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知识点题库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可判断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D .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 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材料四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南方谈话

  1. (1) 材料一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 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   
  2. (2) 材料二中的“他”是谁? 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模式“新”在哪里?   
  3. (3)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的原因。   
  4. (4) 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科学论断相对应,中共十四大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5. (5) 从上述国家对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光明日报》2012年4月20日撰文:“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成功转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正式提出这一“转向”是在(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三大 C . 中共十二大 D . 中共十四大
人物传记具有真实性的借鉴性等特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传记的真实性依赖于史料。下列史料再现了邓.小平革命生涯的片段,甲描述了哪一事件?此前的1939年,欧洲爆发了什么战事?此后的1941年,日本又挑起了什么战争?乙中的“胜利”主要指哪一战事?此后,邓.小平又参与指挥了哪一战略决战?

  2. (2)

    传记的描述需有广阔的视野。下列史料中,“轰然坍塌”指什么历史事件?为挽救“国民经济”,邓.小平在农业和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领域各提议了什么重大举措?受“四小龙”兴起的启示,他在20世纪80年代采取了哪些开放措施?

  3. (3) 传记的价值在于借鉴。下列史料反映的历史细节,体现了邓.小平哪些优秀品质?

    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逃往香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一个长期探索的历程。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摘自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材料三    允许经济活动有某些自由,承认商业、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对农民和私人资本让步。……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承认了市场关系的作用,它构成了这一政策的核心。   

——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1. (1) 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哪一历史事件? 指出当时在理论上、思想上对哪两个重大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而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简要分析这一事件导致的后果。   

  2. (2) 根据世界历史知识,从国际形势角度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 并简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   

  3. (3) 材料三评述的是苏俄哪一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的核心是什么?   

  4. (4)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指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给我们最大启示是什么?   

胡J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涎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 (1) 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 (2) 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没计师是谁吗?

  3. (3) 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

  4. (4) 【展望未来】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新中国走过的岁月,既有成功,也有失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面对我国落后的工业,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材料三:邓.小平获选为1978年度和1985年度美国《时代》周刊风云人物。

  1. (1) 党和政府为了向工业化迈进,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  通过这一举措的落实新中国取得了怎样的重要成就?

  2. (2) 据材料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党曾错误地发动了哪两场运动? 我们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3. (3) 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是在哪一年的哪一次会议上?                         

  4. (4) 邓.小平被《时代》周刊两度选为世界风云人物,有哪些原因?

  5. (5) 怎样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改革开放后,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的是(    )           
A . 设立经济特区 B . 实行对外开放 C . 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D . 国有企业的改革
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           
A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 坚持改革开放 C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 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大会明确提出了(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于1993年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    )           
A .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B . 发展乡镇企业 C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它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体,由公有经济、家庭作坊、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组成……逐步放开价格控制,承认私有财产和私人企业,承认股票市场、外资与合资企业,并重建经济的公共部分。”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 公私合营 B . 经济特区的建立 C . 国有企业改革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出现的新局面是(     )

①建立企业员工工会组织

②首次实行政企分开 

③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④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过去购物凭票证      今日商品任意买

A .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 .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C . 步入人民公社化时代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下面是我国1978~2016年某些项目的变化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项目

1978年

1992年

2001年

2008年

2016年

乡镇企业(万个)

152

2092

2115.54

2599

﹣﹣

外汇储备(亿美元)

1.67

194.43

1655.74

19460.30

30105.17

钢产量(万吨)

3178

8094

12850

﹣﹣

104813.5

粮食总产量(万吨)

30477

﹣﹣

46218

52871

61791

A . 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 B .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结果 C . 钢产量迅速增长是因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 粮食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这一年(1992年)对于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无疑的是具有发挥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有效作用。”这样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 . 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 . 作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 C . 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如图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其中增长最快时期的推动因素是( ) 

 

A .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D . 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次会议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二大 C . 中共十三大 D . 中共十四大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 .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性决策 B . 确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C . 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确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论断
以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重大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一步

④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