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 知识点

贞观之治:
在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治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永徽之治:

是“贞观之治”之后,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的一段治世,因唐高宗在位第一个年号为永徽而得名,时间起于贞观二十三年(649),讫于永徽六年(655)。
唐高宗即位之初,君臣都牢记唐太宗的遗训、遗嘱,继续执行唐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经济,提倡文教。当时唐朝版图空前广大,边陲安定,百姓阜安,使得天下大治,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开元盛世:

又称“开元之治”,是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
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任用贤能,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
政治上,唐玄宗改革机构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重用贤臣,修订律法。
经济上,唐玄宗制订经济改革措施:打击豪门士族,解放劳动力;改革实施封制度,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打击佛教势力,大力发展农业。
军事上,唐玄宗对兵制进行改革,在边境地区大力发展屯田,扩张疆域,唐朝在东北设置了靺鞨都督府、室韦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等,中国历史上首次将东北三省全境纳入中国版图。
文化上,提倡文教,重道抑佛,人才辈出。唐玄宗还改善民族关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 知识点题库

唐睿宗李旦执政后期,武则天为篡夺皇位而大肆杀戮李唐宗亲及亲唐忠臣,受到宰相刘炜之的反对,武则天即命肃州刺史王本立审问刘炜之。炜之怒斥王本立说:“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拒绝回答王本立的各种问题。“凤阁鸾台”指(    )
A . 尚书省和中书省 B . 中书省和门下省 C . 门下省和尚书省 D . 尚书省和吏部
有学者认为,帝王将相可能不怕天不怕地,但怕史官,在乎自己的历史形象。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史官地位相当特殊。这说明(    )
A . 重视以史为鉴成为历代的传统 B . 青史留名成为制约皇权的力量 C . 儒家伦理对古代帝王形成制约 D . 史官与皇权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中宗以来,铨选制度十分紊乱。王妃、公主与权戚不仅卖官鬻爵,而且不经吏部大搞“斜封官”,请托之风日盛,致使员外、试、检校等官名目繁多,冗官滥吏充斥官府。开元二年,玄宗敕令罢免所有的员外、试、检校官,严格控制官吏的选举,规定今后没有战功及别敕,吏部,兵部不得注官,结果“大革其滥,十去其九”。……玄宗以前,由于时人重京官而轻外任,地方官都是选用年高而才疏者充任。为了革除这一异端,玄宗开元二年特颁下制令,从京官中选用有才识者到地方任都督、刺史,又从都督、刺史中选拔有政绩者任京官,“使出入有常均,永为恒式”。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指出唐玄宗整顿吏治的主要措施。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吏治改革的作用。
隋唐立法工作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例律首列“十恶”为常赦所不赦的十项大罪,具体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其性质或为危及君权、或为破坏家族伦理,皆在严禁之列。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深受儒家宗法理论影响 B . 与孔子“仁爱”思想背道而驰 C . 是理学思想的法律体现 D . 以维护君主专制为唯一的目的
唐初,中书省负责诏敕的制定;安史之乱后,唐德宗以翰林学士(被天子视为“私人”)负责起草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中书省则负责草拟日常政令。这种变化(   )
A . 使三省职责更加清晰 B . 是皇权对相权的侵夺 C . 表明中央集权的减弱 D . 旨提升行政办事效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明代之前的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宰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史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 (1) 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君权”与“相权”关系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怎样的措施界定“相权”的权限
  2. (2) 据材料二,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3. (3)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钱穆在评唐朝的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由此可见,唐朝的政事堂(   )
A . 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 B . 是尚书省的代替机构 C . 发挥重要的决策作用 D .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材料:李世民曾明确表达过:“自有国已来,何处别造道观?凡有功德,并归寺家。”贞观十一年(637年),这位“皇帝菩萨戒弟子”突然一反常态,宣布“自今以后,斋供行立,至于称谓,其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诏下之后,在社会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当时山东士族地主的力量相当强大,他们并不把以李氏为首的新统治者放在眼里。唐太宗需要追宗论祖,自称李老君,以抬高李家的地位。他借尊崇道教,集君权和神权于一身,以此抵消山东士族势力的社会影响。而在寺院经济中,佛寺的比重又远远超过道观,故佛教的经济力量和国家利益的矛盾更为突出。他宣布“先道后佛”,稍抑佛教之势,是为了使佛教的发展不要超过一定的限度,而绝不是要抛弃他所信仰的佛教。

﹣﹣摘编自魏承思《试论唐太宗对佛教的态度》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世民宗教政策变化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世民宗教政策的变化及其意图。
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时期

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 . 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 . 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 . 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 . 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有学者认为:“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三省六部制是合乎科学道理的,也是值得借鉴的。”其合理之处表现在(   )
A . 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B . 各自为政,互不干涉 C . 分权制衡,决策民主 D .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果从历史特别是文化史的观点考察,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的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中国中世和近世的大转变出现在唐宋之际:第一,政治上的变化。唐宋政治上的变化主要是贵族政治的式微和君主独裁的出现。第二,经济上的变化。由于唐宋处在实物经济结束时期和货币经济开始交替之际,其间货币的形式和名称自然发生变化。第三,文学上,宋词等文学形式,不再以包含典故的古语为主而变为以俗语自由地表现。文学曾经属于贵族,从此变成为庶民之物。

——摘编自内藤湖南《东洋文化史研究》

根据材料运用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试对材料观点进行评析。(赞同、反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谈道:“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为解决“前此选举”的弊端,中国封建统治者推行了(  )
A . 科举制 B . 察举制 C . 征召制 D . 九品中正制
[历史一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朝,随着阶级基础的扩大,退休制度作为官僚制度的一部分,较之汉朝更为完备。唐朝

规定:

致仕年龄

“诸职事官七十听致……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任”“年七十以上应致仕,若齿力未衰,亦听厘务”

致仕手续

造册上报即可,“五品以上上表,六品以下中省奏闻”

致仕仪式

“开元五年十月教,致仕应请物令所由送至宅”

致仕待遇

政治上,贞观二年(628年)九月诏:“内外文武群官年高致仕,抗表去职者,参朝之日,宜在本品见任之上。”后又规定“三品以上并听朝朔望”,即三品以上官致仕后,仍恩准参与国事决策。经济上,五品官以上致仕者给半俸,功臣元勋经皇帝特恩,可给全俸;六品以下,则有口分田养老。另外,高官致仕,允留一子领薪侍养,“致仕官子弟无京官者,其在外者,听一人停官侍养”

——据钟兴永《中国古代退休制度述略》整理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朝官员致仕制度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完善官员致仕制度的影响。
《唐律》规定:“诸犯私罪,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这反映出唐代官吏在犯罪时可以用自己的官品抵当徒刑。这种规定的目的在于(   )
A . 明确法律不能成为官员的保护伞 B . 体现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 C . 以法律形式维护封建官僚的特权 D . 宣示法律面前官民平等的思想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初,洗马魏征常劝太子建成早除秦王,及建成败,世民召征谓曰:“汝何为离间我兄弟!”众为之危惧,征举止自若,对曰:“先太子早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世民素重其才,改容礼之,引为詹事主簿。 

     贞观六年,唐太宗想封禅泰山,魏征反对。太宗问他原因,魏征对曰:“……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未复,仓廪尚虚,而车驾东巡,千乘万骑,其供顿劳费,未易任也。且陛下封禅,则万国咸集,远夷君长,皆当扈从;今自伊、洛以东至于海、岱,烟火尚希,灌莽极目,此乃引戎狄入腹中,示之以虚弱也。况赏赉不赀,未厌远人之望;给复连年,不偿百姓之劳;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将焉用之!”事遂寝。 

徵再拜曰:“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帝曰:“忠、良有异乎?”徵曰:“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龙逢、比干是也。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帝深纳其言,赐绢五百匹。

 ——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旧唐书·魏征传》 

  1.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征反对唐太宗封禅的原因。 
  2.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征能成为一代“良臣”的具体因素。 
政事堂初设于唐代贞观年间,凡是国家大政方针均在政事堂商议。至唐玄宗十一年(723年),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而且有了独立的印信——“中书门下之印”。这反映出当时(    )
A . 中枢机构运行方式有调整 B . 中书门下省成为决策机构 C . 政事堂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D . 君权和相权矛盾有所缓和
唐代贞观年间,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向皇帝奏事,史官随同,记录所奏内容。高宗以后,李义府等“奏请多畏人之知”,不准史官记录所奏内容。唐玄宗时,根据宰相宋璟的建议又重新恢复了史官随同记录的制度。史官随同记录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
A . 提高决策效率 B . 实现政事公开 C . 抑制政治腐败 D . 避免决策失误
唐太宗依据“山河形便”将全国三百多个州分为十道,中央根据事务的需要,临时任命如观风俗使、巡察使、安抚使等分道对地方事务进行监察或督导,此类官员逐渐变成正规官制之外的重要职务。这一措施的推行(   )
A . 促进三省体制的确立 B . 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 . 带来冗官元费的问题 D . 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 

 

A . 汉朝 B . 唐朝 C . 明朝 D . 清朝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
A .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B . 尚书省→工部→中书省→门下省 C .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 尚书省→工部→门下省→中书省