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提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后,至今已有57个国家正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2015年4月22日,习.平主席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得到了参会国家的积极响应。

  1. (1) 亚投行的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主要分布在欧洲、大洋洲和洲,东亚国家中没有成为意向创始成员国的是朝鲜和

  2. (2) 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哪一方针,得到了与会亚非国家的一致认可?

  3. (3) 时隔60年,我们为什么还要弘扬“万隆精神”?

制作“历史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这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奋斗历程。请你选出“历史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  )

A . ①开天辟地 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③澳门回归 B . ①伟大转折 ②遵义会议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①开天辟地 ②长征开始 ③中共十五大召开 D . ①开天辟地 ②遵义会议 ③香港回归
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是( )       

A . 绿色食品 B . 出门旅游 C . 凭票购买 D . 提前消费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农业合作化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①②④③

【情系上海】,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百余年的沧桑巨变。

相关链接: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后,在上海全市工业总产值中,国营工业占32.2%,公私合营工业占64%,合作社工业占3.3%,私营工业(主要是个体手工业)占0.5%。

  1. (1) 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推动作用?

  2. (2) 图二反映的事件有什么意义?图四浦东的繁荣得益于党的哪次会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3. (3) 图三所示历史事件基本完成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和相关链接说说这一改造的成功使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4) 上海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图片是历史的见证。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民族团结 B . 祖国统一 C . 国防建设 D . 文化繁荣
60年前的万隆会议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下列对该会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会址在印度尼西亚 B . 主要讨论保卫和平等问题 C . 美国与会代表挑起争端 D .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在对外开放中,发展成为国际化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开发区是(    )
A . 北京 B . 天津 C . 上海浦东 D . 海南
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 )           
A .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 . 民主改革的推行 C . 改革开放的推动 D .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以上出自(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错误,中国共.产.党在1961年提出了(    )
A . 过渡时期总路线 B . 一五计划 C . 农业生产合作化建议 D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1979年1月1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照片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序言中写道“邓.小平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让中国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走进中国。”

图片_x0020_16

  1. (1) 邓.小平在此时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重大历史背景是什么?
  2. (2) 列举史实说明“让中国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走进中国”的内涵。
  3. (3) 简述邓.小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做出的突出贡献。
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从此中国革命和建设发生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的决定,也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是我们吃了苦头总结出来的经验。

——邓.小平(1984年)

  1. (1) 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 (2) 根据材料二,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都吃过苦头,请各举一例史实加以说明。
  3. (3)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成功的共同经验是什么。这一经验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分别有什么重大作用?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材料一: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汪精卫等)的阴谋。在这种情形下,共.产.党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就是全国人民的主张,因为现在的内战是人民所痛恶的。

——《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党中央指出:“我国农业问题的这种严重性、紧迫性,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充分注意。”....到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增加到86.7%。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习.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党全国人民要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这一事件的理由。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造成我国农业问题的因素及我党解决这一问题的举措。
  3. (3)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史命。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简洁)

“一五”计划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其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当时的重工业项目主要集中在(    )
A . 华北地区 B . 西北地区 C . 东北地区 D . 东南地区
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会议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 开展土地革命 B . 集中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C . 镇压反革命 D . 开展文化大革.命
20世纪70年代,标志着中美结束长期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历史事件是(    )
A .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 . “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C .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独创的民族政策 独特的中国经验》“在充分考虑历史渊源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道路。”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科教兴国战略 D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伏是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技术。

材料二:浙江省煤、铁等自然资源相对贫乏,是能源消耗大省。近年来,众多光伏企业落户浙江,获得良好效益。据介绍,光伏电站虽然前期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但全部建成后,预计未来25年,可创税收8亿元,节约标准煤16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3万吨,节约用水912万吨。浙江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具有发展光伏产业的有利因素。

材料三:历史图片回眸(图片标题只呈现部分内容)。

图一……大典

图二……跨过鸭绿江

图三……受到农民拥护

材料四: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1. (1) 材料一影响光伏发电的因素中,哪一个主要由人为造成?这一因素与我国哪一类环境问题有关?
  2. (2) 影响光伏发电的人为因素有碍于我国哪一文明建设的推进?从PRED关系角度说明加强这一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3. (3) 浙江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有助于解决什么问题?从区域发展角度概括浙江的做法对其他地区的借鉴意义。
  4. (4) 在图一事件前夕,新中国诞生了一项政党制度。请写出这一制度的名称及确立的标志。
  5. (5) 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6. (6) 写出图三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性质。这一事件与图二所反映事件对应对材料四中的考验有何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