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 知识点题库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夏衍,原名沈端先,著名剧作家,创作和改编的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包身工》被誉为报告文学的“里程碑”,鲜明的体现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与文学性。 B . 韦庄的《菩萨蛮》与白居易的《忆江南》其一,都有借写江南的美景抒发对江南的热爱和依恋之情。而周邦彦的《苏幕遮》,以咏荷花为中心,以荷花为写作重点,层层烘托,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C . 海因里希•伯尔是英国作家,获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名作有《火车正点》、《流浪者,你若来到斯巴……》,选入课本的短篇小说有《在桥边》。 D .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名作艺术地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
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曹操,诗作有《短歌行》《观沧海》《白马篇》等,人称“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B . 蒲松龄,其作品《聊斋志异》被人赞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C . 老舍,其小说《骆驼祥子》以及话剧《茶馆》《龙须沟》等,具有浓郁的北京风情。 D . 巴尔扎克,其作品《人间喜剧》系列,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之一。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武出身功臣之家,兄弟几人在朝廷做官;苏武受汉武帝派遣,与张胜、常惠等出使匈奴,后来因受谋反事件牵连而被匈奴扣押。 B . 单于用了种种办法劝降,结果都不成功,后来把苏武放逐到北海。苏武牧羊,表现了他不屈节、不辱命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的爱国气节。 C . 卫律负汉归匈奴,被赐称王,拥众数万,获得了荣华富贵;张胜不降,最后被刺死;匈奴人对苏武软硬兼施,但苏武不为所动。 D . 北海极其荒凉,条件十分恶劣,但并未消磨苏武的意志,动摇他的决心。苏武对李陵的一席话至诚动人,既让李陵不禁赞叹,又使他万分羞愧。
对下列作家作品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顶峰。全书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作,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 B . 《少年维特之烦恼》、《唐璜》、《钦差大臣》、《神秘岛》的作者分别是德国的歌德、英国的拜伦、俄国的果戈理和法国的凡尔纳。 C . 在我国文学史上,两人以同一题目作文且成名篇,古代有苏洵、苏辙的《六国论》,现代有朱自清、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D .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伏尼契《牛虻》、易卜生《玩偶之家》的主人公分别是保尔·柯察金、亚瑟、安娜。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

  1. (1) 下列句子中和“客何为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 沛公安在? B . 求人可使报秦者。 C . 佚之狐言于郑伯。 D . 吾属今为之虏矣。
  2. (2)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原文中“沛公奉卮酒为寿”一句中的“寿”与现代汉语的“寿”含义有所不同,应是敬酒献物、祝人健康的意思。 B . “守关”的“关” 指的是函谷关,它是战国时秦与六国的分界。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C . 参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左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 D . “樊哙从良坐”,樊哙应该是面向西而坐。
  3. (3)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按剑而跽”这一微妙的动作,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不由自主的震动、惊恐、警戒泄露出来,寥寥几个字,人物形象就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B .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人物动作神态栩栩如生,勾勒出一个霸气逼人的怒目金刚形象。 C . 樊哙闯宴后,形势一触即发,但项羽不怒,稍有缓和。刘邦趁缓和之机,托词离席,显示了其机敏。 D . 樊哙指斥项羽,锋芒毕露,使得“项王未有以应”,并赐“坐”。这一软一硬形成了对比,也显示了项羽“为人不忍”的性格。
  4.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②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挺之,字正夫,密州诸城人。进士上第。熙宁建学,选教授登、棣二州,通判德州。哲宗即位,赐士卒缗钱,郡守贪耄不时给,卒怒噪,持白梃突入府。守趋避,左右尽走。挺之坐堂上,呼问状,立发库钱,而治其为首者,众即定。魏境河屡决,议者欲徙宗城县。转运使檄挺之往视,挺之云:“县距高原千岁矣,水未尝犯。今所迁不如旧,必为民害。”使者卒徙之,财二年,河果坏新城,漂居民略尽

    召试馆职,为秘阁校理,迁监察御史。初,挺之在德州,希意行市易法。黄庭坚监德安镇,谓镇小民贫,不堪诛求。及召试,苏轼曰:“挺之聚敛小人,学行无取,岂堪此选。”至是,劾奏轼草麻有云“民亦劳止”,以为诽谤先帝。既而坐不论蔡确,通判徐州,俄知楚州。使辽辽主尝有疾不亲宴使近臣即馆享客比岁享乃在客省与诸国等挺之始争正其礼。曾布以使事联职,知禁中密指,谕使建议绍述,于是挺之排击元祐诸人不遗力。由吏部尚书拜右丞,时蔡京独相,帝谋置右辅,京力荐挺之,遂拜尚书右仆射。

    既相,与京争雄,屡陈其奸恶,且请去位避之。乞归青州 , 将入辞,会彗星见,帝默思咎徵,尽除京诸蠹法,罢京,召见挺之曰:“京所为,一如卿言。”加挺之特进,仍为右仆射。京在崇宁初,首兴边事,用兵连年不息。帝临朝,语大臣曰:“朝廷不可与四夷生隙,隙一开,祸拿不解,兵民肝脑涂地,岂人主爱民恤物意哉!”挺之退谓同列曰:“上志在息兵,吾曹所宜将顺。”未几卒,年六十八。赠司徒,谥曰清宪。

(节选自《宋史・巻一百一十》)

  1. (1)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使辽/辽主尝有疾/不亲宴/使近臣即馆享客/比岁享/乃在客省/与诸国等/挺之始争正其礼/ B . 使辽/辽主尝有疾/不亲宴使/近臣即馆享/客比岁享/乃在客省/与诸国等/挺之始争正其礼/ C . 使辽/辽主尝有疾/不亲宴/使近臣即馆享客/比岁享/乃在客省/与诸国等挺之/始争正其礼/ D . 使辽/辽主尝有疾/不亲宴使/近臣即馆享/客比岁享/乃在客省/与诸国等挺之/始争正其礼/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教授,学官名,宋代除律学、医学、武学等置教授传授学业外,各路的州、县学均设置。 B . 转运使,官名。宋时掌一路或数路财赋,后又兼理钱粮,巡察等,为府州之上的官职。 C . 青州,为《书・禹贡》中所称的“九州”之一,隋废除,而唐复建,旧治在今山东青州市。 D . 四夷,古代华夏族对少数民族的统称,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用语简肃而不含褒贬。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赵挺之遇事胆大心细,能随机应变。在德州郡守退缩不前,其余官吏唯恐避之而不及的时候,他能够挺身而出,恩威并施,冷静地处理了兵变这一棘手难题。 B . 赵挺之通晓地理历史,能结合实际作出科学论断。在是否变更宗城县址这一问题上,转运使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结果正如赵挺之所料,百姓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惨重。 C . 面对错综复杂的党争,赵挺之也会颠倒黑白,全力反扑。在召试馆职受到苏轼的指责后,他罗织罪名状告苏轼“诽谤先帝”,结果导致苏轼外放到徐州做通判。 D . 在官场沉浮多年,赵挺之经验丰富,手段老辣。一方面为与蔡京争权夺利,多次揭发他的罪状,一方面又明哲保身,请求辞去相位,到青州做地方官以避祸。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于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者卒徙之,财二年,河果坏新城,漂居民略尽。

    ②挺之退谓同列曰:“上志在息兵,吾曹所宜将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为州兵马掾,常徼守塞下。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①,从中郎将张奂为军司马,共击汉阳叛羌,破之,拜郎中,赐缣九千匹。卓曰:“为者则己,有者则士。”乃悉分与吏兵,无所留。稍迁西域戊己校尉,坐事免。后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明年春,将数万骑入寇三辅,侵逼园陵,托诛宦官为名。诏以卓为中郎将,副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征之。嵩以无功免归,而边章、韩遂等大盛。朝廷复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假节,执金吾袁滂为副。拜卓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并统于温。并诸郡兵步骑合十余万,屯美阳,以卫园陵。章、遂亦进兵美阳。温、卓与战,辄不利。十一月,夜有流星如火,光长十余丈,照章、遂营中,驴马尽鸣。贼以为不祥,欲归金城。卓闻之喜,明日,乃与右扶风鲍鸿等并兵俱攻,大破之,斩首数千级。章、遂败走榆中,温乃遣周慎将三万人追讨之。温参军事孙坚说慎曰:“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慎不从,引军围榆中城。而章、遂分屯葵园狭,反断慎运道。温时亦使卓将兵三万讨先零羌,卓于望垣北为羌胡所围,粮食乏绝,进退逼急。乃于所度水中伪立堰,以为捕鱼,而潜从堰下过军。比贼追之,决水巳深,不得度。时众军败退,唯卓全师而还,屯于扶风,封黧乡侯,邑千户。

(节选自《后汉书·董卓列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B . 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C . 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D . 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字,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女子十五岁行笈礼时,取的一个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 B . 羌,我国古代民族,主要分布在今甘、青、川一带。部落分散,以游牧为主,与汉人杂处从事农耕。 C . 太守,战国时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时为一郡最高长官。《桃花源记》中“诣太守”与文中“太守”相同,都指官名。 D . 假节,借给符节。皇帝将符节拿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当任务完成后,臣子可自行处理符节。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董卓外游结交部族首领。年轻时曾游历羌人的聚居地,广交部族首领。有部族首领来投奔他,他杀牛设宴款待。 B . 董卓力量过人使人生畏。他可以同时带着两副装箭的弓匣,左右奔驰发射,羌胡地区的人都十分畏惧他。 C . 董卓所得赏赐全部分发。他击败羌族人,升任郎中,得到了赏赐,便把赏赐全部分给将土,自己什么也不留。 D . 董卓用谋略保全了军队。在葵园狭被羌胡围困时,他就在要渡的河上修建一道水堰来假装捕鱼,暗地撤走了军队。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明年春,边章将数万骑寇三辅,侵逼园陵,托诛宦官为名。

    ②并诸郡兵步骑合十余万,屯美阳,以卫园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人。亿生,有毛被体,长尺余,经月乃落。能言,母以小经口授,随即成诵。七岁,能属文,对客谈论,有老成风。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江南转运使就试词艺,送阙下。试诗赋五篇,下笔立成。太宗深加赏异,命内侍送至中书,又赋诗一章,宰相惊其俊异。即授秘书省正字,特赐袍笏。俄丁外艰 , 服除,会从祖徽之知许州,亿往依焉。务学,昼夜不息。徽之间与语,叹曰:“兴吾门者在汝矣。

    淳化中,诣阙献文,改太常寺奉礼郎。献《二京赋》,命试翰林,赐进士第 , 迁光禄寺丞。咸平中,西鄙未宁,诏近臣议灵州弃守之事。亿上疏曰:“臣以为彼众方黠积财犹丰未可以岁月破也直须弃灵州保环庆然后以计困之尔。如臣之策,得骁将数人,提锐兵一二万,给数县赋以资所用,令分守边城,则寇可就擒,而朝廷得以无虞矣。”

    以久疾,求解近职,优诏不许,但权免朝直。亿刚介寡合,在书局,唯与李维、路振辈厚善。当时文士,咸赖其题品,被贬议者,多怨诽。王钦若骤贵,亿素薄其人,钦若衔之,屡抉其失;陈彭年忌亿名出其右,相与毁訾。上素重亿,皆不惑其说。亿母得疾,请归省,不待报而行。上亲缄药剂,加金帛以赐。亿素体贏,至是,以病闻,请解官。有嗾宪官劾亿不俟命而去,授太常少卿,许就所居养疗。

    天禧二年冬,拜工部侍郎。明年,丁内艰,未卒哭,起复工部侍郎。四年十二月,卒,年四十七。

    录其子统为太常寺奉礼郎。

    亿天性颖悟,自幼及终,不离翰墨。文格雄健,才思敏捷,略不凝滞,对客谈笑,挥翰不辍。精密有规裁,善细字起草,一幅数千言,不加点窜。当时学者,翕然宗之。而博览强记,尤长典章制度。喜诲诱后进,以成名者甚众。重交游,性耿介,尚名节。多周给亲友,故廩禄亦随而尽。

(选自《宋史·杨亿传》,有删改)

  1. (1)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臣以为/彼众方黠积财犹丰/未可以岁月破也/直须弃灵州/保环庆/然后以计困之尔 B . 臣以为彼众方黠/积财犹丰/未可/以岁月破也/直须弃灵州保环庆/然后以计困之尔 C . 臣以为/彼众方黠积财犹丰/未可/以岁月破也/直须弃灵州保环庆/然后以计困之尔 D . 臣以为彼众方黠/积财犹丰/未可以岁月破也/直须弃灵州/保环庆/然后以计困之尔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宗,庙号名,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商朝。 B . 丁外艰,古代丧制名,指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这种丧制通常仅适用于官员。 C . 进士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D . 工部,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三省六部制下,是中书省下属的六部之一。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杨亿天性聪慧,少年老成。七岁时就能写文章,与客人谈论,有老成持重的风度。 B . 杨亿身体羸弱,深受皇恩。因病辞官,皇上非但没有允许,反而给他许多特殊照顾。 C . 杨亿实事求是,富有谋略。讨论灵州弃守的事情上,杨亿依据形势建言,深得皇帝肯定。 D . 杨亿性情耿介,崇尚名节。他乐天助人,经常用自己的粮食俸禄周济亲友。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徽之间与语,叹日:“兴吾门者在汝矣。”

    ②王钦若骤贵,亿素薄其人,钦若衔之,屡抉其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绍兴三十二年,弃疾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 , 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乾道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庆元元年落职,四年,复主管冲佑观。久之,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无使,四年,宁宗召见,言盐法,加宝谟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奉朝请。寻差知镇江府,赐金带。坐缪举,降朝散大夫、提举冲佑观,差知绍兴府、两浙东路安抚使,辞免。进宝文阁待制,又进龙图阁、知江陵府。令赴行在奏事,试兵部侍郎,辞免。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赐对衣、金带,守龙图阁待制致仕,特赠四官。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故以“稼”名轩。弃疾雅善长短句 , 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绍定六年,赠光禄大夫。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呜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祐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

注:末作:古代指工商业。

  1. (1) 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呜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B .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呜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C .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呜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D .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呜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召对”是古代君王议事决策的一种方式。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宗教等方面的问题。 B . “庆元元年”,“庆元”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元年”则指的是使用年号的第一年。 C . “以‘稼’名轩”体现了文人雅士给自己的书房或居所命名的雅趣。唐刘禹锡《陋室铭》一文中的“陋室”也是如此。 D . “长短句”作为词的别名,主要出现在宋代以后,与唐代作为一种诗体名的“长短句”意义有别。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辛弃疾归宋后,展现非凡才能。他论述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时的人才,切中时弊, 后又作《九议》和《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庭,对形势的分析周密完备。 B . 辛弃疾受赏识,却遭小人忌恨。宁宗与他讨论盐法相关事宜,提拔了他的官职,还赐给他金带以示恩宠。后来,由于被小人诬陷举报,辛弃疾最终受降职处分。 C . 辛弃疾屡请辞,未受朝庭任命。差遣为绍兴知府、两浙东路安抚使时,他推辞不受。任命他为兵部侍郎时,也又推辞。后来被授予枢密都承旨,只是还没有受职就离世了。 D . 辛弃疾重农业,关注社会现状。他认为人生在于勤劳,要重视务农。南方存在贫富差距的原因,除过多的人从事商业影响了农业之外,还与土地兼并之患兴起有关。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弃疾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

    ②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尧佐进士及第 , 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其志。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朝邑县,会其兄尧叟使陕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事,降本县主簿。徙下邽,迁秘书郎、知真源县,开封府司录参军事,迁府推官。坐言事忤旨,降通判潮州。修孔子庙,作韩吏部祠,以风示潮人。民张氏子与其母濯于江,鳄鱼尾而食之,母弗能救。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召还,直史馆、知寿州。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振数万人。后为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

    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进枢密直学士、知河南府,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

    祥符知县陈诂治严急,吏欲罪诂,空县逃去,太后果怒。而诂连吕夷简亲,执政以嫌不敢辨。事下枢密院,尧佐独曰:“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复绳吏者?”诂由是得免。以给事中参知政事,迁尚书吏部侍郎。

    初,太后遣宦者起浮图京兆城中,前守姜遵尽毁古碑碣充砖甓用,尧佐奏曰:“唐贤臣墓石,今十亡七八矣。子孙深刻大书,欲传之千载,乃一旦与瓦砾等,诚可惜也。其未毁者,愿敕州县完护之。”尧佐少好学,父授诸子经,其兄未卒业,尧佐已成诵。及贵,读书不辍。善古隶八分,为方丈字,笔力端劲,老犹不衰。尤工诗。性俭约,见动物,必戒左右勿杀,器服坏,随辄补之,曰:“无使不全见弃也。”以太子太师致仕 , 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

(节选自《宋史·陈尧佐传》)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人奇志                    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 . 诬尧佐事                  饰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 . 空县逃去                  今其智反不能及 D . 无使不全见弃也            北救赵西却秦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所以得名“及第”。 B . 给事中,官名,侍从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隋唐以后掌管驳正政令违失。 C . 浮图,古人将道教建筑一概称为浮图,后逐渐转为专指高塔建筑。 D . 致仕,指官员交还官职,退休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尧佐因言降职,潜心政务。因议论政事被贬为潮州通判,他却毫无怨言,修庙建祠以教化百姓,捕杀鳄鱼,为民除害。 B . 陈尧佐情系百姓,以身作则。在寿州任职时,发生饥荒,他不但奏请朝廷免除当地百姓税收,还带头捐粮,并要求手下的官员捐米赈灾。 C . 陈尧佐为官正直,敢鸣不平。担任朝邑知县时,他主动揭发宦官方保吉的罪恶;祥符知县陈诂遭到手下官吏暗算,只有陈尧佐敢为他说公道话。 D . 陈尧佐好学多才,仁慈俭约。尧佐显达时仍坚持读书,擅长书法,善于写诗;他戒杀动物,破损器物衣服修补后继续使用。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②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复绳吏者?

  5. (5) 选文中记叙陈尧佐善于治水的事件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请根据名著相关内容填写人名
  1. (1) 小说《红楼梦》中,作者常借人物的口说出暗示家族命运的话。其中临死前托梦给王熙凤,说“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是;抄检大观园的时候说“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的是
  2. (2) 《边城》的结尾说“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意味隽永,引人联想。其中“这个人”指的是
  3. (3) 《呐喊》中很多人物都有典型性的语言。“一代不如一代”是说的;“救救孩子”是说的;“差不多”是说的。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叫“叙”或“引”;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古代还有一种送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或勉励之辞,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表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如《出师表》、《陈情表》等。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B . 苏轼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京合称“宋四家”;王安石曾花巨资疏浚黄河水道,却以失败告终。苏轼到任徐州后,面对黄河决口的水患,治水有方,成效显著;被贬密州时,苏轼俸禄微薄,闲时务农开垦了城东一块坡地,因此自号为“东坡居士”。 C . “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陈子昂、骆宾王。四杰之首王勃命途多舛,在南下探望被贬的父亲时,路过湖南的滕王阁,在席间写下骈文《滕王阁序》。骈文,也称“骈体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全篇多对偶句,讲究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 D . 在北宋,海南属于蛮荒之地,迷信之风盛行,文教也很落后,连秀才也很少有。苏东坡到海南后,三年里积极兴办学堂,授徒讲学;他传播药物、病理知识,设法改变了当地人杀牛祭神治病的陋俗。在他北归后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了乡贡,苏轼为此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后世人一直把苏轼看作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敬意。
下列关于陈忠实《白鹿原》的情节与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翻新白鹿村祠堂的工程由鹿子霖和白嘉轩负贵,前者负责直接的工程指挥,后者负贵后勤供应。同时鹿子霖和白嘉轩两家还合包了工程的大半费用. B . 鹿泰恒在白嘉轩提出翻新白鹿村祠堂时,隐约透露出对白氏父子修建祠堂太晚的不满,但白熹轩并没有多做解释,只是装作不大在乎. C . 祠堂里创办起学堂后,白嘉轩的妻弟朱先生推荐了同学徐秀才前往白鹿原学堂执教,并为此写下了亲笔书信给徐秀才. D . 徐秀才在上任学堂教师时,只说了一句话作为答辞:“我到白鹿村来只想教好俩字就尽职尽心了,就是院子里石碑上刻的忠义两字。”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雹神

蒲松龄

王公筠仓莅任楚中,拟登龙虎山谒天师。及湖,甫登舟,即有一人驾小艇来,使舟中人为通。公见之,貌修伟,怀中出天师刺,曰:“闻驺从将临,先遣负弩。”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

天师治具相。其服役者,衣冠须鬣,多不类常人。前使者亦侍其侧。少间,向天师细语,天师谓公曰:“此先生同乡,不之识耶?”公问之。曰:“此即世所传雹神李左车也。”公愕然改容。天师曰:“适言奉旨雨雹,故告辞耳。”公问:“何处?”曰:“章丘。”公以接壤关切,离席乞免。天师曰:“此上帝玉敕,雹有额数,何能相徇?”公哀不已。天师垂思良久,乃顾而嘱曰:“其多降山谷,勿伤禾稼可也。”又嘱:“贵客在坐,文去勿武。”神出至庭中,忽足下生烟,氤氲匝地。俄延逾刻,极力腾起,才高于庭树;又起,高于楼阁。霹雳一声,向北飞去,屋宇震动,筵器摆簸。公骇曰:“去乃作雷霆耶!”天师曰:“适戒之,所以迟迟,不然平地一声,便逝去矣。”公别归,其月日,遣人问章丘。是日果大雨雹,沟渠皆满,而田中仅数枚焉。

——选自《聊斋志异》

  1. (1) 我们在高中课文中读过的《聊斋志异》中的篇名是《
  2. (2) 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天师治具相

    其月日

  3. (3)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此先生同乡,不识耶?             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B . 接壤关切,离席乞免。           不物喜,不以已悲 C . 又起,高楼阁。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兰台之宫 D . 沟渠皆满,田中仅数枚焉           人非生知之者
  4. (4) 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少间”相似的一项是(    )
    A . 言奉旨雨雹 B . 质明 , 避哨竹林中 C . 无何 , 宰以卓异闻 D . 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5. (5) 把下列句子解释成现代汉语

    ①及湖,甫登舟,即有一人驾小艇来,使舟中人为通。

    ②此上帝玉敕,雹有额数,何能相徇?

  6. (6) 作者借这篇小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红楼回目中往往有对人物的“一字定评”,下列选项中与回目相对应的一项是(   )

____袭人娇嗔箴宝玉      平儿情掩虾须镯______晴雯病补雀金裘      紫鹃情辞试忙玉

A . 勇、贤、俏、慧 B . 俏、慧、勇、贤 C . 慧、勇、贤、俏 D . 贤、俏、勇、慧
作家作品: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唐代杰出的、哲学家,政治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四十卷,十卷,《师说》等。
下列对于称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 《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北面。“泰山之阳,汶水西流”说明汶水在泰山南面。 C .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D . 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因为是管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故合称“三辅”。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人是(  )
A . 晴雯 B . 袭人 C . 小红 D . 王熙凤
《红楼梦》中会借用诗词来写人物。透过一个人的诗歌,不仅能显示他(或她)的生活处境,还可以知其性格特点。下面这些诗句不是出自林黛玉手笔的是哪一项(  )
A .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B .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C .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D .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文言文阅读

秦攻赵,苏秦谓秦王曰:“臣闻明王之于其民也,博论而技艺之,是故官无乏事而力不困;于其言也,多听而时用之,是故事无败业而恶不章。臣愿王察臣之所谒,而效之于一时之用也。臣闻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是以贤者任重而行恭,知者功大则辞顺。故民不恶其尊,而世不妒其业。臣闻之百倍之国者民不乐后也功业高世者人主不再行也力尽之民.仁者不用也求得而反静圣主之制也功大而息民用兵之道也。今用兵终身不休,力尽不罢,赵怒必于其已邑,赵仅存哉!然而四轮之国也,今虽得邯郸,非国之长利也。意者地广而不耕,民赢不休,又严之以刑罚,则虽从而不止矣。语日:‘ 战胜而国危者,物不断也。功大而权轻者,地不入也。’故过任之事,父不得于子;无已之求,君不得于臣。故微之为著者强,察乎息民之为用者伯,明乎轻之为重者王。”秦王曰:“寡人案兵息民,则天下必为从,将以逆秦。”苏子曰:“臣有以知天下之不能为从以逆秦也。夫齐威、宣,世之贤主也,德博而地广,国富而用民,将武而兵强。宣王用之,后富韩威魏,以南伐楚,西攻秦,为齐兵困于毅塞之上,十年攘地,秦人远迹不服,而齐为虚戾。夫齐兵之所以破,韩、魏之所以仅存者,何也?是则伐楚攻秦,而后受其殃也。今富非有齐威、宣之余也,精兵非有富韩劲魏之库也,而将非有田单、司马之虑也。”于是秦王解兵不出于境,诸侯休,天下安,二十九年不相攻。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二》)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臣闻之百倍之国者/民不乐后也/功业高世者/人主不再行也/力尽之民仁者/不用也/求得而反静/圣主之制也/功大而息民/用兵之道也/ B . 臣闻之/百倍之国者/民不乐后也/功业高世者/人主不再行也/力尽之民/仁者不用也/求得而反静/圣主之制也/功大而息民/用兵之道也/ C . 臣闻之百倍之国者/民不乐后也/功业高世者/人主不再行也/力尽之民/仁者不用也/求得而反静/圣主之制也/功大而息/民用兵之道也/ D . 臣闻之/百倍之国者/民不乐后也/功业高世者/人主不再行也/力尽之民仁者/不用也/求得而反静/圣主之制也/功大而息/民用兵之道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博论意思是普遍教导,“博”与《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的“博”字含义相同。 B . 四轮指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交通极为便利,与现代汉语中的“四轮”一词含义不同。 C . 过任指超过承担能力的责任,“任”与《论语》“任重而道远”的“任”字含义相同。 D . 解兵意思是解除武装,“解”与《庖丁解牛》“所解数千牛矣”的“解”字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秦先阐述贤明的君王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百姓,又揭示君王统治与民心向背的必然关联,从而游说秦王放弃攻打赵国。 B . 苏秦深谙秦王的政治野心,劝解秦王让百姓休养生息,因为这是明君建功立业后的一贯做法,也是以静制动的用兵法则。 C . 苏秦一针见血地指出,即使秦国当下就攻占赵国的邯郸,也没有长远的政治利益,因此力劝秦王量力而行,索取有度。 D . 苏秦以齐国战胜而危的历史为例,巧妙地类比秦国的处境,把战事不断而国力空虚的危害分析得有理有据,利弊分明。.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意者地广而不耕,民羸不休,又严之以刑罚,则虽从而不止矣。

    ②寡人案兵息民,则天下必为从,将以逆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