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 知识点题库

学习历史要注意归纳与总结。下图是陈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为该板书内容设计一个恰当的主题 (   )

​       

A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B . 改革开放 C . 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D .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图1所示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和历史发展阶段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 (2) 指出图2中空白部分A、B所指经济特区的名称。   
  3. (3) 指出图1、图2所示开放地区地理位置的共同点,分析中国近代和现代对外开放直接原因的不同点。   
胡J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A .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 B .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 . 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 . 内地的开放
下边的题词反映了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    )

A . 设立经济特区 B . 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 . 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D . 全方位开放政策
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①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城市: A、深圳            B、上海

②1999年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 C、澳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92年,在五个经济特区中,外商实际投入约占全国外商总投资的29%,外资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值的七分之一。二十多年来,深圳人创下了230多项全国第一:物价改革;打破铁饭碗;股份制试点;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住房体制改革;社会保障;等等。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 (1) 至20世纪末我国设立的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哪个?   
  2. (2)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深圳是中国区域经济改革开放的拓荒者,浦东是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引擎,雄安新区将成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的增长极。这三个区域的相同点是(    )
A . 都是改革的试验区 B . 都促进了沿海的开发 C . 都是近代开放的口岸 D . 都推动了京津冀发展
1979年1月,邓.小平在一封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的来信上批示:“这种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放手干”的第一步是 (    )
A .   在广东、福建设立经济特区 B .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 .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 . 中国沿海内地全方位开放
如图是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的纪念图标,与深圳同时期建成经济特区的还有(    )

A . 上海 B . 广州 C . 海南 D . 厦门
下图是小明整理的历史信息,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祖国的和平统一 C . 经济体制改革 D .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图一:某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                 图二:某村农民领取包产剑户合同书

材料二: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材料三:1979-1997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比较表

国家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印度

中国

增长率

2.5

2.1

2.2

3.1

5.2

9.8

  1. (1) 材料一中图一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党中央会发动这一事件?
  2. (2) 材料一中的图二所反映的史实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对这一事件有何高度的评价?
  3. (3) 依据材料二概述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有哪些?
  4. (4) 从材料三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出现这一状况得益于我国的什么政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

——邓.小平

材料二:1980年——2005年深圳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简表

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2-100

100-1000

1000-2000

2000-5000

所用时间(单位:年)

9

7

5

3

——摘编自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 (1) 材料一中的“政策“首先在哪一年的哪两个省份实行?
  2. (2) 设立经济特区主要目的是什么?据材料二说明深圳经济发展的变化。
  3. (3) 体现了我国的什么基本国策?这一国策的实施得益于哪一次会议的什么重大决策?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基地的是(    )
A . 浦东 B . 厦门 C . 深圳 D . 珠海
1979年1月1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照片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序言中写道“邓.小平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让中国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走进中国。”

图片_x0020_16

  1. (1) 邓.小平在此时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重大历史背景是什么?
  2. (2) 列举史实说明“让中国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走进中国”的内涵。
  3. (3) 简述邓.小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做出的突出贡献。
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

A .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 . 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C . 成立环渤海经济区 D .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九年级(1)班的同学收集了一些资料制作了《城市记忆》的图片,展示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创举。结合图片资料,回答问题。

  1. (1) 图一是哪一历史事件的创造性成果?有人说,“这一历史事件是政治制度和思想潮流的一大跃进”,请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2. (2) 图二和图三创举的标志性意义分别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3. (3) 图四的发展得益于中共哪次会议上的哪一重大决策?深圳在此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新角色?
  4. (4) 说出你从《城市记忆》的图片中获取的一条启示。
【勿忘国耻 走向复兴】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 120 年前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独立和复兴的光辉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

——《习.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材料三 :“(1978 年)邓.小平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率。”“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 1980 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要永远铭记。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 (1) 图 1 “丧权辱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 (2) 请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一例印证材料二中的观点。
  3. (3) 请结合史实对材料三划线内容加以说明。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从“丧权辱国”到“理直气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份

我国粮食总产量

农民人均纯收入

1978

30477万吨

83.4元

1990

44624万吨

686.3元

材料二: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设立了4个经济特区(见下图)。

材料三:自1980 年下半年开始,4个经济特区相继投入开发建设。短短几年时间,特区经济迅速崛起。仅以深圳特区为例,从开始兴建到1983年,就和外商签订了2 500多个经济合作协议,成交额达18亿美元,引进了一批设备和技术成果。1983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1倍,财政收入增长10倍多,外汇收入增长2倍。

——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 (1) 指出A,B,C,D中哪一阶段国家采取的哪一政策使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在党和国家土地政策的指导下,B阶段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从材料一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哪些可喜的变化?这与D阶段之后实行的农村改革制度有何联系?
  3. (3) 填写出材料二图一中A,B,C,D4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完成材料二图二A和B两处内容。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图一:A.;B.;C.;D.

    图二:A.;B.

    特别:

  4. (4)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方式及其成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 1966 年),有许多人以他们的魅力感动着我们。

材料二:

时间

我国国防建设成就

1964年10月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

第一颗导弹试验成功

1970年4月

 

材料三:

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深圳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习.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1. (1) 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并概括上述人物身上体现的共同精神。

    A.B.C.D.
    精神:

  2. (2) 将材料二空格补充完整。为什么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着手发展这些国防尖端科技?列举近年来我国国防尖端科技成就一例。这些努力形.成了我国在科技领域哪一特 有的精神财富?
  3. (3) 感悟精神和科技的力量,说说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4. (4)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深圳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并概括深圳创造奇迹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安徽省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为了吃饱肚皮,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

材料二 下列表格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统计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制表)

表一:1980年和2019年北、上、广、深地区生产总值对比(单位:亿元)

年份    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1980

137

311

57

2.7

2019

35371.30

38155.32

23628.60

26927.09

表二:1980年和2017年北、上、广、深入均生产总值对比(单位:元)

年份    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1980

1544

2375

1160

835

2019

164620

157619

157500

202820

材料三:

  1. (1) 材料一“包干到户”是后来在全国推广的哪项制度?说出给当时中国带来的影响。
  2. (2) 结合表一、表二说明深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请在年代尺的A处填上恰当内容,并归纳年代尺中这些理论成果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