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下图为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青铜文物及文物上的拓片。联系商代历史,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商代的青铜铸造水平很高
②该文物产自官营手工业
③拓片上的文字是甲骨文
④当时青铜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


A . 夏人的活动地域 B . 周朝的重要都城 C . 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 . 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商朝的青铜制造业发达,下列不符合当时历史状况的是(   )

A . 青铜器制造业是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B . 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C . 青铜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D . 青铜器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

A . 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 . 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 . 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 . 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型”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

①石斧

②耧车

③骨镰

④曲柄锄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史记·周本纪》称赞周人的先祖公刘“务耕种,行地宜……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这说明(    )

A . 周朝实行分封制 B . 部族兴起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 C . 西周盛行井田制 D . 周部落重农抑商
位于石家庄淖沱河畔的南杨庄文化遗址迄今六千年左右,遗址内发现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照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这可以说明当时淖沱河流域(     )
A . 已经注重精耕细作 B . 种植经济刚刚起步 C . “男耕女织”经济成型 D . 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
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促使这一变化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 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B . 租佃经营土地的方式产生 C . 生产工具的进步 D .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下面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

A . 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B . 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 . 我国古代商业结构的调整 D . 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

A . 播种方式的变革 B .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 . 铁犁牛耕发展 D .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   )
A . 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 . 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C . 都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 D . 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的文明塑造了人们不同的时间观念。由于中西方文明在哲学观、历史背景、社会模式等诸多方面千差万别,其对时间的观念和态度也存在着很大差异,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时间取向模式。

材料一: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人们对时间的认识比较模糊,因而人们在用时、计时、守时等习惯上也比较模糊。中国人在时间的使用上一般用“掌灯时分”、“日上三竿”、“不见不散”等相当模糊说法。“掌灯”的时间和季节有关,和天气有关,和地理位置及生活习惯也有关,反映了深厚的农耕文明气息。虽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比喻,但是多数中国人只是从个角度来看待时间价值,并没有把这种高尚的时间观推广到社会交往当中去,因而,最终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性时间观念和惜时的社会风尚。

——摘编自汪天文、王仕民《文化差异与时间观念的冲突》

材料二:清末以后,随着城市生活的变化,中国人对西人情况愈加了解,人们的时间观念随着钟表的普及变得精准化。张謇在《政闻录》中曾特别强调:“最可宝贵者莫如时,愿国人均奋起力求时间上的经济。”新学制规定学堂授课需有定时,一些政府机构在实行星期休息制度的同时,也开始实行工作定时制度。近代中国人新式时间观念的产生并不依靠一种自然的发展状态,而是一个伴随着压迫去强行消化的过程,沿海地区更新快一些,内地相对缓慢;城市更新快一些,农村相对缓慢。

——摘编自范雪梅《近代计时工具与生活节奏变迁》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人时间观念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相比,近代中国人时间观念的变化,并简析这一变化出现的社会背景。
《诗经》云:“千耦其耘。”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上述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 土地私有制确立 B . 铁犁牛耕的运用 C . 赋税制的改革 D . 井田制度的瓦解
下图是甲骨文中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能正确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①中国的丝织业不晚于商朝

②商朝的农业比较发达

③本材料可用来直接证明商朝已有种桑养蚕的历史

④商朝时人们的主要衣料是丝织品

图片_x0020_100001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据西周青铜铭文记载,周王举行大阅一类典礼时,准备参加典礼的诸侯群臣都要觐见,觐璋是觐见时的必备物品,它的价格是贝币十八朋,折合十田。铭文中“田”被作为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这说明当时 (    )
A . 井田制度逐步瓦解 B . 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C . 周天子权力的衰微 D . 存在土地买卖现象
古代工匠对高超生产技术或技艺的继承,往往实行“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婿”的规制。以下对这一规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保证工匠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B . 易导致某些技术或技艺失传 C . 反映了古代传统家庭伦理观念 D . 体现了农耕经济的生产特征
学者宋超认为,中国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提倡均贫富的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对劳动者生产与生活资料的获得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17世纪以后则抑制了资本的积累和自由劳动力的形成。依据宋超的观点,统治者提倡的均贫富的思想(  )
A . 维护了传统的经济结构 B . 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分配       C . 惠及了社会的下层群体 D . 制约了海外市场的形成
下表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的相关文献记载,说明了古代中国(   )

文献记载

出处

孟春“毋覆巢,毋杀”

《礼记·月令》

“禁止伐木”“毋杀口虫”、“毋鹿"“毋卵”“毋焚山林

西汉《四时月令韶条》(20世纪90年代敦煌考古发现)

“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非时……依乡法”

《唐律》

《周礼·太宰》“以九职任万民……不独以农事为先务……故因地之利,任圃以树事,任牧以畜事,任衡以山事,任虞以泽事。”

《大清会典则例》乾隆诏令

A . 注意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B . 注意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C . 注意通过立法发展农业 D . 具有了初步的人文意识
有学者对商周时期公田管理举措进行了归纳,其主要措施如下表所示。据表可知,商周时期(   )

举措

记载

出处

王亲自下令督促众人耕田

“王大令众人曰:协田。”

《甲骨文合集》

每至春耕之时,天子会率职官与诸侯在公田上举行“籍礼”

“天子亲载来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精。”

《礼记·月令》

设置专门的田官,对农业生产进行管理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

《周颂·臣工》

A . 精耕细作技术出现 B . 个体生产日渐形成 C . 田间管理体系完整 D . 农业生产备受重视
在商代甲骨文中,出现了大量为告麦、告秋、祈年、求雨、多雨诸事而占卜。这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    )
A . 生产工具改进 B . 重视引水灌溉 C . 农业地位上升 D . 出现个体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