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知识点题库

九年级(1)班同学在某次探究性学习中形成了以下结论:它充分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它客观上促进了新大陆的开发;它把灾难带给了非洲这片古老的大陆,部族之间的战争被挑起,上亿人口被掠夺。据此可知,他们探究的是(  )       
A . 新航路开辟 B . “三角贸易” C . 世界市场形成 D . 美国内战
为了防止美国波士顿爆炸案在伦敦重演,英国副首相克莱格表示,政府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证伦敦马拉松赛安全举行。马拉松不仅是体育赛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最早源自( )

A . 伯罗奔尼撒战争 B . 布匿战争 C . 亚历山大东侵 D . 希波战争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需出钱赎买。农奴取得的份地,按照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亿卢布,而他们后来实际付出总共不下20亿卢布。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

A . 农奴制改革极力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B . 农奴制的废除是对农奴的解放 C . 农奴制的废除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 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
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行为。下列恐怖事件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的有( )

①国会纵火案

②焚毁进步书籍

③掀起反犹狂潮

④军部发动政变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在美国的纽约港,矗立着一座高大的自由女神像,她的左手托握着美国人民在反对殖民统治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一本文献,右手高举着熊熊燃烧的火炬,表现出神圣与庄严的气势。这部文献是(      )
A . 《人权宣言》 B . 《独立宣言》 C . 1787年宪法 D . 《权利法案》
绘制年代尺是培育“时空观念”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下列年代尺中处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 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 B . 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C . 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D . 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比,正确的表述是(    )

①都是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文艺复兴侧重个性解放,启蒙运动强调理性

③都反对君主制,追求民主自由平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③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出现了下图所示现象。从图中我们直接可以看出新航路的开辟(    )

A . 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B . 促进了物种交流 C . 促进人文思想诞生 D . 地圆学说被证实
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茫茫的大西洋,到达了欧洲人从来不知道的一块“新大陆”,这块“新大陆”是(    )
A . 亚洲 B . 非洲 C . 大洋洲 D . 美洲
20世纪80年代,不少美国人认为“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唯一最大威胁来自另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即日本”,这主要是因为日本(    )
A . 推行军国主义 B . 成为政治大国 C . 经济实力猛增 D . 推行明治维新
以下示意图呈现了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其中“?”处应为(    )

A . 多极化趋势 B . 一体化趋势 C . 自由世界 D . 单级世界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有“名不副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名词与说法。其实,历史上也有很多名不副实的名词,下列不属于这一类的是(    )
A . 阿拉伯数字 B . 文艺复兴 C . 蒸汽革命 D . 印第安人
穆罕默德建立的伊斯兰教政教合一的政权位于(    )
A . 巴格达 B . 麦加 C . 麦地那 D . 伊斯坦布尔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品是( )           
A . 《哈姆雷特》 B . 《最后的晚餐》 C . 《蒙娜丽莎》 D . 《天方夜谭》
据图推断,1972年中国迎来建交高峰的原因是( ) 

 

A . 中国提出求同存异 B .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 .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D .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急速老化,人类在逃离太阳系,去往新家园过程中遭遇木星引力吸引,险些与木星相撞的故事。这一情节涉及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    )
A . 哥白尼的“日心说" B .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C .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 .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1929年11月的一天,在美国纽约街头,一个竖立在汽车上的牌子写道:“100美元可买下这辆轿车。在股市上丧失了一切,急需现钞。”车主之所以急于出手自己的汽车,是因为发生了下列哪一重大事件(    )
A . 美国内战 B . 经济大危机 C . 罗斯福新政 D . 希特勒迫害犹太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展出的遣唐使船,它是中日友好交往的纪念,也是中日友好交流的见证。

材料二:如图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郑和曾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三:如图是1840年英国的兵船。这些兵船穿越茫茫大海撞开了中国的大门。它载着侵略者的贪欲,也载来了中国人民的灾难。清政府这艘古老之“船”开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1. (1) 遣唐使船、郑和宝船,昭示着交流、发展的时代旋律。遣唐使回国后,日本发生的改变社会性质的事件是什么?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 (2) 蕞尔小国的“兵船”击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昭示了古老中国的衰落,也是英国崛起的见证。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简要分析近代英国崛起的原因。
  3. (3) 英国兵船的入侵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后来清政府进行的从学习西方“坚船利炮”技术开始的一次自救运动是什么?该运动的结果如何(请用相关史实说明)。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被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德国战败,陷入经济困境。”上述材料反映了一战的影响是( )           
A . 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B . 促进了殖民地民族觉醒 C . 形成了战后世界新秩序 D . 削弱了欧洲的殖民力量
亨利·基辛格曾认为:“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使得它们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影响力。”这一观点揭示了21世纪的国际格局将出现的特征是(    )
A . 冷战与对抗变本加厉 B . 大国之间争霸越演越烈 C . 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D . 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