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已在一个联网系统中搭桥,允许游戏者因为游戏缺一个人而查看是否有别的人对加入这一游戏有兴趣。游戏者可以选择他们想要的另一位游戏者出现的形象:他们的性别、发型、体格等。我第一次与这个系统有联系是我急于赴桥牌约会,我没有花任何时间树立我的机上形象。在我和朋友们开始游戏后,他们都给我发来信息,说我秃顶,说我没穿衣服(腰部以上,是屏幕上显示的唯一部分)。即使这个系统还没有将来系统会有的那种影像和声音交流,但它所具有的允许我们在玩游戏同时把文本信息传给对方的能力,也使玩游戏变成了一场真正的热闹聚会。

    信息高速公路不仅使人与远方朋友联系简单多了,还能让我们找到新伙伴。通过网络形成的友谊自然会引导见面聚谈。现在我们与我们可能会喜欢的人联系的方法是很有限的,但网络会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将用不同于我们今天用的方式,来见到我们的新朋友。仅这一点就会让生活更有趣。假如你想找到一个人打桥牌,信息高速公路会帮你找到一个水平相当、住在你附近或其他城市及国家的牌友。这种让相隔甚远的参与者玩交互式游戏的方式并无什么新奇之处。多少代的棋手一直在用邮件来持续这种游戏。不同之处在于运行在网络上的应用程序使棋手们容易找到情趣相投者,还能够使棋手们像面对面下棋那样以同样的速度一起下棋。

  1. (1) 根据第一段,说明科普文的语言风趣有何作用。

  2. (2) 第二段开头一句有何作用?

  3. (3) 网络会改变人们生活的什么情况?

  4. (4) 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条与鲸鱼有关的新闻,刺痛了所有人的双眼。在挪威西部海岸,人们发现了一条巨大的鲸鱼,搁浅在海岸的沙滩上。当地科学家赶到现场时,这头痛苦的鲸鱼已经无法挽救,只能对其实施安乐死。然而在对鲸鱼进行解剖,以探究搁浅的原因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这条鲸鱼的胃里没有一点儿食物,却被30个塑料袋塞满,其中最长的塑料袋,长度甚至达到了2米半!

    除了鲸鱼这种体型大、靠吃浮游生物为生、一不小心就吞一堆塑料袋的生物之外,其他海洋生物也深受困扰,比如好奇心很重的海豚,和眼神不好、爱吃水母的海龟,等等。绿色和平组织2016年8月25日发表报告指出,全世界每秒钟有超过200公斤塑料被倾倒入海洋,累计每年有超过800万吨塑料留在海洋当中。

    马里亚纳海沟,是人类栖居的地球上最深远的神秘之域。这个深度达10911米的深海海沟,比陆地表面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都要多出2000余米。这里距离我们人类生存的世界太过遥远,因此一直被认为是地球上最神秘的一片“净土”。然而科学家们最新的研究结果却表明:在马里亚纳海沟深处的生物体内,竟然发现了早已被禁止使用的化工原料 ——PCBs(多氯联苯)。

    多氯联苯,由于稳定的化学性质、良好的耐热性及电绝缘性能,自二十世纪初被人工合成后,广泛应用于工业制成品。但也正由于它具有的特性,所以无法被大自然降解,只能通过焚化、辐照、化学降解等会产生二次环境污染的方式进行分解处理。更为重要的是,多氯联苯是一种致癌物,1968年及1979年,日本及台湾分别出现因多氯联苯污染米糠油而导致的大规模人类中毒和死亡事件,这两起事件和“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一起,位列“二十世纪十大环境污染公害事件”。

    多氯联苯容易累积在脂肪组织,造成脑部、皮肤及内脏的疾病,并影响神经、生殖及免疫系统,会导致人体数十种以上的病变,且会经由母体胎盘或哺乳传给下一代。孩子在长大之后,则可能出现智力与体力发展迟缓等现象。绝大多数的受害者历经数十年,身上仍残留排不出去的毒素。

    科学家们认为,这次发现的多氯联苯残留,很可能是随着动物尸体以及一些塑料垃圾漂流并沉到了海沟深处。而很多生物在觅食时又会吃掉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而科研人员从深达10047米的克马德克海沟(Kermadec Trench)的深海生物体里,也发现了同样由人类合成的化学物质残留。这两个海沟之间的距离,超过了7000公里。


材料二:

    意大利机器人“Dustbot”其实是个分类回收垃圾桶。它虽然长得很萌,行为却是很严谨的。意大利的垃圾分4类:玻璃、塑料、纸张和厨余。如果你一不小心放错了类,是会被Dustbot拒收的。

    当然,Dustbot只是一个尝试性产品,最初设计的目的是到那些卡车去不了的小巷子里收集垃圾。2009年在意大利投放试用的也只有两台而已。两年过去了,Dustbot的故事再无下文,垃圾分类仍然是耗时耗力的巨大工程。

    事实上,世界各国在处理垃圾、尤其是垃圾分类上所做出的努力远远不止研发一个机器人这么简单,更庞大的系统比比皆是。譬如,在斯德哥尔摩的汉马贝滨海新城(Hammarby),垃圾筒简直是无底洞——无论你扔进去多少垃圾,都不会满溢。而且,就算你在垃圾筒旁蹲守上一年,也逮不住一个收垃圾的人。原来,此区采用的是垃圾地下自动收集系统,类似一个巨大的地下吸尘器,垃圾们在“吸管”中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奔向垃圾收集站,速度媲美地铁。

与传统方式相比,这套垃圾自动收集系统效率更高:在垃圾量正常的情况下,用传统方式收集垃圾需要用150个小时,而垃圾自动收集系统仅需1.4小时,其效率是传统方式的100多倍。当垃圾量多时,这套系统的优势更加明显,1小时就能处理传统方式耗时400小时才能处理的垃圾。

    当然,这套系统是完全建立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的。只有垃圾在投放时分类明确,系统对垃圾的后期处理才能高效。事实上,瑞典传统垃圾分类为14类,而自动收集系统的分类则为7类。

    说到垃圾分类的源头——民众自发分类投放,日本堪称世界上规则最为严苛的国家。整个分类系统令人叹为观止:基础分类为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类、有害类,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分类,每个子分类又继续分为孙分类……简直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例如横滨市,垃圾类别为10类,政府给每个市民发了长达27页的手册,其条款有518项之多:口红属“可燃物”,用完的口红管则属“小金属物”;袜子一只属“可燃物”,两只且“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则属“旧衣料”;领带“洗过、晾干”才属“旧衣料”,否则又是“可燃物”……这还不算烦,德岛县上胜町的垃圾细分到44类,保证你每扔一次垃圾,都要受到极高的智力挑战。


材料三:

    垃圾分类除了要有“不放错”的智慧,还需要一点“不怕麻烦”的精神。就厨余垃圾的回收来说,很多人习惯用塑料袋把垃圾装起来,整袋扔进垃圾桶……请注意,塑料袋不属于厨余垃圾,装厨余垃圾最好使用容易自然降解的废纸,或者将垃圾倒进垃圾桶,装垃圾的袋请转身放进可回收垃圾桶。

    那些可回收的废纸,往往也不能简单地扔进垃圾桶。例如我们常见的像利乐包装这样的装牛奶的纸盒和纸袋,里面残留的液体会对垃圾回收造成很大影响。在日本,人们通常会把它洗净、晒干、压扁才能作为可回收垃圾。回收后的利乐包装可以做成文具、桌椅和建筑材料等,用途多多。如果这些包装混着各种牛奶、饮料、油污,增大回收成本、降低利用率不说,简直就是断送了这些“宝贝”重获新生的前程。

    还有一类我们不太喜欢的“日常用品”的再回收过程也有点繁琐,那就是药品。在德国,过期药品的分类非常严格,纸盒、玻璃瓶等包装可以回收,放入黄色可回收垃圾桶;过期药品捣碎用纸包好,放入灰色特殊处理垃圾桶,专门销毁。所以,过期药品属于特殊垃圾,整瓶扔进一个垃圾桶也是一种分类不当的行为。此外,有些垃圾出于卫生方面的原因,也需要格外注意,例如用过的卫生巾、宠物草垫、膏药、绷带、止血塞、动物粪便、药棉和药棉棉杆、尿布。如果随意丢弃,它们散发到空气中的各种病原生物、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简直就是低等级的定时“生化武器”,可能危害人民的健康。

    说了这么多,虽然听上去有些麻烦,其实都是些举手之劳。垃圾分类并不仅仅是贴在墙上的口号,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改变可以从小事做起,从简单做起。下次,当你手中出现一件需要扔弃的垃圾,多花两秒想想它应该放在哪里,哪怕只是把干的垃圾和“汤汤水水”的垃圾分开,也会有利于变废为宝。


  1. (1) 下列对于材料一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很多海洋生物诸如鲸鱼深受塑料以及其他人类废弃物的困扰。 B . 多氯联苯无法被大自然降解,目前的分解处理法必然会污染环境。 C . 克马德克海沟发现的多氯联苯残留是海洋生态循环恶化所致。 D . 人类对海洋的污染有可能超乎我们的认知,甚而危及人类自身。
  2. (2) 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世界上很多国家在推行垃圾分类和处理上已经做出了各种探索和努力。 B . 意大利机器人Dustbot的故事再无下文,可见当初的设计理念是错误的。 C . 汉马贝滨海新城的垃圾桶简直是无底洞,是因为其垃圾收集站足够庞大。 D . 日本的垃圾回收做得很好,是因为其民众的智力水平能够应对规则的挑战。
  3. (3) 下列最适合做材料三的标题的一项是(    )

    A . 垃圾分类智慧多 B . 垃圾分类有点“繁” C . 为了资源和环境 D . 垃圾分类的方法
  4. (4)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对垃圾进行科学分类处理的好处。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许多批评家主张散文不得放弃“边界”。即使古代散文不存在一个稳定的散文文类,现代散文也到了建章立制的时候。然在我看来,散文的“边界”可以撤除;换言之,诗、小说、戏剧之外均可成为散文。事实上,这就是我认定散文疆域的参照坐标。诗的节奏、押韵以及铿锵语调具有严饬的形式感——这一切无不展现出摒弃世俗的美学高度;散文则是流水般的叙述话语,而且,这种叙述话语松弛、从容,直面琐碎卑微的日子,充满日常的烟火气息。因此,散文与小说时常面目相近,甚至不分伯仲。考察二者的区别,许多人聚焦于“虚构”:散文必须纪实,小说允许虚构。为什么小说拥有虚构的特权而散文不得染指?在我看来,与其说小说占有了虚构之利而将笨拙的纪实扔给了散文,不如考虑二者的分疆而治带来了什么。小说必须有偿使用虚构,它通常以传奇性、戏剧性和悬念回报虚构——即以想象打破庸常现实的平淡与乏味。相反,散文不屑于虚构,它的自信是洞悟平淡背后的玄机与妙趣,以内心的起伏取代情节的跌宕。不言而喻,以上粗糙的概括忽略了许多例外,这犹如放弃细节的精雕细琢换取基本轮廓的浮现,仅仅列举几个有限的参照标识,散文的“边界”勘察远未精确。王若虚的《文辨》曾经对于文体发表了一个睿智的观点:“定体则无,大体须有”,意即各种文体规范并非僵硬的教条。必要的时候,文学必须有勇气破门而出。

(选自南帆《文无定法》,有删改)

  1. (1) 作者为什么认为散文的“边界”可以撤除?
  2. (2) 作者认为散文与小说有哪些异同点,请简要概括。
  3. (3) 简要阐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大通信运营商谈网信事业:安全、创新、人才缺一不可

光明网北京4月26日电(记者 李政葳)25日下午,中央网信办召开了贯彻落实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精神的互联网企业家座谈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代表在座谈会上,结合实际工作和今后规划分享了各自的体会。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要狠抓物联网业务

发展网信事业离不开核心技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经理李跃认为,今后互联网的发展要狠抓物联网业务。目前,物联网已成了很多行业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重要抓手,今年要推动实现1亿物联网用户,推进窄带的互联。在4G基础上推动5G技术的发展,另外,在IT转型方面,应大力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切实把创新发展融入日常工作各个方面。

如何“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李跃认为,网络信息安全产业涉及千家万户。当前,中国移动每月拦截的垃圾短信超3亿,每月封堵的国际诈骗电话三千万次以上,每月拦截色情网站1.3万个。另外,李跃还提到,在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的同时,还要看到网络安全方面的人才需求,“因为好方案也依赖于人。所以,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网信机制建设。”

中国联通: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不容忽视

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网络,这为运营商提供了艰巨任务,也让我们感到责任重大。”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党组副书记陆益民认为,网信事业建设离不开基础网络和基础通讯服务能力的提升。今年以来,中国联通积极落实网络强国、宽带中国战略,以及提速降费的部署,移动网加大4G网的建设,固网加强相关设施的建设。“一季度4G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国县以上城市和大部分乡镇,覆盖密度大大加强。”

陆益民还表示,在加强技术层面创新的同时,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也不容忽视。“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是运营商义不容辞的责任。”陆益民坦言,在做好各项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基础上,须加强体系防范,健全内部安全体系建设;加强技术防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升数据安全应急处置的能力,保证企业内部平台安全。

中国电信:大规模引进技术人才推动转型

如何将网信事业惠及千家万户?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杨小伟表示,中国电信未来三年将持续投资两千五百亿左右,主要用于4G网络和有线光纤网络发展,加大4G“光改”力度,将过去ADSL模式全部改成光纤,让最偏远的农村都能享受50兆以上的高带宽接入。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根据习总书记在19日座谈会上的这一论述,杨小伟表示,公司将对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进行梳理,落实实名制工作,以确保用户的信息和数据安全。

“过去,公司人员在传统基础网络方面较多,于互联网核心技术方面相对较为欠缺,我们需要做一些大规模的人才引进计划,通过几年时间实现电信人才转型。”杨小伟说。

(有删改)

  1.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在中央网信办召开的互联网企业家座谈会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代表都在实际工作和今后规划等方面分享了各自的体会。 B . 因为发展网信事业离不开核心技术,且物联网已成了很多行业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重要抓手,所以,李跃认为,今后互联网的发展要狠抓物联网业务。 C . 在4G基础上推动5G技术的发展,在IT转型方面,大力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这些都是将创新发展融入日常工作的具体表现。 D . 本则新闻除主标题外还有三个小标题,小标题分嵌于新闻材料之中,简练、准确,有概括性,介绍了新闻每一大部分的内容,具有分类的作用。
  2.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中国移动每月拦截的垃圾短信超3亿,封堵的国际诈骗电话三千万次以上,拦截的色情网站1.3万个,以上数据说明当前网络安全隐患已得到控制。 B . 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老百姓就能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网络,中国网信运营商就能完成自己的任务,网信事业也就能发展起来。 C . 通过落实网络强国、宽带中国战略,以及提速降费等部署,中国联通实现了4G网络覆盖全国县以上城市和乡镇,覆盖密度大大加强的目标。 D . 为了让网信事业惠及千家万户,中国电信未来三年将加大投资力度,做好发展有线光纤等工作,让最偏远的农村都能享受50兆以上的高带宽接入。 E . 本则新闻的主标题并没有刻意追求趣味性,但概括了新闻材料的主要内容,可以协助读者理解新闻内容,让读者一下子就能把握新闻的核心。
  3. (3) 结合所给材料说一说如何加强网络信息安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速度与激情——中国科技的世界印象

    2016,中国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只是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成就。在海外科研人员看来,这里的科学家正用“速度与激情”,书写着另一个中国奇迹。

成果:春色满园关不住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太空停留33天、“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暗物质卫星“悟空”成功运行一周年、天舟“大空快递”、国产航母下水、C919首飞……一系列井喷的科学成果,不仅让国人“自嗨”,也获得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科研人员纷纷点赞。

    “‘悟空’是中国的首颗空间高能粒子探测卫星,也是中国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我很高兴看到它运行状况优异,且数据分析取得重要进展。”意大利佩鲁贾大学博士乔万尼·安布罗西说。

    “中国能够启动量子卫星,可能出乎一些西方观察家的意料。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领域。”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航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登普斯特表示。

    天舟一号太空“快递小哥”只运货不送人,货物运载量将是俄罗斯进步号无人货运飞船的3倍,在功能、性能上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C919首飞直播时,外国网友惊叹居然有驾驶舱的实时画面,有人甚至呼吁波音和空客下一次的新机型首飞时也“搞一个”。

    中国对科研重器的投入力度,让海外同行们羡慕不已。在他们的眼中,中国所取得的成就非常“酷炫”,定会推动全人类科技进步。

速度:轻舟已过万重山

    让海外科研人员点赞的,是中国科研进展的惊人速度。用法国大学教授达尼埃尔•科昂的话来说,这个成长速度“如同火箭升天”。

    安德鲁·登普斯特的专长是卫星导航领域。在他看来,中国北斗系统的发展堪称奇迹。“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是仅有的两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但北斗系统却在短时间里崛起,它也已准备好在全球范围投入使用。”

    乔万尼·安布罗西对中国科研的决策力和执行力印象深刻。他表示,无论是“中国天眼”还是“悟空”,很多国家都不可能在短短五六年间完成从创意到立项再到落成的过程,但中国却一次次用事实证明了他们具备这样的速度。

    “中国加快了通过科技征服未来的脚步。”达尼埃尔·科昂说,“并且呈现出非常好的发展特色。”

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

    随着暗物质卫星“悟空”不断向地球传来数据,中国有望在暗物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乔万尼•安布罗西表示,正是因为暗物质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的20年坚守,从当初一个不被同行认可的idea,一步步变成一个可能会改变人类认识暗物质进程的成果。

    作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专家,达尼埃尔·科昂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表示钦佩,“我知道她,并不仅仅是因为她曾获得诺贝尔奖,而是因为她能够汲取中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在治疗疟疾这一世界性疾病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我对她十分崇拜,在那个时代里,她能尝试用这种药物研究治疗疟疾的方法非常有勇气。”

    达尼埃尔·科昂表示,中国拥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科学家。这得益于中国的教育体系能够让所有人,包括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机会学习知识,可以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机会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未来: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于中国科技的未来,他们怎么看?

    “大有前景!”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科学家保罗·欧亚拉说。

    “中国的崛起,将加剧世界科技领域的竞争。”达尼埃尔·科昂说。他认为,英美在科技上长期领先让他们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而中国的强势崛起,必然能够激发世界强国发展科研的斗志。

    “只要这样继续努力下去,中国获得更多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曾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说。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也被视作中国科技崛起的潜力所在。达尼埃尔·科昂表示,若想成为伟大的科学家,首先要是一个诗人。因为超越现有知识体系离不开大胆设想。“中国科学家的思维如同中国文化一样,充满了想象力和诗意。相信这也是促使中国能够在科技探索方面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新华社“中国网事”)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舟“快递小哥”,不仅运载货物量远超俄罗斯进步号无人货运飞船,而且在功能、性能上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B . 在法国科学家达尼埃尔·科昂看来,中国科研进展速度惊人,意大利科学家乔万尼·安布罗西也认为,这在其他国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C . 屠呦呦受到国际同行的钦佩甚至崇拜,原因主要是,她在那个时代里,能够汲取中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大胆尝试研究治疗疟疾的方法。 D . 英美两国在科技上长期领先使他们失去了前行的动力,只要中国奋起直追,不仅可以强势崛起,还可以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新时代的中国奇迹,不仅指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成就,还包括以令世界瞩目的“速度”为特点的科技成长。 B . 中国科技的“激情”,不仅表现为一系列井喷式的科技成果,也表现为昂扬奋发的精神与“大有前景”的未来。 C . 在全球化的时代,科技的进步更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对科研重器的投入力度之大,不仅让海外同行艳羨,而且将会加剧世界科技领城的竞争,推动共同发展。 D . 本则材料通过借用大量外国科学家的评判来展现中国科学技术取得的突出成果,不仅视角独特,而且更为客观。 E . 站在新时代看,不论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技术,还是眼下以高新尖端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无不显示中国科技的世界领先地位。
  3. (3)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能够在科技探索方面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他生物残骸等自然物质,微塑料的性质稳定,但是,微塑料也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因为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分类、利用等。此外,如果没有政府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推广工作也会困难重重。

    ⑦面对现在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我们从上到下都应该行动起来。让我们共同向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宣战!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13日;有删改)

    链接:

科学家已经在许多食品中发现了微塑料。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只海洋生物贻贝中含有1.8个微塑料粒,每公斤食盐中含有1~10个,每瓶啤酒中甚至含有上百个。微塑料对人的危害要考虑剂量。东海每立方米的海水中只含有几个甚至不到一个微塑料粒,虽然微塑料可以通过水产品等进入人类食物链,但其对人类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未被科学证实。

(选自《南方周末》2018年5月17日;有删改)

  1. (1) 下列对“微塑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体积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的生物相当,能随着洋流流动。 B . 微塑料是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从而形成的塑料微珠,进入环境会产生污染。 C . 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体现在其加速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了其他物种的入侵。 D . 人类食物链中的微塑料来源于水产品,其对人类的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有待科学证实。
  2. (2)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先用新闻引出话题,接着介绍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和分类,然后说明其危害及治理面临的困难。 B . 选文第②段列举的数字,说明海洋塑料垃圾数量多,存留时间长,表明治理海洋塑料污染形势严峻。 C . 微塑料对海洋的污染表现在它能像小船一样随洋流旅行,进入超深渊带,产生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 D . 塑料垃圾的再分类、循环利用和设备的运行管理、推广,是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投入使用后的新课题。
  3. (3)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分析可能导致海鸟死亡的几种原因。

    英国南极科考队在距离极点1500米的南乔治亚岛考察时,在死亡的海鸟胃中发现了微塑料、包装袋碎片等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噪音和价值判断

何满子

    无声的世界是悲哀的,这毋庸说;但嘈杂轰乱的噪音也是生态污染,这大概也是常识。于是,人们厌恶扰人清梦的高音喇叭,厌恶令人肉麻齿浮的高分贝的金属锉锯声,厌恶搅得人心慌意乱的喧嚷和吼叫,厌恶涎皮笑脸的无休止的插科打诨,等等。人们即使不是为了公益,只是为了自卫,也有权发发话,向社会作点诉求。听惯噪音、喜欢这种调调儿以及要显得本人大度能容的人物,似乎也正不必讥嘲那些想耳根清净而发话的人。不应该是多样化、多元化的世界么?那么有人对听不惯的噪音发点话也无妨纳入多样化多元化的声音里,不必嫉视吧。

    当然,噪音也是一种价值判断。你说城市里放鞭炮吵得人心烦意乱,吓得婴儿惊悸、老人心脏病猝发;他说这是制造欢乐祥和气氛。你说《周易》科学占卜、《麻衣神相》现代化相面是宣传迷信,蛊惑人心;他说其中大有玄妙,是科学尚未究明的超科学。如此等等,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各人的判断就是不一样。但也该让大家判断判断,是非尽量求得共识。

    城市放鞭炮和迷信活动之类是可以靠行政手段禁止或限制的,当然禁了或限了也很难根绝,有人喜欢这些调调儿,你也拿他没有办法。那是必须加以年月,待全民的文明水准提高以后才庶几能消歇的。有些东西则不能禁,也无需禁,再说,禁也禁不掉。它利弊兼有,影响又广泛,只能容许其存在,但不宜任其泛滥成灾,让噪音弥漫全社会,压倒正声。依靠什么才能做到使噪音收敛呢?恐怕主要要靠舆论力量,靠明智的价值评断争取社会更多的认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导向。

    例如,娱乐性、消遣性的不少玩艺,就有大量庸俗甚至恶俗的趣味腐蚀着社会,以其通俗和某些感官效果引诱得大批的人发烧。如那些与严肃音乐艺术无缘的歌星演唱,蒙面大盗之类的劣等文化,耍嘴皮子玩个梦的痞子腔文学等等。能逗乐,可以化严肃为一笑,有那么一点也可以让人间不太寂寞,也能显示一下文化的多样性或多元化。然而,若嫌这些玩艺泛滥得还不够,曲予辩解,为之鼓吹宣扬;其终极理由则为有这些玩艺至少胜于无声的世界,更以为采取如此的态度才是“有容乃大”,那就纵使不追究价值判断上的问题,至少也应说是过犹不及了。

    人们从身历的过去厌恶无声的世界或清教徒戒律的世界,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盼望金鼓齐鸣百音并奏不等于要把世界全让给大声怪叫或吱里哇啦的噪音。舞台上少不得有一二小丑做点怪相逗乐,但满台小丑,奉小丑为舞台艺术的极致,总非文化之福吧。

    又有一说,市场是不以价值判断为转移的,说是白费神。更多的人还认为市场经济发展下去,新文化、新道德会自然形成,该淘汰该衰竭的会自行让位或敛迹,一切都会自行平衡,文化也就会自行推向高层次。这种市场经济万能论其实就是通常所说的商品拜物教的延伸,应该说是不负责任的托词。果真如此,则文化价值判断就根本无用,发议论者都是吃饱了撑的。这倒是信奉了黑格尔老人的命题: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于是人只能俯伏在噪音之前,无能为力,反不如找理由给原已泛滥的低档次文化辩解,努力发现其如何美妙,犬儒主义地迎合时尚,既显示宽容,又自居新潮,才是计之最得者也。“劝君莫忧愁”,实行这一妙计的人是有的。

(有删改)

  1. (1)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论述层次。
  2. (2) 噪音和价值判断有怎样的关系?请依据第二至四段内容加以概括。
  3. (3)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末画线句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森林的枢纽

戎  可

    红日待升,晨雾缥缈,远山如幻。林中某处,黑啄木凌厉的叫声一如既往,转眼间百鸟齐鸣,如歌如朝。百鸟来朝是人类的想象,天下万物实在无高下之分。但是确实,某些物种似乎更加重要,如同枢纽。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啄木鸟,森林将会怎样?

    《辞源》说,枢纽,“比喻事物互相联系的中心环节”。这个中心环节如枢如纽,本身并不起眼,然而一旦缺失,整个系统却会发生重大改变。1969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生态学家罗伯特·T·佩因提出了关键种的概念,它的英文是keystone species,其中keystone的本义是指石拱门上方中间的那块石头,它在所有组成拱门的石头中受力最小,但没有它,拱门就会倾倒,keystone的含义与汉语里的“枢纽”异曲同工。

    关键种的概念并非凭空而来,佩因教授分析了一系列的例证,特别是他在1966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开始于1963年,他在离西雅图不远的马考海湾做了一个有趣的去除实验。马考海湾在太平洋东侧,满是石岸而无沙滩。佩因选择了一块海滩作为样地调查底栖生物。样地的中段——中潮间带,布满了贻贝、藤壶和一种称为“茗荷儿”的节肢动物,这些动物都固着在岩石上。有一种海星以这些动物为食,哪种动物增多,海星便优先取食哪种,所以没有谁能占据绝对优势。低潮间带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较短,生物种类急剧增多,甚至包括了4种大型海藻。除了刚提到的3种动物的幼体,另一种藤壶零散地附着在岩石上,夹杂着些海葵。两种石鳖和两种帽贝四下爬行,几只海兔(裸鳃类软体动物)在海绵上缓缓爬过,贪婪地摄取着它们的食物。

    实验中精彩的部分来了,佩因取走了样地里的海星。3个月后,原本只分布在低潮间带的那种藤壶,竟然占据了样地60%~80%的空间。随后的9个月里,小个头儿的贻贝和茗荷儿迅速生长,到处都是它们。再往后,茗荷儿也消失了,遍地贻贝。它们侵占了几乎所有的岩石,其他生物无处附着,结果藻类只剩一种,海葵所剩无几,石鳖和帽贝爬向别处,海兔也随着海绵的消失而消失。这样演替的结果,虽然生物量大大提高,但物种数却从15种迅速降到了8种,甚至更少。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减少的问题在于,一旦环境变得不适于这区区几个物种的生存,整个生态系统将面临崩溃。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去除了几只能够控制固着生物生长的海星。

    这个例子里的海星,便可称之为“关键种”。它们虽数量不多,却对生态系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关键种这个概念的意义在于,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处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我们只要保护好这个物种,那么生态系统就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自我维持着它的结构和功能。而从理论上讲,保护一个关键种,所花费用应该不大,四两拨千斤,何乐而不为?

    像海星这样,通过捕食稳定了生态系统结构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地上的老虎、天上的雄鹰和海边的海獭,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特别强调保护这些动物的意义所在。但是关键种至少还有另外两种可能的形式,其中一种是基于互利共生关系的关键种。比如在澳大利亚西部,食蜜鸟给很多种植物传粉,也取食它们的花蜜,彼此互惠互利、互相依赖。但当橡子山龙眼开花的季节,它的花却是食蜜鸟的唯一蜜源。在这种情况下,橡子山龙眼就成了关键种,因为一旦它开不了花,食蜜鸟种群就会衰落,其他的植物也将跟随着无法繁殖。

    与上面两类关键种不同,生态工程师为其他生物创造生态位,是另一种形式的关键种。比如水獭修筑的水坝,像工程师一样改变了局部环境,不仅促进了森林的更新,更为一系列物种的生存提供了资源。再比如啄木鸟,它在树上凿出的大大小小的洞,为真菌、昆虫的生存提供了便利,给各种小型兽类、鸟类的隐蔽和繁殖提供了空间。啄木鸟吃虫,它的数量不会太多,否则就意味着树干里的虫太多,森林也就不复存在。但如果没有啄木鸟,我们无法想见,那些依赖于它的洞穴的动物将何去何从,森林又将是一个怎样的面貌。

    关键种是个美丽的保护生物学概念,但在真实的世界找到这样一个枢纽却难上加难,这是因为物种间的复杂关系,往往远超常人的想象。我们能做的,就是到森林里多走走,多观察、多体会、多分析,大自然会告诉我们答案。也许,这就是荒野精神。

(摘编自2016年7月1日《中国科学报》)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 关键种在英文里的意思与枢纽的意义相近,它所起的作用也和枢纽一样,一旦缺失,整个系统就会发生重大改变。 B . 佩因教授所做的“去除实验”,在去除样地的生态环境后,导致生物量提高,而生物物种却迅速减少。 C . 我们只要保护好一处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这个生态系统就能够自我维持着它的结构和功能,长久地生存下去。 D . 物种之间有着复杂关系,所以在现实世界里找到一个关键种很难,而保护一个关键种更难,因此可以说关键种只是保护生物学的一个概念。
  2. (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头,以“红日待升,晨雾缥缈,远山如幻”的描写,表现出百鸟和鸣的美好景象,激起人们对美妙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B . 在“关键种”概念提出时,文章先引用《辞源》中关于枢纽的解释,再用英文的构成,准确而形象地说明其作用,体现了科普文章的特点。 C . 关于佩因教授的去除实验,文章采用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详细地讲解了实验的样本特点和实验的过程,让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其实验的意义。 D . 本文在介绍“关键种”时,列举了两个最典型的关键种——啄木鸟和海星,这样由点到面,准确地分析了关键种的作用。
  3. (3) 在生态环境中,关键种有哪些作用?这个概念的提出有什么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习.平总书记已经给我们提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总思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是在原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概念或事物的基础上主观能动地转化成为前所未有的、客观能够认可的概念或事物;“创新”,是在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地发展成为超出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模式、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因此,中医药创新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固本”原则。创新以传承为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医药学的创新不是毁古弃旧、标新立异,更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厚积薄发的必然产物。

    二是“强基”原则。创新以需求为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要做真正有益于科学发展、人民需求的创造与发明,脱离了实际需求的创新就是毫无应用价值的“屠龙术”。

    三是“守恒”原则。创新是“知行合一”的持久战。“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科学研究、继承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创新就必须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创新最需要的是“恒心”,要像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那样抓住研习中医药典籍获得的灵感,坚持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研究工作,有着百折不挠、深掘精研、不断创造、创新、提升的意志与精神。

    四是“出新”原则。创新以创举为功,“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要特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标准、严要求、细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创新。虽然创新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功,但每一个致力创新的中医人都应明志笃行,以创新高度为追求,开拓进取,填补空白,实现有品质、有价值、有成就的成功创新。

(摘编自孙光荣《创新:知行合一持久战》)

材料二: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

四诊

望、闻、问、切

八纲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辨证

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诊断

常见疾病诊断及证候诊断;症状鉴别;病案书写

(摘编自《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总结》)

材料三: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催生下,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中,“中医”是我国上报35个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可见,从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

(摘编自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

  1. (1) 下列内容不符合中医药创新所坚持的原则的一项是(    )
    A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B .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C .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D . “上善若水,处下不争,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习总书记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提示的总思路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中中医药创新应坚持四大原则。 B . 中医诊断学以四诊、八纲、辨证和诊断为基础,讲究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结合“八纲”对病人进行分析“辨证”,从而做出诊断。 C . 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的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 D . 国家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中医”是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5个“非遗代表作”项目的首选项。
  3. (3) 请结合材料,分析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北斗”覆盖琼宇,“天问”寻访火星,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使悠远的古老传说塑形于“当代神话”,令科幻和现实更紧密地交织于中国人的日常。

科幻作品发展至今,“强设定”和“高概念”已然不再新鲜,与视觉冲击力强劲的特效相比,科幻电影中的“科幻精神”与“人文内核”中那些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人性叩问、社会思辨、生活点滴,才更为引人共鸣、震撼心灵。想象未来的边界,正是为了看清当下,令观众从一部科幻作品中,得以看见未来、看见众生、看见自己。唯有生根于现实,寻找到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科幻之路,才是中国科幻文化和相关文学、电影等作品创作在新阶段的必由之路。

对科幻电影而言,技术铸其形,思想赋其魂,用中国人的东方智慧,讲述中国人自己的生命故事,以人类共有的情感连接全世界的命运共同体,绝非“技术层面”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从世界文明的疆域中寻找到属于我们自身文化在新时代关于“未来”的定义和定位。这一切绝不仅仅是科幻文化或相关产业的一时之功能够抵达,而需要更为漫长的时光与积淀,更多经济建设者、文化建设者与多方面行业人才共同凝心聚力。在文化教育层面,一批文化研究学者和身兼创作者与研究者的青年作家们,正积极滋养着科幻文化与大众趣味的沃土;与科幻相关的文化学科与研究单位相继开设,并持续发展、培育人才、增强影响。文化争鸣与产业发展交相辉映,才能更好地令科幻文化与产业蒸蒸日上。

展望前景,从“一纸文件”到“一种常态”,从一部作品的“精彩”到一个时代“经典”,中国科幻的新征程,绝非是某个阶段的暂时性突破或模式化重复,而是需要多维且全面的结构性发展。人类的想象从未停止,有关梦想的故事讲述无尽,而科幻的事业终将薪火相传。

(摘编自覃皓珺《中国科幻:古老传说成就当代神话》,《光明日报》2020年10月28日)

材料二:现人类世的科幻文学又可以称为近人类世科幻,指发生在与人类世开端不远的现在和近未来的科幻故事,这类故事更多的是反映现实人类遇到的或即将遇到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从科幻理论研究来说,现人类世的科幻文学或者可以说是科幻现实主义的一种,代表的是科幻现实主义中有关人与自然话题的科幻。

陈楸帆曾在2012年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时说过:“科幻在当下,是最大的现实主义。科幻用开放性的现实主义,为想象力提供了一个窗口,去书写主流文学中没有书写的现实。”正如他所言,中国的现人类世科幻文学写作也是基于与现实的关系。他在《荒潮》中描写了一个全球化产业链下回收电子垃圾的小镇“硅屿”。异化的垃圾人与享受着全球化“高尚生活”的新富阶层共同生活在“硅屿”,他们之间的差异因为价值的剥夺与被剥夺、对他者的歧视与他者的反抗,在因垃圾病毒的侵袭产生的变异垃圾人影响下,被无穷地放大且变得不可调和。而这种对当代中国社会民生问题极度关切的科幻现实主义小说中,作者用他陌生化的笔触将当代中国人面临的困境一一映射在虚构的近未来世界中,让我们既疏离又亲近。

同样,灰狐的《固体海洋》作为现人类世毒物题材科幻文学作品,则立足于被塑料垃圾污染的海洋背景。作者对海洋塑料垃圾的想象似乎来自大洋上四处漂浮的塑料垃圾岛,他以变异的融塑细菌赋予了塑料岛生命,塑料细菌通过海洋传播,使人类婴儿变异、动物罹患癌症甚至与塑料垃圾融为一体,而这又好似日本水俣病的重演。就像人类世所观照的环境人文学理论所言,环境和人文不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意味着对海洋的污染终会反噬人类己身,只有正视这种破坏和污染,努力去保护海洋,才是保护人类自身。

同样立足于人类世环境人文学理论的还有与地球环境破坏相关的科幻。阿缺在《深处》中利用科幻手法将地球描绘成人类的母亲,而人类不听从地球母亲的劝告反而杀害地球母亲的行为最终使人类在宇宙中四处流浪。此外,还有与气候危机相关的科幻,如吴显奎的《勇士号冲向台风》,主人公试图用核弹去阻止台风且最终似乎成功了,但现实却完全不可能。正如哲学家戴尔·杰米森(Dale Jamieson)的判断,人类世显示了“人类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强大力量,同时显示了人类极度的无能,因为很多改变及其后果并非人类所愿,通过个人或小集体也无法得到弥补”。

中国科幻文学发展似乎缺少历史传承和延续,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核心科幻发展不过40年。人类世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也与中国科幻成熟发展的时间相近,它们之间既相互观照又相互影响。中国科幻立足于人类世视野去创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科幻小说的表现手法和文学水准,也有利于中国科幻文学性的提升;立足人类世文学批评去观照中国科幻,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终将为地球的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改变,而中国科幻作家也将积极回应这种改变,并用自己的创作去印证中国在世界的发展与变化,让中国科幻的发展与中国经济的成长并行腾飞!

(摘编自付昌义、张洁《人类世视野下的中国科幻文学》,《科普创作》2020年02期)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北斗”卫星的成功发射,“天问”踏上探索火星的路程,这些以古老传说来命名的“当代神话”都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科幻和现实更加融合的明证。 B . 新阶段中国科幻作品创作的必由之路就是要让观众能从作品中看见未来、众生和自己,从而想象未来的边界,立足现实,进而寻找中国本土特色的科幻之路。 C . 陈楸帆的颁奖词指出,当下的科幻是最大的最具开放性的现实主义,它能让科幻作家从与主流文学作家不同的创作角度,发挥想象力,书写另一种现实。 D . 材料二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我国核心科幻发展的时间也就是40年,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的话,我国科幻文学发展是缺少历史传承和延续的。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今天拍摄一部引人共鸣、震撼心灵的科幻电影,虽然离不开特效带给人的强劲的视觉冲击力,但更要在影片中能叩问人性、引人思辨、贴近日常生活。 B . 《荒潮》作者成功地将当代中国人面临的、由全球化产业链下电子垃圾回收引发的系列问题,置于近未来世界中展现出来,让读者产生陌生和亲近共存的感觉。 C . 《固体海洋》中,灰狐将视角定位于被塑料垃圾污染的海洋,通过写塑料细菌给人类带来的反噬,呼吁人们只要正视这种污染的现实,就能保护人类。 D . 我国科幻小说表现手法和文学水准的丰富需要立足于人类世视野去创作,而从人类世视角切入的中国科幻文学的文学批评更让人了解中国的巨大作用。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电影讲述的故事不属于现人类世科幻范畴的一项是( )
    A . 《程序恋人》:在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之下,人类和机器发生了一段恋情。 B . 《<坏未来》:陨石掉在地球上,路过的两个人被辐射,最后形成不相同的性格的故事。 C . 《空气侠》:幼年丧父的主人公希望自己成为英雄,有了超能力后,他却发现一切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D . 《姜子牙》以“封神大战”为前情,讲述了姜子牙跨越人、神、妖三界,为苍生而战的史诗传奇。
  4. (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现人类世的中国科幻电影”下一个简要定义。
  5.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人类发射的近200个深空探测器中,绝大部分都是探测月球和火星的。月球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也是最容易到达的天体。然而,因为月球的活动在数十亿年前已经终止,从其科学内容的丰富性来讲,并不十分吸引人。人类发现距离地球稍远的火星更接近地球的地质条件,甚至在某些低海拔的山谷中,在其正午时分,表面温度会上升到零度以上。从此,火星就成为了近40年来深空探测最主要的天体目标。迄今为止,人类发射到火星的探测器已经超过30个,有7次成功的着陆以及3次成功的表面巡视。然而,人类并没有忘记走向更远的深空。特别是最近10年来,人类对太阳系小天体的兴趣逐渐增加,试图发现地球上难以获得的稀有资源,并将其带回地球。

在太阳系所有的岩体类天体中,地球的引力场最大。因此,要达到离开地球所需的加速度也是最大的。100多年前,俄罗斯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经过计算,提出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的概念。进入深空的第一个技术挑战是脱离地球引力,即将探测器的速度从起飞时的0km/s,加速到11.2km/s的第二宇宙速度,这与火箭发动机及燃料有很大关系。

深空探测器在太阳系飞行的轨道,是受行星位置和其引力场影响的。因此,需要事先优化设计发射窗口和轨道。设计的目的一般有两个:一是做到燃料最省,二是做到尽快到达。为达到这两个目的,需要利用行星际中两个特殊的引力效应。一个是可以利用各天体之间的引力平衡点,探测器在该点受到的引力作用最小。在此处做变轨,可以做到最节省燃料。另一个可以利用的是特殊的引力效应,即借助天体的引力来加速。具体的做法是令探测器飞向需要借力的行星,并使其贴近行星飞过。在飞向行星的时候,行星引力将对探测器加速,在其达到与行星距离最近时速度达到最大。探测器会以这个速度飞离行星,尽管行星的引力会使其速度再减下来,但是剩余的速度仍然会高于其在进入行星引力场被加速前的速度。

探测器到达地外天体,比较容易的是进入其引力场,进行环绕探测和遥感成像探测。但是,如果需要着陆探测,甚至在其表面起飞并将样品带回地球,目前人类所掌握的技术并不成熟。

由于地外天体各不相同,分为无大气、有稀薄大气和有稠密大气3种。人类在地球上着陆和返回的经验,几乎无法在其他天体上直接应用,在地外天体上着陆和起飞都非常困难,目前人类所掌握的技术并不成熟。在没有大气的天体上着陆,无法使用降落伞减速,必须使用反推火箭,这将消耗较多的燃料。而从地外天体起飞,将样品返回地球,将耗费更多的燃料。

但在小天体上着陆与起飞是完全不同的技术。首先,由于小天体引力场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与其说在其上着陆还不如说是与其轨道交汇。因为无法借助其自身引力的力量,所以需要拥有非常精准的轨道设计和自动控制能力。其次,着陆时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碰撞,如果无法将探测器在相互接触的一刹那相互锚定,探测器将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很快弹跳起来。

第四个技术挑战是远距离通信。通讯距离越远,无线电波经过长距离传输,能量将会依据球面的面积与其半径的关系,也即与通信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扩散和衰减。因此,激光星际通信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次,远距离通信会带来时间延迟,使得探测器必须具备自主判断和运行的能力,即高度智能化。

核能源的利用可以优化行星际飞行,核能源的火箭发动机可以在行星际飞行中对探测器持续加速,大大缩短飞行时间。其次,探测器在向外行星际飞行时,将逐渐远离太阳,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将逐渐增大。因此,研发小型核能发电机是必备技术。

最后,变轨、着陆、起飞都需要很多能源,即燃料的支持。最好的办法不是从地球上携带这些能源,而是在行星际中就地获取能源。这项技术将是未来人类能否更有效和大范围开发利用太阳系深空的必备技术。到目前为止,除了太阳能以外,人类还没有实现对任何太空资源的就地利用。

(摘编自吴季《深空探测的现状、展望与建议》)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虽然近40年来火星成为深空探测最主要的天体目标,但人类也试图从其它天体获得稀有资源。 B . 为了脱离地球引力,需要将探测器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这受火箭发动机及燃料影响。 C . 探测器在行星际飞行时一般借助某一天体的引力加速来变更轨道,这样可以最节约燃料。 D . 远距离通信会造成延时。在深空探测中,探测器如果无法自主判断和运行,可能会遇到危险。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虽然人类已经向月球和火星发射了近200个深空探测器,但前者收获小,后者成功少。 B . 从人类对火星的探索情况可以看出,探测器对目标天体进行表面巡航比着陆探测更困难。 C . 探测器的变轨、着陆、起飞等都需要燃料,在行星际中就地取材有助于解决燃料问题。 D . 地外天体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探测器在上面着陆就不能使用降落伞,而必须借助反推火箭。
  3. (3) 文中探讨了人类深空探测所面临的多项技术挑战,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实用类文本阅读

钴是锂电池中的重要材料。“目前三元锂电池基本都是含钴的,它的装机量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占到‘半壁江山’。”北方工业大学研究员张翔介绍,钴让电化学反应过程更加稳定,并提升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据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40年,钴的需求量将较2020年增长约20倍。

近两年来,钴的价格一路上扬。今年前三个季度,国内现货市场钴均价为35.7万元/吨,同比上涨33.7%。“钴价应稳字当头并保持在相对合理区间,只有这样,行业才能行稳致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健强调,要多渠道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强化钴金属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2018年,美国确定钴为关键矿产,日本将钴确定为战略性矿产。在我国,行业界一直非常重视钴资源。早在2010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成立钴业分会,协助政府实施行业管理,推动行业和企业的健康发展。《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战略性矿产目录共列入24个矿种,其中就包括钴。

据统计,全球钴资源总储量700万吨左右,但高度集中,主要分布在刚果(金)、澳大利亚和古巴。2018年这3个国家钴资源储量超过全球总储量的74%。而我国钴资源储量仅占全球1%左右,钴对外依存度达90%以上。根据《主要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2020年)》,2002年以前,美国是全球第一钴消费国;2002—2006年,日本接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07年至今,我国一直稳居世界第一。

钴主要以铜、镍的伴生资源形式存在,镍钴伴生矿占据5%的钴储量,铜钴伴生矿占据44%的储量,而原生钴储量仅为6%。因此,钴的供应程度受限于铜、镍矿的开采。钴资源极其稀缺且需求量极大,是否有替代资源呢?其实,产业界和学术界已经开始关注降低锂电池中钴含量的问题。虽然钴具备被其他矿产替代的可能性,但替代的结果将导致最终产品的成本增加或性能降低。钴在短期内会继续成为新能源电池行业的首选品,其可替代性极差,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被全面替代的局面。少钴或无钴的声音出现在钴价高、镍价相对较低时,如2017年至2018年期间,钴价达到约60万元/吨,镍价只有10万元/吨左右。

目前,再生钴的主要来源是合金边角料、废旧电池和电池生产过程的残次品。“未来最大的再生钴增量主要来自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余韵表示,2020年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再生钴与新增矿山钴相比较,其数量较小,在统计上可以忽略不计。2021年情况有所改观。钴业分会秘书长徐爱东介绍,今年国内钴产量约12万吨,其中2.5万吨来自再生钴原料,占总产量的20%。

在国内需求逐渐增加与外部因素导致进口不稳定的双重压力下,钴资源供应安全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在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马保中看来,未来需“两条腿”走路,不仅要开发针对复杂钴矿物冶炼的新技术,还要注重从二次资源中回收钴。王健认为,要加强科技创新,瞄准新能源产业科技前沿,不断提升镍钴材料高质量供给能力,支撑电池材料可持续发展,增强产业韧性和竞争力。

(摘编自秦志伟《“钴奶奶”发威“两条腿”应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钴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中的重要材料,钴价的上涨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钴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有着密切关联。 B . 今年钴价虽远低于2017—2018年60万元/吨的高价,但前三季度国内钴均价同比上涨33.7%,钴价上扬现象明显。 C . 我国钴消费量目前居世界第一,而对外依存度相当高,业界应关注钴资源供应安全,制定应对策略,避免受制于人。 D . 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再生钴快速发展,2020年前数量较小,2021年已增加到约12万吨,占总产量的20%。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成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钴业分会,并将钴列入全国战略性矿产目录,可见钴资源已引起了有关部门重视。 B . 钴的储量分布极不均衡,且主要以铜、镍的伴生资源形式存在,开采技术难度大,短期内并没有合适的替代资源。 C . 从我国钴业现状和未来发展来看,只要加强科技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增强产业竞争力,就不需要过分担忧。 D . 作者介绍钴的相关情况时多次列举数据,引用业界人土话语和规划、报告等文件,资料翔实,信息来源较为可靠。
  3. (3) “‘钴奶奶’发威”和“‘两条腿’应对”分别指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实用类文本阅读

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然而,这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医药学。中医的一个治则是活血化瘀,这一治则也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临床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还有许多其他证据支持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

和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一个新领域也正在发展,即所谓的生物力药理学,旨在将中药的药效和血流的生物力学影响相结合,用于防病治病。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提高血流剪应力,再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我的梦想是: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的斗争中,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

  1. (1)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青蒿提取物到快速研发青蒿素,这体现出了中医药的智慧。 B . 中医大都采用复方用药来治疗病人疾病,而不会采用单一药物来治疗疾病。 C . 有许多证据证明中医药学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D . 利用某些活血中药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达到防病治病的疗效。
  2. (2)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中药青蒿中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这是中医药学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B . 中医师主要采用复方用药的形式,其处方由多种中药根据主次按一定比例组成。 C . 中华民族之所以繁衍昌盛,是因为我们的中医采用了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 D . 青蒿素的提取与研发再次证明,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保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3) 从节选的文段来看,中国药学有哪些突出贡献?请分条概括归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大家好,我是“一度电”,诞生于哈密煤电公司,可不要小看我只有一度,我可以让家中25瓦的灯泡连续点亮40小时,可以让电视机开10小时,可以让冰箱运行36小时,可以将8公斤的水烧开等。今天,我就带大家到我的产地哈密煤电公司看一看,了解一下“一度电”究竟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在哈密煤电公司,生产一度电需要多少煤呢,按照目前的生产状况,生产一度电需要300克左右的标煤,所以它就是“我”的动力之源。这些煤炭想要进入煤场,可是需要经过电厂的燃料智能化管控系统层层把关,检验合格后才能成为“我”的原料哦。燃料管控中心通过该系统对进场煤炭进行采样、制样,实现煤样统一规范管理。检验合格后的煤炭进入煤场,等待着被传输至锅炉,开启它们的“高光”时刻。

在煤炭正式输送至锅炉之前,电厂需要先向锅炉内注水,这里的水我们叫它除盐水,除盐水是哪来的,让我们了解一下。我们的生产用水是城市中水,也就是经过集中处理过的居民生活废(污)水,电厂需要利用中水处理系统将城市中水进行处理达到工业用水标准。中水经处理达到工业用水标准后,便会进入除盐水制水系统制得除盐水。制得的除盐水会进入除盐水箱,利用除盐水泵向凝汽器补水,后经给水系统向锅炉补水待加热。同时,制得的除盐水还会用于循环水、闭式水等系统补水。完成除盐水向锅炉内的炉水系统注入后,我们的原煤小伙伴儿就

要再次出场啦。

燃料运行会将它们通过输煤皮带输送至原煤仓,进而开启一系列神奇的蜕变······原煤通过皮带传送至原煤仓,经给煤机落至磨煤机内,在磨煤机内原煤会被碾压成煤粉,在一次风的作用下,经分离器后由煤粉管进入炉膛,煤粉管出口配有两层等离子点火系统,用于锅炉点火及炉膛稳燃,通过送风机向锅炉内提供燃烧氧量,使煤粉燃烧产生热量。煤粉燃烧产生的热量会使锅炉内的除盐水受热蒸发形成饱和蒸汽。饱和蒸汽在锅炉内再加热形成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过热蒸汽通过汽轮机做功后产生机械能,机械能推动发电机发电。至此,我-“一度电”终于“诞生”啦!

“我”会被输送至电厂的升压站,集控中心的小哥哥们会对“我”进行升压、并网,之后便可以被发往全国各地发挥我的威力!

“我”虽然成功诞生,但煤炭的燃烧,还会产生大量的灰渣、烟尘及各种排放物,如果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清洁型的能源企业怎么会轻易放过它们。煤燃烧形成的灰渣会落入干渣机粉碎、冷却后输送到渣库。炉膛燃烧产生的烟尘会通过水平烟道、尾部竖烟井进入脱硝系统去氮氧化物,之后进入电除尘系统除去烟尘,再到达吸收塔脱硫,最后进入烟囱排入大气。首先是除氮操作,烟尘会进入尾部烟道的脱销反应器,通过电厂尿素车间生产的氨气传输至反应器中与催化剂反应消除烟尘中的氮氧化物,实现烟尘脱硝。随后,烟尘会通过锅炉烟道进入电除尘车间进行除尘,电除尘后粉尘荷电,依附到极板上,通过振打电机击落至灰斗,通过仓泵传输至灰库。最后就要进行脱硫作业,去氮除尘后的烟气会进入吸收塔。利用球磨机磨制石灰石产出碳酸钙浆液输送至吸收塔对塔内上升的烟气进行喷淋,从而与烟气内的硫化物进行反应,生成石膏,达到脱硫效果。成功脱硝、除尘、脱碱的烟气会进入烟道,由烟囱排出,此时的烟气已经化为了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尾气,飘向蔚蓝的天空。

整个发电过程中,作为电厂“大脑”的集控中心,全程对生产全流程进行监视和控制,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到这里,哈密煤电公司生产的“一度电”从源头到发出再到排放处理便介绍完毕啦!

(摘编自全国能源信息平台《一度电的“诞生记”》)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看似很少的一度电,却可以让家中的灯泡、电视或冰箱连续使用10个小时以上,非常厉害。 B . 除盐水的制成和循环使用需要城市污水,说明城市污水经过处理达到工业用水标准仍然有大用途。 C . 除盐水受热蒸发形成饱和气助力汽轮机做功,过热蒸汽通过汽轮机做功后产生机械能,从而发电。 D . 标煤的挑选是经过电厂燃料智能化管控系统层层把关,先采样,然后制样,最后检验的过程。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对“一度电”的生产与排放物处理进行介绍,让人便于理解,又有趣味。 B . 从源头到发出再到污染物排放,集控中心对生产“一度电”的全流程进行了监控,以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C . 煤粉燃烧、除盐水补水待加热、过热蒸汽做功推动发电机等一系列过程,依次不停地进行能量转换。 D . 经过对污染物的排放处理,脱硝脱硫煤电成为了清洁的环保电力,对环境没有污染,可以大力发展。
  3. (3) 一度电从生产到发往全国各地,需要经历什么过程?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黄河中游地区绝大部分属黄土高原。因土壤强烈侵蚀、水土严重流失,大量泥沙流入黄河,其中80%来自河口镇与潼关间的多沙区。恒河多年平均输沙量与黄河花园口站相差不大,但多年平均径流量是花园口的8倍,黄河这一特点,导致由暴雨洪水和冰凌洪水造成的水灾几乎遍及上中下游及其支流。

不少学者认为在黄河流域采取自然修复的手段,是对生态最有效的保护。但黄河难治的症结在于沙多,其治理必须与依靠工程措施对黄土高原的治理相结合,不能仅局限于水土保持的传统模式。面向我国经济发展将向西部转移的大势,按照现在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与施工能力,利用现代工程措施减弱黄土侵蚀强度,主动拦减入黄泥沙量,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的角度讲是必要的。此外,水少是黄河冲积河段河床不断淤积升高的主要动力因素,也是黄河难治的另一原因,水资源客观上是华北与黄河中上游地区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大制约因素,应着实提高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水平,将从外流域调水入黄作为国家水资源安全保障的重大举。

(摘编自张红武《黄河流域保护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材料二:

黄河流域各省区2018年水资源总量状况及近年来GDP总量全国占比

区域

水资源

GDP总量全国占比

总里(亿立方米)

全国占比(%)

2019年

2013年

2008年

2003年

1999年

黄河流域总计

2947.8

10.73

21.95

23.36

23.85

21.15

20.82

上游

青海

961.9

3.50

0.32

0.34

0.31

0.28

0.28

甘肃

333.3

1.21

0.95

1.03

0.97

1.02

1.10

宁夏

14.7

0.05

0.41

0.42

0.37

0.32

0.30

中游

内蒙古

461.5

1.68

1.88

2.74

2.62

1.74

1.59

陕西

371.4

1.35

2.82

2.62

2.25

1.89

1.83

山西

121.9

0.44

1.86

2.05

2.25

2.08

1.92

下游

河南

339.8

1.24

5.93

5.21

5.55

5.01

5.19

山东

343.3

1.25

7.77

8.95

9.52

8.81

8.61

(摘编自郭晗等《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机理诠释与现实策略》)

材料三:

历代的黄河治理活动为黄河安澜、保障社会生产、维持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大禹为了治理洪水,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北宋熙宁年间,为疏浚黄河及汴河中的泥沙,人们创制了铁龙爪与浚川耙,近代的浚河机船即由浚川耙演变而来。元代贾鲁亲自踏勘了黄河下游河道,掌握第一手资料,据此设计了下游河道的综合治理方针,用短短七个月时间结束了将近九年的黄河水患。明代潘季驯一生多次治河,始终心系治黄大计,离职前还对神宗皇帝说“去国之臣,心犹在河”。他主张“束水攻沙”,即在河两岸高筑堤防,以堤束水,既可防洪,又可冲刷河槽中的泥沙,使河道不致淤塞。康熙皇帝不仅重视黄河治理,还在六次南巡河工的过程中,特别注重问询民生情况,解决民生疾苦。乾隆年间的御史胡定在治河实践中发现,黄河泥沙多出自三门以上及山西条山一带的破涧中,于是让地方官于涧口筑坝堰来拦截上中游支流河段裹挟而下的大量泥沙,大大减少下游的泥沙淤积与洪涝灾害。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独有的黄河精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不断发展科技与机制创新,黄河流域的饮水安全、粮食生产等普遍获得了充足的水源保障。从1999年8月12日至今,黄河已实现连续20年不断流。

(摘编自张建松《讲好历史上黄河治理故事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 (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黄河上游的青海与下游的河南相比,水资源更充足,但经济相对落后;河南经济发展水平更高,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更明显。 B . 总体来看,黄河流域经济在1999-2013年间发展很快,之后减缓了速度,在近20年走出一条从快到慢的变化曲线。 C . 黄河流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经济发展水平分布来看,总体按照上游、中动、下游表现出从低到高的阶梯型分布。 D . 黄河上游地区GDP总量小,发展速度相对稳定,而中游、下游地区内部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的趋势。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黄河花园口站径流量大约为恒河的八分之一,河水年均输沙量却差不多。大量泥沙流入黄河导致水灾几乎遍及黄河上中下游。 B . 土壤强烈侵蚀导致大量泥沙入黄,是黄河难以治理的主要原因,黄河治理应以自然修复手段为主,以其他工程措施为辅。 C . 虽同样是修筑堤坝以治理黄河,但潘季驯的“束水攻沙”主张以堤束水冲刷泥沙,胡定则强调筑坝堰来拦截泥沙。 D . 黄河流域水安全事关国家水资源安全的大局。近20年来黄河未曾断流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对前人黄河精神的传承。
  3. (3) 黄河精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黄河精神的内涵。
实用类文本阅读

长庆二年(公元822年),严谟赴桂州(即今桂林)任职,韩愈以诗《送桂州严大夫》相赠:“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柑。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马參。”

韩愈的诗句是从描述桂林的山水展开的。

桂林山峰的奇秀,源自于它独特的石灰岩地质条件。这种地形称为喀斯特地形,因首次在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的喀斯特地区发现此种地形,故而得名。这种地貌又称岩溶地貌。它是由于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再加上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等过程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的一种形态。它的分布很广,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这种地形。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面积约91-13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中国整个西南地区 石灰岩连成一片,面积共达55万平方公里。其中尤以广西地区出露的面积最大,达12万平方公里, 约占广西全区总面积的60%。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此外,广东、浙江、江苏以及四川盆地和鄂西山区等地都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

喀斯特地貌主要出现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域。这样的地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 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以及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 喀斯特洼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 相关联的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地貌。

在距今3亿2千万年前,广西大部分地区(含桂林)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形成了厚达数百上千米 的石灰岩层。后来地球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即“加里东运动”(或称广西运动),桂林等地曾露出海面,以后又随着地球的不断运动变化而时升时降,海水也随之时进时退。到了距今约1亿6千万 年的“三迭纪”末期,急剧的造山运动——“印支运动”把整个广西掀起,成为大陆,从此脱离了 海浸时期。以后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桂林地区的石灰岩,由于受到日晒、雨淋、风吹和地壳运动 的影响,形成纵横交错的裂隙,为天然的“雕塑师”水流提供了极好的条件。我们知道,石灰岩主 要成分是碳酸钙,极易被含二氧化碳的水所溶蚀。雨水与大气接触,大量增加了水中的二氧化碳。 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石灰岩被溶蚀后,可能在表面形成裂缝,而水只要遇到石灰岩的裂缝就渗入,雨水沿着裂隙或层面渗透流动,形成切割作用,又分下切和侧蚀两种。下切就是向下切割岩石,经过几千几万年,遂成剑戟千重、奇峰罗列;侧蚀则把 岩石掏空,形成千姿百态的溶洞、风光迷人的深涧河谷,弯曲的江水也是格外的清澈妩媚。

喀斯特地貌石灰岩的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 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有些地方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形成了广西奇特的自然风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就像美女发髻上的碧玉簪子,使人感到美上加美。 而缠绕在碧玉簪子般山峰间的江水,蜿蜒曲折,源远流长,就像一条青色的丝带飘忽于山峰之间。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诗句正是这种自然美的写照。这种美景的制造者便是我们的母亲——地球。

自然的美景、民间的传说、神话故事以及文人墨客的渲染,形成了广西独特的文化。

(摘编自王恒《青罗带和碧玉簪是怎样形成的》)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源自于石灰地质条件的桂林奇秀的山峰,属于喀斯特地形,这种地形因首次在南斯拉夫的喀斯特地区发现而得名。 B .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尤其以广西地区出露面积最大,此外,在西藏、广东、湖北等多个省份均有分布。 C . 石灰岩被溶蚀后,会在表面形成裂缝,在水的渗透流动下,形成下切和侧蚀的切割作用,从而让岩石形成各种形态。 D . 由于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流水的冲蚀潜蚀、坍陷等机械侵蚀等过程,形成了具有地表 和地下形态的岩溶地貌。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愈的诗作《送桂州严大夫》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桂林的山水,既引出了下文阐述的对象,也起到了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 . 被人们俗称为“神女镜”或“仙女镜”的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在广西境内随处可以看到, 桂林的象鼻山就属于这种溶洞 C .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喀斯特地貌的相关情况,作者采用了引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力求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D . 广西独特文化的形成,离不开诸如韩愈等文人墨客的渲染、民间的传说、神话故事,更离不 开因喀斯特地貌而形成的自然美景。
  3. (3) 广西的喀斯特地貌是一个怎样的形成过程?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青蒿素是中医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然而,这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摘选自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材料二:在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中医药的价值再次受到世界瞩目,中医药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多个国家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越南、新加坡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3个中药产品已完成欧盟传统药物注册;多个中药产品在美国完成Ⅱ期临床试验。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为促进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规范发展,保障中医药的安全、有效、合理应用,已发布了一批中医药国际标准。世卫组织将以中医药为主体的传统医学纳入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是中医药进入国际医疗市场的巨大推动力。而“一带一路”倡议快速推进,促使沿线国家和地区对中医药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为中医药走向世界营造了良好国际环境和巨大空间。

(摘编自张俊华等《循证中医药学的现在和未来》)

材料三:大数据时代通过大数据分析,以发现其背后隐藏的事物间的相关性,或事物内部的规律及特征。中医药学通过吸纳老子“道”文化思想及内涵,将自然之道比类人体之道,促进了自身整体观念的形成及发展,提倡人类生存应该顺应自然及生命的规律及法则,进而明确以揭示人体生命现象规律为中医药学的根本任务。因此,大数据时代试图预测及发现事物的规律,与中医药学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及哲学思辨力图阐释人体生命的基本规律有相通之处。借助大数据研究思维及方法,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与创新,具有明显的理念优势。

由于中医学是依“观物取象”和“立象尽意”方法形成的人身科学,主要是意象思维的产物,故在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构建过程中,虽有一定的结构解剖及形态观察基础,但主要采用“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感悟及体悟方法,通过对自然社会及人体自身生理病理现象的长期观察,对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及升华,经验证及修正后逐渐取得共识。所以建立于个体临床实践基础上的中医药的学术理论,历经数千年漫长而坎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其间虽有部分学术理论创新,但其形成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而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医疗信息产生的速度空前迅捷,数量空前庞大,尤其是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强化,如电子病历系统的普及应用,使获取临床诊疗大数据成为可能,通过中医药大数据的共享、整合、集成、分析,可以极大地提高中医药学理论研究效率,发现现代中医药学新规律及新特征,最终实现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临床诊疗理论创新和中药临床评价方法创新,加快重大中药新药创制进程。

(摘编自何伟《大数据时代与中医药学术创新》)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几千年来,中医主要用药形式都是复方用药,随着青蒿素的发现,单一药方治疗某种特定疾病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B . 中医药的价值再度受到世界瞩目,中医药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这与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有关。 C . 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一批中医国际标准,世卫组织将传统医学纳人新版国际疾病分类,都推动了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D . 中医药的学术理论以个体临床实践为基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虽有突破,但存在一定的不足,仍需顺应时代继续创新。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医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就要辨证施治疗法,即根据病人的具体症候,对症下药,并根据其病情变化,随时调整用药。 B . 中药以药品形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注册,中医药因此快速传播到许多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国际化进程随之加快。 C . 中医药学理论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社会及人体自身生理病理现象的长期观察而形成的经验的感悟和体悟,从而形成共识而获得的。 D . 电子病历系统等医院信息化软件硬件的普及应用,为人们获取临床诊疗的大数据并运用这些数据进行多方面研究提供了条件。
  3. (3) 怎样才能有效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宇宙概念在古希腊意指与“混沌”相对的“秩序”,而在古代中国,它所指称的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体。战国末年的尸佼对宇宙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尸子》),“字”就是包括东西南北四方和上下六合的三维空间,而“宙”就是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维时间。东汉时代的张衡(78﹣139)明确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灵宪》)的无限宇宙概念。与宇宙相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天地”,它意指人类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而那些尚观测不到的部分叫做“虚空”或“太虚”。元代的邓牧(1247﹣1306)认为在无限的虚空中有无限多的天地,“天地大也,其在虚空中不过一粟而已耳”(《伯牙琴》),与300年后欧洲布鲁诺(1548﹣1600)的宇宙无限论如出一辙。中国古代先哲们还认为,就一个天体来说都是有始有终的,但就无限多的天体构成的系统来说则是无始无终的。

       中国古代关于天地的结构相继出现过三大模型,即盖天模型、浑天模型和宣夜模型。盖天模型把天地的结构设想为一把附着有众天体的左旋大伞笼罩着一个倒扣的静止的大盘子,约在西汉末年成书的《周髀算经》给出一个典型的论述。浑天模型把天看作一个附着有众天体的球壳绕极轴左旋,关于静止在天球中央的地之形状则有地平和地圆两种观点,约成书于晋代的《浑天仪注》以“浑天如鸡子,地如卵中黄”做比喻。关于天体的运动,这两种模型一致认为恒星随天一起左旋,而对于日、月以及金、木、水、火、土五星,则有左旋和右旋之争。宣夜模型抛弃了伞笠或球壳的固体天假设,主张众天体自然漂浮在充满气体的虚空之中。明代哲学家黄道周(1582﹣1646)为说明岁差还提出过一种地动宇宙模型,在恒星天球内,地球和日月五星绕共同的宇宙中心运转,地球的公转周期为23376年。

       中国古代宇宙观的特点是宇宙进化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宇宙生成的论点。《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由“道”生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生成模式。《易传》认为天地万物由“太极”生成,提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生成模式。成书于西汉时期的《易纬•乾凿度》把宇宙早期的演化吏分为四个阶段:未见气的太易、气之始的太初、形之始的太始和质之始的太素四大阶段。最具科学意义的宇宙演化观点是南宋米熹(1130﹣1200)提出的“元气旋涡”假说,“这一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捞出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形成个地在中央:气之轻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类经图翼•运气》)。如果把“地在中央”改为“太阳在中央”,它就是其后500年西方出现的法国哲学家和科学家笛卡几(1596﹣1650)“以太阳旋涡假说”,也与其后700年德国科学家康德(1724﹣1804)提出的“星云假说”类似。

       中国古代先哲把“究天人之际”作为重要的思考问题,逐渐形成了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观。但“天人合一”并非如当今许多人所误解的“天人一体”,而是在“天人相分”基础上的“天人同构”。它的两个重要推论是“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原则和“天人感应论”。在天人关系问题上,道家强调“以人合天”,《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战国以来逐渐形成的天人感应论,沿着意志感应论和自然感应论两个方向发展。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前179﹣前104)认为天像人一样有意志,人的行为,特别是帝王的行为和政治措施也会反映于天,使占星术具有了司法或预警的性质,天文学家成为天意的解释者。东汉哲学家王充(27﹣97)认为天地是含气自然,人不能以行为感天,而着力发展自然感应论,为物理科学和时间医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哲学基础。

(摘编自《学习时报》第86期《中国古代的宇宙观》作者董光璧)

材料二

       浑盖之争涉及宇宙结构问题的方方面面。西汉末年,著名学者扬雄撰写了《难盖天八事》一文,从观测依据到数理结构等八个方面,逐一对盖天说作了批驳,有理有据,是盖天说无法辩解的。浑天说也有自己的软肋。浑天说主张天在外,表里有水;地在内,漂浮水上。这一主张成为盖天说批驳的重点。

       纵观中国古代的这场旷世学术之争,我们发现,古人在这场争论中,秉持着一个重要原则: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比如,古人一直认为天地是由阴阳二气生成的,从这个观念出发,如果承认这一前提,就得承认盖天说是正确的,因为阳气轻清,阴气重浊,轻清者上浮为天,重浊者下凝为地。但古人在争论中,并不以阴阳学说作为判断依据,他们所关注的,是究竟哪种学说更符合观测结果。浑盖之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这种重视实际校验的做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个优秀传统。

       除了不以先验的哲学信念为依据判断是非之外,政治等非学术因素也没有介入到这场争论之中。这些,无疑都是浑盖之争中值得肯定的地方。

       持续了一千三四百年之久的浑盖之争,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贯穿于这个时期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过程之中,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例如,被后人奉为中国古代历法圭臬的《太初历》,是浑蒸之争的直接产物;又如,中国数学史上著名的“勾股定理”以及相关的测高望远之术,是在浑盖之争中为发展天文测算方法而形成的……类似例子,不胜枚举,这表明浑盖之争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延续时间长、参与人员多、涉及面广、讨论内容丰富、后续影响大等特点,它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程度,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问题的态度。这种规模和深度的争论即使在世界文明史上亦不多见。

(摘编自关增建《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1. (1) 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宇包括上下四方,宙包括所有时间。宇宙在古代中国指称的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 B . 中通古代最早出现的盖天说认为天圆地方,后续出现的浑天说则认为宇宙如鸡蛋。 C . 中国古代宇宙观的特点是宇宙进化论,认为天地万物由“道”和“太极”生成。 D . 浑盖之争是中国古代旷世持久的学术之争,对推动当时天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对宇宙的明确定义,后经过历代的发展,这是中国传统宇宙观优于西方宇宙观的历史沉淀。 B . 受朱熹“元气漩涡”假说的影响,几百年后,西方的笛卡尔和康德分别提出了“以太阳旋涡假说”和“星云假说”。 C . 董仲舒认为天像人一样有意志,人的行为会反映于天,而王充则持相反观点,可见古人并没有形成筑一“天人合一”观。 D . 《太初历》、“勾股定理”以及相关的测高望远之术都是由浑盖之争直接或间接带来的重要历史成就。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 . 研究天体的内部规律。 B . 测量天体距离。 C . 根据天象制作历法。 D . 夜观星象,给皇帝提供吉凶建议。
  4. (4) 材料一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古代宇宙观?请简要概括。
  5. (5) 简要分析泽盖之争促成了哪些成就?带绘我们什么启示?
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3年2月,俄罗斯中部的一声巨响震惊了全世界。一颗带着耀眼火光的陨石突袭地球,并在空中解体爆炸,无数建筑的玻璃瞬间粉碎,千名居民受伤。

牵动全球神经的还有2012年的一则爆炸新闻一俄罗斯政府曝光了被雪藏30多年的“玻普盖钻石矿”。据报道,这个藏身于西伯利亚东部大陨石坑中的富矿,储量估计超过万亿克拉,比目前已知的全世界钻石矿储量总和还多10倍。

如果说陨石是宇宙送给地球的礼物,那么这些大大小小的撞击坑就是独具匠心的礼物盒,在这场宇宙的馈赠事件里,“椟”和“珠”都价值连城。

所谓陨石坑,就是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小天体以超高速撞击行星及其卫星,在其表面形成的凹坑或环状地质构造。据研究者估计,在40亿年前太阳系形成的早期,宇宙间的陨星撞击频率可能比现在要高出1000倍,并对太阳系行星的形成和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研究者声称,每6500万年,一次灾难性的撞击事件就会强势改变地球的命运。许久以来,恐龙灭绝之谜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一个学派认为,一个直径约10千米的陨石在地球上形成了一个直径近200千米的陨石坑,将大量碎片和灰尘送入大气层,从而引发了一连串的大海啸、全球性火灾和酸雨,遮挡太阳光数周乃至数月,一举终结了恐龙时代。

散布在地球各处的陨石坑多数有亿万年的高龄,可直到近几十年,相关研究才突飞猛进。人们惊喜地发现,陨石坑确实与“宝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陨石坑为何与矿产如影随形?其中的原因很复杂,简单来说,陨石,特别是巨型陨石,撞击时形成的瞬时极高压高温作用于地壳,会形成一系列特有矿物,如陨击金刚石等。此外,撞击作用也可能诱发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将地底深处的成矿物质挤压到近地表。再者,陨石坑本身的形态和构造特征也可进一步调节和控制矿产,如冲击岩石层带的裂缝、孔穴以及特定的时间和压力都是孕育油田的摇籃。

陨石坑带给人类的宝藏绝不仅限于矿产。加拿大的曼尼古根陨石坑是地球上最醒目的陨石坑之一。它有着独一无二的环形水系。冬季,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茂密的原始森林暗绿色的背景上面,冰封的环状银白色湖泊闪闪发光,成为地球上最绮丽的自然景观之一。加拿大政府在曼尼古根河上修建了三座水电站大坝,将这个陨石坑湖变成了一座大水库,350亿立方米的湖水所发的电不仅点亮了魁北克,还输出到美国东北部。

陨石坑并不都在荒凉之处,世界上还有一个“繁荣文明的陨石坑”,那便是德国的里斯陨石坑——四周的山冈像盘子边,古镇纳德林根就坐落在盘底。除了拥有“城堡之乡”的美誉外,它还被称为“躲在陨石坑里.的小镇”。从3000多年前的古代凯尔特人到古罗马人,从中世纪到现代,里斯陨石坑地区都是欧洲中部重要的文化中心,大量的古代教堂、城堡和修道院遺址见证了它文明的辉煌。

陨石坑还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它们带来的丰富宇宙信息也异常珍贵。在美国,陨石坑是航天员们重要的训练基地,也是研究宇宙飞船如何软着陆的试验场。

陨石坑,地球上宇宙礼物的魔盒,它们还会带给人类怎样新鲜的宝藏,激发出怎样的惊喜呢?

(摘编自《中国国家地理》)

[相关链接]

①关于地球生命进化的争论从未停止,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倾向于相信地球生命来自外太空。德国研究人员在两块陨石样本中发现,其氮含量与人体和地球大气层中的氮含量很类似,证明地球大气层现存的氮很可能来自早期的陨石雨。

(摘编自《科技日报》)

②陨石是地球以外的宇宙流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他行星表面的未燃尽的石质、铁质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也称“陨星”。大多数陨石来自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陨石内含数十种已知和未知的矿物。科学家说,地球每天都要接受5万吨这样的“礼物”。

(摘编自百度百科)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珠”(陨石)是宇宙送给地球的礼物,它有矿产价值,富含矿物,数量可观。地球每年都要接受数量巨大的此类礼物。 B . 陨石具有科研价值,有助于人类了解太阳系行星的形成、演化的过程和地球生命的起源。 C . 陨石坑带给人类的宝藏就是众多的矿产资源,陨坑与矿产资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巨型陨石撞击后带来一系列特有矿物。 D . 陨石坑也有在繁华之处的,如德国的里斯陨石坑。3000多年以来,其周围的教堂、城堡和修道院见证了它的辉煌。
  2. (2)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援引两则发生于俄罗斯的牵动全球神经的新闻,分别介绍了陨石强大的破坏力和陨石坑的惊人价值,引出说明对象。 B . 据研究者估计,在40亿年前太阳系形成的早期,陨石出现的频率高,频繁引发海啸、全球性火灾和酸雨,强势改变地球命运。 C . 陨石撞击作用可能诱发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将地底深处的成矿物质挤压到近地表,进而形成钻石、石油等各种矿产“宝藏”。 D . 文章兼顾科学性和趣味性,多处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陨石坑的特点,还运用了描写以及比喻、夸张的手法,增强可读性。
  3. (3) 文章结尾说陨石坑是“地球上宇宙礼物的魔盒”。请探析陨石坑被称为“魔盒”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浩瀚星空再添访客,中国航天再创辉煌。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根据任务实施计划,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升腾的火箭,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飞天梦想,镌刻的是一个国家的前行脚步。回顾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无人验证,神舟五号实现了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突破了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实现了航天员的中期驻留。向浩瀚宇宙的每一次进发,振奋的是越来越昂扬的精神和气概,夯实的是越来越厚重的自信和底气。

此次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可以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逐梦空间站的时代。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有专家形容,此前的星际探索就像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看一看”“住两天”,这次是要在太空的“家”里“住下来”“走一走”。客观来说,困难更大、风险更高、任务更重。在谈到入选飞行乘组的心情时,航天员汤洪波语气坚定:“有压力更有信心。我是第一次执行任务,压力难免会有,因为神秘的太空充满着许多未知,空间站任务也充满风险和挑战。但我坚信,压力就是动力,信心保证成功。”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从“嫦娥奔月”到“祝融驭火”,从“天和筑穹”到“墨子传信”,从“北斗联网”到“天舟穿梭”……生动形象的名字,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也是从古至今不变的追求。心怀梦想、奋勇拼搏,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

(摘自向学笙《为浩瀚太空留下更多中国身影》)

材料二:

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出舱活动,又被称作太空行走,是指航天员或宇航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活动。这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美国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刚发射上天就出现重大故障的“天空实验室”空间站,使它“起死回生”;苏俄航天员则多次出舱活动修理“和平号”空间站,使它转危为安;当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更是由航天员通过多次太空行走才完成在轨组装的。

随着太空行走技术的发展,太空行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按出舱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验证类出舱活动;第二种是组装类出舱活动;第三种是维修类出舱活动;第四种是有效载荷类出舱活动,即回收、修理和释放卫星或在月面安装实验装置、采集月岩标本等。

2008年航天员翟志刚进行的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属于验证类出舱活动,而这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的太空行走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他们要进行首次人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用机械臂把航天员载到舱外作业点去完成复杂的舱外安装任务,难度比当年翟志刚的首次太空行走大许多。

太空行走的难点主要在于:一是舱外环境十分恶劣,必须使用复杂而可靠的出舱活动系统来克服空间环境的影响,以保障舱外行走航天员的安全;二是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无法用腿行走,主要是靠手把扶住周围的某些物体来维持行动;三是太空中缺少可辨识的参照物,航天员很容易迷失方向。

处于真空状态的太空,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温度变化很大。太阳照射时温度可高于100℃,无阳光时温度可低于-200℃,同时存在各种能伤害人体的辐射。为保障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中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出舱活动时,航天员需配备航天服、舱外机动装置、完成任务所需的工具、固定身体的设备及安全带等装备。其中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最重要的装备,它将航天员的身体与太空的恶劣环境隔开,并向航天员提供大气压力和氧气等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保障。同时,为了解决在太空行走时因缺乏参照物,无法分清物体的远近大小,判断其速度快慢等安全问题,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都会用安全带将自己与航天器连接起来,以防自己丢失在茫茫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

本次出舱任务圆满完成,航天员们不仅给14亿国人传输回了太空视角下的地球绝美照片,同时也宣告了我国更为成熟地掌握了太空行走这一核心航天技术。

(摘编自庞之浩《航天员为啥要出舱?太空行走有多难?》)

【注释】①:再生生保,是一种验证中国空间站的技术。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核心舱,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圆满成功。 B . 组合体飞行期间,我国航天员将通过3个月的在轨驻留、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攻克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C . 太空行走的主要内容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等,目前这一技术为部分航天业发达的国家所掌握。 D . 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的重要装备,它不仅能帮助航天员抵御恶劣的太空环境,更能向航天员提供维持生命所需的大气压力和氧气等保障。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不仅镌刻了国家发展前行的脚步,更振奋了国人昂扬的精神与气概,夯实了国人厚重的自信与底气。 B . 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多个首次突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我国逐梦空间站的新征程。 C .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的出舱活动虽然比翟志刚的出舱活动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难度更大,但他们在出舱活动的类型上是一致的。 D . 为了防止自己丢失在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航天员出舱行走都会用安全带将自己与航天器连接,以解决太空行走中的安全问题。
  3. (3) 假如你是一名科普宣传员,在神州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后,计划向中学生宣传我国的航天成就,你会如何构思自己的宣讲稿?请结合材料,列出自己的宣讲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