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知识点题库

西安事变能够得到和平解决的关键是(     )


A . 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B . 中共为和平解决事变作出的积极努力 C . 国民党内亲英美派积极营救蒋介石 D . 国民党内亲日派扩大内战的结果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安事变     ②红军长征     ③九一八事变     ④日军占领东三省


A . ③④②①  B . ④②①③  C . ②③④①      D . ①②④③
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恰当的是(     )


A . 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 B .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 .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 .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下列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  )

A . 北伐战争 B . 九一八事变 C . 百团大战 D . 重庆谈判
关于国民党与共.产.党的两次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合作的目的是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②第二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③第一次合作善始至终,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第二次合作坚持到抗战胜利,赢得民族解放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至此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战的中流砥柱》

材料二:中国的抗日战争体现出了鲜明特点:抗战期间,中国有4.74亿人口,都直接或间接地卷入战争。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力推动下,曾经内战不休的各派系军队捐弃前嫌、相继出动,投入对日作战;曾经政见对立的各党派,结成抗战同盟。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中,中国是战争时间持续最长的国家。在战胜法西斯的战争中,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与日本法西斯在亚洲大陆较量的主要战场,中国军民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主体力量。苏联、美国等国家先后派出军队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来自2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参加了中国抗战。

——摘自《求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

材料三: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南方局特别重视争取和团结中间势力,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国民党民主派、地方实力派、著名知识分子等广泛接触,共商国是,使他们了解共.产.党的主张,并逐步取得他们的信任,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南方局在开展国际统一战线工作方面同样取得很大成绩,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团结抗战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党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简史》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说说东三省的抗战与全国抗战的关系。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战期间的主要贡献。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使日本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这是出自下列哪个国际文献的规定?(    )
A . 《大西洋宪章》 B . 《联合国家宣言》 C . 《开罗宣言》 D . 《德黑兰会议决议》
张学良回忆(1901年-2001年)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张学良“36岁”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重庆谈判
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前因

后果

A

新文化运动

促进了青年学生的思想大解放

B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直接引起了轴心国集团的瓦解

C

抗日战争胜利

结束了近代中国被奴役的历史

D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 . A B . B C . C D . D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大钊

陈独秀

我们青年应该到农村去,……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大多数的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

世界上是些什么人最有用最贵重呢?……我以为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国之不在,民于何有,民之泯灭,党将焉传。……谓宜立下决心,接受张杨二氏主张,停止正在发动之内战,……举内战之全军,立即开赴晋绥,抗御日寇,化黑暗为光明,变不祥为大庆。

——红军将领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国民政府电 1936年

  1. (1) 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中国革命有了怎样的新认识?这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影响?
  2. (2) 请你结合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际国内局势,分析中国共.产.党推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
中国著名的近代史学者金冲及在他的《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中,写道: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被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请列举两个史实说明。
  2. (2) 结合下列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艰难处境之时,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使中国人民“燃烧起新的希望”的?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1919年那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学生运动则使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二: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从1924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毛.泽东在1930年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材料三:1938年,国民党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毛.泽东也多次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基,存在于民众之中。”

  1.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巨变”而那场学生运动则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2. (2) 为什么说中国革命是从1924年开始并由国共两党决定的?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就?毛.泽东“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什么路线?
  3. (3) 材料三中,国共两党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14年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毛.泽东这一思想的?(列举两例)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民族对一段历史的复原以及回忆,乃至将其定格、固化,反映了整个国家与民族的成熟与强大。如下图中“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纪念(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南京大屠杀 D . 抗战胜利
以下为抗日战争简表。表中材料直接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

消灭日军

消灭伪军

军民伤亡

经济损失(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

150多万人

118万人

3500多万人

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①对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起决定作用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④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广泛支持和帮助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妄图在个月内灭亡中国。中E1军队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展开长达三个月的激战,史称“”。上海沦陷后,日军向南京进犯,国民政府被迫迁都
材料反映1941年前国民政府迟迟不对日正式宣战的原因是(   )
A . 中日两国实力过于悬殊 B . 国民政府曾对日本抱有幻想 C . 日本停止对重庆的轰炸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人民的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年代尺:

  1. (1) 依据年代尺的信息,请在A、B、C处分别填上恰当的内容。并分别指出B、C历史事件对二战的影响。
  2. (2) 对比图3和图4事件产生的影响,说说你得到的启迪是什么。

    图3:有关西安事变的报道   图4:《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

  3. (3) 根据下图材料信息,说说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回望革命路,抉择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把年代尺,一段峥嵘史。

材料二:彭德怀曾经指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了, 都留存了一小部分力量, 在井冈山会合。……1959年,谢觉哉先生初上井冈山时撰文写道:“井冈山啊!你是灯塔,照亮着亿万人民前进的革命道路。”

——杨会清:《革命诗词中的井冈山形象变迁》

材料三:十二月十七日,周恩来到达西安同张学良会见,分析了西安事变可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前途……历史的责任,要求我们争取中国走向一个更好的前途……蒋介石还实际统治着中国大部分地区,迫使他走上抗日道路……有利于发动全面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1) 年代尺中“重获新生”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谈谈你对“重获新生”的理解。
  2.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井冈山成为“革命灯塔”的历史依据。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共.产.党做出这种选择的根本原因及影响。
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祭拜黄帝,并发表祭黄帝陵文。祭文反映出(   )

共.产.党

祭黄帝陵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国民党

祭黄帝陵文

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仰维功业,广庇万方;

佑启后昆,恢廓发扬。追承绩散,群情周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

A . 抗战全面爆发激化了民族危机 B . 日本侵华加剧,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C . 抗日民族统战线已正式形成 D . 蒋介石放弃反共,团结各方力量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