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知识点

措施:(1)令地方核实户籍;(2)制定“输籍定样”,定期评定户等。(3)废止郡一级建制,实行州、县两级制;(4)废除九品中正制;地方官府的属官改由吏部统一任免。(5)在洛阳营建东都;(6)开凿大运河。
意义:国家控制了更多人口,财赋来源更有保证;百姓赋役负担更加合理。提高了行政效率;打击了士族门阀政治。加强了对华北、江南等地区的控制;沟通了南北经济和文化联系。

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知识点题库

下表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由本表可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  )

开凿时间

河道走向

起止点

隋朝运河

隋炀帝时

以洛阳为中心点,呈纵横形状

涿郡—余杭

元朝运河

元世祖时

呈南北垂直形状

大都—杭州

A . 巩固南方经济重心地位 B . 缓解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 C . 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变化 D . 体现农耕文明的外向特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隋王朝在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以后,为巩固统一在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文帝即位当天立即宣布恢复汉魏旧制,设置三师、三公、五省等中央机构。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三公“参议国之大事……无其人则阙”,实则只是给予大臣以荣誉的虚职。五省即尚书、内史、门下、秘书、内侍。秘书掌国家图书典籍,位高职闲;内侍管理宫廷内部事务,全是宦官;真正负责国家政务的是尚书、内史、门下三省。五省之外,设御史台掌监察;都水台掌水利。隋炀帝大业三年,又新置谒者台和司隶台,掌巡察内外百官和军民活动,与御史台合称三台,以加强对内外官员的控制和纠察。……隋炀帝时,把三师、特进官,以及上柱国以下十一等勋官等勋爵虚职进行废除。

开皇三年,文帝正式下令停止州郡中正官品评人物之权,同时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一些州县,裁汰一批冗员,后隋炀帝又改州为郡,以郡统县,虽然仍是二级制,但魏晋以来州比郡高,以州改郡,相应也就降低了地方官的品级。同时还并省诸郡。官吏任用方面,隋更确立制度,地方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地方官每年年终到中央“上考课”(汇报工作)。隋炀帝“始建进士科”,进士、秀才等科,有的虽是沿袭前代故事发展而来,但至此已发生质变。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 (1) 依据材料,概括隋朝官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朝官制改革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由秦汉的郡县两级制变为州郡县三级制,州郡随意增设,地方官僚队伍膨胀,为了解决这一弊端,隋文帝加大了对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力度,设计了以整顿地方为核心,以治吏安民为主旨的整体改革方案,并很快付诸实践。

隋文帝改州县三级为州县两级,又裁并一些州县,取消了地方官署选用属吏的权力,缩减行政支出,隋文帝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完全由中央任命,州县长官不得自行选用属吏,县位也不得用本地人,避免其凭籍权势横行地方,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约束与考核,要求他们每年年终到中央政府汇报工作,隋文帝曾派出巡视使者,一次罢免贪官污吏200多人;隋文帝注意对地方官吏的教育和引导,提倡节俭政治。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 (1) 根据材料,指出隋文帝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和内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文帝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意义。
开皇五年,文帝采纳长孙平建议,劝募当社成员捐助谷物,设置义仓,由当社为首的人负赉管理。开皇十五年和十六年,文帝命令西北诸州的义仓改为州或县管理,劝募的形式也改为按户等定额纳税。这种变化主要反映(   )
A . 义仓根本上解决了饥民问题 B . 客观上加重了农民负担 C . 中央对地方管理的不断加强 D . 隋朝农业发展农民富足
隋炀帝“乃置司隶、刺史,分部巡察”,“每年二月乘轺巡郡县,十月人奏”,并制定“六察之法”。其监察的对象是地方上所有品官以上的官员。这表明隋炀帝(    )
A . 对控制地方和稳定政局的关注 B . 旨在结束分裂,维护国家大一统 C . 打击豪强地主以保障吏治清明 D . 加强了中央监察机构的职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乡村公共事务的管理,主要依靠社会自身力量,形成了蕴含自治元素的乡里制度。其中,萌生于商周、定型于春秋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的非行政机构乡里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汉代的三老制,三老均是道德的楷模,位尊权重声隆。此后各朝各代,无论其组织结构如何变化,政府对其控制或强或弱,组织祭祀、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维护治安、调解纷争以及道德教化等,始终是乡里组织的基本职能。在以相近地域和血缘结合起来的古代乡村,宗族组织及宗族制度占有显著地位,它交织缠绕、影响以至操纵着乡里组织。乡约则是出现于宋代的民间士绅自发性的伦理型文化组织,创立的初衷在于利民、惠民,使乡里形成互助、互敬、互守的社会秩序,凡具科举功名者,居士绅之列,因其“四民之首”的社会地位和对知识文化的握有,而成为地方权威,既是主流价值观的代表和传播者,也是乡村公共事务的组织和领导者。

——摘编自薛冰、岳成浩《古代中国基层自治实践对现代公共管理的意义》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一批知识分子和政治精英不断倡导和推行地方自治。1908年起,清政府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等,其中规定:议员由选民自由选举,议决问题取决于多数;会议非有议员半数以上到会,不得议决;设立议事会与董事会,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不识文字者”不得为选民;居民内除素行公正、众望允孚者经议事会特别议决可为选民外,必须年纳正税或公益捐二元以上才可充当选民;女子“若有纳正税或公益捐较本地选民内纳捐最多之人所纳尤多者”也可为选民;地方官有申请督抚解散城镇乡议事会、董事会及撤销自治职员之权等。但清政府的地方自治改革随其灭亡而终归失败。

——摘编自高旺《清末地方自治运动及其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乡村治理的主要方式和形成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地方自治与古代乡村治理相比呈现出的特点,并简析其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造就》

材料二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在政治上的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
唐代州县官吏的选调任用,九品以上须经过中央吏部。此后,随着道一级建制逐步固定,统领道的节度使、观察使有权直接任用道府僚佐,这使中央政权(   )
A . 着力提高中央机构行政效率 B . 被迫加大对地方的财政拨付 C . 加快推进选官用官制度改革 D . 进一步面临尾大不掉的压力
关于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新中国成立前也进行过一些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  目标

(壹)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且培养其自信自觉发扬光大之精神。

(贰)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况;特别说明其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使学生明了吾先民伟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神。

(叁)叙述各国历史之概况,说明其文化之特点,以培养学生世界的常识,并特别注意国际现势之由来,与吾国所处之地位,以唤醒学生在本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

(肆)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

——《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颁行)

评析上述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的目标。(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目标的一点或整体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历史一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大索貌阅”是隋朝整顿户籍、检括逃避赋役户口的重要措施。南北朝时,全国隐漏户口,投靠豪室,以及妄称老、小以免赋役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严查户口,隋文帝先在全国建立严密的保、闾(里)、族(党)等基层组织,继而于开皇五年(公元585年),令全国州、县“大索貌 阅”,即按照户籍上登记的年龄,逐一与本人的体貌核对,检查是否虚报年龄,诈老诈小。一旦 发现不实,里正、党长等乡官皆配流远方。同时还规定堂兄弟以下一律析籍分居,各为户头。又 悬赏令互相到告。通过检括,共括出壮丁四十四万余,人口一百六十四万余。“大索貌阅”的结 果,使政府直接控制的丁 口数大为增加,从而扩大了国家税源。

—摘编袁刚《户籍的性质、历史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大索貌阅”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索貌阅”措施的影响。
在隋唐时期城建过程中,政府除实行工匠培训制、技术工头负责制外,还制订了建筑材料的标准,并要求工部及其少府监、将作监等,直接参与到城市规划、建设与平时维修等事宜中。这些措施(   )
A . 提高了工匠的社会地位 B . 杜绝了浪费和贪污情况 C . 推动了城市建设的进步 D . 导致官营手工业的衰落
表1是学者对明清时期4035位举人通过进士考试的概率进行的分类统计。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科举制(   )

表1

类别

通过进士考试的概率

乡试中的排名

每提高10%

增加3%

考取举人的年龄

每增加一年

下降8%

A . 选拔标准公平公正 B . 立足提高官员素质 C . 加强社会的流动性 D . 任用官员不重资历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隋文帝 D . 唐太宗
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属官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皆由中央任命。这一调整旨在(   )
A . 强化君主专制 B . 加强中央集权 C . 监察文武百官 D . 维护国家统一
下面两图分别为隋朝大运河图和元朝大运河图。图中元朝大运河河道“截弯取直”的原因是(    )

A . 政治中心转移的反映 B . 商品经济持续发展 C . 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 D .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左右。至西汉末年增加到6000万,三国鼎立形成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此后南北分裂,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估计已降至1.2亿。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复至1.5亿,以后很快破2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

——据葛剑雄《从中国历史各朝代的人口数量变化看5000年中华民族历史沧桑》整理

  1. (1)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人口变动的特点。
  2. (2)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人口变动的原因。
关于大运河的开通,《隋书》记载,“将兴辽东之后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毗督其役”;唐诗人秦韬玉认为“种柳开河为胜游,堤前常使路人愁”;当代史学家多认为“隋炀帝开凿南北大运河的动机和目的不是单一的,应该说,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 历史结论没有客观标准 B . 历史信息需要辨别真伪 C . 历史研究以正史为依据 D . 历史叙述需要大胆想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七世纪之初,中国长期的分裂局面被隋文帝结束。他开通了从长安到潼关的广通渠,并对古邗沟进行修浚,大大便利了关中地区的漕运和交通。隋炀帝即位后,迁都洛阳,于公元605-610年,费时六年,征用五百余万民工,先后开凿并疏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运河。至此,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八百多公里的大运河全线贯通,巩固了隋朝对北方的政治统治,也使富庶的江南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东都洛阳。

——摘编自张鑫《中国大运河的发展变迁》

材料二:至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英轮陆续进入中国内河航运业。……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铁路,是1881年修筑的唐胥铁路。此后,随着开埠通商逐渐扩大与外贸需求、行政控制、国防与垦边的需要,也由于俄、日、英、德对在华利益的争夺与瓜分,缺少水运条件和拥有政治中心的华北、东北地区率先在建筑港口的同时修筑了京汉、津浦、胶济、北宁、陇海、南满、中东等诸条铁路。这些铁路线路不仅与港口连通,形成原料、农产品出口与工业品进口的重要通道和经济腹地,强化了区域间的经贸往来,也成为清末民初中国行政管理的重要通道和国防运输线,构成了今天中国铁路网络的基本格局。以铁路、港口为骨干,公路、水路、驿运互为关联而形成的这一现代交通体系,对于近代中国从自然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区域城市成长、工矿化生产与相关产业生长、农业产业化种植等,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推动作用。

——摘编自江沛《关于开展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大运河开通后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时期新式交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隋文帝采纳高颖的建议,行输籍之法,“定其名,轻其数,使人知为浮客,被强家收大半之赋;为编氓、奉公上,蒙轻减之徵(征)。”后人认为“隋代之盛,实由于斯”,这是由于输籍法的推行(   )
A . 促进了人口流动 B . 调整了租佃关系 C . 增加了政府编户 D . 稳固了均田制度
元朝史学家马端临曾感叹:“古今称国内之富有者莫如隋。”隋朝却短命而亡,这主要是由于(   )
A . 漠视农业发展条件 B . 国富而不与民共享 C . 文化专制钳制思想 D . 统治阶层争权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