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知识点题库

“人财物各有所管,产供销互不见面。”这副对联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 . 计划经济体制的盛行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 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行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按照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国有企业过去的经营方式。到1987年,全国80%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 )       

A . 按劳分配 B . 股份制改革 C . 政企分开 D . 多种所有制并存
正确决策并适时调整政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南方谈话”   

  1. (1) 材料一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一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
  2. (2) 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开创的市场经济的新模式“新”在哪里?   
  3. (3) 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科学论断相对应,中共十四大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4. (4) 从上述国家对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某校九年级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迈入新时代】

材料一:新中国1952-1966年国民生产总值曲线图(见图)。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绘制

【民族大团结】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援, 2001年以来,国家共投资1000多亿元用于西部建设,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国际新形象】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影响世界的十件大事

第一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二件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三件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第四件

提出“三个世界”战略思想

第五件

打破西方封锁斯中国的坚冰

第六件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第七件

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第八件

倡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九件

全面阐述“和谐世界”理念

第十件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材料四: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   

  1. (1)  材料二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了什么制度?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我国实施了什么重大举措?
  2. (2) 材料三中第九件大事“‘和谐世界’理念”你是怎样理解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依然存在看“不和谐”的因索,举一例加以说明。
  3. (3)  依据材料三、四,分析1978年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是如何进行“变化和改革”的?
歌曲和口号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风貌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好》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百度百科

材料二 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王进喜

材料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天的故事》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歌曲表达了当时人们怎样的情感?   
  2. (2) 材料二反映了石油工人怎样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有何意义?   
  3. (3)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画了一个圈”有什么重大影响?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进行经济建设的探索,逐步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53—1957年工农业生产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表

工业

增长速度

重工业

增长速度

轻工业

增长速度

农业

增长速度

18%

25。4%

12。8%

4。5%

——(注:本表数字见《伟大的十年》)

材料四 在邓.小平先生领导下,我们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出发,探索和开拓国家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14年4月1日,习.平在欧洲学院的演讲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哪一重要措施?该措施使得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 (2)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对哪一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过程中的哪一做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改造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根据材料三数据,指出在1953—1957年间,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是什么?请举出该行业的重要成就。(举一例)
  4. (4) 依据材料四,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经济措施。习.平主席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5. (5)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认识。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即做出历史结论必须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通过下表,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 . 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发展缓慢 B . 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经济受到压制,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发展 C . 改革开放使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 D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才是硬道理
201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20周年。邓.小平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8年5月,北京爆发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年仅15岁的邓.小平同全校与同学一起参加抵制日货、声讨卖国贼的活动。

材料二:1947年6月,43岁的邓.小平同同刘伯承率人民解放军主力,把战线推进到长江北岸,在中原地区站稳了脚。

材料三: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文选》

到1979年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变得越来越好,能够以和平的方式进入世界市场,在其中扬长避短,获得利益……麦迪森运用PPP方法计算,1995年中国的GDP在世界的比重已经从1978年的5%上升到11%,因此,早在1995年,中国GDP就已经超过日本和前苏联地区,仅次于欧洲和美国。

——刘东等《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

  1. (1) 请指出材料一中“反帝爱国运动”的历史事件名称,并说说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 (2) 请说说材料二中这一军事行动的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1978年到1995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了。这些票证能在中国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 . 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变化 C . 人们已有多种途径购买商品 D . 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1984年青岛海尔集团成立,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同年,上海电声总厂发起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这些企业的改制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一国两制” C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见下图所示),其标题为“_______ , 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材料二: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过多的干预着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企业活力不够,效率不高,缺乏竞争力。因此“松绑”成为了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强音。

材料三:随着国民经济“十二五”计划的即将完成,我国综合国力将进一步增强,在工业、农业、科技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绩,正在朝着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目标前进。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新时代”始于我党的哪次会议?材料中的空格应该是哪一历史人物?请用一句话对其进行评价?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有企业开始得以“松绑”的重大会议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最早从哪一年开始的?请列举一例重要成就。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根据南方谈话精神,同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提起“中国速度”,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中国近年来的高速铁路的发展速度,从中国首条高铁正式运营已过去了8个年头。8年后的今天,“复兴号”完成的时速350公里每小时的评估测试再次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这是中车集团在技术上的又一重大突破。中国动车已经成为我们的又一张“国家名片”。更为难得的是中国标动体系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彰显了我国的科技与工业实力。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我们正在推进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大企业的改革,让国企瘦身健体,集中精力发展主业,减少过多的管理层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我们继续努力创造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的条件与环境,这本身也是结构性改革。

  1. (1) 材料一中的中车集团属于什么经济成分?这种经济成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何地位和作用?
  2. (2) 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角度,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原因。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真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 .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性决策 B . 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 确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D . 确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
A . 中共八大 B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九大
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           
A . 中共十二大 B . 中共十三大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五大
如图是中国某一阶段的国内生产总值折线图,图中折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C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 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下图是1949——1998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以下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50年代城市化进程受“一五”计划影响 B . 70年代的城市化进程与党的工作重心有关 C . 80年代后城市化进程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 D . 90年代城市化进程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如图反映了1983—2007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单位:亿美元)。1990—1995年出现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 

 

A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 B . 对外开放格局全面形成 C .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 D . 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形势
如图是四川省百货零售商品总额统计示意图,图中的数据变化说明( ) 

 

A . “大跃进”运动促进了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 . “一五计划”的实施推动工业生产的发展 C . 世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D . 经济体制改革加速了商品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