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知识点题库

1956年,中国可能出现的景象有(     )


A . 第一辆国产汽车在欢呼声中缓缓驶出工厂 B . 收工后的农民在集体食堂里吃着“大锅饭” C . 上海繁华的南京路上到处能够看到大字报 D . 全国城乡炼铁炉星罗棋布,炉火日夜不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始终坚持走强国富民之路。农民富,国家富。为此政府多次强调调整农村经济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每幅图片分别体现了哪些历史事件?

  2. (2)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一、图四历史事件的意义。

  3. (3) 说说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对国家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中国和苏联(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取得过巨大成就,对下表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增长速度比重变化

行业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农业

4.5

52.8

43.5

轻工业

12.8

29.6

29.2

重工业

25.4

17.6

27.3

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 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③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956年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假如我们生活在这一年,可以看到(  )

A . 首都人民热烈庆祝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B . 报纸上刊登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消息 C . 一场大规模的全民炼钢运动蓬勃开展 D . 全社会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我国农村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而每次土地制度的变革都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材料二: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工商界代表向党和毛.泽东报喜

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材料四:2016年10月30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该《意见》,提出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形成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通过三权分置,农民可以放心地把土地流转给其他经营者,并获取一定的收益。对于经营者来说,将闲置的土地综合利用,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经营。

  1. (1) 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 (2) 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

  3. (3)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4. (4)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的知识,总结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共同经验有哪些?

盐城某夫妇1945年创办食品加工厂,生意兴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这对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 )           
A . 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 . 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 . 不能继续经营,食品加工厂被国家没收 D . 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
下面表格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比例,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国民收入(%)

商业零售(%)

工业产值(%)

公有制经济

92.9

95.8

100

私有制经济

7.1

4.2

0

A . 新中国成立 B . 抗美援朝胜利 C . 土地改革完成 D . 三大改造完成
下图是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图。根据图表判断其反映的是我国哪一年的经济结构比例( )

A . 1949年 B . 1952年 C . 1953年 D . 1956年
下列表格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个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叙述正确是(    )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A .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 .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 .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 .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其中“大会”是指(    )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建国后各种运动不断,这在当时人们取名字中留下深刻印象。如:向小康、齐建国、李文革、周跃进、张援朝等。如这五人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序,排在第三位的是(    )
A . 李文革 B . 张援朝 C . 周跃进 D . 向小康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领域的改革成功的有(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新闻报刊见证时代变迁,刊登下列内容的四张报纸按发行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④②③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②④①        D . ④①②③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    )

A . 1949年 B . 1952年 C . 1956年 D . 1978 年
新中国成立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

①创造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②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③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④开展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956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
A . 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B . 作出了三大改造的决定 C . 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 宣布开展“大跃进”运动
下表是我国在1952、1957年经济比重对比表。这说明(  )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

1.5%

0.7

71.8%

7%

1957年

33%

56%

8%

3%

1%

A . 我国一五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B . 社会主义公有制占据了主导地位 C . 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D .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下图是小明在复习中绘制的时间轴,梳理出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基本脉络。其中,全面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开始的标志事件是(   )

A . 开国大典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 .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 三大改造的完成
下面是“一五”计划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分配表(%),从中可以直接读到的信息是(   )

农林水利

轻工业

重工业

运输邮电

贸易物储

文教卫生

城市公用

其他

7.6

6.52

51.68

19.2

3

7.2

3.7

1.1

A . “一五”计划期间,各行业均衡发展 B . “一五”计划集中发展重工业 C . “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D . “一五”计划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下表是某一时期我国各部门投资比例,从数据来看,这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重工业,和这种现象相关的事件是(    )

部门

重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7.6%

19.5%

7.2%

7.5%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一五计划”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