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误与挫折 知识点题库

苏联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某些相似,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在工业领域取得了什么巨大成就?而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领域也存在着成功和失误,请写出工业发展中严重失误的一场运动。

  2. (2) 20世纪50年代,揭开苏联体制改革序幕的苏联领导人是谁?

  3. (3) 揭开中国改革开放序幕是党的哪次会议?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也进行了哪一场改革?

  4. (4)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需在前进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50年代以来的苏联改革对当前我国的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农业合作化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①②④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认为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完成:

  1. (1) 材料一出自建国初期的哪部法律文献?据此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

  2. (2) 材料二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

  3. (3) 材料三体现了农村实行怎样的经济体制?这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对比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新中国走过的岁月,既有成功,也有失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面对我国落后的工业,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材料三:邓.小平获选为1978年度和1985年度美国《时代》周刊风云人物。

  1. (1) 党和政府为了向工业化迈进,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  通过这一举措的落实新中国取得了怎样的重要成就?

  2. (2) 据材料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党曾错误地发动了哪两场运动? 我们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3. (3) 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是在哪一年的哪一次会议上?                         

  4. (4) 邓.小平被《时代》周刊两度选为世界风云人物,有哪些原因?

  5. (5) 怎样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曾形成过一些错误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这些错误对当时的社会造成很大影响,以下表现属于其中的是(   )

①“大跃进”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④“两个凡是”思想 ⑤对外开放 ⑥农业生产合作化       

A . ①②③⑤⑥ B . ①②③⑥ C . ①②③④⑥ D . ①②③④
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中与他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合的是(    )           
A . 出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 . 出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 . 出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 . 出生于1978年,取名文革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口号:“打倒一切”、“停产闹革命”出现在(    )            
A . 新中国成立初期 B .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 改革开放时期 D .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某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           
A . 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B . 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 . 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 . 外交事业停滞不前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 (1) 例举我国近代(辛亥革命——— 新中国成立)与农业发展相关的政策及影响?
  2. (2)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来,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两次重大转变。写出两次重大转变并分别说明影响?
  3. (3) 根据材料你认为如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不得抄原文)
1958年开始泛滥的“左”倾的主要标志有(    )

①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④
由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似水流年》是一部以饱含血泪的笔墨,抨击中国“文革”十年浩劫的小说,是一曲用发自心底的真情,呼唤中国人绝不允许“文革”悲剧在神州大地重演的悲歌,值得重视和肯定。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
A .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 . 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 .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D . 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歌曲、口号往往反映特定的年代和历史事件。下列歌曲或口号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还我山东,还我青岛

③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④稻谷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擦擦汗,凑上太空吸袋烟

A . ②①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③②①④ D . ②③①④
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两个反革命集团,它们是指(    )

①康生集团    ②林彪反革命集团

③吴法宪集团    ④江青反革命集团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探索有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两次失败,两次转危为安。一次是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在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扭转局势,奋力打开新的局面。

材料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示意图(节选)

  1. (1) 据材料一,选择其中一例,运用相关史实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扭转局势的。
  2.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A、B两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差异的原因。
  3.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探索有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启示。
下列成就,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科学工作者排除“左”倾锴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

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中国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中国第一颗氢弹 爆炸成功    ④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 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中国统计年鉴(1983)》

材料二: 1957 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5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材料三: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材料四:下表内容出自《人民日报要论选》阅读表格:

时间

社论标题

1957年12月12日

《必须实施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

1978年12月23日

《把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2017年10月18日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1. (1) 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2. (2)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有人认为:“政策制定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事业的成败”,请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反映的史实来论证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3. (3) 请你为2049年10月份某-天的《人民日报》拟写一条社论标题并说明理由。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挫折,造成重大损失的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 “四五运动”的出现 B .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C .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从如图柱状图中的年份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966年—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

A .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B . 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D . “文化大革.命” 造成经济下滑”
《中国教育史》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某时期的教育现象:“红专学校各处可见,有些地方提出‘毎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的指标,还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 国家十分重视发展教育 B . “左”倾错误扩展到教育 C . “文革”期间,教育发展停滞 D . 1977年人们对恢复高考的迫切心理
从下图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1966—1968年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B . 1966—1968年我国经济下滑可能和“文化大革.命”有关 C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D . “文化大革.命”拉大了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