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知识点题库

20世纪30年代,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并发动侵华战争的国家是(     )


A . 美国      B . 法国     C . 日本 D . 英国
蒋介石曾宣称:“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诽谤,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惟一要务。”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 B . 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不是日本侵略者 C . 对于失掉东三省热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愿意承担责任 D . 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以先清除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为惟一要务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在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现行教材中,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这是为强调_______后的十四年抗战的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能更全面地反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    )

A . 九一八事变 B . 八一三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卢沟桥事变
阅读材料,解回答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春季新学期,语文、历史等教材中的“八年抗战”说法不再出现,新教材关于抗战的提法全部改为“十四年抗战”。目前,中小学相关教材已完成修改,大学教材也在紧急修订中。

——《北京青年报》

材料二:8年到14年不是改变,而是还原历史原貌。1937年作为历史节点的意义……同样不会被否认。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

  1. (1) 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列举一件史实证明从那时起,中国抗战已经开始。
  2. (2) 为什么把1937年作为历史节点?
  3. (3) 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给予中国的创痛中,最能体现日军灭绝人性的是哪一暴行?为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
  4. (4) 中国十四年抗战取得伟大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5. (5) 当前,国家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有何现实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至此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战的中流砥柱》

材料二:中国的抗日战争体现出了鲜明特点:抗战期间,中国有4.74亿人口,都直接或间接地卷入战争。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力推动下,曾经内战不休的各派系军队捐弃前嫌、相继出动,投入对日作战;曾经政见对立的各党派,结成抗战同盟。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中,中国是战争时间持续最长的国家。在战胜法西斯的战争中,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与日本法西斯在亚洲大陆较量的主要战场,中国军民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主体力量。苏联、美国等国家先后派出军队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来自2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参加了中国抗战。

——摘自《求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

材料三: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南方局特别重视争取和团结中间势力,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国民党民主派、地方实力派、著名知识分子等广泛接触,共商国是,使他们了解共.产.党的主张,并逐步取得他们的信任,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南方局在开展国际统一战线工作方面同样取得很大成绩,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团结抗战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党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简史》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说说东三省的抗战与全国抗战的关系。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战期间的主要贡献。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在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材料四:1945年中共公开表示,“承认蒋先生的领导,承认蒋先生在全国的地位”。但是,在1946年到1949年期间,中共将蒋介石斥之为“人民公敌”“独夫民贼”。还有大众流传的“蒋该死”“蒋匪帮”之类,就是那个时期出现的。

材料五: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并败逃台湾。10月1日新中国诞生。至此,海峡两岸“骨肉分离”,台湾问题由此形成,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成为最大的民族之殇。

  1. (1) 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3. (3)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4. (4) 对历史人的评价摆脱不了政治环境的影响,结合1945――1949年的主要史实,简要分析中共对蒋介石评价变化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表示,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四年抗战”的历史依据,并回答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有着怎

    样的现实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族“民族凝聚力”在军事上的表现。
  3. (3) 结合历史材料卡内容,评价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贡献。
  4. (4) 时事资料卡中习.平同志的讲话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的发言,请问是每年的几月几日?说说中国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
下面是小林在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学习探究中整理的资料,请你一起参与: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2. (2) 请用史实印证材料二中“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十四年抗战”?举例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的战役(至少两例)。
  3. (3) 谈谈你对材料二中“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人民的胜利”这一评价的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松花江上》

材料二: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讲话:“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材料三:2013年9月,牛津大学教授拉纳·米特的专著《被遗忘的盟友:中国的二战》出版,在西方世界引起极大反响。

  1. (1) 材料一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事件?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这一事件有何国际影响?
  2. (2)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他们领导的军队分别担负哪一战场的“守土抗战之责任”?并各举一例取得胜利的重大战役。
  3. (3) 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角度,说说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述“中国是不应该被遗忘的盟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
A . 工农武装割据 B . 抗击外国侵略 C . 民主革命 D . 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勿忘国耻日凝聚民族魂】

材料一:从2017年春季开始,中国历史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清晰界定抗战起点与跨度,将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日本侵华史的完整线索。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中国抗击和牵制了日本三分之二以上的陆军主力,歼灭日军150万余人。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都思考过同一个问题,如果没有中国,战争结局将会怎样。他们的答案是,如果没有中国,日本法西斯可能南下印度,西进中东,北攻苏联,并与德意法西斯会师,人类历史的黑暗一页不可能在1945年终结。

  1. (1) 中同抗战历史中,14年抗战与8年抗战不同划分主要是基于哪两次历史事件?这两次历史事件对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何影响?
  2. (2) 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民族凝聚力”在抗日战争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3. (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所思考的同一个问题表明了什么道理。
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臣大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说:“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蒋介石《告全国民众书》(1931年9月)

材料二: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奈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至,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

——蒋介石庐山谈话(节录)(1937年7月17日)

材料三: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

太平洋和印度洋战场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师团

111多万人

10.9万

  1. (1) 材料一中的“此案”是指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一指出蒋介石对“此案“所持的态度及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 (2) 材料二是蒋介石针对哪一事件发表的谈话?这个事件对中国时局产生什么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蒋介石态度变化的原因。
  4. (4) 根据材料三,你对中国抗战有怎样的认识。
下幅漫画反映的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华北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东北,闪耀着中国人民奋勇抗争的光辉,对推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1948年,东北战场已经具备战略决战的基本条件。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下,中央军委制定了“关门打狗”的方针。东北野战军灵活机动,英勇作战.......在战役中,东北地区动员支前民工.183万人,担架13.7万副,筹集和运送前线的粮食1.1亿斤。

——邓新功《三大战役的胜利》

  1. (1) 【识图忆史】图片反映的是哪次日本侵华事变﹖根据材料一的图文内容,分析东北战场与全国抗战的关系。
  2. (2) 【以史为鉴】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战役的名称,并分析该战役中国共.产.党获胜的原因
  3. (3) 【史论结合】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东北战场人民的奋勇抗争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的影响。
  2020年是抗日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5周年。彰显正义,祈祷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战争

开始

重要史实

胜利

抗日战争

1931年,①后,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

②,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④》,向盟军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材料二:

▲1937年7月16日,蒋介石呼吁国际联盟

及九国公约的签署国家介入调停……为避免激恼日本,美国国务卿赫尔甚至停止交运中国政府已购买的轰炸机。

▲1942年4月23日,蒋介石通过宋美龄在《纽约时报》上发表《如是我观》一文,提出取消外国在华的种种特权。这得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积极响应。

材料三:1937年7月7日晚上,有人对正在北京郊外卢沟桥.上演习的日军进行炮击。……同年8月,在外国权益所集中的上海,有二位日本士兵被人射杀,中日两国为此进入全面作战。

——2001年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

  1. (1) 请准确写出表格中①②③④的具体所指内容。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时代背景?
  3. (3) 列举两例史实批驳材料三中日本对这场战争所持的态度。日本的态度对我们建设持久和平世界有什么警示?
【了解历史苦难,做奋进公民】

材料一:“我们没有忘记,中国人民是首先站起来同侵略者战斗的。”

——1942年4月28日,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

材料二:“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罗斯福总统在二战中的一次演讲

材料三:“在将来,一个仍然不可战胜的中国将不仅在东亚,而且在全世界起到维护和平与繁荣的适当作用。”

——1942年罗斯福时美国民众的广播演说

  1. (1) 你是如何理解“中国人民是首先站起来同侵略者战斗的”?
  2. (2) 列举在二战中“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的历史事件两例。
  3. (3) 请用雅尔塔会议上的相关内容来说明材料三中罗斯福总统的观点。
  4. (4) 上述材料给我们有何启示?
下图中数字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期间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下列对图中数字序号及其对应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①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B . ②中国军队取得首次大捷的战役 C . ③该战役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 . ④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我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开拓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进行社会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宣传。据《新青年》调查,到1919年,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总数已近30万人,而同期全国工人总数约56万人。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进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在当年亲历者的记忆中,早期的上海党组织发挥了“临时中央”的作用。

材料二:阅读年代尺

材料三:《义勇军进行曲》是跨越时空的声音。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一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材料四:不忘初心,就要不忘人民。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习.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讲话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共“一大”选在上海召开的原因。
  2. (2) 写出材料二年代尺所示的历史阶段名称。选择其中一个“新”,用相关历史事件说明

    你对“新”的理解。

  3. (3) 试用1931年至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史实说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4. (4) 运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例史实,佐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90年前,日本挑起局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这是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开端,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这”指的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一·二八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西安事变
下列史实能说明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的抗争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

①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②五四运动中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③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   
④淮海战役中广大人民群众支援前线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