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胜利 知识点题库

中国素有文史不分家的传统,古人喜欢以诗咏史。中国诗词歌赋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式,是沟通现代与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桥梁,也为我们的历史学习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下列诗词与历史事件搭配不符的是(   )

A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开元盛世 B .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虎门销烟 C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红军长征 D . “延安宝塔光四射,抗日阵线众志城”——抗日战争
下列是在某场战争中牺牲的部分革命烈士名录。据此分析,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    )

A . 北伐战争 B . 抗日战争 C . 抗美援朝 D . 解放战争
提取关键词是学习历史与社会的方法之一。下列与“民族统一战线、9月3日、收回台湾”这三个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 北伐胜利进军 C . 抗日战争胜利 D . 解放战争胜利
经过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重大意义是(    )

①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增强了民族自尊心

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国民党和共.产.党是中国近代历史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它们之间的关系深刻地影响着中国革命的进程。

材料一: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材料二:如果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结果使国共两党自身登上了全国政治舞台,那么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结果则使中华民族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加快了中国历史接上了世界历史潮流而非孤立存在状态的步伐。

  1. (1) 请指出材料一中“中国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名称。

  2. (2) 请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为例,试说明“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法宝之一。

  3. (3) 为什么说“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结果则使中华民族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

2016年是毛.泽东主席逝世40周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两人都是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的书信和文章,是研究中国20世纪历史的重要资料。

材料一:“以农为经,以商为纬,本末备具,巨细毕赅,是即强兵富国之先声,治国平天下之枢纽也。”孙中山从中国国情出发,高度肯定农民的长处,……主张“耕者有其田”。

——选自《农功》(孙中山著于19世纪90年代)

材料二: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急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材料三: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泽东坚决相信,国共两党之长期团结,必能支持长期战争,敌虽凶顽,终必失败;而我四万万五千万人之中华民族,终必能……驱逐顽寇,而使自己雄立于东亚。

——选自毛.泽东1938年《致蒋书信》

  1. (1) 为实现“耕者有其田”,孙中山后来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了怎样的发展?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实现农民“耕者有其田”在农村根据地进行了什么革命,采取了哪些具体内容?
  3. (3) 运用史实,印证“敌虽凶顽,终必失败”这一预言的正确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战斗口号。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奔赴抗日前线,共赴国难。(见下图)

材料二:1946年,某地百姓家的春联“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道出了广大民众的心声。几个月后的炮声重新把苦难的中国拖入战争的泥潭。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顺应了人民怎样的呼声?
  2. (2) 根据材料二,简述春联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民众愿望破碎的直接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资料二  日方记录:“1940年8月20日夜,(八路军)向我交通线发动奇袭,将铁路、桥梁及通信设施加以炸毁或破坏,因此损失甚大……”

资料三  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这样一组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伤亡3500余万人,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1. (1) 写出资料一中“捷报”所指的战役及其意义? 资料二中日方记录所指战役是哪次战役?
  2. (2) 资料一、二告诉我们抗日战争能取得最终胜利的因素分别是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一、二、三,你如何看待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伺候如何在东北挑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1931年)

材料二:“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的时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3月17日)

材料三:见图

材料四: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

  1. (1) 两则材料中蒋介石对日军侵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
  2. (2) 据图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70周年。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9月3日放假一天,并将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的纪念日。以下对于这场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

②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及苏联红军的支援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④战争中孕育的不畏强暴、众志成城、奋斗到底的精神,依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_x0020_6

材料二: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它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一个体现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实例及影响(试题列举除外)。
  2. (2) 结合图一,图二材料,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 (3)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胜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的理由。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国共两党在以下哪些时期有过合作(    )
A . 辛亥革命、黄埔军校、北伐战争 B . 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C . 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解放战争 D . 辛亥革命、长征、抗日战争
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标。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理清历史时序】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的年代尺

【提取历史信息】

为了实现“中国梦”,从1921年到2018年,97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红船到军旗升起的地方,从星星之火到长征壮歌,……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终于找到了“中国式”的革命和建设两条道路。

【史料实证观点】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8年的艰难探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挫折和失误。

  1. (1) 年代尺中①③分别代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哪两大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⑤⑥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共.产.党找到的两条“中国式”的道路。
  3. (3) 请用史料证明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在嘹亮的国歌声中,李宅初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一位参加学习的党员教师说道:“1935年5月2日,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畅想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

材料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松花江上》

材料三:牛津大学教授拉纳·米特的专著《被遗忘的盟友:中国的二战》出版,在西方世界引起极大反响,纷纷认为中国是不应该被遗忘的盟友。

  1. (1) 国歌的原名是什么?创作于什么时期?
  2. (2) 方志敏所期待的光明中国在十年后显示了民族觉醒的巨大力量,写出这个事件。并指出该事件能实现的根本原因。
  3. (3) 材料二指什么事件?其影响是什么?
  4. (4) 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角度,说说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述“中国是不应该被遗忘的盟友”?
艰难探索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材料二: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
  2. (2)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期间面临一个又一个危机,他们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道路抉择”。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史实对此进行论证。
  3. (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最后实现了怎样的目标?
某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实示意图”。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宝岛回归    ②东北沦陷    ③血战台儿庄    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⑤张杨兵谏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④⑤③①② C . ②③⑤④① D . ②⑤④③①
下面是有关中国共.产.党某次代表大会的描写:主席台上方“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会场四周24面党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该会议应是(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三大 C . 中共七大 D . 遵义会议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抗日战争 D . 太平天国运动
某班学生以“和平”“解放”“民主”等不同的主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阅读各组收集的材料,回答问题。

[和平小队]

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宣言》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首签,其他22个国家则按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依次排列。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解放小队]

三大战役中解放区人民支援前线的不完全统计


民工

大小车辆

担架

粮食

数量

540万人

82万辆

11万副

9亿多斤

一一据齐涛主编 《中国通史教程》

[民主小队]

2021年12月,浙江省各地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选民投票陆续启动。“代表是人民的代表,要为我们发声,还要通过履职帮大家谋福利。”选民郎彩虹表示,为了投好这一票,她参加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认真听取每一位候选人的发言,还从其他群众口中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平时工作表现。

  1. (1) 阅读材料,与20世纪初相比,二战期间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何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说一说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 (2) 三大战役的结果是什么?根据上述统计材料指出取得这一结果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以“树立制度自信、参与民主生活”为主题为这次换届选举拟三则宣传标语。(要求:紧扣材料和主题,从不同角度设计标语)
1921年到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擎天撼地的伟大胜利。

材料一:

材料二:(近代以来)一次次的斗争,都不幸地以失败告终,中国人民复兴中国的梦想始终未实现……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复兴中国的梦想开始变成现实。

材料三: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1. (1) 读年代尺,A、B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标志性事件,请分别写出事件名称。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如何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中华民族有何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