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知识点题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开皇元年,杨坚刚做了皇帝,按照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在朝廷废除北周模仿《周礼》所建立的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开皇三年,在地方职官方面,把齐、周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开皇元年与三年,修订成新律《开皇律》,“蠲除前代鞭刑及枭首轘裂之法。其流徒之罪皆减从轻。”三年十一月,下诏曰:“如有文武才用,未为时知,宜以礼发遣,朕将铨擢。”

    从开皇元年开始,隋文帝、隋炀帝曾经三次继续推行均田制度。开皇三年,隋文帝又实行轻徭薄赋政策。

    隋文帝还下令“大索貌阅”。朝廷按照户籍上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查出有谎报年龄者,基层官吏保长、里正都要流徙远方,并鼓励民户互相检举。根据高颎的建议,实行了“输籍之法”。朝廷规定划分户等的标准,每年正月,地方官负责在乡里挨户依照标准定等,当作征发差役、确定税额等的依据。

    开皇五年,隋廷又在各地设置义仓。要百姓与军人都要按规定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以备荒年之用。

开皇九年正月,陈朝灭亡,全国又告统一了。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六卷

  1. (1) 根据材料,概括隋文帝在政治、经济上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2. (2) 根据材料,分析隋文帝改革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文中子王通,隋代大儒,生于由南入北的儒学世家。他从小聪慧,又好学上进,受其父兄教诲,学识大长,十五岁即考上秀才,十八岁时,负岌求学,二十岁西游长安,拜见隋文帝,献《太平十二策》,文帝悦而不用。遂“设教河汾,教授生徒,乃续诗书,下礼乐,修元经,赞易道”,慕名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王绩在《游北山赋》自注中说:“此溪门人常以百数,唯河南董恒、南阳程元、中山贾琼、河东薛收、太山姚义、太原温彦博、京兆杜淹等十余人为俊颖。”唐初重臣房玄龄、魏征、李靖、杜如晦等人也与王通相识或有过交往。

王通著有《礼论》25篇,《续诗》360篇,《元经》31篇,《易赞》71篇。《中说》之作是他在授徒讲学期间师徒对问之作,以后由其他门人记录保存下来的。王通以恢复王道政治为目标,倡导实行“仁政”,主张三教之间相互吸收,取长补短,各取适合时代需求的内容加以统一;致力于探究“天人之事”,主张,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因时而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王通还主张将“道”与“欲”对立起来,提出知命、穷理、尽性的道德修养方法。王通论文主理,论诗主政教之用,论文辞主约、达、典、则,主张改革文风。

——摘编自张俊梅《论隋代大儒王通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影响》、韩宏韬《王霸之间:论王通的功业史观》

  1.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通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王通的主要贡献。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隋朝建立伊始,户籍极为混乱。开皇二年(582年)以北齐、北周旧制为基础,制定户籍新法,把人口按年龄区分为黄(3岁以下。)、小(3-10岁)、中(10-17岁)、丁(18-60岁) 老(60岁以上)。次年,把成丁由18岁改为21岁,有家室的丁男每年服役二十日,納租粟三石、绸绢二丈、绵三两。清查户口不实作为一个尖锐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开皇三年下令,州县官吏检查隐漏户口,称为“大索貌阅”,即为了编定户籍,地方官每年要亲自查验户口、年龄、疾状,称为貌阅(或貌定、团貌),对户主的手实(申报)加以核对。大索貌阅为的是把隐漏户口检括出来,还要把“诈老诈小”者清查出来,把大功以下(堂兄弟以下)从户籍中分离出来,使大户分析为小户,增加服役的承担对象。但大索貌阅成效有限,对于大批依附于强宗大族的荫庇户口仍无能为力。隋文帝便采纳尚书左仆射高颖的建议,实行输籍法——由中央政府制定“输籍定样”,即划分户等的标准,发到州县,每年正月初五,县令派人下乡,依样确定户藉,强制荫庇户口向政府登记,旨在拆散大户,析出若干小户,经过历年检括,开皇九年(589年)隋朝旧境之内的民户由隋初的四五百万户增加到六七百万户,大业二年(606年)又增加到八百九十万户。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户籍制度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隋朝的户籍制度改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炀帝)登基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百万余人,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谷浑(少数民族政权),驻军青海,遇雨雪,士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倍之,又逆征数年之赋,穷侈极奢……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摘自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

材料二:(隋炀帝)修运河、建东都是适应了经济重心南移和东盛西衰的趋势;西巡东征、巡游江南很大程度上是在实施发展统一国家的战略,在国土开发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等等。我认为:秦始皇做过的事,他多半都做了,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隋炀帝做过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贞观时代远不及大业年间的富庶。然而,秦始皇、唐太宗帝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誉,隋炀帝却落了个万事唾骂的恶名。

——摘编自胡戟教授《隋炀帝新传》

  1. (1) 概括材料一中导致隋朝灭亡的隋炀帝的举措。
  2. (2)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位作者对隋炀帝的不同态度;并指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遵循的原则。
唐太宗贞观三年正式确立史馆修史制度。据载在武后、中宗之前,史馆“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然今馆中作者,多士如林,皆愿长喙”,导致“傥(同‘倘’)有五始初成,一字加贬,言未绝口,而朝野具知”。由此可知,当时(   )
A . 史官个人才能得到发挥 B . 史书修撰管理严格 C . 史官与大臣间矛盾尖锐 D . 修史制度需要改革
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
  2. (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以及它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3. (3)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隋文帝废除汉代以来地方州郡长官可以自行征辟僚属的制度,规定“凡九品以上地方官员一律由中央吏部任免,官员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根据实绩实行奖惩、升迁或黜落。”这一措施(    )
A .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B . 减轻了封建国家的财政负担 C . 调动了知识分子入仕的积极性 D . 提高了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
与隋朝户籍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 上计制 B . 大索貌阅 C . 租庸调制 D . 均田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朝建立时,由于以前在门阀士族把持地方政权的情况下,州主簿、郡功曾的权力很大,州郡长官的实际权力受到限制;而掌握军权的地方都督长期干预地方行政,导致地方治理的混乱。开皇三年,隋文帝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改革。从制度上取消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规定地方佐官一律由中央任免;在地方另设由中央吏部统一任免和考课的品官;将原属都督僚属的长史、司马任命为州府的主要属官。这样既加强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同时也有利于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州县设官分职的状况也有所调整,基本确立了与中央六部的对应关系,地方行政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得以提高。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上)》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隋朝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意义。
下表为不同史籍对于隋大业十三年同一事件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帝(唐高祖)曰:“西河绕山之路,当吾行道,不得留之。”六月甲申,乃命大郎(李建成)、二郎(李世民)率众取之。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

(殷峤)……义兵起,召补大将军府掾,参预谋略,授心腹之寄……从隐太子攻克西河。

《旧唐书·卷五十八·列传第八》

西河郡不从渊命,甲申,渊使建成、世民将兵击西河。

《资治通鉴·隋纪》

建成至(太原),高祖大喜,拜左领军大都督,封陇西郡公,引兵略西河郡,从平长安。

《旧唐书·卷六十四·列传第十四》

(注:西河,郡名,在今山西汾阳)

A . 李渊为西河之战主帅 B . 殷峤为西河郡长官 C . 李建成为西河之战将领 D . 李世民攻克了西河郡
唐朝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也见证了社会变迁。“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从中反映了唐朝扬州(   )

①“雄富冠天下”   ②夜市繁荣         ③坊市界限被打破  ④草市绵延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经历反映了唐代(   )
A .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 .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 .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D .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没有科举制,官吏的选拔势必会充满乌烟瘴气和任人唯亲、任人唯钱的肮脏。有了科举制之后,通过考试做官的人,就变得令人钦佩。凡是正途出身、尤其是两榜进士出身的进士,不仅上司高看一眼,连百姓也高看一眼。这说明科举制(   )
A . 杜绝了选官制度的弊端 B . 保证了官员的德才兼备 C .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 . 提升了官府的公众形象
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的国家哲学则更加伦理化,连上天都被中国圣哲赋予人格意志。宋代二程——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践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把发挥孔孟之道的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

材料二:理学在中国哲学的诸多历史发展阶段中是最重视终极关怀和超越性的,因为它吸收了以往的思想特别是佛、道二家的理论,在对宇宙论、本体论、心性论的把握和体证上,都比前代更为深刻,特别是由于科举的推动,理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俗世性。其中,王阳明的诗句“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更是典型地表现了理学“超越性”特点。它从关怀、体证作为宇宙和人性本源的超越性出发,着眼于追求超越的过程中精诚、热情与勇气的培养,对社会中坚力量——士大夫群体的精神修炼和人格塑造,所起作用很大。宋明理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这种品格,对克服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纠治人类社会的诸多弊端,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张学智《宋明理学中的“终极关怀”问题》

  1. (1) 据材料一,指出“二程”和朱熹所构建国家哲学的内涵并分析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理学“最重视终极关怀和超越性”的原因。联系王阳明的心学,谈谈你对“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这一诗句的理解。
  3. (3)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理学在个人“修身”和国家“洽国”上的积极作用。
“以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和文化名望这三种主要社会资源的分配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尤其是权力分配的标准,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即一种和从西周到春秋的世袭社会既属于同一个类型,但又有许多区别的世袭社会。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材料的依据应该是(   )
A . 汉朝的察举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B .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C . 魏晋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三省六部制 D .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官办医院用于贫病救治的例子。秦汉时期,由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的医事管理制度建立起来,地方郡县的医疗事宜和救助有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汉书》中记载汉武帝刘彻曾设置收容和救治病人的专门机构。据《南齐书》记载,“子良于贫病不能立者,在第北立廨收养,给衣及药”;南北朝时,魏世宗不仅建设医馆救治京城内外患者,还召集名医编撰医书,发布乡邑,普及医学知识。唐朝沿用了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太医署”,作为医学教育机构,并在地方郡县建立分支机构,客观上起到了传播医学知识、救助基层贫病者的作用。

自汉末传入中国的佛教,改变了统治者的慈善救助观念,并由此建立了“悲田养病坊”这种医疗救助机构及相应的管理制度。该机构在南北朝时期是寺庙僧人将社会、个人捐赠的田地捐出部分作为“悲田”,用于免费教助贫病人群的,到唐朝时期逐步演变成官方筹办的常设慈善医疗救助机构,专门救助贫穷老人、病人、残疾人及孤儿。

——摘编自陈文贤、李宁秀、任晓辉《中国历史上的农村济贫与医疗救助》

  1. (1) 根据材料,概括秦汉至隋唐时期中国贫病救治事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作用。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对贫困人口和病患进行综合救助的原因。
《建都论》是明代陈建论述都城选址的一篇议论文。他论述的古代都城选址的各项条件,即“夫建都之要,一形势险固、二漕运便利、三居中而应四方,必三者备,而后可以言建都”。在他的心目中“论时宜地势、尽善全美”的是(   )

A . B . C . D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现在把中国传统政治,扼要再加以一番综括的叙述,如下表所示。

序号

叙述

因中国是一个大国,求便于统一,故不得不保留一举国共戴的政治领袖即皇帝。又因无法运用民意来公选,因此皇位不得不世袭。要避免世袭皇帝之弊害,最好是采用虚君制,由一个副皇帝即宰相来代替皇帝负实际的职务及责任。明清两代则由皇帝来亲任宰相之职,只不负不称职之责。政府与皇室划分,此直至清代皆然。宰相负一切政治上最高而综合的职任。对于皇帝之谏诤责任及最高命令之覆审与驳正权,交付与给事中与谏官。此两官职,唐代隶属于宰相,宋以后至明渐成独立机关,清代则废止不复设

中国传统政治,论其主要用意,可说全从政治的职分上着眼,因此第一注重的是选贤与能,第二注重的是设官分职。选拔人才的责任,自汉至唐之辟举,交付与各级行政首长自行择用其属员。考试权交付与礼部与吏部,宋代以后则专在礼部。考课成绩升黜官吏权则交与吏部。监察弹劾权交付与特设的独立机关。唐代有御史台,下至明代有都察院。职权既定,分层负责,下级官各有独立地位,几乎政府中许多重要职权都分配在下级,而由上级官综其成,宰相则总百官之成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政治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中国传统政治。
下表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演变的大致轨迹。由此可知,在这一历史演变中(   )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初期

唐宋

元朝

明清

层级

郡、县二级制

州、郡、县三级制

州、县二级制

道(路)、州、县三级制

省、路、府、州、县多级制

省、府、县三级制

A .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 . 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善 C . 沿袭变革是其变迁的主线 D . 地方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隋朝时,政府在黄河沿岸修建了许多粮仓,著名的有兴洛仓(今河南郑州巩义河洛镇)、回洛仓(今河南洛阳小李村)、黎阳仓(今河南浚县大伾山北)、广通仓(今陕西华阴东北渭河入黄河口处)、河阳仓(今黄河北岸孟县南)、常平仓(今河南三门峡西)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这些粮仓的设置意在(   )
A . 保障都城的粮食供应 B . 发展大运河商品经济 C . 加强南北方经济联系 D . 救济黄河流域的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