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 知识点题库

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的方法。某同学用年代尺整理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战争历程。其中,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观看影视作品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走进历史。要了解二战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事件,下列有关二战题材的电影,最适合的是(    )

A . B . C . D .

下图,是九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一个反映世界史上重要会议的年代尺。在这个年代尺上标出的会议中,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下表是1913年英、德、法、美工业产量、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排名表:由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项目

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

工业产量所占位置排名

3

2

4

1

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排名

1

4

2

5

A . 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B . 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盛行 C . 萨拉热窝事件 D . 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梁启超认为“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因果关系成立的是(    )

A

“九一八”事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欧洲战场胜利结束

D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A . A B . B C . C D . D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图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但是,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面对战争的惨痛后果,战胜国的胜利失去了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 (1) 材料一图中①所在的国家是,图上③国在它的方向。
  2. (2) 材料一图中②所在国家的气候特征是什么,并说出该国与图中所标国家在海陆位置上的不同?
  3. (3) 图中的三角形和外圆分别代表的军事集团名称是什么?引发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 (4) 2018年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纪念日,法国为此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结合材料二,分析举办纪念活动的理由。
提取关键词是学习历史与社会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与“根据德黑兰会议、6月6日、欧洲战场重要转折点”这三个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 . 莫斯科保卫战 B .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 柏林战役 D . 诺曼底登陆
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册)》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划分为三个阶段(见下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第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是(    )

阶段

时间

概况

第一阶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德日法西斯国家获得胜利和扩张

第二阶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反法西斯同盟国在各个战场开始反攻

第三阶段

1944年至1945年

反法西斯同盟国取得最后胜利

A . 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 . 所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C . 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的胜利 D . 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在历史长河中,杰出人物对历史进程会产生重要影响。下列各项对应正确的是(   )

①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使美国赢得了独立

②丘吉尔——参加雅尔塔会议——影响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③克伦威尔——制定《权利法案》——建立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④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历史上很多会议有着重大的历史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选项是(   )

①巴黎和会——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②慕尼黑会议——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气焰,二战正式爆发

③雅尔塔会议—一为彻底击败德、意、日法西斯奠定了重要基础

④万隆会议一一形成“万隆精神”,促成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③
某同学在阅读史书时,读到以下叙述:

《晨报》报道,梁启超发表《世界和平与中国》后,“各国讲和委员大受感动,欧美人争先购读”,称此文“为揭开远东问题黑幕最有力之著作”。针对黑幕,梁启超演讲时指出:假如有一国而欲承袭德人在山东侵略主义之遗产者,此和平之公敌。

据此推断,该黑幕指的历史事件是(    )

A . 慕尼黑协定 B . 戊戌政变 C . 甲午战争 D . 巴黎和会
斯大林曾说:“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类以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这次行动”是指(    )
A . 苏德战争爆发 B . 诺曼底登陆 C . 美国对日宣战 D . 斯大林格勒战役
某国际会议通过的文件指出,“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   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 次战事……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该国际会议召开地位于下图中(   )

A . B . C .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决定成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的会议是(    )
A . 华盛顿会议 B . 慕尼黑会议 C . 开罗会议 D . 雅尔塔会议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据此回答下题。
  1. (1) 某同学梳理了二战的主要战役并绘制如下思维导图,其中绘制正确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2. (2) 关于两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 都奠定了中国战后世界大国的地位 B . 都参与战争并成为战胜国 C . 都为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D . 都受到了其他战胜国的尊重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订了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这体现了英法对德国采取的(    )
A . 怀柔政策 B . 防御政策 C . 绥靖政策 D . 铁血政策
下列历史事件存在内在联系的是(   )

①萨拉热窝事件和一战的爆发  

②绥靖政策和德国突袭波兰

③日军偷袭珍珠港和二战的转折  

④《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与联合国的成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乌克兰植被和土壤分布图。乌克兰是欧洲除俄罗斯外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处东欧平原南部,地势平坦,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占全世界黑土总面积的40%,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素有“欧洲粮仓”之称。乌克兰是原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是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国。

材料二:(俄国)布尔什维主义人士于1917年11月7日在彼得格勒爆发了武装起义……十一月革命让布尔什维主义人士获得了政权,自此之后他们一直统治着俄国直至1991年。

——[美]海斯、穆恩、韦兰著《全球通史》

材料三:以苏联为主力军的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倒了三个帝国主义大国,两个帝国主义大国在战争中被削弱了,世界上只剩下一个帝国主义大国即美国没有损失。”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 (1) 乌克兰地处(高、中、低)纬度;受海陆分布影响,降水自西向东 (增加、减少);E处邻国为。根据材料分析乌克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2. (2) 俄国“布尔什维主义人士”获得和失去政权的两大历史事件,都对乌克兰产生了重大影响。请分别写出这两大历史事件。
  3. (3) 材料三中被“打倒了”的“三个帝国主义大国”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叫什么?列举相关史实说明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力军”作用?
毛.泽东曾指出:“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这一战”指的是(   )
A . 不列颠之战 B . 柏林战役 C . 阿拉曼战役 D . 斯大林格勒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一场新的没有硝烟的战争紧接着又拉开序幕。”这场“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 .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 . 北约组织的建立 D . 华约组织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