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 知识点题库

近年来发现用铈(Ce)的氧化物可高效制取H2 , 制备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0<a<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太阳能最终转变为化学能 B . T<1050℃时,CeO2-a比CeO2稳定 C . CeO2是水分解的催化剂 D . 两步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O2是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碳源,捕集、利用 CO2 始终是科学研究的热点。
  1. (1) 新的研究表明,可以将 CO2 转化为炭黑回收利用,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①整个过程中 FeO 的作用是

    ②写出 CO2 转化为炭黑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2. (2) 由CO2 合成甲醇是CO2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法。

    研究表明在催化剂作用下CO2 和H2可发生反应:CO2(g) + 3H2(g) CH3OH(g) + H2O(g)  ΔH   

    ①有利于提高合成CH3OH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填字母)

     a.使用催化剂          b.加压       c.增大初始投料比n(CO2 )/ n(H2)

    ②研究温度对于甲醇产率的影响。在210 ℃~290 ℃,保持原料气中CO2和H2的投料比不变,得到甲醇的实际产率、平衡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ΔH0(填“>”或“<”),其依据是

  3. (3) 工业用二氧化碳加氢可合成乙醇: 保持压强为5MPa,向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CO2和H2发生上述反应,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投料比 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②投料比m1、m2、m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氨是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氨的合成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人工固氮方法。
  1. (1) 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下图的曲线中(填“a” 或“b”)表示加入铁触媒(催化剂)的能量变化曲线。

  2. (2) 在恒容容器中,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A.3υ(H2)=2υ(NH3)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2的同时生成2n molNH3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 (3) 500℃、50MPa时,在容积为1 L的容器中加入1 mol N2、3 mol H2 , 反应达平衡后测得平衡常数为K,此时N2的转化率为a。则K和a的关系是K=
  4. (4) 为了寻找合成NH3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如下表),请在下表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实验条件及数据。

    实验编号

    T(℃)

    n (N2)/n(H2)

    P(MPa)

    450

    1

    10

    480

    10

  5. (5) 1998年希腊亚里斯多德大学的两位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实现了高温常压下高转化率的电解合成氨。其实验装置如图。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自然界中时刻存在着氮的转化。实现氮按照一定方向转化一直是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图为N2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示意图:

图片_x0020_27214026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N2→NH3 , NH3→NO均属于氮的固定 B . 催化剂a作用下氮原子发生了氧化反应 C . 催化剂a、b表面均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 D . 使用催化剂a、b均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设计符合题意、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9

A . 实验①排出碱式滴定管胶管中的气泡 B . 实验②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C . 实验③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 . 实验④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中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s),能利用太阳光高效分解水,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通过该催化反应,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B . 反应I中涉及到非极性键的断裂和极性键的形成 C . 反应II为:2H2O2 2H2O+O2 D . H2O分子VSEPR模型为四面体
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 和C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 . 该“光触媒”技术可以杜绝“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C .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 . 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N2和H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历程及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用 图片_x0020_100008图片_x0020_100009图片_x0020_100010 分别表示N2、H2、NH3 , 其中a、b分别代表该反应无催化剂和有催化剂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1

图片_x0020_100012

A . 使用催化剂时,合成氨的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B . 在该过程中,b线代表有催化剂时的反应历程 C . 在该过程中,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非极性键的NH3 D . 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基催化剂表面, 还原合成 有以下两种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途径Ⅰ中 分子仅断裂 B . 途径Ⅱ中 分子中仅有一个N原子生成 ,另一N原子不参与反应 C . 两种途径的总反应式均 D . 使用 基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大气中的二氧化氮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光化学烟雾,部分反应的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转化中丙烯被氧化为甲醛和乙醛 B . 转化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 . 转化产生的光化学烟雾是二次污染物 D . 转化中O2作催化剂
下列实验现象及所得结论均正确的是(   )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A.

左侧试管比右侧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

B.

左侧棉花变为橙色,右侧棉花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 I2

C.

U形管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

NH4NO3溶解吸热

D.

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

甲烷与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表示在有、无催化剂时H2O2分解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曲线b表示有催化剂时的反应 B . 图乙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2+O2 2SO3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缩小容器的体积 C . 图丙表示25℃时,分别加水稀释体积均为100mL、pH=2的CH3COOH溶液和一元酸HX溶液,则该温度下HX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CH3COOH D . 图丁表示用0.1000mol·L-1HCl溶液滴定0.1000mol·L-1NaOH溶液
转化为NO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a和b可增大反应的活化能( ) B . 在催化剂b作用下,氮元素发生了还原反应 C . 催化剂a、b不会改变反应的焓变( ) D . 催化剂b可提高 的平衡转化率
实现氨按照一定方向转化一直是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图为 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改变两个反应使用的催化剂,其转化率不变 B . 两个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均为100% C . 合成氨反应 ,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 . 催化剂 表面反应生成NO时有电子转移
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重要方法。由下列实验现象一定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A

B

C

D

装置图

现象

右边试管产生气泡较快

左边棉球变棕黄色,右边棉球变蓝色

B中产生白色沉淀,C中溶液颜色褪去

试管中液体变浑浊

结论

催化活性:Fe3+>Cu2+

氧化性:Br2>I2

硫酸亚铁铵分解的产物中除NH3外还含有SO3 和SO2

非金属性:C>Si

A . A   B . B   C . C   D . D
利用 制备合成气( ),可能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说明:① 为吸附性活性炭, 表示方框中物质的总能量(单位: ), 表示过渡态。

②相关化学键键能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制备合成气总反应的 可表示为 B . ,则决定速率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 C . 键能为 D . 使用催化剂后, 平衡产率不改变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②过程中放出能量并形成了 B . 过程中有键断裂 C . 该反应总方程式为 D . 反应中催化剂因有效降低反应物的能量而使得反应速率加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热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反应 B . 催化剂一定会加快反应的速率 C . 化学反应一定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D . 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CO2—CH4催化重整是减缓温室效应、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其主反应为:CO2(g)+CH4(g)⇌ 2CO(g)+2H2(g) △H,反应体系还涉及以下副反应:

i.CH4(g)⇌C(s)+2H2(g) △H1=+75.0kJ/mol

ii.CO2(g)+H2(g)⇌CO(g)+H2O(g) △H2=+41.0kJ/mol

iii.CO(g)+H2(g)⇌C(s)+H2O(g) △H3=-131.0kJ/mol

  1. (1) 主反应的△H=kJ/mol。
  2. (2) 我国学者对催化重整的主反应进行理论研究,提出在Pt—Ni或Sn—Ni合金催化下,先发生甲烷逐级脱氢反应,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

    ①该历程中最大能垒E(正)=eV/mol;

    ②其它条件相同时,催化重整的主反应在不同催化剂下反应相同时间,CO的产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B是合金催化下CO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A、B曲线到达W点后重合,请解释原因

  3. (3)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H2及一定量CO,反应ⅲ中CO的平衡转化率随n(CO)及温度变化如图。

    ①A、B两点对应的CO正反应速率v(A)v(B)(填“<”“=”或“>”,下同),B和C两点对应的反应温度TBTC

    ②已知反应速率v=kx(CO)x(H2),v=kx(H2O),k为反应速率常数,x为气体的体积分数,在达到平衡状态为D点的反应过程(此过程为恒温)中,当某时刻CO的转化率刚好达到60%时, =。(用含k和k的式子表示)

甲醇燃料是一种新的替代燃料,它和普通的汽油、柴油比较,优势十分明显。目前正在开发用甲烷和氧气合成甲醇:2CH4(g)+O2(g)2CH3OH(g)。

已知:RlnKp=-+C(R、C均为常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恒压条件下,温度升高,Kp减小 B . 恒温条件下,压强增大,△H减小 C . 向恒压容器中加入2molCH4和1molO2 , 达到平衡,放出0.251kJ热量 D . 催化剂可以提高该反应的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