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卢鹤绂:挑战爱因斯坦的人

王煜

    1941年,香港机场飞往大陆航班的安检处,一名年轻人被拦了下来,他穿了一件非常臃肿的大衣,在那个季节显得很不正常。安检人员起了疑心,一摸,大衣各处硬邦邦的,打开一看,大衣里密密麻麻全是插袋,里面是英文的物理研究书籍和资料。安检员还从来没见过带这么多书的。“正在打仗的时候回国,你真是连命都不要了,还要带这么多书?”这个拼死要回国,用教学和科研来抗战的人,就是后来被国际学界公认为“中国核能之父”“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卢鹤绂。

    卢鹤绂1914年6月7日生于辽宁沈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家庭的熏陶下,卢鹤绂从小热衷于钻研理工科学。1936年9月,卢鹤绂于燕京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前往美国深造。

    1941年卢鹤绂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工作条件和舒适生活,毅然回到了正在进行着抗战的祖国。他退出了自己与另外两名物理学家正在进行的课题,而不久后另外两位物理学家就凭该课题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也是为什么上世纪8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在上海科学会堂作报告时会说:“如果卢鹤绂当年留在美国的话,肯定会获得诺贝尔奖。”

    当时内地生活十分艰苦,为了讲授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力学和地球物理探油术等课,他常常只能在点灯草的油灯下备课,在古庙里给学生讲课。在这样的环境中,卢鹤绂一边讲课,一边还密切关注国际学界的动向,能获得的学术杂志,他全部手写抄录下来。他于1944年在国内《科学》上发表的《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利用》一文,被学界认为是“第一个给中国读者全面介绍原子能物理知识及其应用”的科学著述。

    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卢鹤绂预言“浓厚之能源”的“特殊之用途”得到应验。1947年,他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原子能与原子弹》和《从铀之分裂谈到原子弹》,对原子弹的发明做了介绍。此文一出,被美国文献和专著广泛采用,国际学界轰动,卢鹤绂因此被称为“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中国核能之父”。

    新中国成立后,他进入到抽调全国院校教师办起来的绝密的“546培训班”任教。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培训班:学员中有90名工程师,还有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包括日后的核基地司令。在后来的11位“两弹元勋”中,就有7位是卢鹤绂在“546培训班”的学生。

    1958年,培训班的任务结束了,许多师生分配到原子弹实验基地。如果卢鹤绂也到核弹基地,将来极可能成为钱三强式的人物。但是,卢鹤绂认为他所专长的基础理论,只有在大学才能发挥作用;他一辈子教书,希望回到复旦继续从事教育工作。1958年,卢鹤绂回到复旦讲坛。

    1980年,卢鹤绂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一直到晚年,卢鹤绂从未停止过在科研创新上的步伐。1995年,81岁的卢鹤绂与他的弟子王世明撰写的《对马赫原理的一个直接验证》在美国《伽利略电动力学》发表,该杂志的主编评价这篇论文:“开辟了挑战爱因斯坦的新方向。”这篇文章之前曾被美国《物理学刊》拒绝刊登,对此,卢鹤绂坦然说:“一般编辑部都不敢登这种文章,他们迷信爱因斯坦,怕人家说他们不懂物理学。”他不怕自己被人认为是疯子,关于这篇论文,他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正当研究要继续时,卢鹤绂于1997年病故,为世人留下8大提纲44项研究进展,已发表的论文仅仅是他研究内容的十分之一。

    关于这项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疑,美国科学院在2002年投入巨资,用发射卫星的手段,深入这方面的实验。

    卢鹤绂除了是一名全球闻名的物理大师,还是著名的京剧票友。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更增添了他的人格魅力。

    他对京剧的痴迷源于年幼时在舞台下的耳濡目染,入门完全是无师自通,唱功、演技都是听来的、看会的。他曾自豪地说,他不用任何准备即可登台上演40出谭派戏。

    有人问卢鹤绂为什么如此酷爱京剧,他回答说:“中国的传统京剧蕴含着人生哲学,它宣扬的忠孝节义、礼义廉耻,这些并非封建糟粕,我们绝对没有必要抛弃,因为它对社会安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再说,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吟唱京剧,心情特别轻松愉快,不啻是种‘醒脑剂’。”

    正因为在科学和人文上的深厚积淀,卢鹤绂去世以后,美国休斯敦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均为他树立铜像,美国檀香山市还把每年的6月15日定为“卢鹤绂日”。近期,卢鹤绂百年诞辰之际,复旦大学也为其在校园里树立了铜像。在纪念大会上,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良说:“卢鹤绂先生不仅是学术的大师,同时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有情怀的人,这是最为珍贵的,是我们最为敬仰的。”

  1.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本文既叙述了卢鹤绂的家庭出身、求学以及事业成就,同时也写出了他在自己人生经历中展现出的人格魅力。 B . 卢鹤绂是一名全球闻名的物理大师,他在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力学和地球物理探油术等基础学科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尤其是在核能方面颇有建树,故被称为“中国核能之父”。 C . “546培训班”任务结束后,许多师生被分配到原子弹实验基地。如果卢鹤绂不回到复旦大学继续当老师而是也到核弹基地,就不会成为挑战爱因斯坦的人。 D . 本文引用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在上海科学会堂作报告的话,介绍卢鹤绂任教的培训班的成员,都从侧面展现了卢鹤绂的人物形象。 E . 卢鹤绂酷爱京剧,可登台上演40出谭派戏。他认为中国的传统京剧没有必要抛弃,因为其蕴含着人生哲学,它宣扬的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对社会安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2. (2) 请简要分析第一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3. (3) 卢鹤绂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这句话意蕴丰富,手法巧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卢鹤绂先生不仅是学术的大师,同时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下列对(《物种起源》绪论)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我不能在这里为我的一些论述提出参考资料和证据;我期望读者对于我的论述的正确性能有所信任。我虽然时常注意,只信赖良好的根据,但是无疑错误还是会混入的。这里我只能举出我所得到的一般结论,用少数事实来作说明,但我希望这样做通常可以把事情说清楚。没有人比我更感觉到有把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在这里详细刊印出来的必要,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中做到这一点

A . 末句中的“这一点”是指刊印出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 B . 文中“必然”“无疑”“虽然”“但是”等词语使得表述更加准确、周密. C . 作者认为“摘要”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是通过研究只能得出一般结论. D . 从选文可以看出达尔文谦虚、审慎、充分尊重事实的科学研究态度.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请回答小题。

声音的态度

    我是一支柳笛。我还记得,在我成为柳笛之前,刚从柳树身上被折断的那一刻,疼痛,眩晕,夹杂着从一种形态走向另一种形态的隐约期盼。春风里,有一个人向我伸出了手,于是我从若干柳条中被分离出来,我的生命成为具体的一截。那个人把我捧在两手间,反复揉搓,直到骨肉脱离,他把骨头抽了出去,用拇指和食指捏紧我的唇,用刀片刮掉绿皮层,露出新鲜的汁液,才含到嘴边开始吹奏。笛声婉转,悠扬,像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安慰。那个时刻我是多么激动,原本以为走过漫漫冬夜,我有幸参与了他们对春天的表达。后来我才明白,我只不过是若干柳笛中的一个,他们在踏青游玩的过程中临时动了念头,随手把我折断,制作了这个柳笛。我的命运在不经意间被别人彻底改变,像他们所期望的那样发出悠扬的声音。当我还是一支柳条随风飘扬,不曾料想我的体内竟然藏有这样一种声音,整个漫长的冬天,面对寒冷,面对荒凉,我是沉默的,当我终于开口,发出的声音居然如此优美和婉转。在有些时候,我觉得优美是不道德的;在另一些时候,我又觉得它是生命中的一份超脱和尊严。面对春天,应该更多记起的,是春天之外的季节,是季节之外的日子。我不知道哪个我才是真实的我。天空下,我与另一个我不敢相认。

    最悲哀的是,我的骨头被他们抽走了。我的体内空空荡荡,我的空空荡荡的身体被声音占领。倘若我的皮和骨头依然血肉相连,就不可能被声音穿过。

    他们对着我吹奏,在河边,在柳树下,在空旷的山野,柳絮飞扬。我不知道,柳树听到这个声音会有什么感想?我不知道,这个声音是我发出来的,还是他们的声音通过我传递出来的?我的身体被声音穿过,成为一个莫名其妙的声源。春天的萌动里,柳絮在风中追逐自己的梦想,它们并不知道应该落定何处。当天空飘满柳絮,这个世界变得如此之轻。我不是一个通报春天的信使。然而他们说是。他们赋予了我这样的意义,我对我的意义一无所知。后来,从柳絮的纷飞中,我看到一棵柳树与人类之间的某种共同的东西,就是轻。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愿接受这个轻的现实;这份来自现实的轻,让我的心如此沉重。作为柳条,我曾是下垂的,像一株成熟的麦子。

    春天是短暂的。在我还没有明白春天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春天就结束了;在春天还没有结束的地方,我的作为柳笛的生命已经提前被结束,或者更坦白地说,我的生命其实只有那么短暂的一天,在他们踏青郊游的时候,我被反复地吹响,等他们回到日常生活,我就被搁置在抽屉里。我被关进抽屉,很快就被遗忘了。我并不能主宰自己的生命。我为那些婉转悠扬的声音而羞愧。当我还是一支柳条的时候,我知道那些漫长的冬天是怎么度过的,这个短暂的春天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走过多么遥迢的距离才来到这里。我不是只爱慕春天。当我按照别人的方式述说春天,春天是与我无关的。其实我更懂得的,是另外的季节。对那些另外的季节,另外的人,我的心里怀着更深的牵挂。

    我在河边默默生长了若干年。那年冬天,河边的田地也被征用了,一个人把自己吊在柳树下,像一根孤孤单单的柳条垂在那里。柳树下堆满了哭喊声。再后来,有人在柳树下谈论这个事件,那是我听到的另一种声音,完全与心灵无关。

    柳树边的那片土地被征用以后,盖起了楼房。柳树的枝杈间安装了一个喇叭,每天都在不知疲倦地喊话,不知道究竟喊了些什么,只知道每天都在喊,喊。

    关于春天,关于季节,我有话要说。你们听到的,其实仅仅是他们的声音。我的喑哑里,有对刚刚过去的那个冬天的眷念。当我从柳树身上割裂下来被制成柳笛的时候,我并没有来得及看一眼柳树身上的伤口。我的被选择,在柳树身上留下又一道创伤,她刚从冬天走过,本来就已伤痕累累。柳笛是柳条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柳条是柳树的一部分。我很短,我来自一棵树。

    作为一只柳笛,我的更多的日子其实是属于沉默的,没有人相信我深爱着我的这份沉默。是那个人,让我变成现在的样子。他早已忘记了我。他的心里装着更多看似重要的事物,并没有给我留下一个狭小的角落。我只是传递过他的声音,从来不曾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我注定属于抽屉,属于被遗忘和被遗弃。即使腐烂成泥,我也会永远铭记我的前身,作为柳条的存在,作为柳树的存在,作为大地的存在,以及,此后作为泥土的一部分的存在。

    这样的一份遭遇,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一生一世,什么才是一生一世中最重要和最美好的事物。我已腐化成泥,开始新一轮的存在与成长。我相信生命是神秘的,不管遭遇什么,她永远生生不息。在新一轮的成长里,我知道我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自己,该怎样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爱。我会告诉所有人,我曾走过的一切,看过的一切,以及试图说出的一切,它们是一粒尘土的翅膀,是一缕扎根的烟。

(节选自王月鹏同名散文)

  1.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文章冷静地讲述柳笛的骨头被抽去的过程,是为了介绍它的制作方法。 B . 柳笛对春天是充满了向往与喜爱的,只是有些遗憾于春天的短暂易逝。 C . 吊死人的柳树下“与心灵无关的声音”与“堆满的哭喊声”形成了对比。 D . 柳笛终归尘土,对自己一生一世的苦难感到无奈,只好以生生不息自励。
  2. (2) 文章中说“天空下,我与另一个我不敢相认”,请结合文意说明两个“我”分别指的是什么,并分析为什么“不敢相认”。

  3. (3) 作者从以第一人称写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举例说明。

  4. (4) 请结合全文分析,柳笛对由自身所发出的声音在态度上有怎样的变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下面小题。

防空识别区

    防空识别区是一国根据自己的空中防御需要划定的一个空中预警范围。通常情况下,以该国的战略预警机和预警雷达所能覆盖的最远端作为“防空识别区”的界限,可以从领海基线向外延伸几十至数百海里不等,它比领空和专属经济区的范围要大得多,根本不属于国际法中的主权范畴。一般来说,设置“防空识别区”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国籍不明的飞机侵犯主权国领空,提示或警告进入“防空识别区”的他国军机不要误入或闯入主权国领空。防空识别区是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完全是一国的单方面行为。

    对于进入防空识别区的航空目标。国际上有通行的处置原则。一旦发现对方目标进入防空识别区,设立防空识别区的一方识别目标后,在实施G波道广播的同时,向军事最高当局通报情况,并加强雷达监控,同时立即提高防空导弹的警戒,命令空中待战的飞机前往这一区域,或者令地面战斗机做好拦截准备。通过对目标航向、机型、速度、姿态和以往情报的进一步掌握,判断目标有无敌意。对于有无敌意的判断,通常把握三条原则。一是目标在防空识别区内停留时间长短,如果较短,并依照指令行动,即可以认为“误入”或者“无害通过”,不采取武力措施。二是如果停留时间过长,不听从全球通用G波道广播劝告,目标继续沿防空识别区外沿飞行,且飞行速度没有变化,无意进入对方领空时,一般采用跟踪飞行的方法进行监视;如果对方飞机续航时间过长,通常采用轮换监视飞机批次的方式保持持续监视。三是目标不听从劝告,且航行方向直指对方领空,从机型、姿态、航线等能够判明敌意,即可在目标进入领空时按最高当局指令采取攻击手段,将目标击落或者迫降。

    自1950年美国最早建立空中识别区以来,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德国、缅甸、土耳其、泰国、中国台湾地区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相应地建立了海上空中识别区。尽管各国和地区关于防空识别区的范围、作为限制对象的航空器的种类、目的等内容不尽相同,但防空识别区自20世纪50年代出现以来,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默认,成为国际法所默认的事实存在。

    与其他建立了防空识别区的国家相比,日本防空识别区的划定范围可以用“霸道”一词来形容。日本防空识别区是一个巨大的正五边形,其最西部距离中国大陆东海海岸线仅130公里,最南部与中国台湾的防空识别区呈重叠状态,西北部更是过分到距离俄罗斯海岸不足50公里。

    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一直向国民制造“受威胁”的假象。其每年4次公布针对“可能侵犯领空”外国战机的紧急出动次数,最近两年一直宣称针对中国飞机的紧急出动次数在急升。但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呢?中国海军运8电子侦察机尚在东海中线以西飞行,日本就已出动战斗机进行近距离跟踪拍摄,而日本海上自卫队的P-3C反潜巡逻机则在中线以西的中国东海油气田上空大摇大摆地盘旋着。

    2013年11月23日,中国宣布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覆盖大部分东海海域,要求在区域内航行的航空器向中国通报飞行计划,对不配合识别或拒不服从指令的航空器,中国武装力量“将采取防御性紧急处置措施”。

  1. (1) 下面关于“防空识别区”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防空识别区不等于一个国家的领空,也不等于一个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它可以从领海基线向外延伸几十至数百海里不等。 B . 防空识别区设置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安全,防止他国飞机侵犯,提示或警告他国飞机不要误入或闯入“防空识别区”。 C . 防空识别区是空中预警范围,这个范围是根据一个国家的空中防御需要而划定的,设立防空识别区不需要经过他国同意。 D . 防空识别区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现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设立了海上空中识别区,已经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默认。
  2.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一旦发现对方目标进入防空识别区,国际通行的原则是实施G波道广播同事通报军事最高当局,加强监控和警戒,命令飞机前往拦截。 B . 目标在防空识别区内停留时间短,依照指令行动,从航向、机型、速度、姿态及以往情报的掌握来判断,若无敌意可不采取武力措施。 C . 对在防空识别区外沿飞行时间过长,不听劝告而继续沿外沿飞行,速度没有变化又无意进入己方领空的目标,一般跟踪飞行进行监视。 D . 对于不听从劝告,航向直指己方领空,从机型、姿态、航线等能够判明有敌意的航空目标,在其进入领空时可根据指令将其击落或迫降。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防空识别区最早由美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每个国家和地区设立防空识别区的目的、范围、限制对象的种类等内容都不尽相同。 B . 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不断制造“受威胁”的假象;它一方面宣称针对中国飞机的紧急出动次数急升,一方面派巡逻机在中国海域上空盘旋。 C . 日本防空识别区划定的范围远要比其他国家更加霸道,距离我国大陆东海海岸线仅130公里,最南部与我国台湾的防空识别区重叠。 D . 我国宣布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要求在区域内航行的航空器向我国通报飞行计划,对于保护我国领土和国家的主权安全意义重大。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他们举出不少成年动物游戏的例子。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因而,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

    不久前,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生理学家汉斯·特贝、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斯塔·阿特曼等提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假说——“学习说”。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特贝曾经在卡那里群岛上研究黑猩猩的学习行为。他发现,如果给黑猩猩一根棍子,它们就会用棍子做出各种游戏行为:会用棍子互相赶来赶去,像人们赶鸭子似的;也会用棍子去取挂着的食物。经历过这种游戏的黑猩猩,在今后生活中容易学会使用棍子。同样,“捉迷藏”和追逐游戏,也使动物学会利用有利地形保护自己的本领。游戏的实践性强,能产生直接的效果反馈,对锻炼动物的速度、敏捷、躲藏能力、争斗能力和利用环境的能力很有效。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家保尔·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因此,这两位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

    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1. (1) 结合文章,简要说明“自娱说”科学家是如何理解动物游戏的原因的。
  2. (2) 请简要概括“学习说”的主要观点。
  3. (3) 结合科普文的特点以及文章内容,探究本文为何没有确定的结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理解发明就是理解未来

    教育神圣的使命在于传承文明,教育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由于教育,人类个体可以分享漫长岁月里人类整体获得的经验与知识。然而我们经常忽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学校总是以过去的知识告诉人们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这种知识与未来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距。前人探索与创造的成果构成了教材的主要内容,这些成果受到当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水平的制约,当它们成书的时候,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最新的成就无法纳入其中。当学生在校园里学习它们的时候,世界又发生了变化,人们永远无法得到完全满足未来需求的知识。如果没有创造,知识只能帮助人们重复过去的道理,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创造力才能使知识活化,为知识赋予灵魂,它是人类过去的经验与未来命运之间的桥梁。

    新知识不是演绎出来的,它是创造的产物。实际问题从来不会重复,人类经常面临从未出现过的难题,唯有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解决它们。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知识为载体塑造人格、培育创造才能的历程。创造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气质,它令世界充满生机,飘荡着诗意。

    创造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本能。以创造性的方式关注和参与世界事务,是人类内心深层的欲望和动力。发明家是生活在现实世界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常常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内心冲动,这种冲动激励他们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许多因素使他们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然而,发明家头脑中的观念不容易被社会接受,发明家不容易得到社会的支持,几乎所有的发明家都在逆境中奋斗,因为同时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发明的因素:

    模仿容易,发明困难。因循人类活动的最小阻力原则,许多人乐意选择模仿;

    发明是一粒有可能带来丰收希望的种子,从播种到丰收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社会关注丰收,漠视过程。发明家的智慧、精力以及他能够驱遣的财富,常常不足以支持他走完漫长的全程,性急的企业家不愿意在发明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投入。发明家常常难以度过最困难的时期,使许多优秀发明半途而废。发明家常常思考人类未来的事,市场只关注眼前的事。发明家经常在为明天做晚餐,今天没人享用。晚餐还没有做好,饭铺就已经关张。几乎所有的先进的技术,在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都不怎么好用,因为还未及完善工艺和配套技术。由于企业家缺乏远见,消费者缺乏宽容,使许多重大的发明经常被拒之门外。发明是涉及科学、社会与人文的全方位活动,需要多种智慧和资源参与,许多发明家不是社会活动家,应对科学之外的问题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教育过分关注继承,不重视培育驾驭知识的能力。

    新技术发明的出现仰仗科学、依赖教育,然而更需要文化,需要鼓励探索、呵护发明的创新文化。如果把新技术发明比作美丽的红苹果,科学是长出红苹果的树,教育是培育这棵树的土壤和肥料,文化则是看不见的地下水、合适的温度和阳光。

(选自《大众科技报》有改动)

  1. (1) 下列各项中,对“学校所传授的知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创造力才能使知识活化,为知识赋予灵魂,它是人类过去的经验与未来命运之间的桥梁。 B . 前人探索与创造的成果构成了教材的主要内容,这些成果受到当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水平的制约而存在错误。 C . 学生在校园里得到的知识,只能帮助人们重复过去的道理,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永远无法得到完全满足未来需求的知识。 D . 学校总是以过去的知识告诉人们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这种知识与未来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2. (2) 下列对发明创造者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的阻力和困难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发明是一粒有可能带来丰收希望的种子,从播种到丰收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而社会关注丰收,漠视过程。 B . 许多发明家不是社会活动家,应对科学之外的问题常常漠不关心。 C . 企业家缺乏远见,消费者缺乏宽容,使许多重大的发明经常被拒之门外。 D . 发明家常常思考人类未来的事,市场只关注眼前的事。
  3. (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发明家的智慧、精力以及他能够驱遣的财富,常常不足以支持他走完漫长的全程,性急的企业家不愿意在发明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投入。 B . 发明家是生活在现实世界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常常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内心冲动,这种冲动激励他们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C .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知识为载体塑造人格、培育创造才能的历程,因而只要实施学校教育,世界就会充满生机,飘荡着诗意。 D . 新技术发明的出现仰仗科学、依赖教育,然而更需要文化,需要鼓励探索、呵护发明的创新文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10·17”世界消除贫困日到来之际,国家主席习.平指出,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杨多贵认为,消除贫困并不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财富多少,而在于执政者的责任感和决心,以及强大的调控能力,全力推动扶贫攻坚工作。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说,6年时间减贫7000多万,意味着每年要减贫1170万,平均每月减贫100万,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艰巨。“为实现这个目标,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方政府都铆足了劲,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系列政策,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习.平在讲话中指出,我国坚持分类施策原则,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并特别指出了“五个一批”脱贫手段,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各个措施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关联的,需要多种措施共同发力。”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黄承伟说。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记者了解到,今年扶贫日前后,教育部等部门将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精确对准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摘编自新华社2015年10月17日讯)

材料二:

    中国社科院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编撰的《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公布了一组数据,意味着“十三五”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回看历史,以7亿多贫困人口为起点,中国在这场战役中已经艰苦奋战将近40年;面向未来,到2020年,中国现存几千万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有目标、有思路、有举措,在这场世界范围内的脱贫战争中,中国成绩斐然。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改革开放30多年来,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么快、这么大规模的减贫。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

    对此,《纽约时报》评价,极端贫困人口的大幅减少主要应归功于中国取得的经济进步。《赫芬顿邮报》则指出,世界减贫成绩“最大的功劳来自中国。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归功于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改革方面做山的努力。”

(摘编白2017年1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

    提问:现在很多人唱衰中国经济,您如何看待现在的中国形势?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去年我国的经济发展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现了平稳健康的发展。以下几方面特别突出:第一,经济平稳增长。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都在6.7%,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了6.8%。中国经济的总量大概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5%左右。去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占全球经济增量将近33%。第二,就业稳中有增。新增创造了1000多万的就业岗位,去年安排了新增就业人口1300多万。第三,千万人口脱贫。去年实现了现行标准下12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放眼全球,可能中国是唯一能够做到的。第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深度进展,为去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为今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也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夯实更好的基拙。

(选自2017年3月5日中国网,略有删节)

  1. (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五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以每年至少下降1200多万的速度稳步推进。 B . 2012-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最少的是2016年,最多的则是2013年。 C . 至2016年底贫困发生率下降了将近一半,计划2017年脱贫人数仍在1000万以上。 D . 中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至202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面实现脱贫。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材料一简要报道了国家主席习.平有关减贫与发展的演讲及相关专家、学者的解读,突出中国政府消除贫困的决心和目标规划。 B . 材料二着重介绍中国社科院和国务院有关扶贫、减贫的报告,附以外媒报道,突出中国脱贫攻坚的成果、成因及其世界影响。 C . 材料三采用访谈形式,如实报道中国现在的经济形势,从新增就业岗位、脱贫人数巨大两个角度说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D . 在大数据时代,以上三则材料都充分利用了相关统计数据。以事实说话,不加任何主观评价,突出了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E . 从以上关于扶贫、减贫情况的新闻,可以看出国家脱贫攻坚的决心,也可以看出在这场世界范围内的斐然成绩。
  3. (3) 如何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雁洋镇大坪村,柏油铺就的崭新绿道蜿蜒在田野间,清澈的小溪“雀跃”在大树和绿野簇拥的公路旁,原生态的乡野水景公园就这样被简单几笔勾勒出来。水景公园旁,一座色彩明亮的主题酒店很是惹眼,这间由原来的乡村小学改建的主题酒店成为游客与亲朋好友一起享受村野时光和寻找美食的好去处。“今年春节黄金周,我们60多个床位全部爆满。”该酒店工作人员介绍说,去年大坪村美丽乡村推进以后,在村里停留、吃饭的游客明显增多,每逢周末或是节假日,来这度假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们在这里体验包粽子、摘金柚、吃农家饭等农家生活,感受田园风光,品尝原生态的客家美食,村民自产的农家产品番薯、稻米、菜干更是颇受游客欢迎。

    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后,大坪村民开民宿和特产店的积极性高涨。雁洋镇党委书记王宏基介绍说,2016年,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雁洋镇榜上有名,这也是梅州市唯一一个上榜的小镇。下一步我们要将村道沿线打造成集农家餐饮、农家乐风情、客家特产销售等旅游服务为特色的一条街,形成乡村旅游经济产业链。

(摘编自《梅州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现代中国乡村旅游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最初兴起的所谓“农家乐”,到现如今相对高端的“民宿”,乡村旅游产业向着更大的规模和更广的市场发展。据统计,过去五年,中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32%和26.2%。2016年,乡村旅游游客接待已达24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4.2%,营业总收入48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2.2%。预计到2020年,全国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将超40亿人次,实现总收入2.3万亿元。

    乡村旅游也在快速占领“小长假”的旅游市场,以2016年国庆节为例,小长假期间全国出游超过10公里的游客总计约1.86亿人次,其中乡村旅游约为1.29亿人次,约占同期旅游人次的69%。选择乡村游的游客以青壮年群体为主,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乡村旅游也是我国旅游投资的热点领域之一。近年来,民宿、特色小镇、乡村休闲地产投资增长迅速,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乡村旅游类产品实际完成投资3856亿元,同比增长47.6%;截至目前,全国共创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328个,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70个。国家旅游局最新发布的《2016中国旅游投资报告》显示,乡村旅游投资还将持续升温。

    但同样需要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仍然面临产业延伸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方面的问题,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来临,乡村旅游也有待于在创新中开拓新思路、发掘新价值。不过值得欣喜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乡村旅游众创”也在近几年迅速地发展起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创业项目,民宿客栈、艺术村落、精致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新形式层出不穷,可见乡村旅游仍是发展方向之一。

(摘编自《乡村旅游渐升温:数说“旅游扶贫”》,有删改)

材料三:

    乡村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很大程度上或许与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过快相关——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生活久了,人们往往就更加渴望追寻那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受。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受访者平均每个月会到乡村地区旅游一次。下图是乡村旅游游客出行目的分析数据图。

(选自《新华网数据新闻》)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投资角度看,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投资的热点之一,而乡村旅游产业投资不断升温与乡村游客人数和营业总收入的增长密不可分。 B . 参加乡村旅游的主体是青壮年群体,可见青壮年群体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很快,他们的压力较大。 C . “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与亲友增进情感”“寻找乡村美食”是大部分都市人去乡村旅游的目的,大坪村开拓体验农家生活的市场正好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 D . 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好,2016年乡村旅游人次占了国内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材料一报道了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了乡村旅游的现状、发展的原因,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 B . 材料一开头的描写细腻、生动,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环境优美的乡村世界,使读者对大坪村有了一个良好的印象。 C . 大坪村让游客体验包粽子、摘金柚、吃农家饭等农家生活,吸引了大批游客,可见乡村旅游要兴盛就要保有乡村特色不变。 D . 各种乡村旅游新形式层出不穷,有力地解决了产业延伸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方面的问题。 E . 材料一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大坪村的做法,有重要参考价值;材料二用准确的数据呈现了乡村旅游的诸多方面的情况。
  3. (3) 乡村旅游产业怎样才能“向着更大的规模和更广的市场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实用类文本阅读

国际最大规模的射电望远镜

    为了争取国际最大规模的射电望远镜合作计划来华,中国正在贵州省“筑巢引凤”,建设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这是中国2007年批准立项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日前已经在贵州省开始基建,项目总投资6.27亿元,建设期5年半,预计2014年开光。FAST建成后,不仅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天文望远镜,并将在未来20年至30年内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探测遥远的“地外文明”

    这座巨大的望远镜外形与卫星天线相似,单口径500米,犹如一只巨大的“天眼”,将探测遥远、神秘的“地外文明”。千百年来人类大多是通过可见光波段观测宇宙。事实上,天体的辐射覆盖整个电磁波段,而可见光只是其中人类可以感知的一部分。该射电望远镜可以用来监听外太空的宇宙射电波,其中包括可能来自其他智能生命的“人工电波”;在电力充足的条件下,这只巨大的“天眼”还能发送电波信号,几万光年远的“外星朋友”将有可能收到来自中国的问候。

    可寻找第一代诞生的天体

    据FAST工程办公室研究人员介绍,项目建成后,它将使中国的天文观测能力延伸到宇宙边缘,可以观测暗物质和暗能量,寻找第一代天体。其能用一年时间发现数千颗脉冲星,研究极端状态下的物质结构与物理规律。而且无需依赖模型精确测定黑洞质量就可以有希望发现奇异星和夸克星物质;可以通过精确测定脉冲星到达时间来检测引力波;还可能发现高红移的巨脉泽星系,实现银河系外第一个甲醇超脉泽的观测突破。

用于太空天气预报

    FAST还将把中国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将深空通讯数据下行速率提高100倍。脉冲星到达时间测量精度由目前的120纳秒提高至30纳秒,成为国际上最精确的脉冲星计时阵,为自主导航这一前瞻性研究制作脉冲星钟。同时,可以进行高分辨率微波巡视,以1Hz的分辨率诊断识别微弱的空间讯号,作为被动战略雷达为国家安全服务。还可跟踪探测日冕物质抛射事件,服务于太空天气预报。

带动中国制造技术发展

    FAST研究涉及了众多高科技领域,如天线制造、高精度定位与测量、高品质无线电接收机、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超宽带信息传输、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等。FAST关键技术成果可应用于诸多相关领域,如大尺度结构工程、公里范围高精度动态测量、大型工业机器人研制以及多波束雷达装置等。FAST的建设经验将对中国制造技术向信息化、极限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产生影响。2015年12月16日,正在贵州省平塘县建设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目前正在进行反射面面板安装,边长约11米的三角形面板安装已经完成2059块,完成比例达46%。FAST的反射面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用于反射无线电波、供馈源接收机接收,是FAST工程的主线,预计将于2016年4月安装完毕。

  1. (1) 下列对这则新闻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FAST建成后,不仅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天文望远镜,并将在未来20年至30年内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B . 在电力充足的条件下,这只巨大的“天眼”还能发送电波信号,几万光年远的“外星朋友”将收到来自中国的问候。 C . 项目建成后,它将使中国的天文观测能力延伸到宇宙边缘,可以观测暗物质和暗能量,寻找第一代天体。 D . FAST的建设经验将对中国制造技术向信息化、极限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产生影响。
  2. (2) 下列对新闻的数据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项目总投资6.27亿元,建设期5年半,预计2014年开光”,可见项目投资大,工期较长。 B . “FAST建成后,不仅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天文望远镜,并将在未来20年至30年内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这表明FAST的性能只有十年的最佳使用期。 C . “FAST还将把中国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将深空通讯数据下行速率提高100倍”,FAST建成后将提高中国空间测控能力。 D . “FAST目前正在进行反射面面板安装,边长约11米的三角形面板安装已经完成2059块,完成比例达46%”,项目的安装正在按计划进行。 E . 这座巨大的望远镜外形与卫星天线相似,单口径500米,犹如一只巨大的“天眼”,将探测遥远、神秘的“地外文明”,只有口径达到500米以上的射电望远镜,才能探测遥远、神秘的“地外文明”。
  3. (3) 请简述FAST的功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日前通过验收并正式运行。该设施将为诸多领域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提供平台。

    验收委员会专家认为,其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装置整体设计先进,研制设备质量精良,靶站最高中子效率和3台谱仪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显着提升了中国在磁铁、电源、探测器及电子学等领域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使我国在强流质子加速器和中子散射领域实现了重大跨越。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中国散裂中子源90%以上的装置设备为自主研发并实现国产化,填补了我国脉冲中子应用领域的空白,为材料、生命和能源等科学领域的突破提供了重要手段。

    国家验收委员会专家认为,自2018年3月试运行以来,中国散裂中子源运行稳定可靠,首期3台谱仪已完成10个用户单位、16个研究组的21个用户样品实验,并取得了首批重要科学成果。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8-25 08版)

材料二:

    在很多重要领域,散裂中子源都将发挥作用,比如备受关注的可燃冰商业开发。可燃冰是一种固态碳氢化合物,埋藏于海底深处,开采可燃冰面临的一个巨大风险就是,如果在开发过程中可燃冰瞬间气化,轻则可能引起惊涛骇浪,造成航行安全问题,重则将造成不可挽回的人身安全损失。所以我们必须模拟可燃冰所处的高压环境,对其进行深度研究。在模拟高压环境时需要非常厚的容器,这必须要用中子才能够穿透。另外,中子对于碳氢元素也具有较妤的研究效果,因此,对于可燃冰内部微观结构的研究,散裂中子源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其它国家的散裂中子源也曾在很多关键领域发挥过巨大作用。当年,德国高铁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上百人死亡时,是散裂中子源找到了事故的解决办法。英国的散裂中子源曾经为空客A380飞机的制造找到了最佳的工艺技术。

    散裂中子源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应用方向就是锂电池性能的研究。借助散裂中子源,科学家一方面可以研究材料的性质,看哪种材料更适合用于锂电池的制备;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把汽车或者飞机的整个锂电池放到实验装置中,让它充电几百次,看看里面的微观性能和宏观性能的变化找到让锂电池充电更快、容量更大、更安全的解决方案。

    所以,没有好的研究手段和工具,很多研究都无法开展。我们国家在航空航天和工业技术上存在的大量瓶颈问题,必须利用散裂中子源来进行研究,并寻找解决方案。

(摘选自《环球科学》2019年3月号)

材料三:

    既然中子散射的用处如此之大,科学家们如何获得实验用的中子?中子在正常状态下的寿命很短,最多只能存在15分钟,且不易收集。于是科学家们要建设一个类似于“中子工厂”的大科学装置,源源不断地产生中子。

    产生中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铀235的核裂变反应产生中子,但这种方式对于安全性是很大的威胁。科学家设计了第二种产生中子的装置——散裂中子源。散裂中子源不使用核燃料,热功率低,环境友好,成为了国际上先进中子散射源的发展趋势。目前全世界拥有散裂中子源装置的国家仅有英国、美国和日本。

    散裂中子源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质子加速到16亿电子伏特,速度相当于0.9倍光速,把质子束当成“子弹”,去轰击原子系数很高的重金属靶,金属靶的原子核被撞击出质子和中子,科学家便通过特殊的装置“收集”中子,开展各种实验。散裂中子源的好处在于,加速质子使用的是高频电磁场,只要切断电源,质子就会立即停止轰击金属靶,不会有任何放射性污染且可控,因此是最安全的产生中子的方式。

(摘编自香港《紫荆》杂志2018年1月号,陈和生《中国散裂中子源:探秘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散裂中子源的验收成功并正式运行,显着提升了中国在多领域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并取得了首批重要科学成果。 B . 不管是模拟可燃冰所处的高压环境,对其进行深度研究,还是对可燃冰做内部微观结构的研究,散裂中子源都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C . 借助散裂中子源,科学家既可以研究锂电池制备材料的性质,还可以把整个电池放实验装置里,观察其微观性能和宏观性能的变化。 D . 利用铀235的核裂变反应是产生中子的两种方式之一。但是出于多种原因的考虑,科学家们才设计了类似于“中子工厂”的散裂中子源。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散裂中子源设施填补了我国脉冲中子应用领域的空白,对实现材料、生命和能源等科学领域的突破提供了重要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B . 散裂中子源在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领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德国的高铁、英国的飞机都曾通过该技术找到了事故的解决办法。 C . 随着中国散裂中子源的验收通过并正式运行,我们国家在航空航天和工业技术上存在的大量瓶颈问题,必将找到更加科学的解决方案。 D . 散裂中子源的好处是不使用核燃料,热功率低,环境友好,因此是最安全的产生中子的方式,成为国际上先进中子散射源的发展趋势。
  3. (3) 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海外版》《环球科学》《紫荆》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

材料二:

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看待科幻小说呢?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是杂草,杂草是根据人们的目的来划分的。如果希望庭院里种的是鲜花,那么任意生长起来的蕨类植物就是杂草;如果希望种植野菜,那么偶尔生长的鲜花就是杂草。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但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如果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

文学性重要吗?重要。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各种文学规则才得以确立。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掘进,而将基于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

材料三:

科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一直有争论。就如武侠小说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和侠行;侦探小说是侦探题材的小说,不等于刑侦侦破;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题材的小说,不等于科学技术。科幻小说当然姓“文”,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以刘慈欣、王晋康和韩松这“三剑客”的作品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了明显变化:一是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已被打破,现实和虚拟交织的时空组织造就了结构的精美;二是类型小说的通俗化和现代主义的意念化成为小说情节模式的重要形态。

《三体》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上还是时间叙事;第二部《黑暗森林》时间叙事渐渐弱化,空间叙事上升为叙事主体;到了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结合在一起,小说叙事由空间对抗变成融合循环,形成一个精美的轮回式的叙事结构。类型小说的情节模式在刘慈欣和王晋康的小说中相当明显,而韩松的叙事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的变异风格。

(摘编自汤哲声《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思维和边界》)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科幻小说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描绘,要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架,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 B . 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更看重题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的讲究,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 C . 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需要的。 D . 材料三认为当下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变化,这里“文学思维”的含义不同于材料二论及的科幻小说的“文学性”。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慈欣看重科学设定的宏大和新奇,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他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也有借鉴和吸收。 B . 《三体》被一些读者评价为“细致不足”,是因为这些读者还是以阅读传统的文学作品形成的审美习惯来看待它。 C . 科幻作品激发的阅读快感通常是一种令人倍感惊奇的体验,也是比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更有力的一种体验。 D . “文学性”这个概念应该与时俱进,避免固化,保持边界的开放,以更公允地评价科幻文学等文学样式。
  3. (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 “科幻小说定义的困难性,主要在于科幻小说是一种跨门类的、延展广阔的文学。” B . “科幻文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其丰富的故事资源,这种资源由科技的进步源源不断地提供着。” C . “只要不违反基本的科学原理,作家完全有权利在作品中加进自己的天才臆测。” D . “现代科幻文学对科学最新进展的表现很有限,大量故事的核心仍基于古典科学。”
  4.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5) 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浩瀚星空再添访客,中国航天再创辉煌。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根据任务实施计划,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升腾的火箭,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飞天梦想,镌刻的是一个国家的前行脚步。回顾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无人验证,神舟五号实现了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突破了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实现了航天员的中期驻留。向浩瀚宇宙的每一次进发,振奋的是越来越昂扬的精神和气概,夯实的是越来越厚重的自信和底气。

此次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可以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逐梦空间站的时代。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有专家形容,此前的星际探索就像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看一看”“住两天”,这次是要在太空的“家”里“住下来”“走一走”。客观来说,困难更大、风险更高、任务更重。在谈到入选飞行乘组的心情时,航天员汤洪波语气坚定:“有压力更有信心。我是第一次执行任务,压力难免会有,因为神秘的太空充满着许多未知,空间站任务也充满风险和挑战。但我坚信,压力就是动力,信心保证成功。”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从“嫦娥奔月”到“祝融驭火”,从“天和筑穹”到“墨子传信”,从“北斗联网”到“天舟穿梭”……生动形象的名字,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也是从古至今不变的追求。心怀梦想、奋勇拼搏,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

(摘自向学笙《为浩瀚太空留下更多中国身影》)

材料二:

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出舱活动,又被称作太空行走,是指航天员或宇航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活动。这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美国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刚发射上天就出现重大故障的“天空实验室”空间站,使它“起死回生”;苏俄航天员则多次出舱活动修理“和平号”空间站,使它转危为安;当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更是由航天员通过多次太空行走才完成在轨组装的。

随着太空行走技术的发展,太空行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按出舱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验证类出舱活动;第二种是组装类出舱活动;第三种是维修类出舱活动;第四种是有效载荷类出舱活动,即回收、修理和释放卫星或在月面安装实验装置、采集月岩标本等。

2008年航天员翟志刚进行的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属于验证类出舱活动,而这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的太空行走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他们要进行首次人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用机械臂把航天员载到舱外作业点去完成复杂的舱外安装任务,难度比当年翟志刚的首次太空行走大许多。

太空行走的难点主要在于:一是舱外环境十分恶劣,必须使用复杂而可靠的出舱活动系统来克服空间环境的影响,以保障舱外行走航天员的安全;二是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无法用腿行走,主要是靠手把扶住周围的某些物体来维持行动;三是太空中缺少可辨识的参照物,航天员很容易迷失方向。

处于真空状态的太空,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温度变化很大。太阳照射时温度可高于100℃,无阳光时温度可低于-200℃,同时存在各种能伤害人体的辐射。为保障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中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出舱活动时,航天员需配备航天服、舱外机动装置、完成任务所需的工具、固定身体的设备及安全带等装备。其中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最重要的装备,它将航天员的身体与太空的恶劣环境隔开,并向航天员提供大气压力和氧气等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保障。同时,为了解决在太空行走时因缺乏参照物,无法分清物体的远近大小,判断其速度快慢等安全问题,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都会用安全带将自己与航天器连接起来,以防自己丢失在茫茫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

本次出舱任务圆满完成,航天员们不仅给14亿国人传输回了太空视角下的地球绝美照片,同时也宣告了我国更为成熟地掌握了太空行走这一核心航天技术。

(摘编自庞之浩《航天员为啥要出舱?太空行走有多难?》)

【注释】①:再生生保,是一种验证中国空间站的技术。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核心舱,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圆满成功。 B . 组合体飞行期间,我国航天员将通过3个月的在轨驻留、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攻克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C . 太空行走的主要内容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等,目前这一技术为部分航天业发达的国家所掌握。 D . 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的重要装备,它不仅能帮助航天员抵御恶劣的太空环境,更能向航天员提供维持生命所需的大气压力和氧气等保障。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不仅镌刻了国家发展前行的脚步,更振奋了国人昂扬的精神与气概,夯实了国人厚重的自信与底气。 B . 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多个首次突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我国逐梦空间站的新征程。 C .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的出舱活动虽然比翟志刚的出舱活动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难度更大,但他们在出舱活动的类型上是一致的。 D . 为了防止自己丢失在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航天员出舱行走都会用安全带将自己与航天器连接,以解决太空行走中的安全问题。
  3. (3) 结合材料内容,判断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古人对神秘宇宙的浪漫幻想(   )
    A .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B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D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4. (4) 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 (5) 假如你是一名科普宣传员,在神州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后,计划向中学生宣传我国的航天成就,你会如何构思自己的宣讲稿?请结合材料,列出自己的宣讲要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科学家对海洋深处进行测温后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迹象,海洋变暖正在促使深海生物快速向两极迁徙。这意味着,尽管深海平原的环境条件远比地表洋流环境更加稳定,但深海生物已经感受到了正在上升的热量影响。众所周知,世界上海洋的面积几乎覆盖了地球总面积的四分之三,而从地表到海底,则是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

尽管人们一再关注这颗蓝色星球上的水域健康状况,但想要精确地计算出地球上海洋温度变化率仍然非常困难。因此有些海洋学家喜欢抱怨,人类对火星和金星表面的探索和了解甚至比海洋深处的地质构造以及沉积物的了解还要多。这或许是真实的状况,但通过科学家们反复的研究已经证实,海洋深处的生态系统具有惊人的多样性以及潜在的风险。

研究人员通过对20000种深海生物的研究发现,在深度超过1000米的地方,海洋生物在20世纪下半叶的移动速度就已经远远超过它们在海面附近的同胞了。目前来看,由于海洋的巨大面积和深度,已经在海洋表面观察到的温度上升现象将会波及更深的水域之中,这就意味着,无论我们现在做什么,深海海洋生物都将面临直到21世纪末之前不断上升的环境威胁,对人类来讲,需要紧急采取行动,缓解我们对深海生物造成的威胁,这不仅包括了遏止海底采矿和深海捕捞,更多的是对海洋环境的保护。

(摘编自《全球变暖,生物在向两极方向迁徙》)

材料二:

温室气体具有温室效应,越来越多的温室气体使得地球不断地被“捂热”,这就是全球变暖。同时,因为水相对于空气能够更多地储存能量(水的比热容和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全球变暖增加的能量90%以上都存储在海洋中,使得海水变暖。因而,海洋的能量变化直接反映全球气候变化,海洋热含量成为判断全球是否变暖的最佳指标之一。

海洋变暖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存在广泛的负面影响。由于热胀冷缩,海洋变暖膨胀推升了全球海平面。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如果叠加上潮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土地沉降等因素,将给包括我国在内的沿岸和小岛屿地区造成极大的经济和社会风险。我国临近的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最多并且最强的地区,因此我国未来将面临更多的极端天气事件的挑战。同时,由于上层海洋比深海变暖更快,海洋层结也在持续加强。海洋层结的加强会抑制海洋垂向热量交换和溶解氧输送,进一步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并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已有研究表明,过去60年海洋溶解氧已经下降大约3%。受海洋变暖和酸化的影响,近些年珊瑚礁系统屡次出现大规模白化事件。

未来怎么办呢?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是当务之急,《巴黎协定》目标是努力把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为控制在1.5 ℃内付出努力。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向全世界宣布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然而,由于海洋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缓慢和滞后特性,过去的碳排放导致的海洋变暖等影响将持续至少数十年之久。就算可实现《巴黎协定》目标,21世纪海洋变暖也不会得以遏止。这一现象凸显了海洋在全球气侯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摘编自成里京《海洋变暖持续将会怎样》)

材料三:

2020年以来,海洋“咸变咸,淡变淡”的盐度变化态势加剧,海水垂向层化持续加强。最新IAP数据表明,在2020年,全球海洋上层2000米吸收的热量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2×1022焦耳,这些热量可以使13亿个1.5升的电热水壶里的水同时烧开。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出现小幅下降,但全球海洋温度依旧出现了持续的增温并达到历史新高,这与海洋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缓慢和滞后特性息息相关。因此,过去的碳排放导致的海洋变暖等影响将持续至少数十年之久。

(摘编自《14家单位联合发布全球海洋变暖报告》)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科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深海生物目前出现了快速向两极迁徙的现象,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海洋变暖。 B . 目前,人类对火星和金星表面的探索和了解很多,甚至远远多于对海洋深处的地质构造以及沉积物的了解。 C . 《巴黎协定》针对全球变暖的事实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但《巴黎协定》的实现仍然不能遏止21世纪海洋变暖。 D . 2020年,虽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让碳排放量有所下降,但受过去的碳排放影响,全球海洋温度仍创历史新高。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几乎占了地球总面积的四分之三,这就导致我们想要精确计算地球上海洋温度的变化率非常困难。 B . 海洋温度上升将波及更深水域,这就意味着,无论我们做什么,对深海海洋生物所面临的环境威胁都没有什么帮助。 C . 海洋存储了全球变暖所增加的90%以上的能量,海洋能量变化反映全球气候变化,只有依靠它才能判断全球是否变暖。 D . 为帮助读者理解2020年全球海洋上层2000米吸收的热量相比2019年的增值,文章用这些热量能烧开很多水来生动说明。
  3. (3) 文中画横线句子所说的“负面影响”有哪些?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即将开幕,作为疫情下的特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如何安全高效地落实防疫工作,确保两大盛会成功举办,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场馆防疫方面,本届冬奥会的核心场馆,在疫情防控方面都下足了功夫。赛事区域各楼层均设计了专用的功能区和各类人员专用通道,从场馆消毒、测温到人群的疏散以及突发状况的应急响应,都做了详尽规划。智能测温系统、进出场馆人员信息一键查询系蛲、遇送机器人、消毒机器人等“黑科技”也相继亮相,为场馆的疫情防控贡献科技力量。其中,担负场馆全区城消毒重任的“消毒机器人”在消毒效率、消毒方式、避免交叉感染、消毒智能化等方面具有人工无法比拟的优势,获得了格外关注。

饮食保障方面,相关方已经做好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食品安全保障方案,力保冬奥两会饮食无忧。针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和关键环节,采取“食品安全+新冠防控”的综合评估方案,改单部门一家评估为多部门联合评估,对食品原材料从种养殖到入口的各个环节,进行可能承载或传播新冠病毒的综合监督;发挥科技在食品安全保障领域的支撑作用,建立全生态管理体系,将采摘、运输、加工、配送、就餐等各环节及各点位纳入其中,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风险,可快速准确溯源并追踪;针对国外自带食品入境、部分人员喜食生冷等现实情况带来的餐饮风险,及早筹划,采取国内替代、减少生食、采用食品预包装等多种举措来降低风险;另外,充分考虑食品供应商所在地和物流运输环节出现疫情、雪上项目赛场出现极寒大风天气等各类极端情况的可能性,完善食品安全保障应急预案体系,一旦发生供给中断、餐饮食品安全事故等,可及时预警、迅速响应。

人员安全防护方面,加大工作人员、志愿者、运动员个人防护力度。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期间,准备一批具有先进性、成熟度、权威认证的便携式消毒设备,确保人员安全。此外,强化现场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在人民安佳山设置负压太空舱式的消杀病毒隔离椅,一旦发现发热人员,可在实施专业处置之前保障气溶胶不会扩散,避免造成更大面积污染,确保有序应对。

疫情的防控对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意义重大。我们在疫情防控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又有大批优秀的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黑科技”保驾护航,一定能在这个特殊时期举办好这两场让世界瞩目的盛会。

材料二: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世界体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不仅面临疫情防控的挑战,还需要解决如何帮助运动员发挥出最高水平,以及让观众获得满意的观赛体验等难题。

无现场观众观赛,缺少观众的呐喊助威和紧张刺激的氛围,对运动员的赛场发挥会产生消极影响。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赛场由于缺少观众的呐喊显得格外寂寥。即将开幕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如果因为疫情只能“空场进行”,将如何应对?北体传媒响应“科技助奥”的号召,设计出“冬奥项目模拟声场”。为给运动员创造尽量真实的比赛环境做好了充分准备。

“冬奥项目模拟声场”的建立包含前期素材采集、声场设计、现场系统搭建、驻场音效还原四个阶段。为搜集前期素材,北体传媒很早便开始各项冬奥赛事的音频分轨素材的收集与整理,这些宝贵的分轨素材是制作模拟声场的关键。声场设计则需参考比赛场馆的结构,根据场馆的建筑图纸,利用专业声场设计软件制成。现场系统搭建依据声场设计而行,使声音360度环绕覆盖整个赛场。驻场音效的还原由多部电脑控制,根据比赛进程和表演状态,适时播放相应的音效声。让运动员的感受更为真实。

如何让观众获得满意的观赛体验?中国联通以5G等技术为基础,打造了“智慧观赛”场景及各种应用创新产品。

目前,中国联通已对67个冬奥场馆、签约酒店以及交通干线、场馆间道路,进行了5G网络全覆盖作业施工。在冬奥场馆,手机5G信号满格,下载速度和稳定性都表现优异,能够极大提升场馆的观赛体验。在延庆小海坨山和张家口冬奥核心区,5G网络也已成为目前技术最佳、感知最优、效能最高的通信网络,将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为工作人员、运动员、媒体记者等人员提供高速率、低时延的移动通信保障服务。

在此基础上、中国联通重点策划部署了风景摄像机、赛场摄像机、记者ENG摄像机,拟在混采区使用5G网络进行视频转播和视频传输,打造大赛新亮点;还将重点打造智慧观赛产品,借助多视角、自由视角、子弹时间等视频技术,力求带给观众更加丰富多样的观赛体验。互联网冬奥直通车系统也是中国联通创造的新产品应用之一。该系统将围绕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各种应用场景,打造差异化互联网视频传输产品,为媒体运行,也为宽带用户VR观赛提供高质量增值服务。

(取材于张秋、王锦雷、刘灏云等人的文章)

  1. (1)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确保疫情下的特殊盛会如期开幕。 B . 负责场馆全区域消毒的“消毒机器人”因具有避免交叉感染这一优势而获得格外关注。 C . 为力保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饮食无忧,开展“食品安全+新冠防控”评估是最重要的环节。 D . 丰富的经验、优秀的服务人员以及“黑科技”是办好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重要保障。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核心场馆的疫情防控方面都下足了功夫,比赛期间能避免疫情出现。 B . 因为缺少观众的呐喊助威和紧张刺激的氛围,2021年东京奥运会赛场上运动员少有佳绩出现。 C . 目前,5G网络已覆盖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所有场馆及相关区域,能充分满足赛时的网络需求。 D . 互联网冬奥直通车是专为冬奥观赛量身定做的一款新产品,将为广大观众提供高质量服务。
  3. (3) “科技助奥”是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备的重要思路之一,为成功举办两大盛会,我们利用科技手段做好了哪些准备?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雪花是六瓣的这一事实是什么人最先在文献上发表的呢?是中国人,西汉人韩婴在《韩诗外传》中就指出“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这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可是在其后的古文献中,却没有人去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 开普勒出于对几何、对称的兴趣,写了一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尽管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的,但是,他这个方向是很有意思的。

(摘编自杨振宁《对称与物理》)

材料二:

17世纪初,雪花吸引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眼光。当穿过布拉格的一座大桥时,他注意到落在衣服上的一片雪花,并因此思考它六角形的几何形状。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通过“材质”寻找,因为水汽是无形且流动的,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进而,他猜想这个机制可能是冰“球”的有序堆积过程。显微镜发明之后,雪花成了大受欢迎的观察对象。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在1665年出版的《显微术》一书中,展现了他借助显微镜画出的雪花图片,并对雪花晶体结构进行了阐述,这被看作是人类首次具体记录雪花的形态。

(摘编自尹传红《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

材料三:

雪晶会根据其形成的云层中的温度和过饱和度的不同而生成不同的形状,在一些温度范围内雪晶呈柱状,在另一些温度范围内则呈板状。随着过饱和度的升高,雪晶变得越来越大,形状也越来越复杂。雪晶的基本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在-2℃左右时呈板状,在-5℃左右时呈柱状,在-15℃左右时又呈板状,在低于-25℃时呈柱状或板状。雪晶的结构更多地取决于过饱和度,即取决于生成速度:当湿度高时,快速生成的柱状晶体会变成轻软的针状晶体,而六角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蔓晶体。随着温度的下降,雪晶的形状会在板状和柱状之间来回变化好几次,而且变化很大:在几度温差范围内,雪晶会从又细又长的针状晶体(-5℃)变为薄而平的板状晶体(-15℃)。
雪晶形态图:
      

(摘编自肯尼思·利布雷希特《冰的形态发生:雪晶中的物理学》)

  1. (1) 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关于雪花具有对称的六角形结构这一事实,《韩诗外传》中“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是世界上最早的表述。 B . 开普勒思考雪花是六瓣的原因,只是出于对几何和对称的兴趣,因此他的研究没有向前推进,也没有得出可信的结论。 C . 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与水汽无关,原因可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但是受到当时的知识限制,他没有再对此机制作出解释。 D . 雪晶的具体形状是受到温度和过饱和度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基本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过饱和度则会影响雪晶结构的复杂性。
  3. (3) 开普勒关于雪花的思考对科学研究有什么意义?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摘编自屠呦呦《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材料二:

在中国抗疫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疫情防控一大亮点。伴随着全球抗疫,很多国家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会考虑尝试中医药治疗的方法。此次疫情对中医药拓展海外市场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目前中医药出海依旧困难重重,要进入海外医院并非易事。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中药出口金额停留在数十亿美元级别,未能取得更大突破,而西药制剂出口额已经突破百亿美元级别。悬殊的数额背后,是中药出海面临的现实困难。在西方主流医药市场,中药作为药品注册在美国尚未取得零的突破,在欧盟能成功注册的也屈指可数。

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庆友表示,在我国抗疫中,中医药的有效性已被证明,但中医药体系和西医理论体系差异较大,中医药在西方主流医药市场一直未能被接受。中药是多靶点干预,一般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并不明确,无法在西方现有的理论下检测其药理毒理,这也是中药难以通过外国药品审批,获得国际注册药品市场认可的原因所在。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是中药走山国门面临的巨大挑战。海外国家对中医药不了解、不理解;而且各个国家药物注册审批法律不同,制约了中医药在全球的上市推广。当前世界中药市场,日本、韩国所占份额超过国内中医药。许庆友表示,中医药产品走山去,关键在于要让中医药文化先走出去,让中医药文化和治疗理念被海外人士广泛接受,中医药产品自然就更容易打开国外市场。许庆友建议,中国不光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可借鉴日本汉方医学的提取和生产工艺,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产品质量和市场认可度。

(摘编自高博等《中医药出海,敢问路在何方》)

材料三: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规测》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激活力,推进中医药和现代科学初结合,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发展的基本原则,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遵循发展规律,坚持深化改革创断,坚持统筹协调推进。《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规划》指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投入保障,健全实施机制,注重宣传引导,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格局。

(摘编自《“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医药在发展中已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并整理归纳了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可见只要继承中医药传统,就能开发新药,造福人类。 B . 尽管在全球抗疫中很多国家开始使用中医药治疗的方法,但中药在西方主流医药市场一直未被接受,在美国和欧盟尚未取得明显突破。 C . 中药难以获得国际注册药品市场认可,与中药无法在西方现有的理论下检测其药理毒理以及各国药物注册审批法律不同有关。 D .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有助于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产业化和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并确保2025年健康中国建设能够全面实现。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屠呦呦从中国医药学宝库中发掘出青蒿素,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应优势互补。 B . 严峻的国际抗疫形势给中医药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带来了契机,但中医药国际化并非易事,一些困局仍然待解。 C .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旨在推动中西医药的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D .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的基本原则,为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工程提供了政策保障。
  3. (3) 请结合材料针对中医如何走向世界,提出合理化建议。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我国(中国)当代著名视觉设计跨界艺术家宋旦汉字艺术展近日在纽约开幕。汉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载体,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宋旦用极其独特的创意手法让汉字散发出书画同源的本色之美、形意之美和禅境之美。

宋旦此次创意水墨汉字展相当一部分作品是以我国百家姓为基础,将姓氏汉字融入茶壶图案,远看是茶壶,近看是汉字。宋旦表示,他的创作指导思想就是努力将汉字形象化、符号化,让不懂汉字的外国人对汉字产生好奇和兴趣,从而进一步了解汉字深奥的内涵,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次展览是宋旦汉字艺术海外百城巡回展的其中一环。宋旦坚信,他的创意水墨汉字艺术必将成为弘扬中华文化,加深交流了解,践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新形式,必将进一步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中华姓氏文化也将成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进一步强化民族凝聚力的独特文化符号。

(选自李秉新《宋旦创意汉字形象化让外国人对汉字产生好奇心》有删改)

材料二 

一位美国大叔用毕生精力研究中国汉字,做了一件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

汉语并不好学,笔画之间看似没有任何逻辑关联的汉字让斯睿德吃尽了苦头。斯睿德萌发了将汉字字源存入计算机的想法。

斯睿德自己动手,筹建专门网站,雇佣了一名华裔女士帮他扫描《说文解字》《金文编》《甲骨文编》和《六书通》上的所有字源。2001年,网站上线。

网站快建成时,斯睿德在硅谷的高薪工作没了,他找了份河道管理员的工作。57岁时,他失业了。很快,他攒了20年的30万美元全部花光。他的汉字字源网越办越久,生活却越来越清贫。

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10年。2011年的一天,他忽然发现网站在一小时内获得了超过100美元的捐款。原来,他的网站被一位中国网友介绍到了微博上,网站点击量激增,也开始收到一些捐款。斯睿德在田纳西的生活不再平静,不断有中国记者打来越洋电话采访他,他也获得“汉字叔叔”的称号。

62岁时,斯睿德买了一张单程机票,飞往中国天津。他的生活依旧清贫,最常吃的是餐馆里最便宜的拌面。因为签证问题,他在天津险些待不下去。无奈,他发了条求助微博,网友们纷纷呼吁“留住‘汉字叔叔’”。最终,北京师范大学接收、聘用了他。虽然收入并不高,但斯睿德说:“我很满意,我喜欢这里。我可以安心研究汉字了,继续做我的网站。”

一位外国老人对汉字的一片痴心,令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深思。2015年,“汉字叔叔”斯睿德和另外两位外国友人一起入选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组委会在颁奖辞中说: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却熟悉同一种语言,白发苍苍却活力四射。他们都热爱中国。他们是虹桥、是纽带,是人类文明的使者。

(选自《“汉字叔叔”斯睿德》有删改)

材料三 

看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人或许会记得张一清,他是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言教学研究室主任,专注于语言教学与测试研究。在这档中央电视台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推出的电视节目中,张一清作为点评嘉宾持续参与。

近年来,原创文化电视节目颇受欢迎,从《中华好诗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到《汉字英雄》《中国灯谜大会》,都聚集了不错的人气和口碑。在张一清看来,这不仅仅是做一档好看的电视节目那么简单,而是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我从2014年开始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去年明显感觉到关注这一节目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老师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一项突出的成绩,必得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现在,《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报名参与节目的孩子越来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各地的活动都在贯彻这样一种精神:参与不仅仅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名次,而是因为学生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

张一清说自己的第一本职工作是关注语文教学,第二是关注汉字本身。认识汉字、了解汉字是阅读的基础,而理解力的提高则能够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和潜能。在张一清看来,汉字里蕴含着中国的文化基因,是每个人接触中华文化的基本单元。本世纪初,他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儿童的汉字认知研究”,探索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力。通过参与语文教师培训,参加语文教学教研活动,张一清对儿童的语文教育问题有独到的见解。为了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让更多孩子领略文字的魅力,张一清在北京阅读季“书香校园”活动期间,前往中小学、国家图书馆等地开设讲座,交流汉字文化知识。

(选自《张一清:探寻汉字文化基因》有删改)

材料四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在我国,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图形文字,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现存最早最完备的文字体系。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行楷,汉字留住历史的记忆,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汉字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也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凝结着中国智慧的汉字,是迄今为止唯一存于世上的古老表意文字,将我们源远流长、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成一个整体。它所具有的形体美、音律美和意蕴美,使民族文化具备了强大的包容能力。

单字信息含量大,又提升了文字的扩展能力和稳定性,使现代的我们仍然可以阅读2000年前的古代文章,临摹古人的书法。

“天雨粟,鬼夜哭。”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揭示了文字“出世”惊心动魄的力量。而今天,汉字随着海内外修习者的不断增多,也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散播到世界各地。识字,更思“知”字。

(选自孟扬《汉字,筑起心中的长城》 有删改)

  1. (1)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
    A . 宋旦在美国举办汉字艺术展,他将创意水墨汉字融入到茶壶中以表现汉字的形体之美,努力将汉字形象化、符号化,让不懂汉字的外国人也对汉字产生好奇和兴趣。 B . 斯睿德雇人将《说文解字》《金文编》《甲骨文编》和《六书通》上所有文字上传网站供网友查询,而张一清则是通过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与孩子们交流汉字文化知识。 C . 张一清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受关注度越来越高,成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这同时也反映出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D .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蕴含着中国的文化基因,是每个人接触中华文化的基本单元,我国仰韶文化时期出现的图形文字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文字体系。
  2. (2)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 (   )
    A . 材料一介绍了宋旦在美国举办的汉字艺术展开幕的时间、地点,也介绍了绘画起源于汉字的本质特点和宋旦汉字艺术展在美国展出的具体内容和体现的社会意义。 B . 材料二介绍了美国人斯睿德建立汉字字源网的过程和遇到的困境,他被称为“汉字叔叔”和入选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说明他得到了中国人的认可。 C . 材料三中张一清认为认识、了解汉字是阅读的基础,提高对汉字含义的理解能力,能够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和潜能。他平时也很关注对汉字的研究工作,注重儿童语文教育问题。 D . 材料四介绍了汉字的起源以及汉字的演化过程,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古老的表意文字,汉字把我国源远流长、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在一起,并传承着中华文明。
  3. (3) 根据材料四,结合前三则材料说说汉字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随着城镇化的迅猛推进,城市内涝防治成了汛期防灾减灾的“新课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有185座城市受到城市内涝的威胁。

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城市内涝问题就已经凸显,但当时内涝造成的损失相比江河洪水的损失要小,因而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然而,自2010年以来,5年中有4年城市内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发生流域型大洪水的1998年。面对损失与受淹城市数成大幅上升的趋势,人们开始对城市内涝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媒体报道也随之跟进。

城市内涝的“病根”主要源于内外两个方面。从全球气候大环境来看,受气候变化影响,每年的极端性强降雨频次呈现上升趋势。加之往年受厄尔尼诺等各类极端天气现象影响,越来越大的降水量也带给城市更大的挑战。从国内城市生态环境来看,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山林湖泊等生态系统被肆意破坏。原本覆盖着植被的土地大范围地被柏油路、水泥路等硬化路面取代,用来蓄水的低洼地被填平,湿地和湖泊变成了住宅,下凹式立交桥越建越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如地下车库、地铁等),种种做法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从而直接导致城市的雨水积存和渗透能力降低,仅依靠市政管网来排走雨水已是杯水车薪。

(摘编自新华网《雨季总“看海”,城市内涝之困如何解?》)

材料二:

城市的排水设置只是内涝问题最下游的原因,解决城市排水系统仅是治标。建设一个“海绵城市”,让城市的生态系统能够恢复,才是解决内涝的根本办法。

所谓海绵城市,即通过“渗、滞、蓄、用、排”等技术,使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示意图

我国自2015年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截至2017年4月,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已建设面积4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约544亿元。全国已有370个城市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目前,海绵城市试点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作为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庞大系统工程,海绵城市的全部功效尚需时间和过程加以检验。

(摘编自《经济观察报》,《反思城市内涝,建设海绵城市》)

材料三:

理性看待海绵城市,首先应该将其置于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下,从而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这个前提得到保证后,政策制定者还需要在决策时全面权衡。首先,从城市的现实规模、生态出发,建设海绵城市有没有必要?如果一个城市本身就拥有发达的水系足以实现有效排水,那么另投一笔资金建设海绵城市是否划算?其次,在制定规划时是否对整个城市生态进行过系统的统筹?假使主政者总是罔顾城市发展自身规律,肆意妄为,那么再有吸附力的“海绵”恐怕也有限度。

解决城市内涝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果评价,我们是否有可靠的评价系统?假使都像一些地方“治水”那样,钱花出去了却不问效果,到头来公共财政打了水漂,大家依然只能“看海”。

(摘编自《南方日报》,《面对海绵城市须回归理性》)

  1. (1) 下列对于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气候变化、城市扩张  不利影响为(――――――→)  城市内涝日益严重  治本之法是(――――――→)   建设海绵城市 B . 城市规模扩张   负面问题是(――――――→)   自然的水循环被切断   直接后果为(――――――→)   城市的雨水积蓄能力下降 C . 海绵城市   构成要素有(――――――→)   湿地公园、城市小区、拦水坝、山、林、湖、河、土功能体现为(――――――→)    积存与渗透雨水 D . 内涝与江河洪灾并存   比较损失后(――――――→)   内涝未被重视   损失增加(――――――→)   人们给予更多关注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材料一结合翔实的数据介绍了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并列举了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而产生的生态问题。 B .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认为要解决城市内涝的关键不在于解决管网排水系统,而在于对排水系统的合理改造。 C . 海绵城市实际是一个整体性城市生态系统,如果没有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就不能建设真正的海绵城市。 D . 从数据上看,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已全面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但要看到全部功效还需时间和过程的检验。
  3. (3) 请综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在解决城市内涝过程中应采取的合理做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国外媒体报道,人类在下个世纪可能面临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大规模崛起,这些机器人的智力可能超过人类。据霍金教授称,与其担心谁来控制人工智能的问题,人类更应该担心的是,人工智能到底愿不愿意受人类控制。他曾向人们发出警告: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绝,可能在接下来的100年之内就将人类取而代之。他说道,我们的未来是一场不断增长的科技力量与人类使用科技的智慧之间的竞争。

霍金和埃隆·马斯克共同签署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表示,人类不应任由人工智能发展,而不加以控制;如果不对智能机器严加控制,人类的前景可能会相当晦暗。

人工智能潜在的好处是巨大的,但人类在研究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时,必须努力避免其可能导致的风险。例如,从短期来说,人工智能可能导致数百万人失业。而从长期来说,一旦人工智能的智力超过了人类,它们就可能产生反抗,不按程序设定行事。我们的人工智能系统必须严格按照我们的想法行动。

(摘编自《霍金:人工智能100年内取代人类》)

材料二:

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替代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但也有人认为它使人类摆脱劳动的束缚,由此人类将得到彻底的全面解放。那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

从技术本质来说,人工智能无非也是人类的一种技术发明与创新。马克思认为各种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无非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技术哲学的奠基人恩斯特·卡普认为人类的各种技术发明、创新都是对人类自身器官的模仿,是人体器官的投影。由此可以说,任何技术从其根源与本质来说都是对人体器官的模仿,目的都是代替人体器官,减轻人体器官在劳动中的艰辛程度。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替代本身,与过去的各种技术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既然技术的本质都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或投影,最终目的都是替代人类劳动,那么为什么人们对过去的各种技术习以为常,对人工智能技术却忧虑不安?在工具技术时代,各种工具仅仅取代了人类作为工具性的肢体;在机器技术时代,各类机器不但代替了人类的工具功能,而且还战胜了人类有限的体力。如果说工具和机器还仅仅取代人的体力劳动,那么智能机器则因为其快速的信息处理能力取代了人类的脑力劳动,这样劳动工具和劳动者合二为一,人类的劳动功能被彻底取代。工具的出现,人类还可依仗体力和智力生存;当机器出现的时候,人类还可以依仗智力生存;而智能机器的出现,人类将会彻底被取代,人类无法从劳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再有,从历史来看,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或进步,总会有一部分人的劳动或工作被新技术所取代,因此不得不面临转型。这种转型对文化水平高、能力强的人群来说当然问题不大,但对文化水平偏低、适应能力较差的一类人来说并非易事。从短期来说,人工智能必然会给大部分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在目前依然是按劳分配的体制下,失去了劳动机会也就失去了分配财富的机会,因此人们在人工智能大潮逐渐逼近之际就自然表现出不安和担忧。

但是,从长期来看,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彻底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任何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都是减轻或取代人类劳动,让人类从以往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人工智能将工具、动力和智力三位一体,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决策、自动控制,独立完成各种复杂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为人类不知疲倦地生产出巨大的财富,人类由此可以摆脱劳动对人类的长期束缚,有可能实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全面解放的梦想。不被劳动束缚的人类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从事过去想做而没有机会做的事情,人类可以在新的领域重新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挑战及其应对》)

材料三:

带有发动机的机器是人工体能技术的典型代表。人工体能技术在刚刚出现时,也引起了震恐效应。可以说,今天我们在人工智能的初级阶段之所以对人工智能存在恐惧,主要在于人们担心在人工智能超过人类智能时,人工智能会超出人的控制。这里且不说人工智能在高级阶段是否能具备真正的“智能”,即使真的超过了人类智能,就像目前的智能计算机在记忆、计算和图像识别能力上已经远超于人,但我们并未感到失去了对人工智能的支配。再借鉴人的体力和人工体能的关系来看,各种机械的“体能”早就替代并超越了人的体力,但人类并未因此认为已经不能支配人工体能技术了。可以说经历了初期的那些对机器的恐惧性感受和认知后,今天我们看到人类对于人工体能技术的态度日趋理性和冷静,这无疑也是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使用中我们将再度经历的认知提升。

将来当人的一切工具性职能都被人工智能替代之后,人专司于如何使用和支配各种人工智能器具,甚至对人工智能的哪些功能需要开发,哪些功能不需要开发,抑或限制开发甚至禁止开发,将会达成透彻而成熟的认知,从而将“失控”的风险降到最低。人和智能机器的这种新的分工,正是保证无论多高端的人工智能器具都将受制于人的基础。人工体能和人工智能都是人工的技术,它们是否失控的问题,也是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

(摘编自《从人工体能看人工智能》)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将来人工智能机器人智力会超过人类,霍金和埃隆·马斯克认为应该严加控制人工智能的发展。 B . 智能机器能取代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人类将无法从劳动过程中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C . 材料二阐释了材料一中霍金的观点,进一步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使人类实现全面解放的梦想。 D . 材料三认为人们对待人工智能技术会像对待人工体能技术一样理性和冷静,与材料二的观点一致。
  2.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马克思和恩斯特·卡普的观点告诉我们,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本质上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或投影。 B . 人工智能让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类由此有更多闲暇享受生活和全面发展。 C . 人工智能短期内会带来失业或转型问题,但从长期看人工智能会让人类无需工作,共享社会财富。 D . 人工智能技术利弊共存,在具体的研究和使用中人类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让人工智能受制于人。
  3. (3) 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说明应从哪些方面化解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担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9年

2020年

全国科普工作人员(万人)

186.82

181.35

专职科普创作人员(万人)

1.73

1.85

专职科普讲解人员(万人)

4.11

4.17

全国科普工作经费筹集规模(亿元)

172.97

171.72

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的参观人数(亿人次)

1.72

1.15

科研设施开放数量(个)

10664

8328

科研设施接待人数(万人)

954.28

1155.52

(摘编自《2020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科学技术部发布)

材料二:

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太空转身、浮力消失实验……传道授业天上来,将科学课堂搬上太空,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如此科普,值得点赞。

那里是太空,那里也是生动的课堂。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空间站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教育资源,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空间站搭起桥梁,“天宫课堂”引航天科普入“百姓家”、青年心。太空授课不仅刷新了科普教育的固有模式,也拓展了科学课的外延。这种形式让宇宙不再是神秘莫测、遥不可及的“高岭之花”,直观生动的太空授课让它离我们更近了;让科学不再是书本上高度浓缩又晦涩的知识,在生动的太空实验中它也可以很有趣、很好玩。航天员在空间站开展实验,中小学生在地面课堂动手做实验;学生在地面提问,航天员在太空答疑,天地实时互动,让这堂科学课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教学相长。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科学本身就是求知、求真,而求知、求真需要动力。动力来自哪里?源于梦想,源于兴趣。古今中外,很多大科学家就是从小对科学现象产生浓厚兴趣后,才与科学结缘并将一生献身科学的。“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航天员王亚平曾经说过的这句话,至今仍萦绕在很多人耳畔。也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保持着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勇气与热忱,有着为了梦想无惧风雨、奋力攀登的无畏与坚持,科学才能不断进步,航天事业才能向前发展。“天宫课堂”蕴藏着中国航天走向明天的无穷潜力。“天宫课堂”中那些前所未知、与地面上截然不同的现象,会让学生头脑中产生很多“为什么”,这便可能成为他们太空梦、航天梦、科学梦最原始的起点。

(摘编自张冬梅《天宫课堂:重新定义科普课》)

材料三:

近年来,青岛市科协制定实施并修订完善《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不断提升全市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管理水平,以科普教育基地为重要载体,大力夯实基层科普阵地建设,提升社会化科普工作能力。2020年以来,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56家。与此同时,市科协支持引领各相关单位推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鼓励其进一步开发开放优质科普资源,支持其创新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面向公众提供优质科普公共服务。仅在近三年全国科普日期间,市科协就联合开展线上线下活动1284场次,惠及近500万人次。下一步,市科协将不断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推进新时代科普工作模式转型升级,并围绕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积极对接学校课后服务需要,加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宣传,为服务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摘编自腾讯网,2022年4月6日)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20年,全国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总数量较上年有所减少,但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有所提升。 B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的参观人数较上年减少了三成多。 C . 分析2020年的全国科普统计数据,可以推测科研设施接待人数中有一定比例是线上接待的。 D . 全国科普工作人员总数缩减,致使2020年科普工作经费筹集规模比上一年减少了1.25亿元。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宫课堂”传道授业,蕴藏着中国航天走向明天的无穷潜力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 B . 青岛市近年在科普方面主抓两项工作:创建科普教育基地,市科协支持引领各相关单位推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C . 青岛市近三年的经验表明,推进科普工作可以积极对接学校课后服务,有利于助推基础教育领域的“双减”工作。 D . 材料三运用列数字的方法,所使用的三个数据是为了表现青岛市近三年来科普基地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 (3) “天宫课堂”的科普方式为什么“值得点赞”?请结合材料概括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