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 知识点题库

利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可以测定一条条件下1mol气体的体积,图1中仪器C称为液体量瓶,瓶颈上有110~130mL刻度线.将一定质量的镁带和过量的衡硫酸在仪器A瓶中完全反应,产生的H2将B瓶中的液体压入液体量瓶中,根据液体的体积可以转换成H2的体积

实验步骤:

(1)装配好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作气密性检查.

(2)用砂皮擦去镁带表面的氧化物,然后称取0.100g~0.110g的镁带,把数据记录于表格.

(3)取下A瓶加料口的橡皮塞,用小烧杯加入20mL水,再把已称量的镁带加到A瓶的底部,用橡皮塞塞紧加料口.

(4)用注射器从A瓶加料口处抽气,使B瓶导管内外液面持平.

(5)用注射器吸取10mL 3mol/L硫酸,用针头扎进A瓶加料口橡皮塞,将破酸注入A瓶,注入后迅速拔出针头.

(6)当镁带完全反应后,读取C瓶中液体的体积,把数据记录于表格.

(7)用注射器从A瓶加料口处抽气,使B瓶中导管内外液面持平,记录抽出气体的体积,把数据记录于表格.

重复上述操作进行第二次实验,避免偶然误差.

根据上述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温度:25℃,压强:101kPa.该条件下1mol氢气体积的理论值:为24.5L

(1)连接装置及气密性检查:当A瓶加料口塞上橡胶塞, 可以确认装置气密性合格.

(2)B中所装液体一般是 (填“水”或“品红”).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实验数据如下:温度:25℃(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

实验次数

m(Mg)/g

硫酸体积/mL

液体量瓶中液体体积/mL

抽出气体体积/mL

氢气体积/mL

计算1mol氢体积/L

1

0.100

10.0

110.0

6.5

X


2

0.115

10.0

121.0

8.0



①上表中X=  .

②计算1mol氢气体积两次实验的平均值=  L.

③计算实验误差:(实验值﹣理论值)/理论值×100%= 

④引起该误关的可能原因   (填字母).

A.镁带中含有跟硫酸不反应的杂质

B.没有除去镁带表面的氧化镁

C.镁带中含有杂质铝

D.所用稀硫酸不足量

(4)许多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偏高(记录数据时已恢复至室温).为此,某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实验方案提出了两条修正建议:

①A、B瓶的气体中含有水汽,增加的气体体积中所含的水汽,不该计入氢气的体积.

②B瓶中导管(图2中阴影部分VB)内液柱部分在反应后为空气所占据,不该计入氢气的体积.

你认为他们的意见合理的是   (合理则填序号,否则填“无”).如有合理之处,请根据下面的数据给出修正的1mol氢气体积的数学表达式.(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

实验次数

m(Mg)

g

硫酸体积mL

液体量瓶中液体体积mL

抽出气体体积mL

B瓶的一段液柱体积mL

水汽体积百分含量

计算1mol氢体积L

1

0.100

10.0

110.0

6.5

VB

a%


1mol氢气体积= L(填写数学表达式).

用如图装置做如下实验.其中收集方法及所加试剂、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气体

试剂

现象

结论

A

SO2

酚酞、NaOH混合溶液

溶液红色消失

SO2具有漂白性

B

NH3

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NH3的水溶液显碱性

C

X

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X一定是CO2

D

Cl2

淀粉、KI混合溶液

溶液变蓝色

Cl2有氧化性

A . A B . B C . C D . D
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 . 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氨气的尾气吸收的是(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A: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  的原因可能是(只答一条):
  2. (2) 实验B: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3. (3) 实验C: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用A、C装置制取O2时,为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可采取的措施是
  3. (3) 实验室用B、D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
  4. (4) 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SO2的某些化学性质与CO2相似,实验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2尾气.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 , 装置中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⑤(填序号);图中漏斗的作用是;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 , 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气体。下列装置可用于CO2气体的提纯和干燥。完成下列填空:

  1. (1) 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 mol·L-1),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2. (2) 上述装置中,A是溶液,其作用是
  3. (3) 上述装置中,B物质是
  4. (4) 一次性饭盒中石蜡和CaCO3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评价饭盒质量的指标之一,测定溶出量的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如下:剪碎、称重→浸泡溶解→过滤→残渣烘干→冷却、称重→恒重

    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石蜡属于有机物中的类,为了将石蜡从饭盒中溶出,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氯化钠溶液 b.稀醋酸 c.稀硫酸 d 正己烷

    ②饭盒中的碳酸钙常用稀醋酸将其溶出,试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室制乙烯时,产生的气体能使溴水褪色,甲、乙同学用下列实验验证。

(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实验操作和现象为:

操作

现象

点燃酒精灯,加热至170℃

I:A中烧瓶内液体渐渐变黑

II: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

实验完毕,清洗烧瓶

III:A中烧瓶内附着少量黑色颗粒状物,有刺激性气味逸出

  1. (1) 烧瓶内产生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溶液“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性。
  3. (3) 分析使B中溶液褪色的物质,甲认为是C2H4 , 乙认为不能排除SO2的作用。

    ①根据甲的观点,使B中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乙根据现象III认为产生了SO2 , 在B中与SO2反应使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③为证实各自观点,甲、乙重新实验,设计与现象如下:

    设计

    现象

    在A、B间增加一个装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

    溴水褪色

    与A连接的装置如下:

    D中溶液由红棕色变为浅红棕色时,E中溶液褪色

    a. 根据甲的设计,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是

    b. 根据乙的设计,C中盛放的试剂是

    c. 能证明确实是SO2使E中溶液褪色的实验是

    d. 乙为进一步验证其观点,取少量D中溶液,加入几滴BaCl2溶液,振荡,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浅红棕色消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 (4) 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下列4组实验操作或装置图(略去部分夹持仪器)中,有错误的图有()个

制备收集干燥的氨气 铜锌原电池

一定物质的量溶液浓度的配制 中和热的测定

A . 1    B . 2    C . 3    D . 4
下列实验装置符合题意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用图1装置证明非金属性Cl>C>Si B . 利用图2装置,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液 C . 图3为配制100 mL一定浓度硫酸溶液 D . 用图4装置灼烧海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②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1/3容积的试管加热

③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竖立试管

④将烧瓶放在桌上,用力塞紧塞子

⑤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⑥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⑧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1的稀硫酸加热蒸发掉一定量水,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a%,则此时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2c1 mol•L-1

A . ②③⑥⑦⑧ B . ①③④⑦ C . ①③⑦⑧ D . ①③⑤⑥⑦
二氯化二硫( )可用作橡胶的低温硫化剂和粘结剂,在工业上具有重要的应用.某实验室研究小组通过查阅硫与氯气反应的相关资料,得知: ,纯净的氯气在110~140℃时可以与硫反应得到淡红色的 粗产品.

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物质

外观(常温下)

熔点/℃

沸点/℃

化学性质

淡黄色固体

112.8

444.6

淡黄色液体

135.6

①遇水剧烈反应,出现黄色浑浊,并生成两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能与 反应生成

③温度过高易分解,300℃以上完全分解

红色液体

59.6℃发生完全分解,分解产物为

现在需要利用如下仪器和药品制取纯净的氯气,并且进一步与硫反应来制备

提供的仪器:

提供的药品:

浓盐酸、浓 、饱和 溶液、碱石灰、硫磺、 溶液、冰水、饱和食盐水.

  1. (1) 现需要使用装置A来制备氯气,写出制备 的离子方程式:
  2. (2) 利用所提供的仪器组合实验装置,写出相应的连接顺序(仪器B可使用2次);第二次装置B中的药品是
  3. (3) 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写出其电子式 遇水剧烈反应,出现黄色浑浊,并生成两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4. (4) 装置C的作用是
  5. (5) 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装置D的加热温度,并且需要控制好 的通入量,原因是?
  6. (6) 装置E中收集到的粗产品 呈淡红色,如何进一步提纯?
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结晶水合物CuCl·2H2O制备CuCl,并进行相关探究。

查阅资料:CuCl2•2H2O CuCl2 CuCl+Cl2;CuCl2•2H2O Cu2(OH)2Cl2 CuO

(实验探究)该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

图片_x0020_10003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X的名称是;装置D中倒扣的三角漏斗的作用是
  2. (2) 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a→→e (填操作的编号)。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熄灭酒精灯,冷却        c.在“气体入口”处通入干燥HCl     d.点燃酒精灯,加热    e.停止通入HCl,然后通入N2

  3. (3)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物质由白色变为蓝色,C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
  4. (4) 装置D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 (5) 反应结束后,取出CuCl产品进行实验,发现其中含有少量的CuCl2或CuO杂质,根据资料信息分析:

    ①若杂质是CuCl2 , 则产生的原因是

    ②若杂质是CuO,则产生的原因是

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冷凝管中水流方向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 B . 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蒸馏烧瓶的自来水中 C . 实验中需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止出现暴沸现象 D . 蒸馏烧瓶必须垫加石棉网加热
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10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 . 图片_x0020_100011 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 图片_x0020_100012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D . 图片_x0020_100013 验证非金属性:Cl>C>Si
            
  1. (1) Ⅰ.已知化合物X、A均为红色固体,X含有四种元素,气体单质H密度为 (标准状况下)。流程中每一步反应试剂均过量且完全反应。

    图片_x0020_100018

    气体H的化学式,X的化学式

  2. (2) 混合气体C通入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F,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3) 固体X与足量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Ⅱ.碱式氯化铜为绿色或墨绿色粉末,难溶于水,溶于稀酸和氨水,在空气中十分稳定。模拟制备碱式氯化铜的实验如下:向 溶液中通入 ,调节pH至5.0~5.5,控制反应温度于70~80℃,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图片_x0020_100019

    仪器X的名称是

  5. (5) 反应过程中,在三颈烧瓶内除观察到有白烟生成,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6. (6) 若体系 过高会导致碱式氯化铜的产量(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深蓝色晶体,常用作高效、安全的广谱杀菌剂。某兴趣小组通过如下实验确定其组成。

图片_x0020_100030

①称取 固体样品加水溶解,配成

②取 样品溶液至圆底烧瓶,加入过量 溶液。再取 溶液放入锥形瓶。按图加热微沸30分钟,使 全部逸出。

③边用蒸馏水冲洗长导管边取出,往锥形瓶中加2滴合适的指示剂,用 溶液滴定剩余的 ,重复2次,平均消耗 溶液

④另一锥形瓶中加入 样品溶液,滴加稀 至2,使 元素全部以 的形式存在。再加入稍过量的 固体,溶液转为棕色并有 固体析出。然后加入 溶液调 至9,再用 溶液滴定,最终消耗 溶液 。(已知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水浴应选择(选填“冰水浴”或“热水浴)。
  2. (2) 步骤③中选择的指示剂是。若步骤③中未冲洗长导管,会导致x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 (3) 写出步骤④中析出 固体的离子方程式

    步骤④中加入 溶液的原因是

  4. (4) 计算可得该深蓝色晶体的化学式为
  5. (5) 下列关于滴定分析的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 . 用量筒量取 样品转移至锥形瓶 B . 滴定时要适当控制滴定速度,接近终点时应放慢速度 C . 滴定时眼睛应一直观察滴定管中溶液体积的变化 D . 读数时应将滴定管从架上取下,捏住管上端无刻度处,使滴定管保持垂直 E . 平行滴定时,须重新装液并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 F . 用淀粉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 溶液后,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碘酸钙[Ca(IO3)2]是广泛使用的既能补钙又能补碘的新型食品添加剂,不溶于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实验室制取Ca(IO3)2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碘酸(HIO3)是易溶于水的强酸,不溶于有机溶剂。

  1. (1) 实验流程中“转化”步骤是为了制得碘酸,该过程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

    ①当观察到三颈瓶中现象时,停止通入氯气。

    ②“转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分离”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3. (3) 采用冰水浴的目的是
  4. (4) 有关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 适当加快搅拌速率可使“转化”时反应更充分 B . “调pH=10”后的溶液中只含有KIO3和KOH C . 制得的碘酸钙可选用酒精溶液洗涤
  5. (5) 准确称取产品0.2500g,加酸溶解后,再加入足量KI发生反应IO +5I-+6H+=3I2+3H2O,滴入2~3滴淀粉溶液,用0.100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I2+2S2O =2I-+S4O )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30.00mL。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产品中Ca(IO3)2的质量分数为。[已知Ca(IO3)2的摩尔质量:390g·mol-1]。
CaS微溶于水,常用于制发光漆,还用于医药工业、重金属处理及环保中。可用硫酸钙与焦炭高温反应制备,主反应 ,该反应过程中还可能产生 、CaO等副产物。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所用试剂均为足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在相应的装置中完全反应,CO不与酸性 溶液反应]

  1. (1) 仪器D的名称;实验开始前要通入 的目的是
  2. (2) 长颈斗的作用是
  3. (3) B中溶液颜色变浅,写出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4) 能说明产物中有CO的实验现象是
  5. (5) 取A中少量剩余固体溶于水,并不断搅拌一段时间后有淡黄色浑浊出现,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6. (6) 如果实验前后B、C、E装置的质量变化分别为增重1.28g,增重0.44g,减轻0.64g,忽略装置中原有的 ,则硫酸钙与焦炭高温焙烧时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为;若反应后不通入 ,则计算出的CaS的化学计量数(填“偏大”“偏小”“无影响”或“无法确定”)。
为探究生铁(铁碳合金)的性质并测定该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实验装置。
  1. (1) Ⅰ.探究该合金的某些性质:

    取100g合金粉末放入A中,并加入足量浓 , A、B中均无明显现象,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中剧烈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A的名称是

  2. (2) 加入足量浓 , 点燃酒精灯前A、B中均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
  3. (3) 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中剧烈反应,此时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 (4) C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5) Ⅱ.测定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

    若反应前后E装置的质量分别是48.0g和52.4g,则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是

  6. (6) 若去掉装置D,测得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装置F的作用是
能用下图所示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尾气处理(加热和夹持等装置略去)的是(   )


气体

制备试剂

烧杯中试剂

A

NO2

铜与浓硝酸

NaOH溶液

B

NH3

浓氨水与碱石灰

C

C2H2

电石与水

D

Cl2

MnO2与浓盐酸

饱和NaCl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