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发生装置 知识点题库

下图装置可用于

A . 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 B . 用Cu与稀HNO3反应制NO C . 加热NaHCO3制CO2   D . 用MnO2与浓HCl反应制Cl2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某一兴趣小组准备在实验室中制H2 , 装置如图所示.可是在实验室中发现酸液不足而又无其他酸液可加入.为达到实验目的,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①NaNO3溶液②酒精③四氯化碳 ④苯⑤Na2CO3溶液⑥KCl溶液.(  )

A . ①②③ B . ②④⑤ C . ①②④⑥ D . ②③⑥

如图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若在加稀硫酸时,发现锌粒与稀硫酸没有接触而稀硫酸又不够了,为使该反应顺利进行,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  )

①食盐水;②KNO3溶液;③适量稀硫酸铜溶液;④Na2CO3溶液;⑤CCl4;⑥浓氨水.

A . ①③⑤ B . ②⑥ C . ③⑤ D . ①②④

某实验小组对中学课本中可生成氢气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三个可以生成H2的反应:①Zn+盐酸;②Na+水;③Al+NaOH溶液.为点燃上述三个反应生成的H2 , 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点燃H2之前必须先进行 

(2)实验小组在点燃用上述装置制得的H2时,①③实验获得成功,②却失败了.

他们分析认为失败的原因是Na与H2O的反应速率太快,Na的用量又太少.于是他们准备增加钠的用量,可老师说太危险,你认为产生危险的原因是 

(3)实验小组查阅钠、苯(一种不溶于水的液态有机物)、水的密度分别为0.97g/mL、0.88g/mL、1.00g/mL,并据此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改进后的实验中H2的生成速率 .(填减慢或加快)

(4)2.3g钠投入20mL水中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不计溶液体积的变化)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室常用装置①制取NH3 B . 装置②中X若为CCl4 , 可用于吸收NH3 , 并防止倒吸 C . 装置③可用于制备Fe(OH)2并较长时间观察其白色 D . 装置④可用于收集NO
下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最适合于(   )

A . 用浓硝酸与Cu反应制取NO2 B . 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Cl2 C . 用H2O2溶液和MnO2反应制取O2 D . 用NH4Cl和Ca(OH)2反应制取NH3
用制溴苯的废催化剂(主要含FeBr3及少量溴、苯)为原料,制取无水FeCl3和溴的苯溶液,选用的方法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装置① 装置② 装置③

装置④ 装置⑤

A . 用装置①及其试剂制取氯气 B . 用装置②氧化FeBr3溶液中的溴离子 C . 用装置③分离出FeCl3溶液,不能选用装置④分离 D . 用装置⑤将FeCl3溶液蒸发至干,可得无水FeCl3
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取乙烯,反应原理为 CH3CH2OH CH2═CH2↑+H2O,某化学学习小组通过该原理制取乙烯并对其性质进行验证。

  1. (1) 在制取时,常常需要在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目的是
  2. (2) 要检验生成的物质,应该首先检验,常选用的药品为
  3. (3) 制取时,关键要控制好温度。

    ①温度过高而发生副反应,使部分乙醇跟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炭黑。为了除去除水蒸气外的杂质气体,常用装有下列试剂的洗气瓶进行洗气,则应选用的试剂是

    A.酸性KMnO4溶液   

    B.浓硫酸    

    C.NaOH溶液     

    D.溴水

    ②制取时温度过低,在140℃时主要发生分子间取代反应生成乙醚(CH3CH2OCH2CH3),试写出其反应方程式

  4. (4) 将净化后的气体先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有新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该气体可参与大气循环,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然后将气体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并有油状物质生成。
  5. (5) 乙烯的某种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乙烯的3倍,其同分异构体总数为。将其与氢气加成,得到的烷烃再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取代产物为三种的烷烃的结构简式为
亚硝酰氯(NOCl,熔点:-64.5 ℃,沸点:-5.5 ℃)是一种黄色气体,遇水反应生成一种氯化物和两种氮化物。可用于合成清洁剂、触媒剂及中间体等。实验室可由氯气与一氧化氮在常温常压下合成。
  1. (1) 甲组的同学拟制备原料气NO和Cl2 , 制备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制备NO发生装置可以选用(填写字母代号),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氯气,选择装置,其连接顺序为:a→ (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 (2) 乙组同学利用甲组制得的NO和Cl2制备NOCl,装置如图所示:

    ①实验室也可用X装置制备NO,X装置的优点为

    ②检验装置气密性并装入药品,打开K2 , 然后再打开 ,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其目的为,然后进行其他操作,当Z有一定量液体生成时,停止实验。

    ③若无装置Y,则Z中NOCl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若尾气处理装置连接上图烧杯中导管d,则烧杯中可加入 溶液。

  3. (3) 取Z中所得液体mg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以K2CrO4溶液为指示剂,用cmol•L-1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2.50mL。则亚硝酰氯(NOCl)的质量分数为(用代数式表示)。

    [已知:Ag2CrO4为砖红色固体;Ksp(AgCl)=1.56×10-10 , Ksp(Ag2CrO4)=1×10-12]

实验室可用多种方法制取氯化氢,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氯化氢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以CO2和Na2O2为原料,制取纯净干燥的O2 , 实验装置如下:

图片_x0020_78716227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装置②中试剂可以是NaOH溶液 B . 装置③的作用是干燥O2 C . 收集氧气应选择装置a D . 装置②、③之间应增加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某实验小组欲在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 制取氯气并探究氯气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图片_x0020_100009

  1. (1) 从装置I、Ⅱ、Ⅲ中选择合适的制氯气的装置( A处):( 填标号)。

    图片_x0020_100010

  2. (2) 装置B、C中依次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B中的布条也褪色,其原因可能是;说明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法
  3. (3) 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将氯气通入 溶液中,氯气可将 氧化成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氯气通入饱和 溶液中能产生无色气体已知酸性:盐酸>碳酸>次氯酸。( 强酸可以制弱酸)该实验证明氯气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 填“盐酸”或“次氯酸”)。
  5. (5) 实验装置中烧杯内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已知ClO2是一种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气体,实验室制备ClO2的原理是用亚氯酸钠固体与氯气反应:2NaClO2+Cl2=2ClO2+2NaCl。如图是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取干燥纯净氯气并进一步最终制取和收集一定量较纯净的ClO2的装置(某些夹持装置和垫持用品省略)。其中E中盛有CCl4液体(用于除去ClO2中未反应的Cl2)

图片_x0020_1752110289

  1. (1) A为氯气的发生装置,若用高锰酸钾代替MnO2 , 和浓盐酸可在常温下反应制取Cl2 , 从①、②、③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如图,填序号),仪器P的名称是

    图片_x0020_100013

  2. (2) 写出装置A中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3) C装置所盛试剂的作用是,G的作用是
  4. (4) F为ClO2收集装置应选用的装置是(如图,填序号),其中与E装置导管相连的导管口是(填接口字母)。

    图片_x0020_100014

下列图示实验(夹持装置省略)正确的是(   )
A . 配制溶液时进行定容 B . 实验室制备NO C . 制备氢氧化亚铁 D . 收集SO2 , 并吸收多余的SO2
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和氯化铵溶液,下列选项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制取氨气将其溶于饱和食盐水

用碳酸钠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

过滤获得碳酸钠晶体

蒸发浓缩氯化铵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图所示实验方案无法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用甲制备少量 B . 用乙制备少量 C . 用丙制备并收集 D . 用丁比较Cl、C、Si的非金属性强弱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气体并验证某些物质性质,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用装置甲收集 B . 用装置乙制备气体 C . 用装置丙干燥 D . 用装置丁分离甲醇和水
下列制备并收集气体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


气体

方法

A

Cl2

将浓盐酸滴入高锰酸钾固体中,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B

NH3

将浓氨水滴入NaOH固体中,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C

NO2

将铜片加入浓硝酸中,用排水法收集

D

SO2

铜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用排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法收集

A . A B . B C . C D . D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图I完成喷泉实验 B . 图II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 C . 图III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乙酸乙酯 D . 图IV比较乙醇中羟基氢原子和水分子中氢原子的活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