,请举一例说明。
  2. (2) 《义勇军进行曲》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请举两例说明当时中国人民发出的“最后的吼声”。
  3. (3) 结合三则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是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革命”获得“巨大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民族工业的发展 B . 黄埔军校的建立 C . 国共两党的合作 D . 国民政府的成立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共两党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①黄埔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②……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③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1. (1) 运用所学知识,描述“B”到“C”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有何变化,并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2. (2) 综合上述两则材料,按时序说明国共关系的演变是如何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
  3. (3) 通过对国共关系史的探究,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联系与比较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②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919年5月24日,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各界代表历数帝国主义罪行,一致声极北平学生爱国运动。根据材料,回答小题。
  1. (1) 根据材料表明当地的此运动(   )
    A . 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B . 其共.产.党员起了领导作用 C . 群众基础较为广泛 D . 运动中心开始转向农村
  2. (2) 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第二个“天安门”所指的事件是(   )
    A . 辛亥革命 B . 新文化运动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是指(  )
A . 辛亥革命 B . 新文化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北伐战争
歌曲具有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②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

③“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轰,前进!

A . ②③④① B . ②①③④ C . ①②④③ D . ①③②④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见证了中国近代的沧桑与奋斗,下列能印证这一结论的历史史实是(    )

①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在北京

②1895年发生在北京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③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进行了烧杀抢劫

④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高呼口号,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澳大利亚人莫理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在北京居住长达20余年(1897-1920年)。下列资料中,最有可能是莫理循居住北京期间看到的是(     )

①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新闻报道

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标语照片

③袁世凯宣布撤销帝制的新闻报道

④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文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毛.泽东曾说“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

  1. (1) 材料一中的“中国革命”指哪一历史事件?中国革命13年来,为何“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
  2. (2) 图1形势的形成与哪一思想的提出有关?并说明图1与图2所反映的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
  3. (3) 为实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的目标,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进行过哪些努力和斗

    争?

  4. (4) 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孙中山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
某同学在课堂上用图表法归纳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
 

历史时期

时代特征

1921年—1927年

开天辟地,创建军队

1927年—1936年

国共对峙,走向合作

1937年—1945年

统一战线,抗日烽火

1946年—1949年

民主科学,走向胜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919年,温州港进口的外国棉花比1918年减少34.1%,日本海带减少60.7%,日本布伞减少24.7%。”最有可能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 中国近代工业诞生,国货增多 B . 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政局动荡 C . 五四爱国运动影响,抵制洋货 D .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贸易受阻
在历史的进程中,有些城市永载史册。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足迹,依次选择上海、南昌、延安、深圳的理由是(   )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地 

 ②中国对外开放窗口 

 ③人民军队创建之地 

 ④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③② C . ③④①② D . ①③④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