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的变迁 知识点题库

2013年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及农商前来参观,日均入园参观游客的数量超过了十万。某校八年级一班的同学(如下图),在今年五一节放假期间,结伴前往参观。他们参观去的地方是( )

A . 临朐 B . 寿光 C . 青州 D . 昌乐
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是因为当时( )       
A . 经济发展水平低 B . 人口多,耕地少 C . 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 D . 政府提倡节约粮食
如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进入如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 . 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B . 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C . 服饰品味逐渐提升 D . 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1. (1) 提出这一观点的国家领导人是谁?   
  2. (2) 从材料上看,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 (3)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吃、穿、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这些变化描绘出了历史发展的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吴老太爷从乡下来到上海,坐进 (20世纪)30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 开叉旗袍的时髦少妇,……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小说《子夜》

材料二: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粮食实行计划供应,凭证定量购买,粮票出现了。这一时期,除了购粮需要粮票外,其它生活必需品,如油、布、糕点等同样需要凭票证购买。甚至在重大节日还出现了节日补助票……

材料三:上世纪60、70年代,大柳村人只有很少的生活必需品,日常消费压缩到最低限度。80年代以来,90%以上的村民住进了新房;村民娶亲用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旧四大件”,变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新四大件”。   

  1. (1) 材料一中,吴老太爷见到了哪些新鲜事物?他的反应说明了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3. (3) 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大柳村人生活发生的变化。概述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右图)

材料二  195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自1955年开始我国粮食部首次发行全粮票(见下图),国家与地方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使命和流通历程。

材料三             中国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统计表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年至1952年粮食产量增长的原因。而导致1952年至1960年粮食产量变化的又是什么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国在那个时期要用粮票才能买东西?在90年代初粮票退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背景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我国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逐年增长说明了什么?谈谈这种现象的产生给我们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    )
A . 基本持平 B . 时增时减 C . 大幅度增长 D . 幅度下降
小明同学十分关注今年的嘉兴两会,摘录政府工作报告相关的信息,与所学知识联系制成下表,其中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嘉兴两会信息

对应的知识

A

2015年嘉兴市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任务,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嘉兴市坚持改革与开放互促共进,继续深化各项工程,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

深化改革与开放是立国之本

C

“十三五”开局之年嘉兴市区将启动建设幼儿园10所。

义务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D

2016年开始改造农村困难家庭危房800户,在养老方面新建300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A . A B . B C . C D . D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票证中的历史印记

票证A

票证B

材料二

时间

四大件

20世纪50—70年代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20世纪80年代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21世纪以来

智能手机、电脑、汽车、楼房

材料三 2018年第七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9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主题为“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论坛已成功举办七届,促进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共同发展。

材料四 国际传媒巨头默多克曾经慨叹:“一份报纸希望在全球畅销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把中国放在头版。”当“关注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国际共识,“解读中国”则像庞大的中国本身一样复杂多元。

  1. (1) 根据材料一,从票证A的使用和废止到票证B的出现,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用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四,简要说明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家庭财富标志。下图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财富标志的变化,反映出 (    )

 

 

 

 

70年代末“三转一响”

80年代“四大件”

90年代“三金”

2000年—2010年

“一动不变”

A . 经济持续增长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B . 经济持续增长使消费观念不断变化 C . 经济持续发展使就业观念不断变化 D . 工业技术进步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过去人们觉得难以下咽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还不错。人们的感觉发生了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 现在粮食供应紧张,粮食供不应求 B . 改革开放后,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 C . 我国农业发展缓慢,长期滞后 D . 居民工资低微,无力购买粮食
图为2011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变化趋势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 

 

A . 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日常生沿 B . 日常生活已经全面实现了智能化 C . 教育发展促进生活新观念形成 D . 对外贸易增长迅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的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这反映了( )           
A . 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 .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 . 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 . 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2019年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多个部门授予全国278名个人和22个集体“最美奋斗者”光荣称号。其中就有我们潍坊因推广塑料大棚技术引发全国蔬菜革命,被称为“中国蔬菜大棚之父”的( )           
A . 王伯祥 B . 吴仁宝 C . 王乐义 D . 张瑞敏
许多同学不吃肥肉,甚至不爱吃肉,但在改革开放前,父辈们要想吃肉,还得凭“肉票”定时定量购买。决定这一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A . 经济的发展 B . 经营方式的变化 C . 饮食习惯的改变 D . 肉类质量下降
上海纺织女工杨秀燕从1965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帐”,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你认为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           
A . 记录者是普通百姓 B . 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 C . 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 D . 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
下图为2011—2019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变化趋势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 

 

2011—2019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增长趋势

A . 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日常生活 B . 日常生活已经全面实现了智能化 C . 教育发展促进生活新观念形成 D . 对外贸易增长迅速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 . 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C . 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D .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
野菜和粗粮如今成为了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对于这种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B . 人们在忆苦思甜 C . 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D . 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上海纺织女工杨秀燕从1965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 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遗漏,记就是37年。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 “豆腐帐” ,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 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
A . 记录者是普通老百姓 B . 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 C . 记录时间长内容丰富 D . 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